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氏族谱丨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大安村文氏族谱

中华文氏宗亲网

www.wxzqw.cn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湖南省常德桃花源大安村文氏

 一、源流始祖

桃源大安村始迁祖大任公,配张氏,传四代,有曾孙九人:仲美、仲善、仲荣、仲华、仲富、仲贵、仲昌、仲顺、仲瑶。因仲昌迁泸溪县,下落不明,故分为八房:美、善、荣、华、富、贵、顺、瑶,康熙四十八年,富、贵二房首修族谱,道光十六年八房合修,光绪廿一年八房续修,民国十六年,善公房分修。民国元年,大安村文氏与马鞍坡文氏订立联宗合约。民国十七年,两支合修族谱。一九九八年、二零一一年两次续修,统计人口大约6000人。

大任公后裔分布于桃源县桃花源镇、剪市镇、沙坪镇、芦花潭乡、漳江镇、凌津滩镇,常德市鼎城区港二口镇、尧天坪镇等地。

二、字辈

桃源大安村文氏字辈:(自十二世始)嗣臣士之上,锦绣光愈隆,丕振忠良绪,肇开理学风,咸怀祖泽永,善福集自崇。

桃源文家河、马鞍坡、大安村三地合派:敬铭同佩,熙鼎式襄,仁培元本,业守典章,容和瑞兆,协赞名扬,寿增恩锡,秀蔚祚长。

三、谱序

大安文氏源流考

文氏之先实出汉太守翁,自汉至唐,数十代传至春元公迁于江西启派分支,因尊春元公时为江右始祖。自江右奠基传十六代至瑞远公,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尧山十二都松背岭,是时文氏族大丁繁,有为子弟适时建功立业,洪武二十二年,瑞远公子长发公次达公从静宁候叶升征,讨九溪峒蛮,平定后,或感于鸟尽弓藏之故解甲归田,卜住桃源杜青村之木塘坪,各立宗祠,必发公为上祠,必达公为下祠,斯二公同为迁桃始祖。

达公字仙洞,大明云南博士,诰封奉政大夫,生子四:大任、大用、大本、大政,本、用、政三公世居木塘,长子大任公析居大安村,耕读传世,迄今已历六百多年传二十六代,自十二世起始定派行:“嗣臣士之上,锦绣光愈隆;丕振忠良绪,肇开理学风;咸怀祖泽永,善集福自崇。”光绪二十九年,由赣迁湘入常文姓后裔自二十五代起新定三十二字派语:“敬铭同佩,熙鼎式襄;仁培元本,业守典章;容和瑞兆,协赞名扬;寿增恩锡,秀蔚祚长。

大任公讳字安邦,名讳语出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配妣张氏,生三子:述远、述道、述近,传至五代定为仲派,分美、善、荣、华、富、贵、昌、顺、瑶九房,仲昌公先迁本县新店驿后又徙泸溪县落籍,纂修达公总牒及九修谱时,未予采访录编,故谱称仲派八房,八房后裔子孙人丁兴旺,依房分居各处,遍及本县桃花源、剪市、凌津滩、沙坪、寺坪、郑家驿等乡镇以及邻县和省外,迄今人口六千有余。

大任公生卒诸谱失考,殁后与祖妣张氏同厝太公坪,由于时代变迁祠墓全毁,二Ο一一年仲派八房宗亲将任公等十三位先祖考妣陵园由太公坪迁建蟠龙村梁家榜。

二十五代裔孙 敬德智慧氏 撰

公元二Ο一六年二月

四、世系

五、大安文氏家训

华夏望族,列有文门,文韬武略,星河辉映。春秋文种,三术亡吴;石室文翁,教化蜀郡。洛邑耆英,宋廷柱石;庐陵正气,青史留名。始祖春元,奠基江右;发达二公,迁桃杜青。二世大任,独徙大安,耕读传世,昭穆相承。丙申仲春,华宇告竣,规诫后昆,谨镌此训。做人之本,方正立身,从善如流,高尚为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温良恭俭,礼仪诚信。幼须勤学,莫负光阴,勤能补拙,铁杵成针。寒窗苦读,硕博加身,志存高远,报国为民。仕则清廉,造福桑梓,民则贤德,独善其身。陋习不染,守法遵规,知足常乐,低调做人。务实正业,友睦乡邻,广结善缘,常存仁心。父母生养,恩如海深,笃行至孝,哭竹卧冰。大安文氏,一脉所系,当思祖德,念及宗亲。今逢盛世,筑梦同臻,光前裕后,家齐族兴。

