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起「不动产统一登记」,我们更要关心如何把「小空间变大」!
userphoto

2023.04.27 北京

关注
浙江建德新叶古村的古宅。

“三间两搭厢”的迷你合院住宅
适应高原环境、兼具彝汉基因的“一颗印”……
那些看似“小气”而局促的民居,
却演绎出了别具一格的“生存智慧”和家族文化。

古代的“微”住宅

我是北方人,却对南方那些颇为“小气”的宅院情有独钟。那狭长天井折射下的光线,柔和又静谧。外在封闭而内部通透的格局,也给人一种家的温馨感。
因为学建筑的缘故,我考察了不少南方天井式宅院。其中,在浙江建德的新叶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叶村几乎没有出过一个知名人物,也没建过一栋气宇轩昂的房屋,却保存着自明代以来建造的住宅、祠堂、街巷、庙宇、书院……见证着一个宗族数百年的繁荣兴衰。

新叶古村。

村子中有座“启祐堂”,是不起眼的小三间单体建筑,建造者是叶元锡长子叶士策。生活在清代康熙年间的叶元锡,是这个古村近千年来唯一的进士
叶士策在家乡出生,父亲赴外省为官时,他已近20岁,虽也有机会与父亲在外游历,但当他年老时,依然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他在家族的祖宅之畔建了“启祐堂”,既缅怀父亲,也用来兴办教育。
启祐堂曾是一座两进院落的小型宅院,屋旁还有数亩田地闲置,可种果蔬。然而,没过几代,临侧的空地就被密密麻麻的住宅覆盖了。村间巷尾的小片空间,也被占用。启祐堂的遭遇,数百年来在村中已经上演了无数次
新叶古村老建筑抟云塔。
叶家始祖叶坤于南宋嘉定年间来到此地。他七八岁父母双亡,来这里是要投靠寿昌湖岑(新叶村北约25公里)的娘舅夏家做上门女婿。
不过这赘婿的后代却繁衍得枝繁叶茂,随着夏姓人搬走,叶氏成为此地主要家族。到了第三代时,不仅迁到今址,还修建了祠堂和书院。
15世纪中叶时,叶家已拥有11个支派。明代中晚期,家族发展到鼎盛,同时人口急速膨胀,而村落用地紧张,致使住宅不得不向着高密度的方向发展。
一个偶然机会,让叶家人获得灵感。叶氏为修宗谱,派人到皖南联宗。到了那里,被高高的马头墙、精美的雕刻和两层楼天井式住宅形制给迷住了。

▲ 江南、徽派建筑的“四水归堂”景观。摄影/叶政麟。由于天井四边的屋顶都是斜坡屋顶,下雨时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称四水归堂。“归”字既表达着人们对于“雨水”“财气”汇聚家族的美好愿景,也表达着对远行族人“何时回归”的思念与牵挂。

这样的住宅布局十分紧凑,利于容纳更多的人口居住。于是,新叶村向徽州虚心学习,大量采用“三间两搭厢”形制,开启了空间收缩发展的潮流。
“三间两搭厢”,是一种天井式的迷你住宅模式,也是最精简的一种围合式空间单元。《明史·舆服志》中道:“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
所谓三间五架,即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新叶村老老实实践行着“不过三间”的要求:正房三间,厢房一间,两厢房进深非常浅。在人口较多的情形下,正房、厢房又陆续建造起二层。
原本二层用作储藏空间的狭小房间,也为了让房屋更宜人居住,获得更好的采光,开始向天井方向悬空挑出一部分。在不得以的空间选择中,人们只能割舍原本丈余见方的天井,使之被遮蔽得更为狭小。
正房、厢房的区分和布置,和北京四合院颇为相似。不过若进入那个空间,感受却极其不同——四合院是单层,这里是两层;四合院正房与厢房之间是用抄手游廊联系,这里却是用廊或弄连接,空间紧凑得多;四合院围合出来的是宽阔的院落,这里却是狭窄得多的天井……
不过,紧凑却不代表舒适度的牺牲,反倒给人一种通畅的感觉。原因大概是正屋明间的堂屋未设门窗,与天井的空间融为一体,室内室外空间互相渗透,比北方的四合院更有整体感。

北京四合院中的庭院。摄影/张恺欣

浙西地区的冬季异常寒冷,即便如此,人们依然较少会在堂屋上安装门板,始终坚守着堂屋与天井之间轴线相望的空间格局和尊严。于是,端坐堂屋之中,可晨沐朝阳,夜观星斗
堂屋、卧室、天井,组成了一个小型合院。麻雀很小,五脏似乎也不全。厨房、储物间等生活必需空间竟未包含其中,它们何处去了呢?

