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水线、冷锻技术、汴京作坊......探秘一千年前的大宋军工厂
userphoto

2022.12.08 北京

关注
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品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期刊当风箱抽动着空气作响,耀眼的炭火在炉灶里如飞龙腾空般跃起,汴京兴国坊里,大宋中央兵工厂一天的工作,随之拉开大幕。
朝廷喜欢直接把这里称作“南北作坊”,但朴实的名字,实在跟它硕大的体量不甚相配。
按《宋会要》的记载,日常至少有近 8000 名工匠和军人在此劳动,为国家生产弓弩、甲胄、旗帜等一系列军备。仅南北作坊底下的生产小组就分有51 类。
从马甲作、马甲生叶作、漆衣甲作、铁甲作、皮甲作、柔甲作开始,直至蜡烛作、藤席作、画作。
这般权责分明、体系严密的兵工厂,居然出现在一千年前,它缘何而生呢?
公元 907 年唐朝灭亡后,中国迎来的是长达半世纪的乱世“五代十国”。《旧五代史》里“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的宣言,可谓是这个时期最佳的注脚。
连绵的战火,加上走马灯式的皇位更替,决定了军权才是安身立命的一切。而就在此时,被称作“作坊”“作院”的兵工厂,开始频繁出现。
后周大将赵匡胤在960年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宋代继承了周的江山,自然也包括京师的作坊。
开宝九年(976 年),宋太祖分作坊为南北作坊,这个名称便相延使用了下来。
赵匡胤登临帝位时的情势,北有强大的契丹窥伺中原,南有南唐、南汉、蜀国等等自立为政,加上各地随时有异动的将领豪强,战争一触即发。
京城作坊生产的甲胄兵器质量,直接与沙场上的成败挂钩。因此,心有戚戚的皇帝,亲自上阵充当质检员。
这一制度在史书里被叫作“旬课”。但凡京师南北作坊的产品,每隔 10 天就会被皇帝抽检一回。
试想一下,作为匠人,你造出的盔甲被皇帝一剑砍碎了一大块,这就不是丢人与否的问题了。
讲到这,大家或许会好奇,到底南北作坊的产品有哪些帅气的甲胄。《宋史》记载,当时南北作坊每年生产“涂金脊铁甲”等三万两千件。
宋太宗继承帝位后,在至道二年(996年)下了一道颇具人性化的命令:
“从前南北作坊制造的明光细网甲,没有配上衬里。士兵们穿的时候,很容易擦伤。今后细网甲通通加上绸作里子。”
宋代的军事百科书《武经总要》以锁子甲为“铁甲之贵者”,宋太宗关注的这种“明光细网甲”有可能也是锁子甲的一种。
宋甲身价如何?不容小觑。虽然宋初的记载现已不存,但南宋有关铠甲工本的记载较多。
图为明代仇英摹宋人萧照所作的《中兴瑞应图》,图中作为“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军帐中熟睡时,梦见钦宗皇帝将御衣披在自己身上,这是他日后受命的预兆。画中可见赵构身边的卫士们尽数着甲,但覆盖部位各有不同。可谓是两宋之交,宋军“衣甲不具”的真实反映。
绍兴二年(1132 年)六月,张俊将军因自造军器向朝廷申请“物料价钱”,其中盔甲为“全装甲一副费钱三万八千二百,马甲一副费钱四十千一百”。
头盔、披膊与马甲当胸的具体造价,分别是七千八百钱、一万零四百钱、一万七千三百钱。
淳熙六年(1179 年),朱熹报告南康军打造“步人弓箭手铁甲”,已经完成的一百五十副“用钱五千二百余贯”,每副约三万四千钱。全装甲总工作量为“七十工”,即七十工人一日的标准劳动量。
绍兴年间下等工匠的月薪约有万钱,全装甲的人工费用,至少会超过两万三千钱。与物料相加,成本约六万多钱。
宋朝劳动人民的日薪,大概在一百钱上下。全装甲相当于一名普通佣工无休息日、不吃不喝攒近两年的工资,如果再算上骑兵的马铠,打工人恐怕还要再干个两年。
我们买衣服要讲究长短三围,穿戴盔甲当然也不例外。倘若一米八五的大个,只分到“L”号甲胄,只怕到了战场上就算能动,也得被勒成罗圈腿加小碎步了。
纵然朝廷将万名匠人聚集在京城,但给近百万军队丈量身材,做高定甲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只能凑合着定一个大概的模板,由南北作坊以此定规批量生产。
《武经总要》里说,“定长短为三等,量人才大小给之”。可见宋初军队的衣甲有三种尺码。
然而,光“高矮胖瘦”这四个字排列组合,都不止三种,能领到一件合身盔甲的概率有多低是不言而喻的了。
图为复原的宋代步人甲局部(供图/控弦司)
难道兴国坊里的匠人们没有想到这一点吗?不得不说,工匠在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工匠,他们并没有多少发言权,任务仅仅是完成经手的每一副甲胄,保证它们在抽检中过关。
至于甲胄合不合身,该怎么把它们变得合身,那有的是人去考虑,作坊工人只是最后的执行者而已。
1005 年,宋在契丹的威慑下,订立澶渊之盟,两国划定边界,宋每年向契丹输送岁币,以此换取苟安。
宋真宗本是懦弱之辈,议和后把一门心思都放在塑造自己的圣君形象上,自然也不会再把给南北作坊当质检员看作是什么重要工作。
“旬课”此后就成了虚名。而本来负有监察职能的官位,也被豪门权贵的子弟们霸占。这些膏粱富贵之徒,又如何懂得兵甲质量的好坏呢?
