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人的郊游往事

作者照片

题记:卢同学开了一个公众号,多次约我写点什么。她是本科同班四个浙江生源中唯一的女生,天资聪颖,美丽俏佳人一枚。四年求学的大部分寒暑假,我们四个浙江小老乡都相约拥挤在往返上海与杭州的“红眼”绿皮火车上,我作为唯一的宁波人更是经常落脚“他们三个人的城市”杭州,私谊当然不在话下。然今年九月间我出游及其他俗务繁忙,虽有应承,但一拖再拖,乃至这次美女来沪为James庆生,当面催询约稿,方觉得此事不能再敷衍了。卢同学的公众号,文字清新优雅,贴近生活,为美好的事物添砖加瓦,我自然是义不容辞。国庆长假下半截,一帮上海朋友相约出游,于是就有了和公众号主旨比较对路的“贴近生活”的文章题目。

         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无着、战天斗地的六、七十年代,寻常百姓家是没有郊游这一说法的。即便从今天的角度往回看,但凡有类似郊游的活动,那也属于探亲、访友、婚丧嫁娶、工作出差、赶路歇脚之余的附带活动。即便是到了思想开放的八、九十年代,国人们都在努力拼博改善各自的生活境遇、居住条件、财务状态,同时又囿于交通和异地住宿的局限,郊游这种雅兴的活动也仅仅限于少数的文人权贵圈。文人权贵圈的高雅活动应该不是我这个寒门学子所能窥视的,所以,我印象中,普通上海人的郊游活动,应该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个时代,我刚刚踏入金融职场,不早不晚正好赶上,所以以我的见闻略述一二。

         上海人最早的郊游形式,我大致把它归结为三类:团建型、公务型、友情型。

          团建型郊游,是正规的政企事业单位,一般来说是有钱没地花的金融机构、房地产国企、政府部门,组织内部员工--特别活跃的是20出头的团员青年--反正工会、团委出经费,包几辆大巴士,去到上海周边的城市,比如杭州西湖、无锡太湖、南京、镇江北固山、莫干山、杨州瘦西湖、苏州东山西山等等。以团建为主题,以山清水秀的景区为载体,周末再借用一两个工作日(当时每周只休息一天)。因为是单位领导批准的集体活动,可以理直气壮地占用工作时间。

         两天或三天郊游时间内,少年男女,暧昧情愫,酒不放肆,情不放纵,科长副科长科长助理等等上下级关系分明。景区是必去的,门票是单位付费的,合合影、拉拉小手是可以的,半夜敲门是不存在的。少男少女们的若即若离、若有若无的爱恨情欲夹杂在提拨升迁的职场故事里,恍若隔世。

         我在大型国有银行工作期间,多次参加此类活动。个人的记忆是,当时尚没有上海连通外省的高速公路,大巴车在上海红灯绿灯转换等待之间转来晃去,两个小时以后车上准备的瓜子零食已经差不多吃完,大家都着急询问司机厕所何处的时候,司机来了一句:“前面就是大云收费站,有厕所。”原来还没有开出上海地界呢。

         当时上海的国道省道县道乡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五元十元都要收费。反正青年们上了大巴就算出游,喜吃零食的撕了一包又一袋,想喝的只能喝点可乐和矿水,组织打牌的用封箱胶带反复捆扎弄个纸箱平台,如此这般,大家在车上就玩得不亦乐乎!我觉得吧,世界上只要是年轻人参与的游戏,总是那么的嬉皮热闹有活力!

         团建型的郊游,后来随着年轻人对景区的熟悉无感而逐渐发展成了一项中老年人的福利,最终演变成了医疗体检型的休养郊游,当然这是后话。

      公务型郊游是有业务合作关系的双方,往往是乙方有求于甲方,乙方就邀请甲方的相关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去上海周边吃喝玩乐。就郊游的目的而言,一次邀请的背后,可以是一个迫切待签的合同;也可能是一笔急需批准的贷款;也许是对前段时间双方“愉悦合作”的一次性感谢。