小家庭与大家族
1990年4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陈志华、李秋香两位先生踏上了新叶村的土地。这个在当时尚不知名的小村庄,让见惯了精美古建的两人惊艳无比。
两百多幢房子,建得密密麻麻、参差不齐,竟然没有突破元明时期规划的轮廓。如此有效的空间利用,是如何做到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两位教授发现了这里的建筑细胞,是包含堂屋和卧室的“三间两搭厢”。而在方正的主体小住宅旁,还有一些随意建造、巧妙组合的辅助建筑,用作厨房、柴房、仓房、猪圈等。
新叶村古宅。

其实新叶村人在建房时,并无太多硬性的规矩,而是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一块不规则的土地上,先裁出一块适合“三间两搭厢”的方整基地,然后利用周围不规则的边角空间,在高墙之侧搭建形状随机的辅助用房。

“芝兰挺秀”,因为屋前空间的宽敞,在住宅前方加建一个待客的厅堂,成为“前厅后堂楼”;“世美宅”在中部方正的位置修建了主体房屋,辟出东北侧的隙地做厨房、柴房和仓房……
这样的灵活设计和巧妙组合,使得村落建筑的屋顶远观时,呈现高低错落之势头,也形成了优美的乡村景观。
冬日穿梭往来于室内室外,极其不便,“三间两搭厢”住宅依然坚持将所有充满“尘俗”的房间——厨房、储物和生产用房,都置于外部,仿佛专门为道德内修而造屋一样,将所有与家礼无关的功能排除出去,营造了一个宁谧而与世隔绝的内省空间
“三间两搭厢”住宅内部非常狭小,时常只有一两间卧室,适合分家后的核心小家庭居住。可对于讲究传统的中国人,尤其是南方人来说,除了核心家庭外,“家族”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家庭富裕了,打算扩大生活空间,或者,分家后的小家庭依旧想聚族而居,又如何实现呢?这时候,迷你型的小合院,显现出惊人的灵活组合能力和“无限生长”的建造潜能
最常见的,是将两个“三间两搭厢”对合在一起,形成前后两进一天井的形式,如同四合院。倘若主人获得一处东西较宽、南北狭窄的土地,那他们就会在南北方向扩展受限的情况下,在东西方向将“三间两搭厢”横向并列布置,使得两处天井构成并列轴线,实现住宅在东西向的扩展。此外,还有串联式、背对式甚至还可组合成大型的三进两明堂,等等。
新叶古村景观。

小家庭既独立又聚合,最终实现了累世同居的理想。新叶村的叶氏得以聚居数百年而不衰,很大程度上住宅形式是一个重要“硬件”

紧靠新叶村的上吴方村,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搞出了一种“长弄堂”住宅群——由十二个大小不一的“三间两搭厢”和“对合式”建筑组成,外面围以围墙,围墙上开大门。
这组建筑始建于乾隆年间,断断续续建造了近一百年。虽然也有厅堂、卧室和厨房的分工,但由于建造时间长,整个建筑在格局上看不出清晰的规划,没有统摄整个建筑群的主要厅堂,没有贯穿整个建筑群的通道,整组建筑的房厅也不在中间,而是在进出方便的最北端。

上吴方村。

从规划角度看,实在乏善可陈,当地人也称之为“迷宫”。可就是这样的建筑,既在形式上实现了聚居,又保证每个小家庭拥有独立完整的空间,最终实现了大家族“钟鸣鼎食”的梦想。



高原上的防风智慧
紧密型住宅下的生存智慧和家族文化,一度让我十分着迷。后来在云南看到了“一颗印”,边陲之地的住宅更加质朴无华,而那种为适应高原气候和山地环境而生的形态,又让我领略到了紧密型住宅的另一种风采。
“一颗印”是云南民居受到汉式建筑风格影响后的产物,从昆明到滇南通海、建水等地,一度十分流行。在中国的合院式民居中,它绝对是个后生仔,大约出现在明朝。
当地有句话,“云南一颗印,七成出自通海匠系”。通海县文庙街14号的戴氏老宅,是滇南仅有的几处明代“一颗印”住宅之一。
若能找到合适的角度俯瞰,会发现其外形紧凑封闭、方方正正,有如旧时官印一般。这正是“一颗印”得名的原因。相传戴氏先祖在明代中叶中了进士后,就修建了此宅。正房正堂的包梁布上,写有“明代嘉靖年间”的字样。
通海文庙。
虽然这是一座已废弃的弊宅,墙体有倾圮之势,屋瓦斑驳零落,院内杂物横陈,但我依然能在其小小的天井院中,感受到往日风采。
老宅是“一颗印”的典型格局——“三间四耳倒八尺”,即由正房三间、左右耳房(厢房)各两间、入口、门墙围合成。与正房相对的倒座,进深大约为八尺。住宅的正房、厢房皆采用二层楼房。
不过与浙西、徽州一带的合院不同,屋檐并未连为一体,而是高低交错地插在一起:正房屋檐最高,耳房上层屋面正好插入正房的上下两层屋面间隙中,耳房下层屋面在正房下层屋面之下。
屋檐层层搭接,无斜沟,能很好地减少梅雨侵袭。屋内采用窄小的天井,天井内凿有水井,铺以石板,作为洗菜、洗衣、休闲的场所。
与浙西“三间搭两厢”小住宅的空间不同,戴氏老屋的大门,开在正房对面的中轴线上。中门平时关闭,只有迎接贵客才开启。
在节庆盛会之时,这座老屋的所有大门都会打开,迎客入门,使倒座、天井、堂屋融为一个宽敞的大空间,主客尽欢于其中。只是现如今,戴氏主人大多已迁居至省城地带,房屋内的盛况,成了永远的记忆。
高耸厚重的夯土外墙,延伸至耳房上层的檐口,围合出宁谧、封闭的天井院落。而厚厚的土墙,使得“一颗印”在中国的合院建筑中,颇有些另类。这一切,又源于防风防热的需求