1038年,大臣庞籍(庞太师的原型)就为此忧心忡忡地上奏宋仁宗:“闻在京造兵甲之所,近年以来多不择监掌之官,率皆势要之人为之,以自便其私也。”
官吏失职,加上躺平心态,让宋朝的军备生产差点陷入不可挽救的死局。改革家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就对此惶惶不安。
熙宁六年(1073 年),他决心劝说正锐意推行变法强国的宋神宗一改旧局:
今天下岁课弓弩、甲冑之类,入充武库之积以千万数,而无坚完轻利真可为武备者。臣尝观于诸州将作院,至有兵匠乏缺而拘市人以备役,所作之器,但形质既具,则精窳(yǔ)之实一切无所问。
开国不到 120 年,仓库中堆积的甲胄军备,数量多到以千万计,但论起质量却全都是残次品,徒有其表,不堪一击。
渎职的官吏们,只看数目是否符合要求,便急不可耐地将这些东西收纳入库交差。现在朝廷策划收复各处失地,要同时面对契丹和西夏两大强敌的兵锋,如此一来又岂能成事?
图为《武经总要》中的马甲
神宗被王雱的奏章触动了。熙宁六年六月,神宗下令设置“军器监”,总揽内外军器之政。
而原本的南北作坊,也被神宗改名为东西作坊,编订兵匠名额五千人,隶属于军器监管理。
此时正处熙宁变法的高潮期,所以军器监的整顿力度相当大:
各地的作院被合并为规模较大的“都作院”;各类军器的生产都撰写出了“法式”规范程序;官员在每旬核验完甲胄等物的质量合格后,才准入库。
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快就收到了实效,《续资治通鉴长编》说:“初,在京及诸路造军器多杂恶,河北尤甚。至是,所制兵械皆精利。”
宋神宗朝对西夏和吐蕃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利,与此密切相关。
图为《武经总要》中的步人甲
值得一提的是,《梦溪笔谈》的作者,常常在课本上出现的著名宋代“科学家”沈括,就是军器监的初期领导。
熙宁八年(1075年)九月,沈括兼判军器监。本身对军事工艺的浓厚兴趣,让他在此职位上大放异彩。比如《梦溪笔谈》记载的冷锻甲:
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筯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谓之“瘊子甲”。
青堂羌就是盘踞在青海一带的青唐吐蕃。简单来说,此甲所用的铁片不用火加热,而是直接进行锻打。经过反复锤击,直到铁片的厚度缩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就完成了。
这实际上是用了今天材料科学里“冷作硬化”的概念,即金属在常温状态下,受到强烈塑性变形,从而使得金属的表面层硬度增强。
沈括写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官府有一副这样的铁甲,被当成宝贝相传。韩琦当泾原路统帅时,曾把这副甲取出试验,在离它五十步远的地方,用强弩完全射不进去。
后来有一支箭射穿了甲片,结果仔细一看,原来射中的是甲片上穿带子的小孔。这支箭的箭头,还被这个铁孔刮得反卷了。
1085 年,年仅 38 岁的神宗驾崩。此后朝廷在新旧两党的反复倾轧中度过了数十年岁月。
政和六年(1116 年),军器少监邓之纲上奏,称天下武库“惟河北诸将军器乃熙、丰时造,精利牢密冠于诸路”。
也就是说神宗驾崩后的三十一年里,哲宗、徽宗两朝造的利器再次滑坡,反不如其父在位时投入使用的“旧货”。
