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相来了丨为什么“三令五申”不管用(深度好文)

但在现实面前,期待有时很苍白。充满魔幻色彩的2022年,我们见过太多不可思议了,但过一段时间,基本就没什么声音了。一方面,热点层出不穷,面对老问题,人们总是健忘的;另一方面,或许已经知道结局长什么样子,内心早就波澜不惊,自然就没什么期待,失望久了,也就波澜不惊了。这未必就是好事。就拿令大家苦不堪言的各地防疫措施层层加码这件事来说,领导层“三令五申”,各种权威媒体喊话,但层层加码的事依然会发生。公司也一样。从管理的角度看,老板和高管们也会通过“三令五申”的方式来强调目标、流程、机制与文化的落实。但强调归强调,落实归落实,“三令五申”的结果,往往三番五次的没用。为什么“三令五申”不管用,原因有三:

原因一:执行不能靠自觉
——————————————

要见效,必须来真的

有效管理的前提,是洞察人性。为什么大多数依赖道德说教的管理方式,最后一定失败?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试图用道德替代法治的“人治逻辑”,往往导致组织内伪君子盛行,两面派居多。这并非是完全否定道德教化的价值,而是提醒管理者,要从底线思维和机制层面回归人性本身。道德到底是律己的,还是律人的?制度设立的前提和假设是什么?为什么海瑞这样的道德楷模,无法拯救组织?为什么制度建设与法治环境越好的地方,民众的幸福感越高。

所以,目标、制度或政策的执行,绝不能靠自觉。要见效,必须来真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必须回答:做不到,怎么办?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上来就要求当事人很高的道德准则,反而会更容易冲破制度的底线,最终往往不了了之要和当事人的利益相关,要和乌纱帽相关,没有强有力的通报、奖惩、监督、巡查等机制保障,“三令五申”自然不管用。

对企业的启示:

无论是落实新目标、执行新机制,还是推新业务,不要将全部希望放在大会小会宣讲上。宣讲当然重要,但落实更关键。与其苦口婆心的说教,不如从机制设计入手,与当事人的利益挂钩。同时,重要的项目,过程反馈与纠偏很重要。不要等到问题出来再去”罚款”解决,那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简单粗暴。公司要的不是“罚款”,而是问题少发生,能有好结果。所以,日常的例会机制、节点的反馈机制、问题预警机制、实时纠偏机制等等,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全方位的过程管控体系,这才能帮助公司实现落地执行。

原因二:责任必须到个体
——————————————

不要我们负责,要“我负责”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答案是责任被稀释了。“责任”这个词很怪,天生喜欢单数表达(比如我),而不是复数表达(比如我们)。比如,“我们都有责任”,请问,这到底是谁的责任?别忘了“法不责众”这个词怎么来的。之所以“三令五申”不管用,是因为责任主体不清晰,而且没有和具体的责任人挂钩。到底谁负责?这才是问题的本质——不要对着抽象的组织谈责任,而要对具象的人谈责任。在责任这件事上,任何以群体或组织形式的存在,都会让责任的兑现大打折扣。

所以,即便是“三令五申”,也要找准人。要对着关键人“三令五申”,且要在“三令五申”的同时,将责任锁定在关键人身上。同时,责任不能层层转包。比如,通过开会的方式,将责任转移到下属或其他部门身上。责任转嫁的次数越多,被稀释的程度就越高。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天大”的责任,经过了组织内层层的传达和落实,最后往往是某个一线员工,甚至是“临时工”,对这件“天大”的事负责。别笑,这样的事,可能就在你我的身边上演。

对企业的启示:

责任这件事,含糊不得。第一,责任要清晰,在目标或任务下达的那一刻,明确责任主体。有人说,这要分人吧,如果是那个愿意承担责任的员工,就没必要那么较真吧。还是那句话,不要考验人性。况且,责任清晰这件事,和当事人的水平高低无关;第二,工作委派也好,授权也好,不是说责任下放了,管理者就没责任了。逻辑上讲,只要下属执行不好,上级一定有责任——最起码,也是一个管理不到位、管控不及时、辅导没跟上的连带责任。既然是连带责任,发出指令的管理者,有责任(通过机制)跟踪执行过程,要辅导,要培养,要给员工赋能,不能当甩手掌柜;第三,追责要果断。别犹犹豫豫,不要想着什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不要像老好人那样纠结,追责一旦出问题,团队成员的预期就被打乱了——原来,还可以不担责的,领导也就是说说而已。

