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色金属锻造与冲压技术
锻造与冲压是金属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本书紧扣有色金属的主线,概述了有色金属一般的锻造和冲压成形工艺,详细介绍了铝、镁、铜等主要有色金属材料的锻压加工性能和独特的加工工艺,重点突出了典型材料、典型零件成形工艺过程的设计与加工。 本书适合从事有色金属锻造与冲压成形加工的工艺设计人员和现场指导人员阅读。
基本信息
书名
有色金属锻造与冲压技术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数
492页
ISBN
9787122012050
品牌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李英龙 等
出版日期
2008年1月16日
开本
32开
定价
36.00
目录
1内容简介
2图书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有色金属锻造与冲压技术》:锻造与冲压是金属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本书紧扣有色金属的主线,概述了有色金属一般的锻造和冲压成形工艺,详细介绍了铝、镁、铜等主要有色金属材料的锻压加工性能和独特的加工工艺,重点突出了典型材料、典型零件成形工艺过程的设计与加工。
本书适合从事有色金属锻造与冲压成形加工的工艺设计人员和现场指导人员阅读。
折叠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第一篇有色金属锻造
1锻造概论3
11锻造的类别3
12锻造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
13锻造生产的特点5
14我国锻造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5
2自由锻造9
21自由锻工序与锻件分类9
22自由锻工序分析10
221锻粗10
222拔长20
223冲孔23
224扩孔26
225错移29
226扭转30
227弯曲31
228切割32
23自由锻工艺规程制定33
231锻件图的制定33
232确定坯料的尺寸和重量35
233确定变形工艺方案和锻造比37
234确定锻造设备44
3模锻49
31模锻常用设备特点及应用50
311模锻锤50
312模锻压力机51
313螺旋压力机53
32模锻工艺55
321模锻时金属坯料在模腔中的变形过程55
322锻件图的设计56
33毛坯尺寸的决定84
331模锻件分类84
332计算坯料及其截面图87
34锻模设计91
341制坯模槽设计92
342模锻模槽设计105
343锻模结构设计117
344错移力平衡与锁扣设计123
345模块尺寸127
4铝及铝合金锻造131
41铝合金锻造用原料131
411铸锭131
412轧制毛坯132
413挤压毛坯132
42锻造热力规范133
421锻造温度范围133
422变形速度136
423设备每工作行程的变形程度138
424铸件的总变形程度和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139
425加工方法142
43设备吨位的确定142
431自由锻压力机吨位计算143
432模锻设备吨位计算144
44铝合金模具设计特点146
45铝合金锻造工艺146
451下料146
452加热147
453自由锻148
454模锻149
455模锻时的润滑150
456切边151
457清理151
458修伤151
46热处理152
47铝合金锻件缺陷及清除方法152
48典型锻造工艺过程举例153
5镁及镁合金锻造155
51镁合金锻造用的原材料155
511铸锭155
512挤压毛坯155
52锻造规范156
521工艺塑性157
522变形抗力160
523应力状态与塑性的关系162
524变形程度与力学性能的关系163
525加工再结晶图与晶粒大小的控制166
526锻造温度范围167
53锻造工艺169
531设备的选择及吨位确定169
532下料170
533锻前加热171
534锻造173
535切边174
536打磨174
537防火175
54锻件热处理175
55锻件的防锈蚀处理177
551氧化处理前的表面准备工作178
552氧化处理179
6钛及钛合金锻造181
61钛及钛合金181
611纯钛181
612钛合金182
613钛合金的污染问题184
62钛合金的可锻性186
63锻造热力规范188
631锻造温度范围188
632变形程度和变形速度191
633变形温度和变形程度对钛合金锻件晶粒度的影响193
64锻件和模具设计194
641收缩率194
642锻件结构和加工余量194
643圆角半径和模锻斜度195
644毛边槽尺寸和结构195
645局部镦粗规则196
646型槽壁厚与表面粗糙度198
647模具材料及模具寿命198
65锻造工艺199
651下料199
652加热199
653自由锻202
654模锻203
655润滑剂204
656切边205
657校正205
658锻件清理205
66锻件热处理206
661不完全退火206
662完全退火206
663等温退火207
664双重退火207
665淬火与时效208
67钛合金锻件缺陷208
671过热208
672局部粗晶210
673亮条210
674空洞211
675裂纹212
68钛合金β锻造212
7铜及铜合金锻造214
71纯铜的性能214
72铜合金的性能214
721黄铜216
722青铜219
73铜及其合金的可锻性225
731纯铜的可锻性225
732铜合金的可锻性225
733锻造温度范围230
74锻造工艺过程231
741下料231
742加热231
743自由锻232
744模锻232
745冷却和切边233
746清理及热处理233
8新的锻造方法234
81精密模锻234
811高温精密模锻235
812室温精密模锻236
813中温精密模锻240
82等温模锻243
821等温超塑性模锻243
822等温模锻245
83液态金属模锻246
831液态金属模锻尚存在的问题247
832各种因素对液态金属模锻件质量的影响253
833模锻件图的设计256
834模具设计257
84粉末锻造258
841粉末制备260
842粉末预成形压制260
843粉末加热烧结261
844预成形坯锻造成形261
845热处理262
85辊锻262
851辊锻变形的特点及其适用性262
852辊锻的分类与应用263
