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组织人事报》专题报道:红色塔山村


塔山,又名塔山堡,原是一个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庄。塔山东临渤海,西接白台山,地势平坦。白台山海拔261米,是这一带唯一的制高点,周围基本无险可守。一场震惊中外的塔山阻击战之后,塔山这个名字,不仅绣在了英雄团的战旗上,也雕刻在一座历史丰碑之上,铸就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的塔山精神。


有人问:塔山在哪里?

塔山天衣无缝地镶嵌在辽西走廊的咽喉部位,自辽西走廊开通驰道,就成为南来北往的人们绕不开的必经之地。

有人问:塔山有塔吗?

塔山,有塔。据《奉天古迹考》记载:“山顶有塔,高七丈余,建于唐时。”

有人问:塔山有山吗?

塔山,有山。虽然只是一个个小山包,但却是四面环山。一道曾经险峻陡峭的大岭横贯在塔山的西南部,以岭为坐标,在岭西北、岭南分别有西、南楼台山。在塔山村东、北面分别有东、北楼台山,其中东楼台山海拔41.8米,唐朝时所建高塔便在此山上。

有人问:塔山有城吗?

塔山,有城。据《奉天通志》记载:“塔山村,村为明宁远卫塔山中左所城故址。”

有人问:塔山有河吗?

塔山,有河。河水从古至今一直在流淌,因清乾隆皇帝曾在河中饮马而得名“饮马河”,又因流经塔山而被称为“塔山河”。

有人问:塔山有路吗?

塔山,有路。通往关内外的必经之路。


1948年寒露时节,东北大地尽管是白云红叶的深秋景象,但寒冷已经悄悄潜入。10月9日傍晚,辽西走廊上,飘零了一天一夜的秋雨,终于停下来。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对10月6日拂晓就已经进入塔山阵地的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的指战员们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0月10日凌晨3点,借着半圆的弓弦月光,顶着湿凉的雾气,进入阵地的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第4纵队的指战员们,初步完成了阵地工事的抢修。抢修工事如此顺利完成,得益于塔山人民的支持。

据战后统计,塔山人民共支援前线所需粮食5.1万斤,饲草2万斤,猪羊3200头,树木1.1万棵,门板、炕沿及各种木料3600余件,被褥500余床,补衣做鞋750件;参加挖战壕、修工事、送给养和救伤员等1300余人次。

塔山阻击战,一场惊世的战役即将打响。第4纵12师在贯彻“守山必守村”战略思想基础上,一个以塔山堡为中心的防御阵地、兵力配备、火力组织、步炮协同等配套作战体系已经形成。12师34团扼守在塔山堡,兵力部署向塔山以东的铁路桥、高家滩延伸,直至打渔山一线。

随着打渔山上传来激烈的枪声,塔山阻击战拉开帷幕。此后的六天六夜,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的指战员们在各自的阵地上顽强阻击、浴血奋战,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获得了“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塔山守备英雄团”“威震敌胆炮兵团”等光荣称号。

前线,东北野战军的指战员顽强阻击;后方,塔山人民给予了全力支援。

有两位东北野战军战士要到孙屯去,17岁的村民康贵信主动给战士带路。部队需到后方取棉衣,一时人手不够,康贵信挨门串户召集了28人,帮助部队去后方取回棉衣送到阵地;村民赵炳南往前沿阵地送米,肩扛米袋,冲越封锁线,米袋被打穿,他边捂着破口边往前冲,破口多了,抓几把草堵住,抱起米袋猛跑,终于把米送到了前线;村民王云成不仅主动找营长鲍仁川把自己的房子和地窖给部队当作指挥所,还天天给战士烧水做饭,送到前沿阵地,返回时,见到一位战士身负重伤,不省人事,迅速把这位重伤员背到家里;村民周继顺和母亲一起给前线的战士送水,途中被敌人子弹打中,光荣牺牲;村民魏朝臣在战火中把伤员抢救下来……


塔山阻击战,让世界知道了塔山。东楼台上的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纪念碑,如一座航标灯,指引着塔山人民,永远向前,生生不息。

为了传承塔山精神,1963年,塔山成立了“十姐妹民兵班”。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十姐妹”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变的是塔山这片热土所孕育的塔山精神。

多少年来,勤劳的塔山人民,努力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塔山村是塔山乡政府所在地,有建制以来,塔山村一直随着乡政府的归属变化而变化。20世纪70年代,由于村民人数的增多,为便于管理,当时在塔山村蹲点的锦州军分区,将塔山村划分成3个生产大队,以国道102线和县道塔老线为界线,分别取名为东塔、英塔和塔山。

进入到21世纪,塔山村已经发展为拥有3个自然屯1998户,4790口人的大村庄。村域面积25.4平方公里,有耕地10121.37亩。村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有苹果、玉米等。由于地处102国道两侧,地理位置优越,村民利用塔山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旅店、餐饮、运输、电商等产业,并进行劳务输出,形成了以粮食种植、生猪养殖、餐饮服务、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做到了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

2019年1月,全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6人全部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为零。如今,村屯内道路基本实现全面硬化,自来水管、卫生厕所、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部分家庭已经购买了小汽车。

村党支书记赵余双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心声:“在我们村,找不出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小的时候,我们从老一辈口中听到了很多关于塔山阻击战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一直鼓舞和鞭策着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没有丢。”近些年来,以“党建+红色”为引领,塔山村通过红色引擎,带动全村高附加值养殖、大棚水果采摘、红色乡村民宿等配套项目快速发展,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促进村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

(作者原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政协)

图①: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塔山村东山岗上,塔山阻击战时为“塔山英雄团”前沿指挥所所在地,老百姓称为“东楼台”。

图②:在塔山阻击战中,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一部在阵地构筑作战工事。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野41军军长吴克华:真正尸山血海就见过一次,6天5夜塔山阻击战
32.塔山六日!国民党军视角下的塔山阻击战(中)
惊心动魄的塔山阻击战,国军却选择了一个注定要失败的方案
塔山阻击战——人民就是山、信念就是塔
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
塔山阻击战:不可磨灭的经典战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