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中医角度谈谈,“精神”究竟是什么?

作者|杨栋

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现就职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擅用经方、针灸等手段治疗焦虑、抑郁、失眠、强迫、躯体形式障碍等精神情志疾病。

现如今,当遇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焦虑失眠、无助绝望等困扰时,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选择到精神科就诊。可见,现代人对精神科、或精神类疾病的接纳度越来越高。

精神,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生命现象,是人脑在反映客观环境时所进行的功能活动总称。现代医学对这种特殊的生命现象,主要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角度来认识并加以分析。

与现代医学不同的是,传统中医学对“精神”二字的认识有截然不同的视角。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精神”二字的不同理解,直接决定了中西医学对于精神类疾病诊疗视角的迥异。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博为之神。

        ——《灵枢经·本神第八》

这段话描述了生命产生之初的状态,意思是:天地之间,在天的、偏于灵动的能量状态称为德;在地的、偏于沉重的能量状态称为气。在天地能量呼应交感的时空背景下,父精与母血相互交媾博结。在此交媾博结的瞬间,神注入其中,与父精母血交媾而成的受精卵共同组成最初的生命形态。

所以,对于每一个生命体,最初的生命要素包括两个方面:精和神。两者相互交融,神以精为依附,精以神为主宰。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灵枢经·经脉第十》

父精母血交媾形成受精卵之后,在母血的滋养孕育下,迅速进入生长发育阶段。内生五脏六腑,外长筋脉肉皮骨。一个生命体的形体部分,在十个月的孕育期间渐渐形成。

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灵枢经·天年第五十四》

随着生命体的形体部分渐渐发育完善(气血逐渐调和,荣卫趋于贯通),神志的部分也随着形体的发育而渐渐充盈,并以五种不同的形式(神、魂、魄、意、志)藏于五脏当形与神俱之时,一个完整的人便产生了。

神以五种不同的形式藏于五脏之中。其中,心中藏神,心神统摄五脏之神,所以心又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之本”、“君主之官”

心神在位,对内护佑着五脏六腑的有序运转,即《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言:主明则下安。对外应对着外在万事万物的变化,即《灵枢经·本神第八》所言: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在与外界万事万物的互动过程中,心神作为生命的主宰,借助眼、耳、鼻、舌、触觉等感官系统获取对外在事物的感受。

这些感受一方面体现为情感反应,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另一方面成为大脑工作的素材,通过思维加工而成为观点、概念、理论等智性成果。

情绪的变化会给机体的气血运行带来影响,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悲则气消、惊则气乱……

如果情绪的波动超出常度,就意味着有可能带来气血运行的紊乱,进而表现为临床症状,当然此时的临床症状多以功能性异常为主。如果气血逆乱的状况长期存在势必会带来形质的损伤,从而表现为器质性疾病。

可见,一个完整的人,应该至少由四个层面构成:有形躯体层面、气血能量层面、情感思维层面、和神志层面

疾病的根源

不同类型的疾病,问题出在不同的层面上。事实上,绝大多数疾病,并不会单单出现在某一个单一层面,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就不同医学体系而言,其擅长诊治的层面也不相同。西医学的治疗靶点主要作用于有形躯体层面、心理学主要是在情感思维层面、中医学则多从气血能量层面和神志层面做文章。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虽然绝大多数的精神情志疾病患者的症状,表现在情感思维层面,但根源多出在神的层面。而且在疾病起病、发展、转归过程中,气血能量水平及其运行状态,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神为生命主宰,客为疾病,疾病与神气在同一道门。也就是说疾病的产生源自于神气的逆乱高明的医生治病着眼于逆乱的神气,而庸工治病则紧盯着各种临床症状。

五行针灸,一门调神的针法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开篇就说:'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这足以强调,神在针刺疗法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能同时调理身、心、神三个层面的针法,五行针灸“针之所及,能使身心两方趋于和谐”。

五行针灸不但能够治疗各种身体疾病,更神奇的是它能够调整人的心神。所谓心神是指,人的情绪、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等心灵层面的属性,比如愤怒、悲伤、烦躁、情绪低落等。

它真正的基础来自于对“人”的观察和“深刻的人生哲学”。是一门超越身体、触碰心灵、改变生活的针灸方法。

愿大家主明下安,心安不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失眠的克星——针灸这组穴位
中医治疗失眠的治则浅析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3
中医心理学概述
五行针灸在情绪负重时代的意义
浅谈仲景治疗不寐四法(心火,精神,栀子,失眠,安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