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敦煌往事》:挚爱敦煌,传承中国文化

作者松冈让(日)将这本书定义为“文化史小说”,也是日本“敦煌热”三大标志性作品之一。

松冈让是位佛教徒,也深深痴爱敦煌。

在孵化这部作品时,他广泛涉猎了中日西各种典籍史料,多次修改后才付梓此书,是他致敬中国敦煌的心血之作。

在书中,松冈让将自己化身为主人公,在一家老收藏家的小博物馆一边喝着茶,一边欣赏藏品。

兴致大发的老收藏家从书库中取出敦煌写经,说起英国斯坦因及法国伯希和等列强探险队轮番在敦煌盗宝的故事。

敦煌,一段刻骨铭心的过往,一段让人痛心的历史,在主人公的眼前徐徐展开。

松冈让将中国画中“散点透视”的技巧融入在行文中,让读者“看”到了敦煌莫高窟壁画、雕像、经文、绘画和织染的精美绝伦,以及唐三藏求法朝圣的艰辛,和丝绸之路商贸的艰险。

同时,他又采用油画中“焦点透视”的技巧,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盗匪斯坦因、伯希和、立花,及敦煌守城人道士王圆箓之间就敦煌文物“砍价”的场景、微表情和心中的小九九。

“无知善人”王道士在盗匪的愚弄、威胁甚至欺骗下,以少量的马蹄银将敦煌几十箱文物,几百卷经文售卖。

故事听到这儿,愤懑、痛心、遗憾,复杂的心绪在主人公心中升腾……

松冈让通过描写屋外突然而至的大雨敲击窗户的声音,收藏家突然停顿给主人公斟茶的动作,创造出了那一瞬间声响和静默的碰撞,烘托出主人公萦绕在心头的难以言状的念头。

文笔老辣的如影片中突然转换的“空镜头”。

作品,是作者的孩儿,更是作者精神思想的体现和寄托。

松冈让批判了日本敦煌学界认为的斯坦因、伯希和等人是开创敦煌学的肇始者,而认为是中国清朝著《西域水道记》的徐松,他踏上游历莫高窟的旅程比西方足足早了一个世纪。

此外,他也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西方探险队其实是“以学问之名行窃匪之事的贼人”,是彻底的文化侵略。

让人意外的是,松冈让将日本探险队有意识的与西方探险队区分开来,称为“使节团”。

他将队长橘瑞超的真名隐去,而虚构出人物名“立花”,并将立花描绘成一位充满使命感、为修佛道不惜付出生命的青年信徒。

这一点,让人不解,其实也有解。

正如后记中说,“立花”就是松冈本人,他把自己对敦煌的无限憧憬、对丝绸之路求法朝圣的痴梦,都寄托在了这部作品之中。

“敦煌之于东亚,正如希腊之于欧洲,被视为每个人的文化故乡。

这本书给予我们的警示是,每一位中国人肩上都扛着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使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击百年前来敦煌的强盗,多国强盗窃取文物
大英博物馆藏敦煌绘画,美到令人心碎
探秘敦煌“藏经洞”谁是源头
百科 | 敦煌遗书的前世今生
敦煌石窟寻宝记:藏经洞里究竟藏着什么?
龟兹佛韵 绵延千年的流行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