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祠堂、族谱社会功能浅识——重庆万州文氏雍睦堂族谱第六次修订本赠序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祠堂、族谱社会功能浅识

——重庆万州文氏雍睦堂族谱第六次修订本赠序

陶梅岑

        在付梓之前,我有幸得以拜读了万州文氏雍睦堂第六次修订的族谱,它除了帮助我了解了雍睦堂文氏族人三位远祖,600多年前由湖北麻城迁徙来万,其中文龙远祖后嗣迄今已发展成为拥有上万人口的名门望族的历史而外,雍睦堂其祠、族谱曾经显示的社会自治功能与社会教化功能引起了我研究的兴趣。下面谈谈我的初步认识。

        宗祠组织的社会自治功能

       研究雍睦堂族谱可以发现,宗祠不仅是族人敬宗祭祖的组织和场所,而且承担着团结、凝聚族人、族力,发展繁荣本族光宗耀祖的历史重任。为此,祠堂执事必须正确处理和解决好宗族生存、发展中遇到的诸如教育族人,解决贫穷或鳏寡孤独者的生、养、婚嫁、疾病、死、葬,调解族人家庭不和、子女不孝,行为不端,乃至治安防匪等问题,建立一套常年运行的体制、机制,并使之具有决策能力与执行能力,以便这些问题及时尽在族中得到解决,这便是宗祠自治能力产生的客观要求。以雍睦堂的情况来看,其治理体制及工作范围大致如下:

       宗族大会。祠堂既是族人每年举行盛大祭祖活动的场所,也是共同商讨处理全族大事的场所,具有宗族大会的性质。

        管理体制及程序。宗族大会推举出族长1至2人、族正(相当于副族长)数人,然后由各房推举出房长,共同组成宗族事务的常设管理体。小事由房长解决。解决不公或解决不了,再找族正、族长解决。

      工作范围。建立祠堂及其祠堂、祭祀的各项管理制度;拟定祠堂堂号、字派;制定族规、族训(家训);撰修族谱(家乘);兴办义学、义田(济贫)、仁园(公墓),监督坟茔的修护;调解族众纠纷;修筑寨堡,治安防匪等。

       族众对族中执事人员及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有极严格要求与规定。兹举一二例为证:族谱中,对于祭田有如下记载:“族人捐舍祭田,是为了祭祀能够久而不竭。然百人成之甚难,一人败之甚易,则任人不可不慎”。所以,“务择族中之老成殷实者,举为司贮(管理收支),毋倖入(不经公举,强争管理)。”并规定不许浮报、拖欠延缓、以货物抵算,不准假造名目,擅动钱谷,阴藏己私、狥情多给;不许虐待佃户(岁歉当减不减,需索酒食之类),不许滥佃(屡退屡招,或招佃不守本分之人;本族子孙也不许招佃,免生争端);不许浪费。不涉祠祭者不得开支。凡祀事大典所需必须保证,即使丰歉不齐,也不得少减;所有费用稽核必须入账,司贮易人时,要凭族人算明、办理交接。又如,在设置黑岩田作为本族仁园(墓园)契约中则规定:“凡族人身没,无处安厝者,准在业内埋葬”;田地上的七石租谷,“用来救济本族极贫之家尚能守正者,每年视户口多寡,酌量分给。嫖赌洋烟,不务正业,屡戒不悛之人,不在分给之例。”均具体、切实而又颇有分寸。

       大凡族规、族训,田地、财物捐舍等,均要立契约、文书、或榜告于祠,或载入族谱、刻碑刊石,特别重大的事,如办学等还报请政府备案、审批。加之族中领袖人物德高望重或是社会精英,多为政府倚重或在政府任职,如文化祥(号瑞荪)文化兴(号勃斋)兄弟都是同盟会员。前者担任过四川第一、二届省议员,督军公署参议兼省长公署咨议及本县参议员;后者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保路运动,在本县兴办过多所学校和多项实业,并任所在地石马乡乡长。其身份自然会在政府与族人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遇事易于协调、沟通。他们见多识广、明理懂法,处理族务多能合理、合法、安民、服众。故解放前,很多族人在生活中发生了困难和问题,都不是先去找保甲乡镇解决,而是首先先找房长、族长解决,而且很多问题就都得到了解决。特别是涉及救济方面的问题,找政府解决不了,族中7石租的“义田”却能让族中老弱孤寡者赖此以为生。虽不充沛,但也不致饥寒无助。1912年(民国元年)秋,科举刚废,雍睦堂就以200石田产创办义学,先为小学,1938年起升办为初级中学,一直办到解放初期,本族学生免费,外姓学生收费也低于一般学校,还招收了不少沦陷区来万的学生。惠及社会,纾解了抗战期间学校不足的困难。

       这些经验,在现代条件下。如能加以总结,正确借鉴,在社会治理方面必有好处。

        宗祠的社会教化功能

        以祭祀祖先,敬宗追远,团结族人,共谋发展繁荣为宗旨的宗祠组织,为了达到既对先人尽孝道,又能让本族健康发展光宗耀祖的目的,必须用中华优秀的文化道德传统教育族人,做到以“德”为本,重在育人。这一点做得好坏,关系到一族的兴衰。在我近年接触到的几部族谱当中,雍睦堂文氏族谱在这方面的内容远较一般族谱为多、为精,是该谱牒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其特点是:内容上精而广,方法上实而细。他们于清代光绪十三年(1887年)第四次修订的族谱中就制定《族规八条》与《家训五条》,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来规范族人的言行。更精选刊入了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司马温公《居家杂仪》、朱柏庐《治家格言》、陈希夷《心相编》、陆梭山《居家正本制用篇》等名篇,这些文章的内容复盖面广,内容丰富。大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到日常生活起居,都既明道理,又有规可循。这在当时铅印尚未普及,族谱采用木版印刷的条件下,把平时难得完整一见的这些经典印入族谱,为族人阅读、践行提供方便,实在非同一般。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将这些名篇、规、训、公榜于祠,刊碑刻石。载入谱牒,更能时时事事用良好的传统文化统帅族事、化育族人。在建章立制,兴办义学、义田、制定捐舍契约、文书,以及教育子弟、调解纠纷等日常工作生活中都贯穿和灌输这种精神,抑恶扬善。泾渭分明。这样,良好的文明传统自能落地开花。

        与上述联系紧密的是,他们认为教育是强族、强国之基。从1912年(民国元年)起,便以200石田产自办小学,1938年起升办为初中。此后、还长期实行每年给中学毕业生、高等学校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国内外同等)每人给奖励金50钏、100钏、200钏的制度,激励了大批子弟上大学或出国深造。正是这种祠堂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道德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相结合的作法,使文氏族人在近现代呈现了人才辈出大好局面,不少人在国内外均有影响(族谱另有专章,本文不作介绍),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也为文氏家族添了光彩。目前,在经济方面,文氏不算是万州的头排家族,但在文化方面肯定属于万州第一等的名门望族。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的经验,很能给人启迪。

2014年9月26日

       备注:陶梅岑是文之雅外孙,陶梅岑的爷爷陶懋恭与文永郁曾经同在贵州任县丞,陶懋恭为雍睦堂五修族谱撰写了《正心三子岐山公家传》(文永郁字岐山)。

特别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对农村修建祠堂有什么看法?(陈俊朋的回答,241赞)
拜开族宗祠祭文
【族谱知识】 何为宗祠
“宗庙”、“家庙”、“祠堂”的区别(转载)
客家人敬祖祭祀的习俗
祠堂功能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