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代陶瓷器型大全,收藏!

来自:最陶瓷   ID:zuitaoci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中国古代陶瓷器型大全


明 永乐 青花刻蓝地白龙梅瓶

高23.7公分 底径12公分 口径4.5公分 


梅瓶,小圆口,短颈细瘦,圆阔肩,腹上丰下敛,最大径在肩下,平底略凹为足。外壁胎体上先刻花飞龙舞于海上云间纹样。云、龙、波涛留白,其余隙地满施钴蓝色。波涛间的山,则沿外廓线与内分线涂饰,造成如皴线晕染的效果。底外露胎,无款识。纹饰雄浑,青料苍润,为明初永乐朝作品。


清 雍正 白地青花花卉天球瓶

高55公分 口径12.7公分 底径18公分 

直口,长颈,斜肩,圆腹,平底,底内挖成凹足。以青花于外壁绘缠枝花卉纹,下围一圈莲瓣纹,口缘饰波涛纹,纹饰晕染有层次感,可能是摹仿西洋绘画笔法。足底缘露胎,底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款。


清 乾隆 冬青釉青花花卉夔耳瓶

高36.8公分 口径9公分 底径13公分 

造形近似天球瓶而略有变化,口部向外开敞,长颈两侧贴饰双夔耳,器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款。全器罩施一层清澈透明的淡青色釉,青釉之上再以青花描绘出各类纹饰,颈壁两面为蝙蝠衔磬,球形器表则由中心主花与缳绕的枝叶共同构成两幅团花。无论花朵或蝙蝠,图案皆以细白釉勾勒出轮廓,于底釉的衬托下,青花图案宛若剪纸贴花。因仿烧龙泉青釉而出现的冬青釉,不仅流行于清初三朝的官窑,于乾隆时期,由于推陈出新的理念,色泽减淡,釉质莹润明亮,产生彷如玻璃的质感。 


明 永乐 青花龙纹天球瓶

高42.2公分 口径9.3公分 底径16.2公分 

侈口,直颈,圆鼓腹,平底略凹,无足。天球瓶因形似天上星球故名,器型为永乐官窑所创制。口沿下画花卉纹一周,上下各加饰青线二道,圆腹通体绘一回首穿莲三爪行龙,张口、吐舌、露牙、双目圆睁,阔步奔行,龙身满画鳞甲,雄武矫健。瓶颈、隙地满画转枝莲纹,底边青线二道。青花鲜艳浓重,多处带褐绿斑或铁褐结晶疵斑、及渗青斑点。白釉泛青,内壁尤甚。胎骨厚重,底部露胎处,质坚细腻泛橘红色,肩腹间接痕三道。永乐、宣德年间,盛行烧制大型器,如天球瓶、扁壶等,纹饰以龙纹及花卉纹最为常见。永乐天球瓶造型、纹饰雄伟精致为其时代特色。 


清 雍正 霁青直口瓶

高20公分 口径6.8公分 底径5.6公分 

胆瓶式,小口,细直长颈,梨形腹,圈足。器表施霁青釉,釉色深青,呈色均匀,器里与底白釉。圈足底端露白胎;底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款,加双圈。 


明 龙泉窑 青瓷碗托

高5公分 内径6.7公分 外径13.6公分 底径5公分 

托子,用以托盛碗盏。本器托圈敛口、浅弧形壁,内底中空。托盘敛口、唇壁直,弧形浅壁。高圈足。足内壁深斜收,足缘无釉凌乱沾窑渣。全器釉厚,色调深沈。 


元 龙泉窑 青瓷划花开光梅瓶

高36.5公分 口径7.5公分 足径11.2公分 

梅瓶,敛口、短颈、宽圆肩、腹下部急速束敛、胫部外撇;圈足宽浅。全器胎体厚重,施葱青釉,釉汁莹厚,足圈无釉,露灰白胎,胎釉间色呈火红。外壁划花为饰,以三道双弦纹分为三部分:肩部四个如意首状坎肩及珠宝纹,腹部四个菱花式开光,其内为荷花叶一丛,外为朵荷;腹下部为转枝荷。运刀轻快,顿挫有致。此型器在元代仍沿续宋代酒瓶的功能,普遍见于各窑;但在元代礼制齐全的葬制中亦有梅瓶的出现,则其与明初以梅瓶为葬制一环的关连性值得进一步观察。


