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会鱼灯的前生今世

每逢在新会城区的街头,遇上卖鱼灯的小摊档,或在“社公”里看到张挂的鱼灯,我便想起了那段提着鱼灯在巷子里追逐嬉戏时的情景。

新会,是一个民俗文化十分丰富的地方。鱼灯,就是其中具有独特魅力的新会民俗文化之一。每到年廿九,新会人民会堂东侧,便会举行灯展亮灯仪式。不少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地蜂拥而至,围着各种各色的花灯,欣赏品咂,拍照留念。其中特别吸引人们注意的,是那些挂在高空处的大小不一、鳞光闪闪的鲤鱼灯。鱼灯一盏接着一盏,一直从会堂侧延伸到盆趣园,像一群鱼儿列队在江河中畅游,十分生动可爱。多少年以来,这里成了市民过年游玩的网红打卡地。期间,新会城区也有不少儿童,身穿红红的唐装,手提小小的鱼灯,穿街过巷,一片喜庆气氛。

在新会,元宵闹花灯有着漫长的历史,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的《新会县志》就有“元宵灯烛箫鼓彻夜为乐”的记载。到了春节期间,特别是元宵节那晚,挂花灯、猜灯谜是新会人少不了的游乐节目,正所谓“鱼灯万颗耀长空,闹热元宵处处同。顶马狮龙人物好,衢歌巷舞尽儿童”(清《羊城竹枝词》)。

我记得读高中时,就曾跟同窗一起制作花灯,参加学校举办的花灯展。后来到了会城文化站工作,也曾自行制作花灯,布置公园。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走马灯。在走马灯里点上蜡烛,点燃的蜡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屏上,图像就会不断转动。值得一提的是,同事欧法河先生,他还会在花灯上写上书法,但那书法却不是真正的书法,而是随心所欲地在纸屏上随意书写,看似草书,却又没有草书的规范,似字非字,但书写灵活,形态生动,装饰性强,十分有趣。

当然,在那些形形色色的花灯中,自然少不了新会鱼灯。新会鱼灯,主要是指手工制作的具有一定民间色彩的鲤鱼灯。鲤鱼灯形态丰满,身上有金色鳞片,很具美感和喜庆色彩。由于“鱼”与“余”二字谐音,鱼灯便寓意年年有余;而肥硕的鲤鱼,金色的鳞片,更是丰收和吉祥的象征。

新会鱼灯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初期,至今已有400年历史,它还与会城元宵节开灯的风俗有关。过去,会城的每条里、巷,都设有一座“社公”(社坛,一方土地之神)。农历正月十二晚“社公”开灯,孩子们便提着鱼灯聚集游玩,成群结队穿街过巷“游灯”。正月十五为“大灯晚”,十六日为“完灯”。《新会县志》记载:“游灯,游灯,捡个银钱两份分(音pang,“平分”的意思)。”

新会鱼灯是一种纸扎的民间工艺品。它的制作过程,是先用竹片扎成圆圈,再用竹片将大大小小的圆圈连扎成鱼的躯干骨架,鱼头、鱼尾同样依形状制成,交接处用韧性强的纱纸粘扎紧。骨架扎成后,就在外面粘上红纸,最后在鱼身上印鱼鳞。鱼脊上开一小口,用来放置蜡烛。最后,将鱼头鱼尾用铁线穿在鱼的身上,提起来时整条鱼就会自由摆动。鱼嘴则吐出两个小球或叨住一枝红花,可爱得很。鱼灯中空处,大的可以装灯泡挂在厅里,小的可以装蜡烛挂在阳台上,或给小孩提着到处游玩。

据不少老人回忆,新会过去常常举办花灯展,其中有走马灯也有鲤鱼灯。陈如松先生在他的作品集《沧桑颂》中回忆到:“1956年春节放假期间,县委书记党向民一手携着儿子、一手提着新买的小小的鲤鱼灯,到西隅路文化馆看爱国卫生图片展览。”到了“破四旧”以后,“社公”没有了,鱼灯也消失了,直至1980年代中期以后,才在街头上看到有人制作鲤鱼灯出售。坊间流传,新会鱼灯是以会城翰禄桥(今惠民东路)的鲤鱼灯最具名声,民间有“翰禄桥有大鲤鱼,看过之后福有余”的说法。

