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是一条已经消失的河流,但对汉口的形成,却意义重大!

今天,我们来聊一条河流,这是一条已经消失了的河流,但在我们汉口的历史上,非常有存在感——玉带河,这也是资料记载上武汉城区最大的人工河。在历史上,据说它的繁华程度,不亚于南京的“秦淮河”。

按理说,武汉地处江汉平原的东部,河湖密集,水道交错,应该没有修建人工河的必要性。可凑巧的是,在汉口的历史上偏偏就修了这样一条人工河,而且正是因为这条玉带河的修建,才形成了我们的汉口,也形成了我们武汉三镇鼎立的城市基础格局。

这话,要从古时候说起。在明朝成化年以前,汉口和汉阳的地理位置,还混为一体,没有区隔开来。到了明朝成化年间,汉水在郭茨口附近才截弯取直,经龟山之北注入长江。汉阳城的地理位置呢,也因此由汉水之北跑到了汉水之南,在地理位置上,从“汉阳”变成了“汉阴”,但汉阳的地名呢,已经沿用了千年之久,加上汉水上游已经有了一个“汉阴”,所以人们就不再改变其名称,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而在汉水之北,新冲击而形成这一块地方,人们给它取名为“汉口”。汉口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汉水注入长江的口岸”这个意思。自此,汉口也因此而形成了。

在武汉,那些地势相对较高的台地,人们习惯地将其称之为墩,这些地方因为地势较高,不容易被洪水淹没,因此就吸引了很多的流民在此安家落户。

对于这个新成长起来的汉口,北方的后湖水系始终是最大的威胁。每年在涨水的时候,因为府河大涨,就会挟着滚滚洪水而来,使得汉口的居民们在洪涝灾害中举步维艰。

就这样,苦苦地等待了100多年,终于等来了一个人,一个开拓进取、勇于承担的人——他就是明朝末年的汉阳通判——袁焻。

为了彻底根治汉口的洪涝灾害,经过多年的实地勘察,1635年,在袁焻的主持之下,一条西起桥口,东至堤口,也就是现在的王家巷,长达11华里的大堤,终于修建成功了,并形成了对汉口的环抱之势,由此彻底解决了100多年来的汉口水患。

在修筑堤坝的时候,为了方便取土,袁焻带领人们在堤坝选址的北侧,硬生生地挖出了一条2丈多宽、11华里长的大沟,然后再导入汉江之水,接通长江,形成了汉口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工河,这就是玉带河。玉带河的修建,也因此形成了汉口最初的雏形。

为什么说袁焻是开拓进取、敢于承担的人呢?大家想啊,1635年是什么时候?是大明王朝的帝国大厦即将倾覆的时刻啊。我们知道,第二年,也就是1636年,大清国就已经建立了。再过了9年,也就是1644年,大明王朝也就落幕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袁焻是怎样把堤坝修筑成功的?经费又是从哪里来的?袁焻又是如何为大汉口留下了一个沿用500多年,至今最为贴切的地名——长梯阶的呢。

关注我,下次,我们接着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武汉:硚口的由来
汉口后襄河公园夕照
浅说六渡硚前世今生 蒂尕字禺草号汉阳
话说武汉 | 汉口方言款汉口 外码子鬼扯汉口
汉江四源各千秋
中国地形介绍 十大河流 汉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