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画笔力软弱的根本原因找到了,不知“骨法用笔”为何物

北宋 巨然《秋山问道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什么是“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是六法之一,是针对绘画作品的品评和审美提出的一个用笔概念,极为重要。

所谓的“骨法用笔”,是指在落笔作画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种极为高难度的一种用笔方法。要求画家中起笔、行笔、收笔的三大环节不能有丝毫的草率大意,都要严格把各个动作做到位,否则是难以写出高质量的笔墨线条的。

“骨法用笔”是确保绘画作品“气韵生动”的前提条件,不懂或不善于“骨法用笔”的画家,其作品是难以打动得了观众的,是没有生命活力的。

元 王蒙《青卞隐居图》高清

二、不具备“骨法用笔”的绘画作品是怎样的?其作画方式是如何的?

当代许多画家其笔墨质量是不过关的,不懂“骨法用笔”为何物,他们的绘画作品几乎都是“有形而无神”。也就是说,他们的绘画往往忽略了极为重要的“骨法用笔”,只是在绘画的表面上做文章。比如,他们在意的是如何构图、色彩搭配等外在形式,往往是照猫画虎,涂抹而成,而对更深层的“写”字诀浑然不知。这样的作品是经不起细看的,毫无内涵,让人看过即厌。

不具备“骨法用笔”的作画方式是这样的:先用炭笔或淡墨线条,在空白纸上根据粉本或照片上的山石林木大概位置草草的勾画出来,也就是先确定好比例位置,接着再正式涂描。这种作画方式完全没有“写”的意味,用笔畏手畏脚,小心翼翼,生怕那一笔画坏了就会导致整幅作品彻底作废。以这样的方式作画,其笔力可想而知,笔墨线条一定是软弱无力的。虽然对于大部分的画家来说,貌似非常实用,容易画出“成品”,并且还能修改某些地方画得不到位地方。其实,如果一旦养成这样的作画习惯,那么你的绘画水平是很难有所进展的,将会彻底沦为画匠,这是需要引起警惕的。

元 王蒙《春山读书图》上海博物馆藏

三、真正具有“骨法用笔”的绘画作品是怎样的?其其作画方式简要介绍。

真正具有骨法用笔的绘画作品,往往给人一种心灵的顿悟和震撼,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或许不怎么强烈。但是能经得起推敲和回味,看完之后还想再看,百看不厌,每看一次,都会不同的收获。

具有骨法用笔的作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吸引力?那就是这些作品遵循了“骨法用笔”的用笔规律,其笔墨线条质量非常高。如果没有长时间的刻苦,依照正确的用笔训练是达不到这样的用笔境界的。

元 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 故宫博物院藏

真正具有"骨法用笔"作画方式是这样的:在正式作画之前,先悉心研究传统书画的用笔特点,掌握关键的用笔要领,并不间断的临池训练,积累了丰富的用笔经验。并且对古人的丘壑早已烂熟于心,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是“骨法用笔”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如果连毛笔都没拿稳就是开始作画,试想一下,如何能画出“气韵”,如何能打动得了观众。

在正式作画时,由于画家对画面的经营布置早已成竹在胸,不需要粉本,更不需要事先打底稿,直接青天对白纸,从容不迫的挥写。因此,其落笔是果断干脆的,行笔是笔笔相生、笔笔相需的,一环扣一环,一笔接着一笔的,作画中途很少有停顿,往往是一气呵成,直到作品全部完结。

元 黄公望《秋山招隐图》

四、结语。

总而言之,山水画笔力软弱的根本原因在于“骨法用笔”,只有深刻领悟的“骨法用笔”的精髓,方可画出真正“气韵生动”的山水画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马写意山水画的研究
68幅古今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
黄秋园山水画的笔法与墨法特色
2023艺术焦点——著名画家曾昭桂
中国绘画之笔墨
中国书画名家武海林艺术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