         由于当时公共交通的不方便,而小汽车刚刚兴起,一般来说商务车是比较拿得出手的高端交通工具。这种郊游,可以归纳为“一段不超过三个小时的车程,一顿当地特色的晚餐,目的地最高标准的酒店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赠送一些土特产礼品”的活动。双方之间交易的成份大于游览,说好了的景点只是一个由头,双方心照不宣,可去可不去,礼品礼金购物卡到手,就直接“打道回沪”了。

          由于江浙一带九十年代中期卡拉OK、魔幻发廊、足浴桑拿等风月场所遍地开花,所以甲方乙方之间,酒足饭饱之后,灯红酒绿、蝇营狗苟,想必是完成了不少的苟且交易的。当时环绕着上海的公务型郊游目的地,比较知名的有:太仓、昆山、周庄、盛泽、同里、南桪、柯桥等等一长串城市名单。

         由于出行的一切费用乙方全包,精明的上海太太们往往想着法子跟随丈夫同游,这样既是管住了老公的酒色财气,又能白吃白玩拿礼品。夫妻同游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后来即便没有客户请客,自掏腰包带上孩子,开着刚买不久的私家车,加之周末又实行双休,这也许也是上海家庭郊游兴起的源头之一。

         友情型郊游这是我个人经历比较多的一种郊游方式。自九十年代末新世纪初,私家车逐渐进入千家万户,高速公路网逐渐发达,上海人活动半径大大扩展,呼朋唤友,拖老带小,周末出游,渐成时尚。

         彼时,江浙各地,大城小镇,每逢周五周六节假日,四五星级酒店门口,十车九沪牌,蔚为壮观!各地为了承接上海的旅游消费,优惠政策缤纷。比如杭州曾经提出“建设大上海后花园”的口号,对沪牌车在杭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一律免于处罚等等。我曾经与宁波朋友相约入住浙江萧山的当时仅有的五星级金马大酒店,第二天退房时酒店前台赠送当地特产萧山萝卜干两包,宁波朋友去交涉后才被告知,此等优惠,只针对持上海身份证的客人,只好吃瘪。

         早期的友情型出游,也是为观光而游,农家乐和休闲度假游尚未兴起。好友相约,要么以家庭夫妇为单位,以景区景点为目标,住经济型酒店为主流。去黄山看云海日出,去婺源看油菜花,去海宁观潮,去普陀山烧香拜佛,去启东吃小海鲜,上海人彼时的自费出游都是有一个游玩主题的。但在我看来,由于当时私家车刚刚走入少数家庭,更貌似几对情侣夫妇朋友之间的拼车共享出游。显而易见的是,斤斤计较而又秋毫无犯的上海人,费用也是均摊的,这一点,基本上奠定了如今郊游活动盛行的费用分摊(集资)风格。

         当然,几对年轻情侣夫妻,几次出游,推杯换盏之后,夜里走错房间,最终导致夫妇离异,重新组合的故事也有耳闻。毕竟,上海是个领风气之先的魔都城市,人人有权追求完美幸福的生活,应该无可厚非吧?

         还有一种在我看来比较温馨和浪漫的友情型郊游。一对、两对或者几对已经卿卿我我,但还欲迎还拒的青年恋人,结伴同行。住宿条件和餐食条件过得去就行,目的地是次要的,风景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跟谁在一起,是情愫,是暧昧。这方面的场景,使我想起了曾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沪语长篇小说《繁花》中描写九十年代两男两女辗转到浙江乡下一处老旧破房子郊游度假的情节。似乎是只有两张勉强的破床,两男两女抽签决定谁跟谁同床共枕的香艳故事,但结果却又是四平八稳,一夜无事,上海人自有上海人的处事智慧。

         再说一下郊游目的地。提到上海人的郊游目的地,有三个地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不提的。

         第一个是上海本地的崇明崇明县(现已改为崇明区)是个长江入海口的长条型岛屿,与上海市区的交通长期以来主要靠江船(轮渡)。我九十年代末有次开车去玩,从石洞口码头车辆排队开始,到车客渡上下船,最后开到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整整花了六个多小时。

