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晋书[唐]房玄龄等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系列

近日以读《中国学术名著提要》一书为日课,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一些书目的提要稍加理董后摘录于此。自渡顺便渡人,觉得有帮助的朋友,麻烦点个在看和转发,在此先行谢过。

《晋书》,一百三十卷。题唐房玄龄等撰。成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有南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百衲本、中华书局标点本。今存《晋书》最早版本,为“百衲本”所辑宋本。1974年中华书局标点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参校以其他多种本子,是目前最通行的版本。
从两晋到南北朝时期,编写晋史的学者为数不少,汤球所辑《晋书》便有二十三家。据唐太宗《修晋书诏》,迄唐初尚存的还有十八家。就体例论,这些晋书可分为纪传体、编年体两类。诸家晋史中,惟臧荣绪所撰《晋书》包括了东西晋史事,由纪、录、志、传构成。唐修《晋书》,即以臧书为主要依据,略采其他各家,同时还引用了《十六国春秋》、《语林》、《世说新语》、《搜神记》等史籍、杂说中的材料。唐太宗于贞观二十年(646)下诏修《晋史》,任命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参与编撰的有令狐德棻、敬播、李延寿、李淳风、上官仪等二十余人。其中《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后之论,为唐太宗所撰写。前后历时不足三年,全书即告完成。
《晋书》是记载西晋、东晋及十六国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著。记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至恭帝元熙二年(420)一百五十六年史事。计有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
帝纪十卷,记西晋四帝、东晋十一帝;并仿《三国志》之例,将并未称帝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亦列入帝纪。帝纪以帝王世袭为基本线索,按照时间顺序记述军政大事。
志二十卷,计分天文、地理、历律、礼、乐、职官、舆服、食货、五行、刑法十类。十志的撰写除参考臧荣绪《晋书》,还采用了沈约《宋书》中的许多材料。其内容上溯东汉三国,并不限于两晋,弥补了《后汉书》、《三国志》有传无志的缺陷。天文、历律二志出自天文历算学家李淳风之手,公认在诸志中写得较好,精确得体。《地理志》二卷,主要采自《宋书·州郡志》,但疏于辨核,如在侨州侨郡这一重要问题上大多承袭以往误见。清毕沅《晋书地理志新补正》、洪亮吉《东晋疆域志》等,对《地理志》疏失之处多有纠正。《食货志》一卷,因《后汉书》、《三国志》等均无此志,故叙事上溯东汉、三国,可补前史之缺,但记载过于简略。《职官志》一卷,系删移《宋书·百官志》而成,其中对封国制度论述较详,而对九品中正制这一重要制度却只字不提。《五行志》三卷,一反前史多设符瑞、瑞异、灵征等志的做法,主要记录各种自然现象,对后世颇有影响,以后历代正史中皆不再专立符瑞等志。《刑法志》一卷,保存了不少前代法制刑律方面的资料,如久已佚失的李悝《法经》部分内容,及西晋初年的《泰始律》,皆藉此志以留存。
列传七十卷,除有关人物的传记五十卷外,余分后妃、宗室、孝友、忠义、良吏、儒林、文苑、外戚、隐逸、艺术、列女、四夷、叛逆十三类目,有传者共七百七十二人。
列传是《晋书》中写得较好的部分,其特色首先表现为多设合传。门阀士族是两晋政权的基础,不少高门士族累代公卿,对政局产生长期的重要影响。《晋书》往往将士族祖孙父子集合于一传内,有的多至十人以上,如桓彝子孙十六人、王湛子孙十二人等,分别合为一传。这一写法颇便于后人了解和研究两晋门阀士族的历史发展。
列传的另一特色,是保存了许多有关两晋思想文化及社会风尚的资料。如许多列传记载了晋代名士喜好清谈玄言,反映出当时崇尚玄学的思想主流及社会风尚;对创立道家丹鼎学说的葛洪立有专传,所录其说为研究道教思想的重要史料;《束皙传》中,保存了有关晋代考古及葬制的宝贵资料。此外,列传中还收入了不少传主的重要文章,如《裴顾传》载《崇有论》,《刘毅传》载《论九品八损疏》,《皇甫谧传》载《笃终论》,《陆机传》载《辩亡论》,《郭璞传》载《刑狱疏》,《鲁褒传》载《钱神论》等。
