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明清三朝对西藏治理的对比3

元明清三朝对西藏治理的对比三:税赋与驻军

就税赋管理和当地驻军而言,明朝对西藏的治理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元朝收税则沿袭蒙古帝国对外族统治收税的一贯策略,即委托制或授权制,驻军是象征性的。而清朝对西藏的管治是卓有成效的,驻军和税收管理的力度和强度超越了元明时代和以后的民国时代。

三、税赋管理

元朝在西藏地区征收赋税包括两部分,即上缴朝廷的赋税和上缴萨迦地方政权的赋税,且基本上是通过萨迦地方官员征收。藏文史书记载,本钦云尊即曾经担任过为朝廷征税的“税务官”。蒙元时期治理西藏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分封诸王子在西藏的势力范围,二是依赖藏传佛教尤其是萨迦派的势力。因此,在西藏地方推行的最引人注目的政策之一是人口普查,即所谓括户,其内涵前后各有不同:蒙古汗国时期的括户主要是为了对蒙古诸王、勋贵进行分封,元朝以后的括户主要目的则是为了保证朝廷税、役的征发。

元朝在西藏征收的税赋包括四类,即丁税、地税、商税和驿站差税,其中丁税是主要税种。丁税也就是“人头税”,即依据诸户人丁数交纳,这也是元朝在西藏括户的主要目的之一,把西藏共划分为13个万户来管理。元朝规定,工匠、僧、道、也里可温、达失蛮、儒户等缴纳地税。但丁税和地税不重复交纳。商税就是在藏文史书中所看到的“什一税”,“岁甲午(1234年)始立征收课税所,以征商贾之税。初无定额,至元七年(1270年)立法,始以三十分取一。”(注:苏天爵:《国朝文类》卷40。)此后不断增加商税的征收数额。为加强与藏地的联系,元中央政府在西藏地区推行驿站制,并征收驿站差税,包括服役和缴纳物资。当然,元朝为鼓励僧侣贵族在西藏征收税赋的积极性,对僧侣贵族和寺院进行免征或优惠。

由于明朝对西藏的管治比较弱,是弱化版的土司制度,所以税赋征收看起来更象朝贡和贸易。明朝对西藏的税赋主要是实物税和劳役税两个方面。实物税主要指征马,洪武十六年,朱元璋就建立了差发马制度,要求西藏地方按户征马,按照规定数目缴纳马匹。分两种形式,一种是西藏番僧入贡,一种是直接征收至茶马司和卫所。劳役则指明朝继承元朝的驿站制,征发西藏诸王、各卫、各族修建和维护驿站、道路。还有一种经济往来不象税赋,更象贸易,即与西藏茶和盐的贸易。洪武五年,朱元璋设立茶马司与茶盐转运司,通过茶马古道实现对藏贸易。而盐和茶当时是藏族最缺乏的物资,通过对这些物资进藏的管制,从则实现在经济上对青藏地区的钳制。

在1792年以前,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是以册封为主,类似羁縻的性质,免除西藏地方每年向中央王朝所纳的赋税,以采邑的形式赏给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西藏地方所有的财政收入均归其自行支配。1792年清朝派福康安率大军入藏驱逐了入侵的廓尔喀军队以后,对西藏地方的财政状况进行了彻底的清查,并把财权收归中央。1793年颁行《钦定西藏善后章程》,明确规定由驻藏大臣对西藏财政税收进行审计监督,包括税收科目、征收数量、赋税期限和赋税减免权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清政府因驻藏大臣琦善的奏请,下令今后西藏地方财政听其自理,驻藏大臣毋庸经管,至此又恢复到了1792年以前的状况。

由于封建农奴制度的阻碍,加之艰苦的自然条件,西藏地方生产力极其不发达,社会经济极端落后,所以,清王朝在蠲免西藏地方的赋税、加强对西藏地方财政监督稽查的同时,又以赏赐、俸禄等多种方式,对西藏地方予以大量的财政补贴。

四、驻军防卫 

元朝除在中央设总制院管辖西藏地方的军政和宗教事务外,下设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都元帅府,具体负责处理西藏军政事务;于阿里设元帅二人管理军务,于卫藏地区设都元帅二人管理当地蒙古驻军。因此,元朝在西藏是驻有军队的,并由一位王子及其后裔率军驻守西藏地区的东部边缘,逢西藏有事,即可就近入藏,以尽镇戍边疆的职责。1290年,一名万户长叛乱,元朝中央派遣这位王子率军入藏平息。到十四世纪元末时,驻在西藏的蒙古军已大为减少,只是负责保卫驿站,以致连统率蒙古军的旬杰都元帅只能把联军统帅的职位让给帕竹万户长,对各地方势力的混战也不能起到控制的作用。

明朝则从未在西藏派驻军队。朱元璋称帝后于1370年派兵攻占河湟地区,逼近青藏高原,以武力逼迫西藏僧俗贵族纳入明朝管理。永乐年间,朱棣曾想“动用军队,仿行元代故事,将乌斯藏纳入法治”。但是大宝法王认为佛法应“自在自如宣扬,不便派遣汉军前往”。于是,驻军一事也就不了了之。此后终明一朝,也没有在西藏地区驻过军。

清朝前期,西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以羁縻为主,以蒙制藏,由达赖和蒙古贵族实际统治西藏。但在遭受外族侵略时,清朝中央政府始终派军队前往西藏支援。如1717 年准噶尔部攻入拉萨,杀死拉藏汗,囚禁六世达赖时,清军在1718 年至 1720 年间,兵分两路入藏,驱逐准噶尔,随后清政府留军两千驻防。1721 年再由云南、四川各调 500 名兵丁入藏,这样,在藏兵丁共计3000 名。1724 年(雍正二年),噶伦内乱,康济鼐被杀,中央政府派军入藏平息叛乱。1750 年(乾隆十五年)发生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内乱,清廷派四川总督策楞领兵入藏平叛。1793年,乾隆派两广总督福康安率军入藏驱逐廓尔喀侵扰后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对西藏原有的 6000 余名松散藏军加以整顿,定额整编3000 名,另从内陆调驻西藏各地官兵1400多名,并以此成为军队驻藏定制。

然而,到了清代末期,随着英国将魔爪伸向西藏,挑起“土鼠年战争”和“木龙年战争”,与清廷签订《中英藏印条约》,将西藏拖入失控的泥沼,朝廷对西藏的统治有心无力,驻藏大臣对驻藏军队失去控制权,藏军渐渐落入以达赖为首的西藏僧俗贵族之手。达赖依靠英国支持,将藏军打造成为了自己的私人武装。

        我是倾城地笑,欢迎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三百问》262. 何谓“其上”和“食税”?
轻徭薄赋
清朝官员都劝康熙放弃西藏,可康熙却说西藏有失,内陆将再无宁日,坚
清帝国的伟大西征(二)
将来有五条铁路入藏,去藏地会越来越方便!
炉边漫话之长河说古.西炉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