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叮!请查收今日彩虹屁——积极暗示的影响

今日金句

发表于2天前
查看:13500回复:135

跟很多人一样,我也有拖延的坏习惯,然而我们部门现在又非常忙,每次领导(也就是你们的华医生><)交给我一项新工作的时候,我基于对自己能力和工作时间的评估,感觉完成不了。但是,他每次都会在我拒绝之前,先来一套“彩虹三连”:

你最优秀!

优秀如你,一次搞定!

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这个套路,一度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被PUA了。但神奇的是,最终,每次我都赶在DDL之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而且基本没加班。

这是怎么回事?我真的能力如此优秀?

不一定,但是,华医生熟知心理学,他只是利用了心理学的一个小技巧——积极暗示改变认知和行为结果。




认知&行为的关系

要想完全弄明白这件事,首先,我们得复习一下,半个多世纪前著名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做的这个“说谎实验”:

他给两组情况差不多的被试,布置了同一任务—绕线一小时,这项工作本身非常无聊,但被试们需要在离开的时候,告诉门外等待的其他被试,这项工作非常有趣,以此来获得一定的报酬。

两组的区别在于,一组获得的报酬较高,有20美元,另一组只有1美元。然后测试他们对于绕线工作的真实想法。





猜猜结果如何?获得更多报酬的被试,撒谎的时候会更真心吗?

结果出人意料!获得1美元低报酬的被试中,很多人真心觉得这项工作有趣;获得20美元高报酬的被试,反而觉得这项工作真的很枯燥。

费斯汀格分析,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被试对工作本身枯燥的认知,和他们对其他人的讲述存在冲突,为了缓解这种认知失调带来的冲突,获得20美元报酬的被试可以补充新认知,告诉自己我是为了20美元这么多钱撒谎,是可以接受的;而1美元无法支持低报酬组使用同样的方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选择直接改变对这项工作的认知,不停地自我催眠,绕线是有趣的,以此来获得认知行为一致。

根据这个和之后的一系列实验,费斯汀格发展出心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认知失调。当我们接受到的新观念与既有观念不一致,或者自己的想法与行为不协调的时候,心理冲突就出现了,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为了克服这种认知失调带来的不舒服,我们必须做出调整,从而重新获得一致,达到心理平衡。这说明,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之间是可以互相影响和转化的。

那么,我们的大脑会如何处理认知失调带来的内心冲突呢?费斯汀格总结为以下三种方法:

  • 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

  • 改变认知,为行为寻找理由;

  • 补充新认知,使达到一致。

在“说谎”实验里,被试分别使用了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实际上,第一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在生活中也非常常见。

比如,现在我告诉你,距离2020年底还有27天,年初你立的Flag要倒,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大多数人会是,赶紧采取行动,再拯救一下。因为在我们的既有认知里,Flag立了就应该付出努力完成,这种既有认知与“自己其实不太努力”的认知之间形成的冲突,会带来羞愧、焦虑等诸多负面情绪,通过年底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不协调感,从而就减少羞愧、焦虑等负面情绪。

由此可见,我们的大脑对于认知和行为,自有一套解释和平衡系统,关键在于,当认知失调出现时,我们会保持着什么样的认知,来适应这一挑战;如果我们建立起更多的对个人和事件的正性认知,也会更主动地采取行动以实现“知行合一”。





如何建立正性认知?

但问题在于,乐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天赋,有些人,比如我,天生不足;对于抑郁症等患者而言,负性认知更是已经成为自动化思维,甚至习惯性灾难化思维,他们自己真的很难控制。

难道,不是天生乐观派,我们就不能拥有好想法,主动采取行动吗?不一定。研究发现,后天对个人认知模式的发展同样重要,基于“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发展出的认知行为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治疗。

对于个人而言,认知是一个过程,我们可以将认知分解为关注和察觉、对事件的解释、策略和行为三步,并通过自我记录和反馈实现改变。


1.认知模式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


很多人都听过“半杯水”的故事,积极的人会说“还剩半杯水”;消极的人会沮丧地说“只剩半杯水了”。关注的是水的哪部分,影响可能没那么大,但关注的是自己和事件的哪部分,影响就大了,就像抑郁症患者经常只能关注到那些不友好的人。

每次当我们察觉到,自己只关注了不好的这部分时,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在半圆的另一部分写上刚才忽视的优点和亮点,隔一段时间翻出来看看,以此训练自己。




2.对事件的解释很重要。


影响认知和行为最关键的一步,在于我们对事件的解释。我们经常回顾过往经历,并试图分析其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考好了可以是因为拜了锦鲤,也可以因为自己聪明,失恋了可以因为自己不完美,也可以因为男朋友太渣。这些分析并不总是清晰地呈现出来,但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自动化成思维习惯。

所以,当遭遇生活事件时,有必要逼迫自己让思维慢下来,拉上你信任的亲友一起归因分析,并且最好拿纸笔记录下来。




3.主动选择,正向反馈。


如果认知的改变比较艰难,我们可以考虑从另一个方面着手,主动采取行动,创造认知失调,倒逼认知改变。以抑郁症为例,研究发现,假装笑脸会让患者很痛苦,但为了假装笑脸而付诸的努力,比如主动参与社交,会让患者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糟糕,不如在朋友圈每天给自己发一个彩虹屁,请朋友发也行。

我们可能不是天生乐观派,但做个“积极废物”也不错。

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不是自欺欺人,而是我们在给自己积极的暗示,相信自己,远比你想象得更有力量。

“点击下方图片,开启正性认知养成之旅”

科普|解惑|答疑|辟谣|懂你|涨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预言失败时
【心理学必考实验研究】认知失调理论
“肉食悖论”揭示了什么?
练拳是自身认知的变现
抑郁症不想动怎么办?
哪些人最容易患抑郁症——抑郁症形成理论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