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边跑边想马拉松之个人篇
userphoto

2022.12.16 上海

关注

有人说,真正的马拉松是从30公里处开始的。而对于一个平时跑量严重不足的跑渣来说,真正的马拉松从25公里处就开始了。脚步沉重到不想迈开,感觉前面有个无形的屏障在阻碍着自己前进,我想这就是俗称的“撞墙”。

看着周围慢慢赶超过去的人群,一开始还有点不甘,慢慢的,我觉得那些跟我都没什么关系了。此刻,只剩下自己和自己的战斗。

马拉松之个人篇

马拉松赛场上几万人,每个人都在跟自己比赛,都在挑战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计划,也许会成功,也许有失败,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觉得跑完一次马拉松,就像完成一个大项目一样,有很多收获和教训,对个人的成长大有益处。

总结下来,这一次的马拉松经历,我有“二胜二败”,可资借鉴:

一胜:以终为始,拆分目标。

这次马拉松是我的第一次全马,赛前目标就是只要完赛,成绩不重要。全马的关门时间是六个小时,我算了一下,我平时的配速是6分钟/公里,假如全马平均配速是7分钟/公里的话,差不多就是5个小时完赛,还有1个小时的裕量。我觉得很乐观。

然后,我分段设定了目标:

十公里的目标:按照正常配速6分钟/公里完成。

二十公里的目标:6分30秒配速,膝盖不发生疼痛。因为我的右腿膝盖有伤,以前跑半马的时候,有几次到后半段有痛感,影响了配速。所以,我这次要力保前半段膝盖不能疼,否则估计很难完成。

三十公里的目标:平均7分钟配速,膝盖疼痛不明显,腿部肌肉没有抽筋前兆。只要跑到这里还没有抽筋,就能坚持。

四十公里的目标:平均8-9分钟配速,能走路。到了这里只要还能走,完赛总归没问题啦!

制定了分段目标,就只要在跑步的时候分阶段执行就好了。前两个阶段的目标顺利达成,在跑完20公里之后,膝盖没有任何疼痛的感觉,当时感觉还挺轻松。但是过了21公里之后,体力下降比预想的要快很多,心理上的畏惧也起到了作用,导致在25公里左右,配速就急降到了8分钟/公里。

不过,经过计算,我发现时间还算充足。于是,我调整了目标,不再关注配速,而是只关注身体状态,力求保证:膝盖不疼,腿不抽筋,脚疼不加重。只要做到这三点,完赛没有问题。于是我减小步幅,避免腿部发力过猛,同时减少对膝盖的冲击,以及缩短脚面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就这样慢慢度过了体力极限,最重要的是恢复了完赛的信心,心情上的轻松也缓解了体力的下降。

有句话说:“不怕慢,就怕站。”我想人生大体如此,只要你不停止脚步,目标总会实现。

二胜:充分热身,保证状态。

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我提前一个小时来到了赛场,认真的做好热身准备工作。针对之前在长距离跑步时,容易出问题的膝盖、小腿、脚腕等部位,做了重点的仔细的拉伸。这次全马跑完,居然膝盖和腿基本不疼,赛前的充分热身功不可没。

我想,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有一个自己的“基本盘”。对于跑步来讲,双腿就是基本盘。保证自己的基本盘不出问题,是做成一件事的重要保证。

一败:平时跑量不足

跑量严重不足,是我在这次全马之前最担心的问题。由于最近事情繁多,每周最多能挤出两次跑步时间,每次也就是10-15公里,对于要准备跑全马的人来说,这个跑量是严重不足的。这个不足,造成的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欠缺,而且有信心上的不足。

不仅跑量总数有欠缺,最长距离也有欠缺。在跑这次全马之前,我跑过最长距离也就是半马,所以21公里之后的一半路程,对我来说就是完全未知的领域。事实证明,当我跑过21公里之后,身体上的疲惫会被心理因素放大,结果就会觉得体力下降的非常快,以致于坚持到25公里的时候,感觉已经举步维艰了。

刘润老师说过:“很多悲情叙事的背后,可能都只是因为你的基础体能不够。”商业如此,马拉松如此,大多数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都是如此。

二败:跑鞋准备不充分

跑前换鞋是马拉松之大忌。无奈在两个月前,我的一双主力鞋正式退役。到了深马前夕,我有两双跑鞋。一双是穿了半年多但是仍然感觉有点磨脚,另一双是只穿了不到一个月累计跑量不足一百公里的新鞋。斟酌再三,我带上了那双新鞋,结果跑过15公里之后,右脚脚底开始磨脚,造成整个后半程右脚不敢发力。最后虽然勉强坚持下来,脚底还是磨了一个水泡,苦不堪言。

好的工具对于做任何事来说,都是太重要了。所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关于工具的重要性,咱们在下一篇——工具篇里,再具体聊。

总之,由于平均锻炼不够,加上跑鞋出了问题,30公里以后的赛程显得格外漫长。没办法,自己报的马,流着泪也要跑完啊。体力没有了,剩下就是两个字:坚持。我注意保证自己的补给,路过每个补给站的时候,虽然已经累到一点弯都不想拐,但还是都拐过去喝点水,吃点东西,保证自己的体力。然后,就是一公里一公里的倒数了。

跑着跑着,忽然从身后缓缓开过来一辆大巴,然后连续好几辆,上面坐满了人。我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收容车”啊!

在此之前,我对收容车的想象,就是一辆小车,类似于救护车那种,能坐三五个人足以。因为我的潜意识认为,由于身体状况中途弃赛的概率应该是很小很小的。可是当我看见三四辆五十座大巴上坐满了人的时候,认知上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我看到坐在大巴上的人,没有人的表情是轻松的,大多神色凝重,看着窗外的赛道若有所思。我想,坐在上面一定是不开心的,其中说不定已经有人后悔了。我把目光从大巴车上收回,抬头看着前方的赛道,继续向前跑去。

有时候,放弃很容易,只是一瞬间的事。坚持很难,因为要坚持很久。但是,后来的你一定会感谢当初那个坚持了很久的你。

下一篇是本次漫步马拉松系列的最后一篇——工具篇,咱们来讨论一下,包括跑鞋在内,在整个过程中,还有哪些工具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跑步不受伤,才是自律的高级表现
人物 | 丁祖昱:一个名企总裁的马拉松修行
马拉松成为新的流行,这里有 9 个跑步指南帮你更好出发:Hack Your Life
跑步对一个人的改变到底有多大?
对,我就是跑渣,怎么啦?
跑步经验:跑步多久可以参加半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