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氏文化 | 父亲与他的火塘

中华文氏宗亲网

www.wxzqw.cn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去过毛主席故居韶山冲的人,对我们家这口火塘,会有一些印象。当年毛主席就在家里那口火塘旁边,开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发动亲人出去参与革命。我们是主席外婆家乡人。虽然十里不同音,但是这口火塘,还有故居里那些农具,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我的父亲,比建国大一岁,名建福。他说,主席母亲也是我们文家祠堂出去的人。文家祖上有一个大官为奸臣所害,临终时告知文家子孙后代,不要入朝为官。但是,文家七妹,却给国家培养了一位伟人。

作为文家子孙的我,对这个火塘,也是独有一番情怀。每次冬天回娘家,这个火塘边就是我们的文化客厅。几块大土砖,嵌入地面以下,中间掏空成四四方方一个坑,坑中架上一堆柴火,便开始“围炉煮茶,把茶夜话”。

一团柴火在中间熊熊燃烧,烤得全身都暖烘烘的。从屋顶吊下的木桶一般的架子,用了最古老的伸缩方式,一条大麻绳拉着一块中间一个圆孔的厚木板,木桶中空的木棍则从圆孔中穿过。整个架构已经浑身漆黑,却似乎只是满身烟灰,未见焦灼的痕迹,木棍底下安一尾铁钩,也早已是乌黑,可用处不小。小时候用铁锅子架上面烧饭,现在有了电饭煲以后,基本上用来烧水泡茶。

这样的土砖和火塘,如今已经很少见了。如今,石竹冲里家家户户都是红砖楼房,家景好的,已建了乡间别墅,建起了干净明亮的新式厨房,房间装上了空调,甚至电暖。我们家里,也已经建了楼房,装了空调,可寒冷的冬天来临之前,父亲还是会去山上砍柴、在坪里剁柴,甚至用上了他经营矿木多年用的电锯,总之,“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因为灰大、烟多,有时候在那儿坐一下午,身上头上都是柴灰,有时候突然爆出火花,可能皮鞋、羽绒服、羊毛衫等都难以幸免,经常呛得“满含热泪”。我希望父亲不要再这样折腾了,也给父亲买过一个又一个烤火炉和小太阳,可一个又一个,都被他束之高阁了。

他最爱的,还是这口火塘。无数个寒冷的冬夜,他就一个人独自坐在这个火塘边,“心之所想,皆为过往”。有时候,跟后来的妈妈一起坐在这儿闲聊;有时候,跟乡里的邻居一起坐在这儿谈事……

那口火塘,不仅见证了我们一路过来的成长,更倾听了我们一家人和乡里乡亲无数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这个火塘边,曾经坐过大年三十晚上做过很多上门讨债的债主。至今在我脑海中都记忆犹新。

小时候过年,对我们全家来说,真的是年关。

那时候,父亲的生意不见起色,可母亲生病要治,儿女上学要供,家里经济拮据不已。一到大年三十,他只能出去讨债,而我们家里,也总有五六波陌生的债主来到我们家里讨债。母亲只能边烧水边泡茶,招呼着这些客人,好话好茶地伺候着,同时也希望他们理解我们的难处,等不到父亲的他们,也会满带着无奈,逐一散去。火塘边,又剩下我们娘仨了。但是,快到零点的时候,父亲一定会从黑暗中,踏着夜色归来。十二点一过,放一大挂鞭炮,破旧迎新,期待来年顺利。然后,也会拿出省下钱来,给我们买的烟花,让我们欢呼雀跃一把,再沉沉睡去。

那时候的我们,只知道,爸爸回来了,就是过年了,哪知道那么多心酸苦辣呢。后来,母亲还是病逝了,儿女双双考了大学,又来了一个勤劳的妈妈,帮助他把经济活络过来。“少年夫妻老来伴”吧,这样,我们在外安家乐业才安心!

他最期待的,还是儿女们回家,在这个火塘边,烧起一团火,烧开一壶茶,吧唧着一口烟,便开始跟儿女们话聊,时不时,还是会谆谆教诲。父亲,虽然读书不多,但是顶天立地。

“今年生意不好做,你们亏了没有?”

“亏了,但没亏多少,能过得去。”

“今年能不亏,就不错了。爱俏是要爱俏,用钱还是不能大手大脚,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要花。”

“好哩,听到哩”

“爸爸,您今年也留了点钱没有,平时看您也不怎么花?”

“留是留了点,不多,你桃叔那里借了两万,你小叔那里帮他做了担保,大队修塘基没钱,垫了一万多……”

“您还说,要我们不要借钱出去,您看您自己……”

“人,还是心软……”

“爸爸,其实,不瞒您港,我也是,我们今年也难做,但是我还是借了钱给我同学”

“你呀,还是像我,心软,自己有一分,还是要掰半分给别人。”

“也没有都借,还是看人滴哩,毕竟他也在搞工程,这年头太难了,工程款结不到,但是是个港信用的人呐”

“那就好,借哩就借哩吧。”

……

就这样,一直聊着聊着,直到火坑里的火慢慢变小……第二天早上起来,又开始继续燃烧。

作者:米兰心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 刚丨火的欢笑
烀在吊锅里的老猪脚
燃情的火塘
【洞庭作家】魏晓晖/冬天的火塘
时代作家-《过客的家》◆杨建梅
一心三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