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训
家训
家训[jiā xùn],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产生原因,其主旨是“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实际上在以宗族为主的古代基层行政范畴而言,家训成为国法的补充与丰富。

家训,最早可追溯到周公告诫子侄周成王的诰辞。《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髫齓夙孤,不尽家训。”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涵盖励志、勉学、修身、处世、治家、为政、慈孝、婚恋、养生等方面。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通过家谱、家书、宗祠等方式流传下来,以资子孙遵行。这当中,或有反映社会风俗、处世人情的故事,或有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因此家训绵延数千年,精深宏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彰显,呈现一些传世家训经典。

在当今,许多家训仍具有影响力和现实意义,去芜存菁、悉心撷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理念和为人处世的精髓的继承与发扬。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531年~591以后),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基本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儒士们教育子孙立身、处世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张,以及培养人才力主“治国有方、营家有道”之实用型新观念等,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以“明人伦”为宗旨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思想,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宋代以后,影响更大。宋代朱熹之《小学》,清代陈宏谋之《养正遗规》,都曾取材于《颜氏家训》。不唯朱陈二人,唐代以后出现的数十种家训,莫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颜氏家训》的影响,所以,王三聘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从《颜氏家训》之多次重刻,虽历千余年而不佚,更可见其影响深远,其中不少见解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颜氏家训》流传至今,它的主要刊本有宋淳熙七年(1197年)台州公库本,明万历甲戌(1574年)颜嗣慎刻本和程荣《汉魏丛书》本,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朱轼评点本、雍正二年(1724年)黄叔琳刻节钞本、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卢文弨刻《抱经堂丛书》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附录颜子四箴

其视箴曰: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其听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其言箴曰: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与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律忤物,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其动箴曰: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摘自《安化观音堂文氏族谱》

朱子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634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 ,对仗工整,朗朗上口,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作者朱柏庐(1627-1698)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今昆山市),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诫争讼,讼则终凶;处世诫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安化文氏家训十款

一、父兄于子弟当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训诫约束之下,宁严勿宽,倘纵其自便,非所爱之,适所以误之也。

二、为人当修身,而修身之道,在于谨言慎行,孝亲敬长诚于家庭之内,安父子兄弟之分,乡党之中存长幼尊卑之序。则身无不修矣。

三、为人当存心忠厚,正大光明,不可刁唆词讼,谈论闺门及写匿名字贴,如此之类祸延子孙,所宜自儆。

四、四民各有常业,上则读书扬名,次则尽力农亩,他若工商诸艺,罔非生理,然必择其正者而可。至于门禁隶卒,此污贱之事,另是一种人,为 世家子弟所不屑也。

五、凡田土山场或父分,或价受,各有定分,管理甚勿以连界而图尺寸这寄生虫 ,被人怨恨也。

六、赌博乃败家之由,作盗之根,阂业呼庐,晨昏颠倒,其为害不浅矣。慎之慎之。

七、游荡实为匪僻之阶,不事生理,游手好闲,必至破坏家业,玷辱宗门,急宜省悔。

八、族中凡些小口角事情,得忍且忍,得耐且耐,或以情恕或以理遣,省得多少烦恼。

九、凡有人难苟,出于无辜,有能念其困苦,悉力扶持,使不流离失所,亦盛德事也。

十、凡属家庭,务必情义浃洽,善相劝,过相规,喜有庆,患为悯,庶见仁风矣。

摘自《安化文氏族谱》。始祖么郎,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圳上早禾(土+叚),始迁湖广长沙府安化县落业北门,秀一郎,字清雅,始北门安化县常丰乡,后居观音堂落业,生于明成化元年乙酉四月十九日未时,享寿六十四岁,殁于明嘉靖七年戊子十一月十五日丑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子家训》全文
中国家训的历史血脉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
这样的家风,这样的家训,难怪名人辈出……
谈谈我国古代的家训文化
朱子家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