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见,橡树林与三叶草|爱尔兰移民歌谣

这是“世界民谣之旅”的第七十期。除了你现在看到的图文版,还有在喜马拉雅播出的电台版。这期我们将从四个不同视角,通过四首歌来介绍爱尔兰的移民歌谣。


今天要介绍的第一首歌是《Fields of Athenry(阿森赖的田野)》,阿森赖是一个地名,在爱尔兰中西部地区。这首歌由皮特·圣约翰(Pete St.John)创作于1979年,据创作者本人所说,是他听说的一个饥荒年代的故事给了他灵感。那么虽然这首歌本身并没有多么久远,但它的故事背景却是19世纪的爱尔兰。我在第二期介绍的《Across the Western Ocean(在大西洋的另一边)》这首歌的时候就提到过19世纪爱尔兰马铃薯饥荒的事了,它其实也是一首和爱尔兰移民有关的歌谣。那之前说过的内容这期就不再赘述了,我们直接来看《阿森赖的田野》这首歌歌词里的故事。

第一段主歌的歌词是:“在孤寂的监狱高墙边,我听见一个年轻的姑娘呼唤着:麦克,他们把你抓走了,罪名是你偷了特里维廉的玉米。年轻人也许还能看见明天的黎明,而现在已经有一艘监狱船在港口停泊。”后两句可能有点不连贯,也许是我翻译能力有限,总得来说这段歌词描述的就是一个男青年因为饥饿偷窃了别人的粮食,于是被关进监狱,她的爱人隔着高墙告诉他,流放罪犯的船已经在港口等着他了。这个“监狱船”原文就是“Prison Ship”,也可以翻译成“囚船”,是专门用来把囚犯运送到流放地的。按照当时的历史情况,这个男青年应该是会被流放到澳大利亚。

副歌非常令人动容,“我们曾一起躺在阿森赖的田野上,看着小鸟自由地飞翔,我们的爱乘着它的翅膀。我们曾有梦想,曾有许多歌要唱,而现在阿森赖的田野多么让人感到孤独。”

第二段主歌的歌词是:“在孤寂的监狱高墙边,我听见一个年轻男子呼唤道:没关系的,玛丽,你会自由的。因为饥荒和皇权,我造反了,他们要杀了我。从此你要有尊严地独自扶养我们的孩子。”这段和上段相反,应该是墙里的人向外呼唤,而且从内容来看也并不是同一对恋人。两段歌词讲了两个故事,反映出了当时爱尔兰社会由于饥荒导致的各种事件。

最后一段副歌也是感人至深:“在孤独的码头墙边,她看着最后一颗星星坠落,监狱船向着天边航行。她会一直等待、期盼,为远在博塔尼湾的爱人祈祷,而阿森赖的田野却是那么让人感到孤独。”博塔尼湾(Botany Bay)是澳大利亚南部的一个海湾,应该就是第一段里男主角的流放地。大家可能知道,澳大利亚最初的移民就是英国人流放过去的各种囚犯,虽然远离故乡,但这些人还是在这里生活了下去,而茫茫大海里,也许装满了家乡故人的思念吧。

这首歌后来还成了一首体育歌曲,被凯尔特人足球俱乐部和爱尔兰国家足球队的球迷当做主题歌演唱,此外在其他一些体育项目甚至其他国家的球迷中也有传唱。


上一期最后我留下的问题是,走投无路的爱尔兰该何去何从呢?在上一首歌里,我们看到有人犯罪被流放了,有人造反被处死了。那除了这些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主动移民去其他国家。接下来这首《The Green Fields of Canada(加拿大的绿野)》讲述的就是移民北美的爱尔兰人的故事。这首歌创作于19世纪10到20年代前后,讲述了移民们在家乡和北美之间的艰难抉择。