原因三:重要目标不能多
——————————————

到处是重点,等于没重点

之前和大家聊过“既要……又要……还要……”的问题。从管理的角度看,哪个老板都想既要高质量,又要低成本,还要按期完成,把“不可能三角”变为“可能”,多美呀。出发点没问题,但要承认,实现起来很难。“既要……又要……还要……”能达成的前提,一定是相对的,一定有优先保证的目标如果什么都想要,贪不贪心不知道,但投入的资源和成本一定少不了,别总想着花小钱办大事,那也是相对而言的。

从员工执行的角度看,听到“既要……又要……还要……”头就大了。在员工看来,三个目标都达成,肯定做不到。怎么办?保哪个?注意,这个时候,员工就开始“猜”了,就开始比拼“悟性”了。当员工开始“猜”上级想法的时候,意味着管理成本会非常高。首先是不一定“猜”对,如果猜错了,一开始就偏离方向了;其次是哪怕猜对了,意味着上级还是更想要哪一个目标,下次怎么办,接着猜,任务下达的硬约束就没了;还有,员工做不到的时候,会想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公司和上级的问题?放心吧,肯定不会怪自己,你懂的。

对企业的启示:

除了战略层面的“必赢之战”,日常工作层面,少一点“既要……又要……还要……”的工作委派,不要给员工过于复杂的目标信号。有人说,华为倡导“灰度管理”,管理者要学会“拧麻花”,哪怕是两个相反的目标,也要通过管理的方式来实现。且不说这种管理方式,对领导力水平的要求很高,即便是可以做到,也是对管理层的要求,千万不要让一线员工每天都“拧麻花”,执行越简单、越清晰越好,员工如果天天“拧麻花”,公司就疯掉了。还是简单点为好。您说呢?

(全文完)


点击下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转型快人一步,职场少走弯路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点赞/转发/评论/吐槽,怎么都行

转型刚刚好 2022年度 热点文章

TOP1:真相来了:为什么会有层层加码(深度好文)

TOP2:奥迪广告事件:供应商管理的三道“防火墙”

TOP3:真相来了丨从Kindle事件看“外企撤离”的三个真相

TOP4:过冬的“棉袄”:华为向左,万科向右

TOP5:后疫情时代的管理变革:从谷歌GRAD系统说起(附:行动三策)

TOP6:学华为?先要避开“三个陷阱”

TOP7:增长困局:公司业绩停滞不前的四个真相

TOP8:信任的危机:非常时期,信任去哪了(附解决方案)

TOP9:团队管理也需要“核酸检测”:警惕6个“阳性”指标

TOP10:真相来了丨“教材插图事件”的三个管理追问

转型新观察 2022年度 热点视频

TOP1:特斯拉裁员10%!马斯克压力何在?

TOP2:苹果谷歌微软一致行动!居然为密码…

TOP3:百度汽车要来了?与吉利“产”下集度…

TOP4:搜狐上热搜!竟然是员工遭遇邮箱诈骗?

TOP5:687亿美金收购暴雪,微软的指向是元宇宙

TOP6:周航空降曹操出行!滴滴怎么看…

TOP7:大众汽车要做操作系统?这样做是因为…

TOP8:华为再说“不造车”,为何车企有疑虑?

TOP9:比亚迪销量超越上汽大众?真相来了

TOP10:大众汽车要做操作系统?这样做是因为…

管理避坑指南 2022年度 TOP 10 视频

TOP1:越级找领导,哪里有问题?

TOP2:总有不同想法,就是对领导有意见?

TOP3:力出一孔,难道就只能一个声音?

TOP4:没什么好消息,就别打扰上级了?

TOP5:白眼儿狼太多,好心不够用了?真相是…

TOP6:放点水吧,兴许员工会感激?呵呵…

TOP7:老员工不愿带新人,果真因为觉悟低?

TOP8:下属水平高,你压力大?没必要…

TOP9:绩效差没事,忠诚度高就行?万一表演的…

TOP10:经是好经,下面给念歪了?这话掩饰了…

从精兵到强将 2021年度 TOP 10 视频

TOP1:警惕许诺变交易,收买不是领导力

TOP2:追求完美别过分,管理不是当圣人

TOP3:上传下达不作为,揽功诿过伤团队

TOP4:听话照做不动脑,绩效瓶颈如何破

TOP5:一团和气要不得,良性冲突有必要

TOP6:目标分解有三关,加减乘除不算完

TOP7:团队士气要提振,最佳方案打胜仗

TOP8:人浮于事是表象,上班摸鱼有情况

TOP9:明星员工被孤立,逆向淘汰有问题

TOP10:工作委派有问题,断事用人是前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华为成功的战略和启示
解密苹果供应商Top200 淘汰机制很残酷
高效管理的五个原则?
成长 | 要让员工和客户过得好
老干妈”陶华碧凭什么成功?看完以下这三大创业启示,或许就明白了。
运用责任激励艺术,往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