853辊锻机的主要形式与特点265
第二篇有色金属冲压成形
9冲压成形概述269
91冲压工艺的特点269
92冲压制品的应用范围269
93冲压加工的分类和发展方向270
931冲压加工的分类270
932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270
94板料冲压工艺性试验方法271
941板料的成形性试验272
942材料成形模拟试验275
10冲压变形的理论基础280
101冲压变形时的应力与应变280
1011冲压变形时的应力状态280
1012冲压变形时的应变状态285
1013塑性条件288
102冲压成形极限及变形倾向性控制294
11冲裁298
111冲裁变形的过程分析298
112冲裁模间隙302
1121间隙对冲裁质量的影响302
1122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306
1123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306
1124凸、凹模间隙值的确定308
113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314
1131合理间隙的确定314
113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原则315
1133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316
114冲裁力的计算和降低冲裁力的方法321
1141冲裁力的计算321
1142降低冲裁力的方法322
1143卸料力、推件力与顶件力的计算324
115材料的经济利用326
1151材料利用率326
1152排样方法328
1153搭边330
1154条料宽度的确定330
116其他冲裁方法334
1161整修334
1162光洁冲裁340
117镁、钛合金的冲裁342
12弯曲344
121弯曲变形基本原理344
1211弯曲变形过程344
1212弯曲件的弹复345
1213应变中性层的位置 346
1214弯曲时的应力与应变状态349
1215最小弯曲半径351
122弯曲力矩与弯曲力的计算355
1221弯曲力矩计算355
1222弯曲力的计算和设备选择357
123弯曲件弹复值的计算与减少弹复的措施361
1231弹复值的计算361
1232影响弹复的因素368
1233减少弹复的措施368
124弯曲件坯料尺寸计算371
1241r>05t有圆角半径的弯曲371
1242r<05t无圆角半径或圆角半径很小的弯曲373
125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375
1251凸、凹模圆角半径375
1252凹模深度377
1253凸、凹模间隙378
1254凸、凹模的宽度尺寸计算379
13拉深380
131拉深的变形过程381
132拉深过程中坯料内的应力与应变状态383
133拉深过程的力学分析385
1331凸模变形区的应力分布385
1332拉深时的拉深力388
134拉深工件的起皱与预防389
135圆筒形工件拉深工艺计算393
1351圆筒形零件坯料尺寸计算393
1352拉深系数与拉深次数394
136凸、凹模结构与工件部分尺寸397
1361凸、凹模结构397
1362凸、凹模的圆角半径400
1363拉深模间隙404
1364凸、凹模尺寸及制造公差404
1365拉深凸模的出气孔407
137复杂形状工件的拉深407
1371带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407
1372梯形圆筒件的拉深411
138变薄拉深412
1381变薄拉深特点412
1382变薄系数414
1383变薄拉深工序计算程序414
14成形420
141胀形420
1411起伏成形420
1412圆柱形空心件的胀形425
1413变形程度的计算427
142翻边428
1421孔的翻边429
1422外缘的翻边436
1423变薄翻边437
143缩口439
1431缩口变形程度的计算440
1432缩口后材料厚度的变化441
1433缩口力的计算442
15板料特种成形444
151旋压成形444
1511不变薄旋压445
1512变薄旋压446
152爆炸成形449
153电磁成形451
154电液成形452
155超塑性成形454
156温差拉深457
1561局部加热并冷却毛坯的拉深457
1562深冷拉深458
157脉动成形460
158径向推力拉深461
16冲压工艺过程设计462
161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步骤462
1611设计程序462
1612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463
1613编写工艺文件和设计说明书465
162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466
1621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466
1622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467
1623其他空心零件的结构工艺性468
163冲压方案的确定原则469
1631列出全部单工序469
1632冲压过程顺序的初步安排471
1633工序的组合474
1634最佳工艺方案的分析、比较和确定477
164确定半成品尺寸的原则478
165冲压设备的选择480
166典型冲压件工艺设计实例483
166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483
1662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484
1663编制工艺卡片48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阻力台在有色金属锻造中的应用
金属材料成型工艺知识大全——塑性成形篇
制动锥鼓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
GH4080A热处理制度
分析|我国锻压行业发展及典型企业智造案例
锻造是简单的捶打么?38页内容介绍锻造工艺,值得保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