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也曾生活在有鱼灯的日子里。那时候,我家住在会城高弟街,每逢到了春节期间的夜晚,大人们便舞起蕉树龙(用蕉树杆制作龙的躯干,并用点燃的蜡烛线香进行装饰);而我们这些小孩子,便提着点燃了蜡烛的、通体透亮的小鱼灯在蕉树龙的周围来往穿梭。灯火闪烁,鱼戏游龙,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充满浓厚的民间色彩。仿佛春节的到来是专门为了孩子们提鱼灯,没有鱼灯的春节就有点不大像春节,小巷里就缺少生气和动感。

当年一般人家都很穷,鱼灯又不像风车、风筝那样可以随便自己动手制作,于是,我们得把利是钱积赚起来,等到元宵节那天到地摊上去购买。隔邻有“南风窗”的二叔婆有时也会多买几盏鱼灯回来,分给她从香港回来的儿女和我们这些穷孩子玩,鱼灯成了欢乐的象征、乡情的象征。

讲到新会鱼灯,有个人的名字我们无法绕开,那就是著名画家黄永玉。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祖籍为湖南省凤凰县城。我国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其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人称一代“鬼才”。他因娶新会籍作家张梅溪为妻,故有“新会女婿”之称。

据说黄永玉上世纪40年代末曾随妻来过新会,后来于2004年已是80高龄的他,在中央电视台的《走遍中国》栏目“我们的春节”接受采访时说:“我一辈子见过很多灯,但新会的鱼灯是最漂亮的。那时街的两边都是茂盛的树,就像一条绿胡同。树上串着铁丝,铁丝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的鱼灯。透明的灯放出红色的光,足有两三里路长,人们感觉就像置身在水里,这么美好的情景,在全国其他地方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一边接受采访,一边挥毫绘画新会鱼灯。黄永玉的《新会鱼灯》,至今一些杂志或网上都可以找得到。具有艺术气质和顽童性情的黄永玉,把鱼灯画得生动活泼,似鱼非鱼,似灯非灯,让人遐想联翩。黄永玉这次亮相,无疑使新会鱼灯火了一把。

“新会鱼灯”入选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会城有一对老人:现年76岁的钟松友和她86岁的丈夫李严,数十年来一直默默地将鱼灯这一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下来。据钟松友介绍,她的父亲曾是新会民间扎鱼灯的高手,16岁开始做鱼灯,直到80多岁。他那时靠扎鱼灯去卖,竟然养活了一家老少,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证明,那时鱼灯是何等的兴盛。而李严则是50多岁退休后才从老岳父处学到这门手艺。岳父当时对他们说:“我已80多岁了,我要赶快把这门手艺教给你们,希望能够流传后人。”就这样,这对有着共同志向和理想的夫妻,终于把鱼灯这一手艺传承下来。

走进李严夫妇的家里,只见到处都摆放着各种各样鱼灯的成品或半成品。随着鱼灯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他们夫妇的生活变得忙碌起来。曾经有记者在他们的家里发现一张纪录日程卡的纸条:星期三到学校给学生介绍鱼灯的历史,教会他们扎鱼灯的技巧;星期六到博物馆给观众讲解示范;还有的是一些展览以及大型文化活动的邀请……

因为有了他们,大小鱼灯能够组成方阵,走进了新会文化艺术节;因为有了他们,新会鱼灯能够走进不少企事业单位、学校……。新会葵城中学,就是在李严和钟松友夫妇的指导下,新会鱼灯成了该校特色教育项目,并于2019年荣获“首批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现在,不少企业、学校,把鱼灯作为开展美育、亲子活动的重要项目。

李严和钟松友夫妇对鱼灯的传承问题不无担忧。钟松友曾经表示,考虑到自己年事渐高,为了使新会鱼灯能够流传下去,他们曾想到招徒弟,“只要愿意学,谁都可以来,不要钱。”虽然真正想学的人不多,但钟松友夫妇却始终执着于这份情怀,他们对鱼灯的钟情与传承,充满了浓浓的爱乡之情。我相信,如果多一些像李严夫妇一样的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市民参与,新会鱼灯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并发扬光大。

鱼灯是喜庆的,是吉祥的。我爱鱼灯,正如我爱我的家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灯
【习作】王新蕊:游灯展
古城情愫——赏花灯⑵
2018年观灯有感【原创】
震虎|上海灯展
陕西闹元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