         工业并不发达,或者说,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现在政府更是要求迁出全部工厂,所以,崇明岛一派田园风光,又有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东滩和西沙两个湿地公园,是名符其实的上海滩后花园。因此,2009年10月崇明长江桥隧开通以后,去崇明郊游一夜之间成为上海人的流行风尚,至今仍未见明显减退。可以佐证的是,这个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出入崇明岛的唯一交通动脉,平均拥堵时间超过20多个小时。

          崇明岛整体的星级酒店数量有待提升,农家乐规模基本上是家庭作坊式的,进岛出岛的交通亟待完善,希望借世界花博会的契机,开通地铁,并补齐诸多服务短板。

         第二个绕不过去的地方是以昆山巴城为代表的阳澄湖地区大约1996年前后,上海人逐渐开始流行去阳澄湖吃大闸蟹度周末。我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高速公路网还不发达,几次停车问路,结果被引导到了一个叫“阳澄湖”的镇子,而不是去到真正的阳澄湖吃蟹地:巴城,当时确实是闹了一个大笑话。

          新世纪之前,从昆山去往巴城的马鞍山路双向仅仅是单车道,而且路边没有路灯,酒足饭饱之后,交通事故频发(当时酒驾并不入刑罚)。而现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巴城就有出入口,更有沪宁高铁直接在昆山设站。

         在某种程度上,上海游客撑起了阳澄湖大闸蟹经济的大半边天!我个人曾经见证了一个叫王阿三的巴城蟹农,从赤贫到脱贫到小康再到巨贾的兴旺发达之路,百分之一百靠的是上海客人的自驾郊游消费。上海人到昆山,除了吃吃吃,还有买买买,几乎每个从阳澄湖回沪的人,都会带上大闸蟹,送长辈、送亲人,这是定例。

         上海人成群结队游昆山的高峰,是在2012年前后。那时候,每逢周末节假日,遍地都是沪牌车,饭点时间,巨大的停车场,你甚至花了半个小时转上好几圈都很难找着一个空车位。我本人曾经在2008年的吃蟹季节,从10月份到春节前,三个月的时间跨度,出入巴城多达25次!

         凡事盛极必衰,加之2012年以后出台的反腐措施,上海的企事业单位都规定昆山的餐饮服务发票一律不得报销入帐,此乃釜底抽薪之举,昆山游的火爆程度才慢慢消退。但即便到了2020年的现在,呼朋唤友自费去昆山吃大闸蟹,仍然是上海人下半年的传统郊游节目之一,虽然盛况已大不如前。

         最后要提到的郊游目的地,是浙江长兴县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旅游景点资源并不十分丰富的长兴县,成了上海中老年人的郊游首选目的地。长兴仿佛一夜之间,涌现出无数雅致秀丽各具特色的小规模的农家乐,基本上都走低价策略,二夜三天四五顿正餐,包吃包住的价格从200到500不等,深受精打细算的上海老年人的喜爱。

        长兴之游,许多都是由上海的社区街道出面组织,参加者基本上都是中老年夫妇,交通大都包租旅行社的大巴士。老年人时间充裕,并不在意是否假期周末。因而,每天都可以在长兴的大小集贸市场里看到一帮帮讲沪语的成群结伙的釆购者。有种说法,长兴已经成为了上海老年人的退休地。

         最初的时候,极低价长兴游往往夹杂着推销老年人保健品的讲座和骗局,但一方面随着打击力度的增加,另一方面,聪明并装傻充愣的上海老年人并不轻易上当,所以现在推销活动已经基本上绝迹,但长兴游的低价位却保留了下来。近年来随着长兴的名声渐隆,普通的上海青年或多或少陪着长辈,开着私家车游过长兴农家乐。

        最后说一说上海人郊游的玩法。

         首先是吃的方面基本上不求奢华,但求当地特色。但不管是四顿或者五顿正餐,上海人都会要求菜不重样。店主人都是深谙此道,所以往往准备四至五套菜单,轮番上阵。

         喝酒一般也是入乡随俗,到崇明喝米酒,到绍兴喝黄酒。但有一个例外,如果同行伙伴有喜好白酒的,上海人往往会自带白酒。斗酒是不存在的,想喝什么饮料酒水,都是自愿,想喝就喝,想不喝就不喝,甚至喝到半途,想停就停。敬酒碰杯劝酒都是礼貌性的,典型的上海style。除了极个别自己找死的好酒之徒,鲜有人喝醉失态的。