▲ 云南泸西城子村的彝族土掌房,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合理利用地形地势。受限于地形,单体建筑间距很小,显得十分“拥挤”,但也起到了防风沙的作用。最引人瞩目的是层层叠叠的屋顶平台,上面晾晒着农作物。这种有序组织的退台空间,有效地弥补了多山环境下的地形限制。摄影/肖琨伟

云南的高原地区风力强大、日照强烈,防风是建筑技术上的一大难题。“一颗印”的整体布局设计,几乎都有防风的考虑:小开间、小天井,四方密闭围合的布局,减小了风从外面渗透的可能性。而高墙小窗,也更容易顶住狂风的“洗礼”,同时还有利于隔热
当然,这些设计智慧并非一朝想出来的。早在“一颗印”风靡于滇省之前,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土掌房,就已经在对高原气候、山地环境的适应中,演化了漫长的岁月。
“一颗印”的原型,正是彝族的土掌房,无论是对土的运用,还是“三间四耳倒八尺”的形制等,都与土掌房惊人相似

云南大理诺邓古村的航拍图。“一颗印”房屋层层叠叠依山而建,与彝族土掌房颇为相似,但其坡屋顶、小天井等,又显然受到汉式合院建筑的影响。摄影/刘珠明

只是在明朝时期,由于汉族移民大量涌入云南,汉文化影响持续深入,土掌房遂染上了“中原风”,增加了汉式的木构架和坡屋顶,又将采光天井扩大,才逐渐演变成“一颗印”。
这种演化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云南通海县土生土长的匠人朱培金就说:“有的房子图省钱,把耳房改成土掌房的平顶,只在天井的位置加一圈披檐。这样当然也方便在房顶上晒东西。还是咋样用着方便咋样来。”
小小“一颗印”,体现出了圆融共生、博采众长的形制特征,“开放”“包容”的“处事态度”,正是它身处边疆地带淬炼出来的独门建筑哲学。
通海等地的“一颗印”,身处湖积平原,属于在平地建屋,不需要考虑复杂的地形。而在其他的多山环境,比如大理邓诺村的“一颗印”,就犹如一颗颗图钉,嵌入不同的山地地形之中。

横屏观看

▲ 大理诺邓古村。
为了适应山地环境,88号“扬氏住宅”院内,在传统“一颗印”的基础上,一层加建耳房,耳房数从四间变为六间;正房抬高,屋顶为悬山。
而这种抬高,既适应了地形,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正房明间为堂屋,而堂屋暗间作家中长者卧室,因其抬高,更凸显了对长者的尊重
为了适应局促的宅基地,127号院甚至启用了更为灵活的形式——“半颗印”。它依旧拥有倒座、堂屋、耳房等要素,与“一颗印”不同的是,只有一边拥有耳房与直跑楼梯,另一边则是把堂屋右侧的房间与该侧的耳房连接,形成大的空间。其用途为大卧室,放置多张床铺以供年轻子女使用
通海老街。
在险峻的山地中,“一颗印”显现出了更为灵活多变的一面。除了房屋的形制随地形调整外,在细节上也十分注重对山地环境的呼应
“一颗印”住宅,原本就应当“生长”在山林中。房屋内用做梁的木料,都需要在树尖处解公榫(公榫和母榫是榫头的两种形式。只有一个突出的榫头者,是公榫),在树根处解母榫(木料上做凹槽者,是母榫)。
当安装梁的时候,取材自树尖的公榫要朝向西方,母榫朝东方。如此一来,当太阳升起时,就可以先照到树根再照到树梢上。此外,一根柱子也需从尖做起,柱脚必须用木头的根来做。
在匠人们心中,只要柱子所用的木材,与树木生长的方向一致,这根根木料就会如同树木一样,永远立足于山林之中。而他们所建的紧凑方正又温暖的家,也将在这美丽的山林之中,长久地流传下去。 

来源:《中华遗产》2022年10期《最中国的建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南北方“四合院”民居的典型性
昆明“一颗印”住宅【图文】
中国五大住宅建筑
【视频】你不知道的沾益民居“一颗印”
一颗印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里的一大明星
居融于景,独具一格的白族村寨建筑还有哪些文化特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