图为辽宁省博物馆藏“卤簿钟”。钟身图像是宋朝皇帝出巡时的仪仗宫卫。据傅熹年考证,此钟铸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后。宋代宫廷军卫所用甲胄出自内廷作坊,包括御前军器所和器甲所等机构。由于专为皇室服务,内廷作坊聚集了汴京最上等的工匠,以至于军器监上书向皇帝索要匠人。卤簿钟上装备甲胄的宏大队伍,可能都是他们的杰作。(摄影/鞠骁)
图为“卤簿钟”上着甲的皇帝仪卫。无论卫士还是战马,都被铁甲包裹全身。值得一提的是,两名骑马军士头上所戴的凤翅兜鍪(头盔),也铸造得十分细致。大约在8世纪的中唐时代,兜鍪两耳出现了凤翅装饰,并成为了之后五代十国,直至宋明时期中国古代战盔的经典样式。
此时宋朝兵工实情,一如《宋史》所评:
“工造不已,而较数尝阙,缮修无虚岁,而每称弊坏。大抵中外相应,一以虚文,上下相蒙,而驯致靖康之祸矣。”
朝廷对死物件尚且无可奈何,何况是有血有肉的人?军人体魄无疑是强军的基础。如果兵士瘦弱到连防具都难以负担,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而在宋朝,这般荒唐的事却屡见不鲜。仁宗嘉祐七年(1062 年),已出现了“禁军多小弱,不胜铠甲”的情形。
精挑细选的中央禁军尚“不胜铠甲”,由“短弱”之人组成的地方厢军又会衰朽到何等地步?荒唐的兵员质量,几乎伴随宋王朝终始。
当宋朝与来自东北的金国开战后,前往太原助战的宋兵,竟在途中就把“马甲、神臂弓、箭枪牌”等装备贱卖,“于市肆博易熟食”。
河阳官府三天内就拘收了“器械四千二百余”。不出意外,宋很快收获了“靖康之耻”。
建炎二年(1128年),扬州知州吕颐浩在《上边事备御十策》中称,以“防具精良”著称的大宋王朝,与金兵对阵屡败的原因,竟是“盔甲不利”。
他发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宋军“身躯短小者或得长甲,修长者或得短甲”。
看来,“长短为三等,量人才大小给之”的制度,成了一纸空文。而金军则都配备了全套重铠,所以士气昂扬,“心固而敢战”。
《宋史》记载,敌将金兀术手下“兵皆重铠甲”,号为铁浮图。它本质上和宋军的步人甲属于同类铠甲。上图是传宋代萧照所绘的《中兴瑞应图》内的第八部分“追师退舍”,图中之人为全副武装的金军骑兵队。不仅是战马皆披甲胄,甚至有些士兵只露出双眼,身体其他部位完全被铁甲包裹起来。
原来,当时宋朝步兵所穿并不是《武经总要》里的全套“步人甲”,而只有前后掩心(胸甲),一顶遮阳挡雨的笠子,甚至没有头盔!
面对敌军,未开打便已经输了大半。以至于名将张俊也感慨“近岁军中,方知带甲之利”,可见吕颐浩所言,确凿无比。对此情形,宋高宗遂痛定思痛“修饬器甲”。
绍兴二年(1132 年),张俊所部三万人已装备“全装甲万副”。绍兴七年(1137年),建康军器局也能年产全装甲五千副。
这些努力,都是宋王朝维持半壁江山、国祚又延续百余年的保障。
可惜,到了绍兴末年,南宋军工厂“御前军器所”又走了当年南北作坊的老路,被“贵戚要势子弟”把持,这些“偏安一代”在“崽卖爷田”方面从不缺奇思妙想。
他们将技术高超的匠人“私役”为自己打工,再把“老弱之人”补为工匠。大宋这个“重甲时代”的正面与背面,都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宋夏战争中“铁鹞子”的表现,谈西夏的兵器制造及管理制度
装甲战车快速登舰演练
第八.查军器
《最后的装甲列车》
20名步兵,挡住苏联一个装甲连,震撼二战影片《1944铁甲连》
300万人口的西夏如何敢于叫板4000万人口的大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