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墨西哥流浪者乐队|Mariachi

这是“世界民谣之旅”的第三十三期。除了你现在看到的图文版,还有电台版,节目在喜马拉雅播出。我们的旅程继续向北进行,来到了墨西哥。


墨西哥的文化还是非常丰富的,从音乐到民俗到美食,都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的知名度。相比之前几期介绍的地区,大家对墨西哥的了解应该会多一些,所以历史、地理上我就不多介绍了。在国内,我们主要了解墨西哥的渠道是影视作品,美好一些的有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黑暗一些的有Netflix的电视剧《毒枭:墨西哥》等等。如果你留意过这些作品的来源,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你可以搜一搜你看过的关于墨西哥的影视作品,看看其中有多少制片地区写的是美国。更多情况下,我们会在故事背景是美国南部的影视作品里看到墨西哥人的角色,这些人的身份很多是毒贩、黑帮和街头混混,好一点的话就是餐厅老板、音乐人,女性则多是餐厅服务员和保姆。因为我们总是透过美国制造的滤镜去了解墨西哥和墨西哥人,所以难免会不够全面和客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自我形象”是如何建立的?我们总是需要一些“非我”来印证自己。假设我觉得我是外向的,则生活圈子里总会有一些内向的人可以衬托出我的开朗健谈。但如果我总是和几个特别夸张的话痨在一起,那我反而成了一个内向的人。这个放大到群体、社会的层面也是一样。如果美国想要彰显自己富裕、法治、安宁的形象,有一个贫穷、混乱、暴力的邻居来衬托岂不是完美。正好墨西哥紧挨着美国,而且语言上有隔阂,信息不完全对称,于是成了冤大头。倒不是说墨西哥没有各种犯罪问题,但如果你让墨西哥人自己宣传自己,怎么也不可能是现在这个形象。或者如果你把话语权交给墨西哥,美国的形象估计也会很糟糕。

随着大量的墨西哥人移民到美国工作和生活,现在美国人接触到的墨西哥人、墨西哥文化也越来越多。人们发现平时接触到的墨西哥人其实都是朴实勤劳的劳动者、打工人,为建设美国做着贡献。再加上墨西哥裔艺术从业者的努力,一些偏见正在慢慢减弱。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切入正题,主要是因为即便是这个“正题”也可能有一些被误解的情况。我在写稿之前看了一些中文的参考书,有一本把“El Mariachi Festival(马里阿契音乐节)”翻译成了“杀手悲歌音乐节”,我实在想不到这个音乐节和杀手有什么关系,于是搜索了“杀手悲歌”,发现这是一部电影的中文译名。这部电影确实叫“El Mariachi”,讲的是一个杀手把武器藏在吉他箱里,结果阴差阳错导致一个吉他手被各种追杀。“El”是冠词,相当于“The”,然后“Mariachi”除了表示流浪者乐队也可以表示其中的乐手。所以实际上电影的名字就是“流浪乐手”,按照情节翻译成“杀手悲歌”确实不错,但是因此把1982年开始举办的马里阿契音乐节按照1992年的电影译名翻译成“杀手悲歌”,实在没什么道理。

这本书是一个大出版集团出的,具体书名我也不说了,毕竟谁都会出错。但那不是一篇网文,而是一本2016年出版的书,内容里反复提到这个音乐节,翻译和校对为什么都觉得叫“杀手悲歌音乐节”没问题?有没有可能是他们心中的墨西哥就是有那么点崇尚暴力的?又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想法呢?我前几段说的那些内容可能是一部分原因吧。

“马里阿契(Mariachi)”一般被翻译成“流浪者乐队”或者“街头乐队”,可能是因为早期这类音乐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但现在一些非常成功的马里阿契乐队已经可以在最高雅的音乐厅表演了。关于“Mariachi”这个词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来源于原住民对圣母玛利亚的颂歌中的开头歌词,大概是我爱玛利亚之类的意思。也有说是来自法语的“结婚(mariage)”,因为马里阿契乐队总是在婚礼上表演。另外音译的话,Mariachi也可以翻译成“马里亚奇”等等。