元 哥窑 青瓷胆瓶

高13.9公分 口径2.5公分 足径4.8公分 

胆瓶,因小口长颈,腹下部膨大,状如垂胆,故名。本件作品,口部微具唇缘,矮圈足。全器施灰青色釉,顺时针向下的长开片间横向不规则的细纹密布,呈黑色理、浅褐网络的「金丝铁线」现象。足缘一周无釉作暗褐色,伤处露黑胎。 宋元文人常作咏胆瓶盛花的情景,如元代许有壬诗:「胆瓶花落砚池香」,直说胆瓶是文人书桌花器。 


元·磁州窑翠蓝釉黑花梅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23.6公分 口径3.7公分 足径8.2公分 

梅瓶,小撇口、宽圆肩、长身渐收至底部,外壁通体绘黑色花纹再罩以孔雀蓝透明釉;所绘花纹为:颈部花瓣纹一周,肩部转枝花一周,斜线纹一道,腹部大朵的转枝花叶,近底处如意首式花瓣一周;腹部与肩部的花卉纹间隙均填满不规则方向的短斜线为衬地。全器的釉面光润而多开片,有小块剥落现象。器内口部釉呈黄褐色,颈以下无釉,足缘及底亦皆无釉,胎色灰黄。元代的孔雀蓝釉作品,多为磁州窑系如观台窑、扒村等窑所生产,本件作品胎黄而松,应即其所制。 


清 天蓝釉暗花觚·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10公分 口径9公分 底径7公分 

器仿青铜觚造型,侈口外撇,深弧壁,平底圈足,足作双阶式。通体施天蓝釉,器身暗刻梅花、连枝叶与蕉叶纹等装饰,以弦纹相隔。圈足露白胎,质坚细腻。


金·钧窑 青瓷葵花式单把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5.4公分 口径17.1公分 底径7.1公分 

侈口、六瓣葵花式碗,浅壁,平底;右侧口沿平折,作三瓣花式宽板沿,其下有细圆条半环形把手。全器施略泛灰浊的天青釉色,器底有三个支钉。 


南宋·龙泉窑 青瓷凤耳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全高25.5公分 口径9.4公分 足径9.6公分 

盘口纸槌瓶式。口部折沿平斜,口缘微具圆棱;管状长颈、斜肩,直筒状器腹;底浅挖为足。颈部两侧各作凤耳,凤形模印成,再以泥钉与器颈相接;凤首朝外,冠羽贴器飘动,长颈外伸,羽翅略平举,身躯再与器颈垂直相接,使凤耳形成美丽的S形曲度,同时冠羽间圈出一细小的圆穿孔;凤眼、口喙、羽翅之印纹细致而清晰。全器釉色粉青敦厚,凝练的釉汁将每一折曲修饰圆润。足端无釉,灰胎,与釉接处成黄褐色。院藏相似造型的器皿制作甚多,惟形、釉合度者,以此件可称最精美。造型简约端庄。 


南宋·龙泉窑 青瓷莲瓣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全高8.6公分 口径13.3公分 足径7.4公分 

直口深壁圈足碗,足缘无釉,露灰白胎色;平底,外底心略见圆点尖起。外壁雕刻十瓣长形莲瓣,中央瓣棱高起,色较浅淡;雕者在每两瓣花瓣中间再出一同长的花瓣,近足处另有一圈较短的莲瓣。全器满罩清浅的粉青釉,映照三层莲瓣浅白瓣棱,有如沉静初绽的一朵莲花。 


清 雍正 茶叶末釉瓜棱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22公分 口径7公分 底径9.7公分 

瓷胎,作瓜棱式造型瓶,敛口,斜肩,圆腹,矮圈足。全器施青绿色釉,釉色偏橄榄绿色,施釉均匀,釉面光润。足缘呈深褐色。底亦施绿釉,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篆书款。 


清 雍正 茶叶末釉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35.4公分 口径30.1公分 底径29公分 