歌词开篇就唱到:“再见了,橡树林和三叶草。”其实就说明,主人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走是肯定要走了。但是很快他又唱到:“我的母亲已经年老,父亲也很虚弱,没有比离开祖国更让他们痛心的了。一想到会客死他乡,他们的脸上就流下泪水。”这句刚完,下一句又是:“但是我不在乎自己死在哪里,只要我能平静满足地生活。加拿大的绿野每天都在绽放,我的痛苦和矛盾也会结束。”接下来的歌词基本上就是这样来来回回反复纠结,一会儿叙述必须离开的理由,一会儿又舍不得故乡。歌词里有一些细节描写我非常喜欢,比如“我们曾在家中舞蹈,脚步轻敲着地板。”这些美好的小事情在离别的时候显得尤为珍贵。

不过总得来说,这首歌还是向往新生活的成分更多一些,最后两段有大量篇幅在描绘北美洲的风景和富足的生活,麦田、果园、丰富的野生动物等等,甚至有些夸张的成分,比如“三文鱼和鲟鱼阻挡了溪水流淌。”概括一下整首歌就是,虽然舍不得故乡,但是没有办法,在老家活不下去,现在来到美洲了,从此生活无比美好。


然而移民的生活真的有那么美好吗?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歌曲叫《Edward Connors(爱德华·康纳斯)》,这首歌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个移民的血泪史。歌曲直接以人名命名,也许是想增加内容的可信度,毕竟有名有姓的人说出来的赤裸裸的现实,大家会更当回事。

歌词开头是很完整的开场白,让人们可以安静下来听听歌里到底要唱什么。接下来叙述者开始介绍自己的经历。“我叫爱德华·康纳斯,前些年我收到一些来自加拿大的信件,信中人说他们在北美过着富裕的生活。虽然有些不忍心,但我还是卖掉了自己的农场,和家人坐上前往北美的船。”这些载着爱尔兰移民前往北美的船被人称为“棺材船(Coffin Ships)”除了船舱又方又长看起来像棺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船上人很多,航程长,卫生条件也不好,很多人根本没有到北美就死在途中了,于是船就变成了一个大棺材。

这首歌的主角既然之前是农场主,那应该还有点钱,买的舱位还可以,不至于中途病死。但是他的遭遇也非常凄惨,歌里唱到:“离港的第三天,暴风雨来袭,我们储备的物资被灌进来的海水毁掉了。在海上的第九天,我们一无所有,船长给了我们一些食物,我们才避免饿死在路上。”到了魁北克港,他们看到的完全不是信中描绘的富足生活,而是大批爱尔兰同胞挣扎在贫困之中。他直到用光了带来的所有钱,也没能找到工作。而没钱之后,连朋友都疏远了,这让他觉得这里的同胞和爱尔兰老家那种充满人情味的乡里乡亲完全不同。钱也没了,心也凉了,主角非常后悔移民过来,只能唱这首歌劝诫其他想移民的人了。


今天要介绍的最后一首歌叫《óró mhíle gràdh(哦,我的千件珍宝)》。这首歌是爱尔兰盖尔语演唱的一首“古老吟唱”歌曲,知名度可能不是特别高,我也找不到歌词的文本,只知道这是一首站在亲人的角度表达对移民者的不舍与思念的歌曲。所以关于这首歌我能介绍的就只有这个标题。“óró”是爱尔兰语的一个语气词,“千件珍宝”是翻成英文再翻成中文的结果,其实大概就是“最最珍贵的宝物”这样的意思。谁会把谁看做“最最珍贵的宝物”呢?应该很好想到,只有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会是这样的情感。所以这首歌其实就是母亲对离家的孩子唱的骊歌。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我们之前介绍希腊移民歌谣的时候也有提到类似内容的歌曲,其中也有类似的词用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这次这首歌没有找到什么信息可以介绍,但我还是一定要把它放在代表移民主题的四首歌之一。这是因为只有离开家的人,并不能完整呈现移民故事的全貌,还有那些留在故乡的人,比如第一首中的恋人以及最后一首中的母亲。每一次跨越重洋的思念都有两头,你只看见它的一头在海那边,而另一头其实从你离开家的那一刻就牢牢绑在自己身上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是我一生的歌谣
12首世界民谣,听一首歌就像去到了一个地方
十首经典民谣带你环游世界
爱尔兰单元花----“三叶草”详解
流淌的歌谣(歌词)
爱尔兰花边:各种形状的三叶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