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韦钰:我寄希望于家长开窍

  昨天是教师节,上海科协大讲坛特别举办了一场“对话诺奖大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从青少年做起”的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国际会议厅,4位大咖级的“老师”——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厄温·内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总督学顾问韦钰;XLAB实验室创办者和负责人伊娃·玛利亚内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分别给在场的500多位“学生”就青少年的科学创新教育问题上了4堂生动的课。并且在课后与在座的学生围绕科学教育、科学研究等话题,进行了精彩的互动。小编择取了其中一个话题与大家分享。


兴趣与学习冲突

问:不少有青少年立志成为科学家,发明家。但他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正在进行的学习有冲突。对此,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厄温·内尔: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方面,我们要有一颗好奇心,对我们的兴趣就可以比较专注地去追寻。但有的时候,我们的兴趣不可避免地和老师想要我们学的东西会有冲突。如果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者,需要尽可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事情上。另一方面,除了兴趣之外,我们依然需要有一些基本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之后,才有可能孕育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我认为,在基本知识的掌握和个人兴趣爱好之间,需要有一个平衡。我还是要强调,要保持一颗好奇心,能够不断地对你的兴趣进行追寻。


韦钰:这么多年,我寄希望于家长开窍。现在是学校松了、家长死加。如果家长长期对孩子加慢性压力,很可能会损害小孩一生的健康。我认为,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是社会情绪能力,首先是要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得非常快乐。如果是让你的孩子可以找到一个适合他的、他又最喜欢又最擅长的工作,那他就是最幸福的。

  要保持孩子对生活和学习有热情。如果他已经没有热情了,一点救都没有了。没有激情的话,他一辈子会过得非常的苦,而且也不会有成就。科学家实际上是长大的孩子。


  现在我们的教育是想办法打击孩子,北京最好的中学都是这样子,期中考试后,按照你的成绩进房间。成绩好的在这个房间,成绩不好的在那个房间,我也有一个孙子,我说我们进中等的房间就光荣了,进中等房间的人将来有出息。家长再不支持,再打击他们,孩子怎么行。

  家长一定比教师更爱孩子,因为你就一个孩子。要保持他不受伤害,保持他的快乐,但是不要浪费他的时间,按照规律让他学东西,特别是保持他对生活,对事业还有激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院士揭批教育误区:三四岁背古诗扼杀创造力?
暑假到了,别把孩子的教育,全寄希望于教育机构上……
父母引导孩子阅读科普书的七大经验!非理论!可操作性强!
最坑孩子的4大教育谣言!99%的家长都被骗过。
真正的“起跑线”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真正的起跑线?90%的家长都理解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