缸,圆口,丰肩,向下微敛,深壁,凹足,平底。全器施茶叶末釉,呈橄榄绿色,釉面上有深绿色苔点,釉色匀润。圈足底缘涂护胎汁,呈红褐色,底外施茶叶末釉,中央模印「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款。 


清 雍正 茶叶末釉贯耳纸槌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15公分 口径4.7公分 底径5.6公分 

纸槌瓶,盘口,直长颈,圆腹,圈足,颈侧双贯耳。通体施茶叶末釉,口与耳上沿处露酱色。圈足露胎,中钤印「雍正年制」双行四字篆款。 


清 雍正 茶叶末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27公分 口径7.5公分 底径11.7公分 

敞口微敛,圆唇,深壁,平底。全器内外壁施茶叶末釉,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齐整。外壁腹底处带有凹弦纹一道。器底周缘与中央涂有茶叶末釉,并有「大清雍正年制」篆书印款,底部余地露米黄色胎。


清 雍正 茶叶末仿铜纹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7.3公分 口径16.2公分 底径6.7公分 

撇口,长颈,斜肩,折腹,外撇圈足。全器薄施一层茶叶末色釉至足际,足边修釉齐整。釉层薄而不均匀,口沿施酱色釉。口沿下方、肩颈处与折腹处皆带有凸弦纹。圈足足底露胎,足内施茶叶末色釉,并有「雍正年制」阴刻篆书款。 


清 雍正 茶叶末螭耳花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通高8.3公分 口径2.5公分 底径7.3公分 

花浇直口出唇,于口沿形成一道棱边,一侧向外突出成流,长颈,圆硕腹,口腹间安置一螭形把,底内凹,浅挖足。全器罩施茶叶末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底有「雍正年制」篆书款。 


清 乾隆 茶叶末釉双耳葫芦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26公分 口径2.7公分 底径8公分 

葫芦形瓶,小口,圈足,有绶带形耳一对,耳端有云头纹。通体施茶叶末釉,收腰处饰仰覆莲瓣纹各一圈。圈足露白胎,底心钤「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款。 


明 宣德 青花四季花卉大碗

高9.7公分 底径11.5公分 口径28.5公分 

敞口微敛,宽口沿,浅弧壁,平底,圈足。外壁青花画莲花、茶花、番莲、芙蓉、牡丹、月季、菊花等八朵花卉,底边莲瓣纹,足边卷草纹一周,口缘加饰青线两道,内壁无纹。青花浓重,略有晕散。圈足底缘露胎,胎骨均匀,胎质细腻。外口沿双青线下以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楷款。 


明 嘉靖 青花番莲八宝鼓式三足藟

高8.3公分 口径10公分 

三足炉,敛口,深直壁微向外鼓出。底平、三蹲式兽足。外壁上下各饰乳丁一周。全器造型犹如一面鼓。腹外壁画转枝番莲花,托饰佛教八宝:法轮、盘长、瓶、双鱼、花、华盖、伞及海螺。依顺时针排列之。三足各饰石榴花一朵,内壁纯白无纹饰。口沿无釉,胎与釉接缝处呈浅橘色。底有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款,外加双圈。 


清 康熙 青花番莲纹碗

高7.5公分 口径16.1公分 底径6.6公分 

敞口,深弧壁,圈足。碗心,于双道弦纹内绘一朵番莲花:器外壁,口沿及近底处各绘同心圆双线弦纹,其中饰以主花缠枝番莲纹,一圈于近底处则绘波涛纹。足底露白胎。器外底书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双圈楷款。器身纹饰线条俐落,多留白,风格素雅,有仿明代早期青花的韵味。


北宋·汝窑 椭圆小洗

全高2.8公分 纵长9.7公分 横长14.2公分 口径14.3公分 底径4.2公分 

椭圆形洗,器外底浅凹,内有三个垫烧支钉痕,器内隐约有两只鱼龙相对。天蓝釉呈不透明状,釉层薄,釉质温雅。


北宋·汝窑 奉华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全高2.3公分 口径12.7公分 底径10.1公分 