        茶是必须的,高档茶叶是自带的,喝茶聊天是消磨休闲时光的重要方式,不再累述。

         其次是娱乐方面卡拉OK设备和麻将室是每个农家乐的标准配置。麻将基本上是传统清混碰和敲麻两种打法,后者又区分可吃牌与不可吃牌两种。扑克牌流行斗地主、中怪路子(4个人玩,两副牌)和大怪路子(6个人玩,三副牌),后二者应该是属于上海人的特有玩法。当然,随着近年来新上海人的不断涌入,麻将和扑克牌的许多外地玩法也时有得见,这里不展开。上海人打牌都是带彩头的,但是小赌怡情,不像我老家宁波人赌注动辄成千上万的好赌。

         景区景点方面。传统上海人以上海为宇宙的中心,优越感莫名的爆棚,非上海人一律归入“乡巴子”,对一般人工开发的景区景点参观意愿了了,宁可喝茶聊天,也不会刻意赶东赶西看景区。况且,上海周边江浙一带的景区大致上都去过。倒是对步行爬山、釆摘、捕鱼等体验活动有兴致。浙江长兴本身没有特别的景区资源,但却能够吸引到巨量的上海游客,颇能说明一些问题。

         最后,作为农家乐经营者,要吸引上海游客,有几个锦囊:

        上海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和亲戚友人的体验,而不太相信各类广告但凡生意兴隆、一房难求的农家乐,都是上海人之间口口相传的回头客源。订房途径大多数是朋友推送的老板电话、老板娘微信,而很少会釆用携程等线上方式。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上海客人越多的农家乐,上海人扎堆,越滚越多,而老板或者老板娘随口就能来上几句“侬好”“伊拉”“再会”之类的正宗上海话。为了招揽回头生意,客人就餐时,老板娘往往会在恰到火候的时候,主动来敬酒聊天,征询客人的意见建议,互加微信等等。

        我喜欢吃海鲜,经常去枸杞岛上的一家“渔家乐”,多年下来,给老板带去的上海客人何止百千。熟稔并且建立信任以后,现在想吃新鲜的海鲜,一个微信,第二天早上,通过冷链物流配送的快递包裹就到上海家门口了。说老实话,这一块额外的利润已经成为许多店家的新的增长点。

        上海人喜欢小资情调,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是个加分项上海人虽然对酒店卫生要求苛责,但却能接受农家乐入住两三天时间内不提供客房清理服务,这能够节约运营成本。精明的上海人会四处比价购买土特产,他们也知道买回上海的东西和在你店里吃到的东西其实不是一个质量的。

         上海人好面子又喜占小便宜但凡有临时加个菜,结帐去个零,多带走一只西瓜之类的小要求,店主人最好爽快答应,因为口碑是客源之源,尤其是经营农家乐,尤其是你的客人定位是上海人。我就曾被劝阻预定某个原本想去的农家乐,因为,有朋友说老板太小气,上次加了一碟花生米居然也要算钱!为了一碟小菜而失去十几个回头客,可见口碑的威力。

         现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从北到盐城扬州,西到南京、安吉、淳安千岛湖,南到金华温州,东到舟山列岛,以上海为圆心的三四个小时车程的扇型面积的青山绿水间,游荡着数以十万计的乌央乌央的上海郊游客。据他们自己说,这是在休闲度假。

         行文至此,此次绍兴同游的朋友,又在相约下个月嵊泗岛的梭子蟹之旅了,我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不戒罗汉2020年10月6日

写于绍兴柯桥巷深竹缘农家乐

2017年10月全班同学聚会于阳澄湖

谢谢阅读和陪伴,请一定点击右下↘️“在看”,可以留言!!!

此处也可点击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嗲嗲嗲!上海滩最全农家乐地图,收藏起来挨个去打卡!
上海崇明长兴岛会所 / 佰韬建筑设计事务所
(6)崇明长兴岛一日游(一)
【游记】周末去崇明堡镇体验农家乐
长兴农家乐
红五月长兴农家乐之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