载记三十卷,记述十六国史事。“载记”一词初见于《东观汉记》,用于记述反对王莽的新市、平林起义军和公孙述等人事迹。西晋末北方出现许多少数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这些政权皆建置于中土,势必于史书中一一备载,但因为与晋朝无隶属关系,不便以前史“世家”、“本纪”体例记述。于是便援引载记之例,分国记述。虽名为记叙十六国史事,实止十四国,因前凉张氏虽已自立,仍奉晋为正朔,而西凉李嵩被奉为唐朝李氏的祖先,所以都被列入诸臣列传中。三十卷载记的取材,主要出自北魏崔鸿著《十六国春秋》一百卷。崔著在南宋后便散失,载记遂成为今日研究十六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晋书》象征着中国古代从私人修史到大规模官方修史的转折。它在保存有晋一代史料上有其不可否认的价值,在编纂体例上也起了一定的承先启后作用。在二十四史中,《晋书》属于写得较好的一种。但作为一部官府修纂的史著,《晋书》在不少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历代学者曾对此多有批评。
首先是忌讳较多,这也是官修史书带来的约束。如西凉武昭王李暠被李唐统治者奉为始祖,则记述中便有隐恶护短之笔。其次是纪传间有矛盾错讹,这也是众手修史带来的弊端。如《冯纯传》谓“沈兄恢,自有传”,而实际上书中并未为冯恢立传;《司马彪传》谓彪曾上疏议祠南郊之礼,语载《郊祀志》,而书中并无此志;和峤、温峤并非一人,而同一件事在两人传记中均有记述。第三是取材不广。唐初时诸家晋书尚在,其他相关资料亦复不少,而撰者主要以臧荣绪《晋书》为基础进行增删,对其他各家著述并未充分利用。《晋书》还有一个弊病在于“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旧唐书·房玄龄传》)。
自刘知幾在《史通》中对《晋书》颇多抨击,此书在唐、宋两代学人少有问津,至清代则补遗、校注之作迭出。因《晋书》无艺文志,故补作多集矢于此,其中较有名的有丁国钧《补晋书艺文志》四卷、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六卷、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四卷,及驾轶以上三家的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四卷、杨家骆《两晋遗籍辑存》(上、下)等。此外有毕沅《晋书地理志新补正》五卷、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钱仪吉《补晋书兵志》一卷等。《晋书》无表,万斯同补历代史表中有关《晋书》者,计十六卷十六表。《二十五史补编》(开明书局本,中华书局重印本)收有十四表十四卷,如秦锡田《补晋宗室王侯表》一卷、《补晋异姓封爵表》一卷、《补晋僭国表》一卷,秦锡圭《补晋执政表》一卷、《补晋方镇表》一卷以及吴向之《晋方镇年表》等,亦不无参考价值。
《晋书》的校注之作,始于唐代何超著《晋书音义》三卷,而以清末吴士鉴《晋书斠注》一百三十卷为最完备,是书仿裴松之注《三国志》例,搜罗十八家逸史及唐以前载籍,并吸收清人校勘考证成果,胪列众说,溯源、捃逸、辨例、正误、削繁、考异、表微、广证、存疑,凡引书三百多种,自1904年始撰,历二十余年方告成,至今仍属研究《晋书》必备之参考书。
广雅书局刊印劳格《晋书校勘记》三卷、周家禄《晋书校勘记》五卷、蒋礼鸿《唐会要史馆编修前代史晋书笺》、丁国钧《晋书校文》五卷,亦不失为有用之书。近人李慈铭《晋书札记》、张元济《校史随笔》有关内容,也有参考价值。今人吕思勉《读史札记》及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对《晋书》也多有论及。未刊者有张森楷《晋书校勘记》十三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精选名句|第22期《晋书》
古籍名句|《晋书》名言合辑
三十八:《晋书》
​成语典故班第三十一课 《二十四史》之晋书、宋书,看中国历史的进程(四)
《品读中华经典》系列音频 | 晋书(详解版)
二十四史中《晋书》是如何撰写成书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