敞口浅碟,平底,口缘嵌铜扣,底存三个细小支钉痕。全器满施天青釉色,有浅淡的细网状开片。支钉处露灰黄如粉的所谓「香灰胎」。外底中心有窑成器后琢刻的「奉华」二字,并填红。 


北宋·汝窑 青瓷无纹水仙盆

全高6.9公分 纵长16.4公分 横长23公分 口径23公分 足径19.3X12.9公分 

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 满布天青釉,极匀润。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


北宋·汝窑莲花式温碗

全高10.4公分 口径16.2公分 底径8公分 深7.6公分 

此碗呈十瓣莲花式,碗腹壁深稍呈圆弧,直口稍敛,圈足稍高。釉色呈青蓝,有细开片。全器满釉,圈足内底以五支钉垫烧,支钉点极细,支钉痕胎土呈灰黄色。


汝窑 青瓷盘

高3.3公分 口径18.4公分 

青瓷盘,敛圆口、弧形浅壁,盘面宽平;圈足外伸,因裹足的釉汁积垂而显得足缘卷起。周壁胎薄,底及足略厚。全器满施天青釉色,釉泽内敛,色腴润;积釉处微偏绿色调,薄釉处胎色透映若粉红调。釉面满布鱼子状细纹片,色浅淡。足圈外缘有小片缩釉,露香灰色细腻的胎。器底五个细小支钉痕,呈五角形排列。 


北宋 汝窑 奉华纸槌瓶

全高22.4公分 口径4.4公分 底径8.6公分 

此瓶有直长颈、斜宽肩、折为上丰下敛的腹部、平底,底部有五枚细小支钉痕;唯该类瓶型在长颈的上方原应有一平折上扬的盘口,本器的口部可能因伤而平截去,并镶铜棱扣。全器呈腴润的粉青釉色。此种盘口折肩纸槌瓶的造形亦见于同时期阿拉伯的金属器、玻璃器。


明 釉里红番莲玉壶春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30.5公分 口径8.9公分 底径11.9公分 

瓶,侈口宽唇,短颈,溜肩,硕腹,矮圈足,通称玉壶春。胎骨厚重,绘釉里红纹饰,呈砖红色,带绿色苔点;腹部画满缠枝番莲花纹,颈部及底边各画莲瓣加花图案一周。除足底端无釉,露白色胎,余罩透明釉。 


清·乾隆霁青兽面双环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6.5公分 口径27.3公分 底径19公分 

敞口,弧壁,鼓腹,腹侧贴饰描金兽面衔环,浅圈足。口沿施一圈金彩,足沿露胎。器表施霁蓝釉,色泽深沉浓厚,光亮细腻。器内及底施蓝绿釉,呈色青绿,柔和悦目。器底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方章印。 


清 乾隆 炉钧釉梅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35.5公分 口径7公分 底径13公分 

小口微撇,短直颈,鼓肩,长腹下端内收后微外撇,凹足。器内及器底施透明釉,器表以霁蓝为主色调,杂布紫斑。足端露胎,呈白色,底心印「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 霁青描金塔式龛

高41.8公分 底径18.8*18.8公分 

藏式塔,分段烧成后黏合。湖绿宝瓶顶,红地描金朵云纹宝盖;塔身为霁青地描金番莲纹及朵花纹,并绘兽面与璎珞纹,龛门以卷叶纹框边,龛底饰莲瓣纹;须弥方座,作白色地彩绘卷枝朵花纹,转折饰莲瓣纹,下缘仿绘如意云足;座足底露胎,底内凹施湖绿釉,中央有孔上方下圆,可见圆形霁青釉塔底。 


明 万历 霁青白彩莲塘纹碗

高6.3公分 口径15.2公分 底径6.0公分 

撇口,深弧壁,平底,矮圈足。器内白釉无纹,外壁施霁青釉,上饰莲塘鱼藻纹,四丛荷花间饰四鱼及水藻,纹饰均以白泥堆线技法完成。霁青釉色较暗。底白釉青花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外加双圈。 


