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在场》:韩炳哲剖析东亚文化与哲学

西班牙《国家报》赞誉韩炳哲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韩炳哲(韩裔德国人)生于韩国首尔,留学德国学习哲学、文学和神学。

他总是能基于当下数字时代人类精神状况做出批判,给予读者启发。写作特点:简练、犀利。

这本新书,韩炳哲一如既往地以哲学小品文的方式来论证东亚文化和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不在场”

书中没有大段难读的论证,而是以一种散文化的写作方式,就中心论点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解读。

他认为,西方文化遵循的是本质/在场的文化。

在古希腊语、古德语中,本质即实体,是存在,是不变之物,是居处(栖居)。本质这个概念一直主导着西方的形而上学。

在西方文化里,生存即是需求,存在即作为,人生的意义则是在不断追求目标中而收获满足与幸福。

人生不能“空”

东亚思想基本概念不是存在,是“道”,“非本质/不在场的文化”,它完全朝向内在。

韩炳哲采用了《老子》《庄子》中的大量文本来阐述道家的思想。他认为中国式生存并非是需求、执着与栖居,而是“清心寡欲”,是“空”

完全与世界的内在,与事物的“就是如此”与此时此地融合在一起。它随时流动、没有意义、没有目标,不断的变化,也描绘着世界的过程性。

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直接反映在人的思维和美学上。东西方的文学、绘画、建筑、饮食等艺术形式上都呈现着彼此的不同。比如,

中国的水墨画,光明与黑暗无分别,没有二分法的张力。画面中的光没有方向,是不在场之光

观者不清楚天从何处开始,地在哪里终止。天与地、山与水浑然一体。

而西方绘画中的光,是驱散黑暗的英雄式的光,是在场之光,有着二分法的张力。

光从窗户落入房间,光与暗完全直面彼此,让画作中的物体轮廓变是清晰,从而加强了物体的现身在场。比如,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此外,韩炳哲还从东亚的饮食和语言、禅宗以及日本的“侘寂”、枯山水、插花等方面更具体的解读了“不在场”哲学的表达。

东方美学是强调主体的退隐、回落到“无人状态”,且不强调“作为”的作用对事件发生的促进。而西方的思维模式则是强调主体的行动。

在书中,韩炳哲还对黑格尔、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或批判。读起来,也让人兴趣盎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信仰和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哲学 #科学 #思想 #读书 #文化
海德格尔思想的东方渊源
论道| 海德格尔的告诫
如果你渴望成为「高手」,这七本书为你输送思想内力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主义 P66 6.3.1 “此是的本质在于他的生存”10:46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比较哲学视野下的真理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