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偷走」了永乐大典?
userphoto

2022.12.08 北京

关注

打工人日记  1403年9月8日  晴

今天皇帝大哥终于看见我了,还让我给他编一本天上有地上无的巨型辞典!紧张、激动,卑微打工仔终于要站起来了吗?晚安所有打工人,愿你我都有美好前程!

故事发生在公元1403年的一个晚上。这一天,永乐皇帝朱棣叫来了大明朝第一才子解缙,告诉他,自己决定编一部书,一部网罗天下典籍的宝书。

解缙打工经验丰富,不到一年就交了工,还给书取了个很狂的名字——《文献大成》。

可惜这还不够让挑剔的朱棣满意,于是他又请出了最得意的军师——「黑衣宰相」姚广孝,命他和大才子解缙 共同编纂出一部「旷古未有」的奇书。

这部书,就是《永乐大典》。

据姚广孝《进永乐大典表》记载,《永乐大典》有22877卷,目录60卷,共11095册,内容超过了前代所有类书。

永乐皇帝坐像轴及永乐大典嘉靖年间抄本复制品

供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FOTOE

朱棣对这本书可谓是寄予了厚望,他畅想着《永乐大典》能和他的江山一样万世永固,成为后世无限传颂的经典。

然而天不遂人愿,在他死后不久,这部书便开始了跌宕起伏、命运多舛的历史。

<壹> 抄了副本,没了正本

按常理,《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他老人家御敕编修的经典,起码在明代,应该得到最妥善的保管。

但事实上,这种规模巨大的类书,其实没什么人愿意看。前任领导留下的政绩工程,难免会落得人走茶凉的下场。

《永乐大典》版式设计

供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

大典共有两套本子,一是原稿本,一是抄写正本。

原稿本已经去向不明,史书上未见记载,学者们推测可能毁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南京宫中大火。

那抄写正本呢?也一本没留下,具体去了哪儿,还是一笔糊涂账。

1421年,大明朝迁都北京,《大典》正本也被运至北京皇宫,临时放置在左顺门北廊。谁料两天后,宫中竟又发生火灾。

经此变故,《大典》的安置问题被暂时搁置,直到1436年才从左顺门移到了文楼。

八十多年后,嘉靖皇帝朱厚熜继位。到了嘉靖帝晚年,宫中又又又失火了。《大典》险些被烧。

什么,《大典》又双叒叕差点被烧了?

嘉靖皇帝吓得一哆嗦,当即下令重录《永乐大典》副本。

也许是因为抄录得太认真了,也许是因为内容太多了,直到嘉靖帝去世,《大典》副本也没抄完。

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抄录工作才终于宣告结束。

然后,你猜怎么样?关于《大典》正本的记载从此就没有了。对!此后史书关于《永乐大典》正本的记载再无下文,它仿佛从人间蒸发了。

截止目前,《永乐大典》正本从未现世。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是嘉靖皇帝留下的副本。

这个副本原来有一万多册。现在嘛,国内国外总共还剩四百多册。皇家珍贵典籍,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式辞典,存了不到百分之四。

<贰> 监守自盗,趁火打劫

缺失的副本都是怎么没的?被人偷了呗。

公元1771年,又一位大政治家、著名文艺爱好者——乾隆皇帝下令在天下搜求逸书,编个《四库全书》。

第二年,安徽学政朱筠上了一个《谨陈管见开馆校书折子》。

大意是说:编书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可是咱不能骑驴找驴,翰林院藏的《永乐大典》,里面好书多着呢,咱派人把它整理一遍,把佚书都辑出来,那可不是大功一件,关键还省事。

乾隆皇帝一听,好!就按你说的办。

然而没想到,《永乐大典》正是在辑佚的过程中散轶的。

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永乐大典》中一册

供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四库全书》编纂完毕,宫中对《永乐大典》进行清查统计。

这一查可不得了,发现居然剩余9881册,竟遗失了一千多册!

何人所盗?官员们认为,康熙时期的三位重臣徐乾学、高士奇和王鸿绪在书局最久,嫌疑最大。

然而乾隆密令官府搜寻三人家宅,一无所获,上千册《永乐大典》的下落,竟就这样不了了之。

如果说乾隆在世时官员们还有所收敛,偷《大典》不敢太张扬,等到他死后六十多年,官员们的监守自盗才真是称得上是「肆无忌惮」。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之后京城外国使馆林立,翰林院官员同洋人多有勾连。

洋人好奇货,国人善卖之。

曾任山东、湖南学务的刘声木,在《苌楚斋随笔》中就写到:

那些翰林院官员「早间入院,带一包袱,包一绵马褂,约如《永乐大典》二本大小,晚间出院,将马褂穿于身上,偷《永乐大典》二本」。得书之后,以十两银子一册的价钱,卖给洋人。

花费一整天,得钱二十两,对官员来说,这是一笔低风险高回报的买卖。

到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翰林院时,朝廷才发现,《大典》已不足五千册,遂严究馆人,交刑部毙于狱。

按说,前任们都「毙于狱」了,《大典》应该不会再丢。

可光绪十二年(1886年)著名学者缪荃孙入翰林院敬一亭观书,却说《永乐大典》仅存九百余册。另外的四千册又去了哪儿?没人知道。

一万多册的《永乐大典》,在庚子事变之前,绝大部分就已被监守自盗的官员偷走。在缪荃孙感叹其不足千册的十余年后,灾难再次降临。

1900年,一场大火将翰林院烧成焦土,日本东洋文库的官员得到消息,立即带人奔入火场,趁火打劫,被他们顺走的《大典》大多进了个人腰包。

到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将《永乐大典》移交于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4册。

飘飘荡荡六百余年,到今日却十不存一。它不仅是百年动荡的缩影,也是敲醒世人的警钟。

本文取材于《中华遗产》

2020年九月刊

「谁『偷走』了永乐大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谁更伟大?纪晓岚举一例子,二者高下立判
《永乐大典》史话
《永乐大典》的沧桑600年
永乐大典
发现之旅:追寻百分之九十六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正本陪葬了嘉靖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