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取成长中的各类滋养是一种美德
userphoto

2023.03.22 江苏

关注
不忘师恩


一朵待绽的花蕊,曾被多方滋养。没有忘却形成美丽的基因,在显示动人的时刻,向阳光坦露深藏的心迹。

这是我在阅读了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记录其与曾经授过课的老师告别短文的感受,发给了她,自己也在深入思考,从“不忘师恩”和“忘恩负义”两个角度,很有些心得。

“告别”的情节很简单,文章也很短,但却很动人心弦,让我深受感动。

这位大学生是我的一个校友,几年前在学校的“思政课”上领受过一位老师教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时间不长,结束后从未见面,于毕业前再赴课堂,又听了一堂课并向老师话别,随后著文记录了历史,表达了感恩的情怀,表明没有忘记在成长进程中得到的教益,确实令我感动。

我的几句话很快被校友理解并反馈,认为“精准”、“精致”,感到“深化”、“升华”,有点被陶醉。

根据记忆,学校的思政课是以“大课”形式开展,不同语种、同年级的学生集体听取。这样的大课有时多达几百人,课程又不密集,师生之间很难有深切的感情。我的这位校友却特有记忆,还在毕业前夕去听了已经不需要的课程,待机与老师告别,类似的举止应该极为少见。还可以想象,我的这位校友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以及在课堂上的表现,可能因而被老师关注并留下深刻印象。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华文明中的一种正统教诲,在很多人身上得到体现和发扬。这场“话别”,在课堂之余,无疑不会很长,但其实质和内涵却非常发人深省,值得颂扬。

是的,人的成长需要时间,更需要引导。对此,我深有体会,在回忆中屡屡记起在几十年摸爬滚打中得到的指点和帮助,在每件事上,在每个时段。应该说,我同样获得过进步的多方面滋养,丰富,厚重,来自他人,不可或缺,需要终身牢记。

也有一种人,受到教育,得到教诲,但却随即将恩惠之源忘记得一干二净,成为“陌路”,甚至反目为仇,被称为“忘恩负义”。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历史上甚多,在现实生活中也还为数不少,构成一种恶习、恶疾。需要予以惩治。

美德需要发扬,恶疾需要救治。在提倡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道德的今天,通过小事,强化教育,应该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点感悟,很小,更不很深,但却情不自禁。

(写于2023年3月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劳月夜聊260期:课前收手机和毕业后评课显示的理念差距
画个蘑菇得高分聊天也能拿学分
iCourt一姐:三年如一,匠心不移
如何打造一堂阅读课
日子
上芬兰语课记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