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原理


    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抑制,并相互约束,以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例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凉,而寒凉则可降低温热。若没有足够的热力,则会变得非常寒冷。又如人体的生理功能,兴奋的机能﹝阳﹞与抑制的机能﹝阴﹞经常处于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如果失去了这动态的平衡,则其中一方会过盛,从而产生健康上的问题。


 


 


 


                           


 


 


 


2.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为根据及互相为用﹞



   阴与阳两者均不能独立存在,亦不能独立脱离与另一方的关系。阴阳双方均需依靠另一方作为其定义及存在的依据,这关系便是所谓「互根」的关系。例如,如果我们不知道甚么是寒﹝阴﹞,我们便不能知道甚么是热﹝阳﹞;如果我们不知道甚么是低﹝阴﹞,也就无法知道甚么是高﹝阳﹞。阴与阳必须基于相对的比较才能量度。从哲学的角度看,阴阳相互「创造」了对方,并不断地促进对方,这就是「互用」的关系。 按阴阳学说的理论,人体﹝整体﹞与生理功能﹝局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体的活动﹝阳﹞受着身体的物质﹝阴﹞所滋养,另一方面,物质形态﹝阴﹞造就了人体活动﹝阳﹞,阴阳互根互用,以达致健康的平衡状态。


 


                            


 


 


 


3.阴阳消长平衡﹝阴阳不断相互循环,增长消退,并维持着平衡﹞



    透过相互对立制约,阴阳维持着平衡状态。但这平衡不是静止和绝对的,而是维持于一定的范围及限度之内。某些时候,阴长﹝增长﹞而阳消﹝消退﹞;其它时候,则阳长而阴消。四季的变化正好展示了这个概念,从冬至春,春至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这是阴﹝冷﹞消阳﹝热﹞长的过程。从夏至秋,秋至冬,气候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而这是阳﹝热﹞阴﹝冷﹞长的过程。宏观而言,阳﹝热﹞的比例与阴﹝冷﹞的比例会相等,而阴阳就是以这种消长的方式维持着平衡状态。


 


 


                            


 


 


4.阴阳相互转化



   当阴或阳其中一方走向极端时,会转变其方向并转化为另一方的性质,这便是「物极必反」的现象,这突然的转变通常发生于极端的情况下。例如,当夏季经过最炎热﹝阳之极点﹞的一天后,天气便会不再变热而反为转凉了;同样地,当冬季经过最寒冷﹝阴之极点﹞的一天后,天气亦会不再变冷而反为转暖。这种转化是万物转变之始,而这转变便是转化及化生的动力。人体的兴奋及抑制功能的交替亦体现着阴阳的互相转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阴阳学说是甚么?
关于阴阳学说的六个内容
10-阴阳(中)
日积月累话中医--阴阳自和与平衡
中医学基础理论—阴阳学说2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