清 康熙 青花鱼龙变化高足盘

高18.1公分 口径22.8公分 底径17.4公分 

整器类似未带盖的青铜礼器「豆」,主要由敞口直壁的浅盘下接高撇足组成。上半部浅盘内施透明釉,外壁釉下钴蓝装饰莲瓣纹一圈,样式与门字形莲瓣纹相近。胫部乃至外撇的足墙外壁,彩绘仙山波涛间一尾鲤鱼踊跃,上方并绘飞龙戏珠,以表现鱼龙变化的故事。钴蓝发色水润,并用刷丝表现波涛碰击仙山时水波溅发的效果与气势。足缘露胎一圈,足内近足缘处釉下钴蓝书「大清康熙年制」横向六字楷款。 


清 康熙 青花鲤跃龙门折沿盘

高6.4公分 底径27.4公分 口径39公分 

洗,侈口,折沿有边棱,浅直壁,平底。于内底圆框中以青花绘鲤鱼跃龙门图案。全器罩透明釉,外底露胎呈白色,中央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款,外加双圈。 


清 康熙 青花罐

高13公分 口径3.5公分 底径7.2公分 

青花兽面纹罐,敛圆口、短颈、丰肩、硕腹、底微敛、浅凹足。器腹中段画三组兽面纹饰,上下留白,肩部与底边亦各绘兽面纹一周。胎骨均匀,洁白细腻,白釉莹洁,青花呈色匀净鲜丽。底以钴蓝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款,外加双圈。 


清 康熙 青花瓷龙纹盖罐

通高11公分 底径4公分 口径3公分 

小盖罐,小圆口,短颈,丰肩,敛腹,凹足,带莲苞钮笠形子母口盖。外壁以青花图纹为饰,绘有两组侧面立龙与火珠,隙地绘火焰纹,盖钮绘莲瓣纹,盖面绘杂宝及火焰纹。足底缘露胎,底中央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款,外加双圈。 


清 康熙 青花缠枝番莲碗

高7.2公分 口径16公分 底径6.2公分 

口微撇,深弧形壁,矮圈足。器表以青花描绘缠(转)枝番莲纹,下缘绘一周莲瓣纹,圈足亦绘有双圈边饰。口缘内外各绘有双线边饰,碗心绘单朵番莲纹外加双圈,圈足底周缘露胎,胎质细腻净白,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清 雍正 青花小罐


明 嘉靖 青花云龙兽耳环瓶


明 永乐 青花云龙扁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青花人物扁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描红双龙高足盖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釉里红夔龙双耳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雍正 釉里红波涛白龙纹梅瓶


清 康熙 冬青釉里红龙纹瓶


明·景德镇窑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上海博物馆藏


明·吉州窑人物花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武汉博物馆藏


清 雍正 霁红小花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雍正款 霁红玉壶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宝石红观音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康熙 桃红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豇豆红瓷笔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霁青双耳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霁蓝瓷鱼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万历·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武汉博物馆藏


明 万历窑 青花龙凤八方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正德窑 青花双龙红云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番莲尊


明弘治·青花蒜头团花纹瓶·武汉博物馆藏


明 弘治 青花梵文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 ·青花四季花卉纹盖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青花鸳鸯戏莲罐·武汉博物馆藏


清 乾隆六年 磁胎画珐琅锦花卉玉壶春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乾隆八年 磁胎洋彩红地锦上添花胆瓶


清 乾隆 紫地粉彩番莲八宝花觚


清乾隆·景德镇窑蓝釉描金银桃果纹盖瓶

上海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黑陶高圈足豆·

山东省博物馆藏


黑釉枯叶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嘉庆·淡描青花飞天盖碗·武汉博物馆藏


清 乾隆 青花瓷狮子滚绣球纹鼻烟壼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青花花卉贯耳瓶


清 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盘


清 乾隆·青花莲托八吉祥大罐


清 乾隆·青花纸捶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与此件造型纹饰几乎一样的青花纸捶瓶,卖了106万港币(估价为50万~70万港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馆藏的最美30把瓷茶壶
三大“上品”之一的霁蓝釉:明看宣德,清看雍正
大清乾隆瓷器
“花浇”|大都会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缠枝莲|青花|台北故宫博物院|明宣德
瓷器清看雍正,雍正瓷器是什么样的呢?
最贵2.8亿!除了鸡缸杯,两岸故宫馆藏的成化斗彩小器还有这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