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籍名著《太平广记》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太平广记》是古小说总集,北宋李昉、扈蒙、李穆、汤悦、徐铉、宋白、张洎、王克贞、董淳、赵邻几、陈鄂、吴淑、吕文仲等十三人奉宋太宗之令集体撰集的。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又与《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故名《太平广记》。据《宋会要》及《进书表》可知,《太平广记》于太平兴国六年(981)正月奉旨雕版印行。不久以此书非后学者所急需为由,将印板收藏在太清楼,故宋代流传不广。至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无锡谈恺根据钞本重刻,流传始广。明清时代还有明沈氏野竹斋本(北京图书馆藏),明许自昌刻本,清黄晟刻本等多种。宋刻本《太平广记》已难觅得,仅清人吴骞旧藏一明刻本,曾经陈鳣依残宋本校过,现藏北京图书馆,可见宋本大致面貌。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华书局分别于1959年、1961年出版了排印本,系由今人汪绍楹据谈恺刻本为底,参用陈鳣校宋本、明沈氏野竹斋等抄本点校而成。
        李昉(925—996),字明远,深州饶阳 (今属河北省)人。宋初文学家。五代后汉乾祐年间进士,曾任秘书郎、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为记室、集贤殿直学士、屯田郎中、翰林学士等。入宋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受诏与扈蒙等同修《太祖实录》。太平兴国年间改文明殿学士,后拜平章事。淳化二年(991)以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卒谥文正。李昉为人和善宽厚,不念旧恶;为官谨慎小心,不以官显自称。李昉为文慕白居易,浅近易懂。著有文集50卷,已佚。曾参与编撰《旧五代史》,并监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书,此三书与其后杨亿等编集的类书《册府元龟》,被称为“宋四大书”,保存了大量古代诗文和野史小说。
        《太平广记》500卷,目录10卷。全书按类编纂,有神仙、道术、异人、知人、精察、俊辩、权幸、骁勇、豪侠、博物、文章、博戏、交友、奢侈、诡诈、谄佞、谬误、诙谐、嘲诮、嗤鄙、无赖、酷暴、幻术、灵异、草木、禽鸟等92大类,又分为150多个小类,收集了自汉至宋初的小说、野史、杂记等,既有整篇收入者,也有摘引片段者;既有一类为一卷者,也有几十卷为一类者。书前有李昉等所上《太平广记表》、《太平广记引用书目》,分述此书纂集情况及所引书目。
        《太平广记》规模巨大,内容宏富。其中神怪故事之多尤为引人注目,像神仙类竟有55卷,占全书1/10强,可见比重之大。鬼类有40卷,报应类33卷,神25卷。旧刻本《太平广记》前开列引用书目有343种,实际引用远远超出此数。据近人所编《太平广记引得》统计,引书多达475种。书中所引大量古籍,不少已散失,而留存至今者也难免有缺失与讹误。《太平广记》为我们大量保存了古代小说的珍贵资料。像《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任氏传》、《离魂记》、《柳毅传》等脍炙人口的唐传奇名篇,或仅见于此书,或是现存最早的本子。所以鲁迅说《太平广记》“可谓集小说之大成”,“替我们留下了古小说的林薮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太平广记》按题材性质分类编纂,不仅为后人阅览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从卷数的多寡,亦可使人知道晋唐小说的重点所在。所以鲁迅说:“盖不特稗说之渊海,且为文心之统计矣”(《中国小说史略》)。由于此书博奥宏肆,无所不载,故词章家、考证家亦喜引用。
        鲁迅在批评了《唐人说荟》一书的删节不当、硬派、乱分、乱改句子、乱题撰人、妄造书名、时代舛错等谬误后,接着说: “我以为 《太平广记》的好处有二,一是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收在内,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别买许多书。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类一类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们看到厌而又厌,对于现在谈狐鬼的《太平广记》的子孙,再没有拜读的勇气”(《破〈唐人说荟〉》),充分肯定了此书的价值。《四库全书总目》则赞之为:“古来轶闻琐事,僻笈遗文,咸在焉。卷帙轻者往往全部收入,盖小说家渊海也。”
        此书对后世文学发展也有过较大影响。早在北宋末年,已有蔡蕃节取书中资料,编成《鹿革事类》、《鹿革文类》 各30卷 (据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卷13著录)。罗烨 《醉翁谈录》就有宋代说话艺人以习 《太平广记》为幼功的记载: “夫小说者,虽为末学,尤务多闻。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幼习《太平广记》,长攻历代史书。烟粉奇传,素蕴胸次之间;风月须知,只在唇吻之上”( 《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宋元话本、杂剧、诸宫调每每采《太平广记》故事加以敷演,明清戏曲、小说也多从此书寻找素材。
        明人冯梦龙鉴于当时《太平广记》印本错漏较多、选材“芜秽”、排置欠当等弊病,改编了一部80卷本的《太平广记钞》。他在 《太平广记钞·小引》中说: “昔人用事不记出处,有问者辄大声曰: '出《太平广记》。’谓其卷帙浩漫,人莫之阅,以此欺人”。这部改编本“去同存异,芟繁就简,类可并者并之,事可合者合之,前后宜更置者更置之,大约削简什三,减句字复什三,所留才半,定为八十卷”(《小引》)。篇幅大为精简,保存了《太平广记》的精华。书中附有大量评语,对研究原书亦颇有助益。此外,明清人编辑的 《古今说海》、《五朝小说》、《唐人说荟》等,也多转引 《太平广记》。不过往往妄制篇目,改题撰人,不足凭信处颇多。鲁迅先生编录《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太平广记》是其取资的重要依据。
        对 《太平广记》的研究,在资料方面有1934年北平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的 《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1982年又有中华书局根据1961年新版《太平广记》编印了《太平广记索引》,包括“引书索引”及“篇目索引”两个部分,极便寻检。选本方面有1980年齐鲁书社出版的《太平广记选》,由今人王汝涛等选注。1987年,又有北京旅游出版社从《太平广记》中选取有关龙的故事加以编排,出版了《太平广记》中《龙的神话》,均可资参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眉间尺故事的出典及文本
读《太平广记会校》
上海鲁迅研究专辑之三:乔丽华: 鲁迅藏书中的《红楼梦》
石祥丨​谈新版《鲁迅手稿全集》“辑校古籍编”与“金石编”
“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佚和校勘工作学术沙龙”座谈纪要
【转载】巧妙趣味对联中的书名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