六、文氏宗祠重建记

夫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自天子以至庶人,莫不赖祖德宗功,以垂裕后昆。是故凡孝子贤孙报本追恩者,莫不以建祠为急务也。然吾大安文氏无祠有年矣。昔任公后裔曾几度兴建宗祠,奈时代变迁,朽毁不存,蔓草荒烟,灵爽无托,我族祭祖无所、追思无地。文氏后裔无不悲情伤怀,感慨万千。于是任公裔孙凡初、朗初、明星等先生适时首倡重建大安文氏宗祠,乃于公元二○一五年成立重建文氏宗祠理事会,推族之德高望重者凡初、朗初先生领其事。聘童桂林先生、文新球先生设计,文志义先生承建,王小如先生塑绘。宗祠占地面积二千五百三十平方米,建筑面积七百三十九平方米,于公元二○一五年九月三日奠基,一期工程于公元二○一六年四月四日竣工。

观新祠之胜,前临玉带之水,后枕翡翠之岗,诸峰如蟠龙缓缓腾来,朝迎日出,晚送霞归,紫气氤氲,气象万千。正面牌楼龙附赤柱、凤栖角顶,上塑八仙遨游,旁绘勤耕苦读。大门正上“文氏宗祠”四个镏金大字由著名书法家庄顺清先生手书,门联“源西周敕雁门正气 存天地,本蜀赣缘牧塘隆光润子孙”出自朗初公、金廷公之构思,述我大安文氏族脉源流。两侧上方塑“源远流长”,寓我邑南文氏家世渊远,瓜瓞延绵,后继有人。大门两侧分塑“忠孝节义”“仁慈博爱”,彰显文氏祖德与家风。

祠凡三进。进大门为前殿,厅两边墙面左刻《大安文氏源流考》,右刻《江右文氏沿革》,迎面大任公像由进中先生捐塑,镌联“千秋鼎盛仰先祖,万世荣昌佑后昆”,左右分设议事厅和接待厅。过前殿便是天池,池中设香炉,四周为回廊,文化墙依次镌刻《越大夫文种传》、《循吏文翁传》、《指使春元公传》、《宋信国公文天祥事略》。匾悬“正气堂”刻联“化蜀平吴尽节勤王仰吾先祖垂青史; 立德修身诗礼传家看我后辈著华章”。进入大殿,神龛供奉十代先祖牌位,两边依次昭穆十五代神主牌位。龛联“默以沉思远祖英灵恍惚在,频然仰望近宗影迹依稀还”、“饮水思源累世不忘宗祖德,报恩怀本一生惟愿子孙贤”。大殿两边左右墙面,分刻《正气歌》、《文氏宗祠重建记》,整个大殿富丽堂皇、庄严肃穆,是我族安顿先灵、举办祭祀大典之地。

今新祠玉成,祖坊重光,烟雾霭霭,神帐拂拂,祀祖告天。予感于宗祠重建之盛事,不揣陋笔,略记一二,使后世知其源本,以承先祖大任公勤勉兴族、忠孝传家之德。

是为记

二十五代裔孙 敬德智慧氏主撰

公元二○一六年三月

来源:文敬德

图片:文正超

编辑:文四海

〉〉如有建议或意见,欢迎在文章后留言交流和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靖祭祀禮制改革在客家地區的宗族實踐: 《大埔縣藍氏族譜》的解讀
广东佛山崔氏大宗祠,南海沙头的文脉地标
姓氏文化探源——弓姓
姓氏文化:薛姓
中华姓氏----容姓
广西风水探索里程六十:广东信宜金洞镇平地六楼村唐氏宗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