马里阿契虽然广为人知,但明确这个概念还是有点难度。首先马里阿契不是一种音乐风格,他们不仅表演各种墨西哥传统音乐,也可能自己创作音乐甚至用自己的方式翻唱其他文化中的音乐(包括英语流行歌曲等)。然后马里阿契也不是一种乐队配置,虽然几乎每个乐队都有吉他手、吉他隆(大号的低音吉他)乐手、小提琴手、铜管乐手等,但具体演奏每个乐器的有几个人,以及还有其他什么乐器(比如手风琴、竖琴、各种吉他的变体乐器等等)都是不一定的。最后,不同马里阿契乐队演出的方式和场合也完全不同。从四五个人的小乐队,到多达二十人以上的大乐队都可以是马里阿契,从简陋的街头餐厅到豪华的的音乐厅也都可能是他们演出的场所。

同时,你又不能把所有的墨西哥乐队都称为马里阿契,因为很多地域性更强的墨西哥民间乐队有各种另外的称呼,而其他比如带有摇滚风格的墨西哥乐队自然也不能叫马里阿契。此外,上文也提到过,一个单独的乐手也可以被称为马里阿契(《寻梦环游记》里那个奶奶教训街头歌手的时候就称他为“You Mariachi!”)。所以与其绞尽脑汁给它下个定义,不如就把它看作是一种墨西哥音乐文化的象征符号。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马里阿契的各种表演场景,大家也可以由此看出音乐在墨西哥人的文化里是多么的重要。

第一个场景是最草根的,也可能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形式,也就是卖唱。乐队人数大概三到五人,他们在餐厅里或者是室外用餐区域的路边,询问客人们是否想要听歌。如果你要点一首歌,他们就立刻给你演。乐队人数比较少是因为用餐的客人能给一首歌的价格也只能在五美元左右了,要确保每个乐队成员每首歌能分到一美元,就只能维持在这个规模。这种场景下最大的难度就是乐队必须有极大的曲目储备,因为客人不可能总是想听那些经典的传统曲目。如果客人点一首时下比较流行的歌,而你还不会,那自然就没钱赚了。这就类似于国内经常在大排档出没的卖唱歌手,曲库量、表演气氛和沟通能力都比艺术造诣本身更重要。

第二个场景是雇佣类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五金市场之类的地方,门口会有很多工人举个牌子等着接活。如果你想组建一个装修队,可以立刻找齐木工瓦工水电工油漆工,或者你也可以只找一个,他会主动把经常合作的工友介绍给你。在墨西哥以及美国的墨西哥人聚居区,都会有一些街道或者公园是马里阿契乐手聚集的地方。他们也是拿着一个牌子,等着雇主来咨询。如果你要办一场婚礼,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在这里快速雇佣到一支配置合适的乐队。如果你是一个已经接到活的乐手,但乐队里还缺几个人,也可以很快在这里凑齐。在墨西哥人的生活中,需要乐队的情况很多,除了红白喜事,还有生日宴会、节日聚会、宗教仪式等等。

第三个场景是驻场。相比于前两种类型,驻场乐队的收入要稳定很多,一般驻场的地方就是餐厅、酒吧、俱乐部之类的。在这种情况下乐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把演出的曲目排练成熟,在舞台上的呈现自然也会更好。不过即便如此,在曲目的选择和呈现的方式上,乐队还是要把大众的喜好放在第一位,而自己的艺术表达则要酌情让位。乐队依然要与顾客们互动,被点歌,甚至要给五音不全的客人伴奏。

最后一个场景,也是让马里阿契乐队摆脱原本社会地位的原因,就是真正的舞台演出。创作(包括原创也包括改编传统歌曲),然后录唱片,然后公演或者巡演,这种工作流程很正常。但对于过去的马里阿契乐队来说,歌曲创作总是别人的事情。不仅如此,有时候歌手都是独立于乐队之外的。能在大型演唱会给一个歌星伴奏,一度是马里阿契乐队的天花板。直到一些乐队发现,其实乐队本身也可以是主角,也完全可以有创作和表达的能力,马里阿契们才真正找到了自己作为艺术家的立身之本。从此,音乐造诣更高的乐手得以不再疲于应付食客酒客、社交拉活,终于可以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音乐本身上了。也是因此,马里阿契这种音乐的上限大大提高,最终可以登上各种“大雅之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迪士尼动画《寻梦环游记》中那些你不知道的音乐元素~
好梦曲 | 墨西哥流浪乐队《鸽子》
打击乐队女乐手
二胡与乐队:《悲歌—江河水》
《意林》别开生面的告别
乐队类型汇总,看到第2个就忍不住跪下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