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北京、辽宁、黑龙江鸡品种
userphoto

2023.05.21 广东

关注

第一节鸡2018/12/04 10:40:02

一、生产发展

解放前,南汇地区一般农户都有饲养鸡的习惯,在长期饲养过程中,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浦东鸡”地方良种。解放后,农户养鸡有所发展,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开始有集体养鸡。经营方式有国营养殖、集体养殖、个体养殖三种。1955年,建立第一个国有养殖场——南汇县种禽场,饲养浦东鸡,规模不大。80年代后,南汇县浦东鸡良种场,南汇县种兔场相继建立半机械化商品代蛋鸡场,其中浦东鸡良种场常年饲养蛋鸡5万羽,种兔场常年饲养蛋鸡4000羽。1983年,浦东鸡原种场建立,饲养浦东鸡,新浦东鸡等品种。1987~2004年,原种鸡场连续每年从法国引进红宝祖代鸡,所培育红宝父母代50%销往江浙等华东地区,50%的父母代和所培育的商品代供应浦东地区和本县养鸡专业户。90年代初,原种鸡场与上海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培育出石红鸡。

20世纪60年代前,一般都以个体养殖为主。一般农户一户饲养几只至十多只。60年代后,个体肉鸡饲养,规模扩大,主要为上市销售。

60年代初,全县各公社、大队建集体鸡场,饲养规模在200?1000羽,销售由社队按照生产计划上交给外贸公司,多余部分由食品公司收购,由粮食部门根据生产量补发粮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生产承包责任制,集体肉鸡饲养场,大部分场承包给个人,形成一大批肉鸡饲养专业户。

劳动力主要是家庭成员,也请一些帮工,目的为发展家庭经济。90年代后,饲养规模扩大,经营范围扩大,一些个体户以孵坊为依托,集孵化、饲养、销售于一体。饲养商品肉鸡,还饲养父母代种鸡,商品鸡销售给上海“小绍兴”、“老公兴”、“振鼎鸡”等。个体养殖户与申藤和大昌等公司签订合同养鸡,肉鸡养殖规模达到高峰。据统计,2001年,南汇肉鸡上市量达到4244万羽。

1.肉鸡饲养

肉鸡分为肉用鸡和蛋鸡两类,肉用鸡销售方式分为内销鸡和出口鸡两类。

内销鸡:1958年前由农户饲养,鸡的品种以浦东鸡为主的肉、蛋兼用型鸡种,既为肉用又可产蛋,养鸡生蛋,主要为自己食用,部分到市场上出售,换回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1949年全县肉用鸡年末圈存数22万羽左右,1957年达到40万羽左右。收购以供销社为主,1952?1957年,共收购家禽35万羽,平均每年8.75万羽,收购鲜蛋22.5万公斤,平均每年5.62万公斤。1958年,人民公社发展集体养鸡,1956?1964年九年中,商业部门共收购家禽306.8万羽,平均每年34万多羽,收购鲜蛋151.4万公斤,平均每年16.5万公斤,大部分是集体交售。

出口鸡:1965年,泥城公社兽医站等单位试养出口活鸡,当年出售1.01万羽,活鸡品种主要是浦东鸡。1968年起,出口活鸡改为出口冻鸡,品种以白洛克为主。由于白洛克鸡生长期短,发展迅速。1978年,横沔乡建立肉鸡加工厂,方便南汇养鸡户肉鸡收购加工;1980年,全县肉鸡上市量351.4万羽。横沔肉鸡加工厂为方便养鸡户吃饭休息,专门开设“鸡味酒家”,供应肉鸡加工副产品如鸡头、鸡颈、鸡壳等,深得养鸡户和其他消费者欢迎,曾名噪一时。1990年,全县肉鸡上市量达到1026万羽。1991年,中日合资“上海申藤畜禽有限公司”在南汇成立,全县建年上市100万羽肉鸡饲养场4个,年上市50万羽饲养联营场8个,还与50多户养鸡专业户签订养鸡合同,实行供苗、供饲料、供药、合格鸡收购一条龙服务。“合同养鸡户”,每户饲养上市肉鸡2万?10万羽。南汇县肉鸡产量大幅上升,1995年,全县肉鸡上市量达到2748万羽。

20世纪80年代,“南汇三黄鸡”,在内销鸡中有较快发展。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市民收入的增加,“白鸡”和“冻鸡”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南汇开始饲养销售“三黄鸡”,上海市内有名的“小绍兴鸡”、“优质三黄鸡”产地就在彭镇、航头一带。“上海小绍兴”还在彭镇设点收购,年供“小绍兴”鸡达几十万羽。全县出现了“三黄鸡”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专业户,组织种鸡饲养、孵坊、供苗、供料、合格鸡收购,供应上海饭店、菜场、交易市场及上海活鸡批发市场等,“三黄鸡”产销两旺。1995年,南汇县畜牧水产局、南汇县粮食局与市农委农业投资公司联合建立上海优质黄鸡有限公司,1998年转为中外合资“上海大昌江南凤有限公司”,与农民养鸡户实行供苗、供料、合格鸡收购合同养鸡形式,收购的“三黄鸡”一部分活鸡销售,一部分宰杀,加工成冰鲜或冷冻产品进入超市和饭店等。21世纪初,全区“三黄鸡”上市量占年肉鸡上市量的90%以上。2005年后,南汇“三黄鸡”饲养向优质农家散养鸡发展,很多养鸡户利用果林,把经育雏成的“三黄鸡”放到果林中散放饲养,让鸡觅食野生食物,饲养时间适当延长,一般饲养100天以上才上市。优质农家散养“三黄鸡”肉质鲜美,深受餐饮店经营者和消费者欢迎。

2.蛋鸡饲养

南汇蛋鸡饲养始于197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积极扶持集体饲养蛋鸡。全县建国营和集体蛋鸡场28个,饲养蛋鸡50多万羽。南汇浦东鸡良种场建成半机械化蛋鸡场,饲养蛋鸡5万羽,是南汇规模最大的蛋鸡场。规模最小的周西秀龙二队养鸡场,饲养蛋鸡2000羽。

蛋鸡品种为白色来航鸡,饲养方式三阶梯笼养,人工喂料、人工喂水、人工拾蛋、机械清粪。此后,市民喜食红蛋,蛋鸡品种改为罗斯、伊莎、罗曼、海兰褐等。1975年,全县鸡蛋上市80吨,1989年4813吨。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集体蛋鸡场逐步向个体承包经营转化。21世纪,蛋鸡场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全区蛋鸡场逐步减少到8个,蛋鸡饲养量45万羽。2005年,上市鸡蛋6081吨。蛋鸡场饲养设备有了很大改进,饮水改为自动饮水器,增设了高压喷雾消毒装置,病死鸡安全处理和鸡粪堆放发酵安全处理,有的场还安装蜂窝湿帘加负压风机降温设备,机械喂料和机械清粪设备,蛋鸡生产实行健康安全。全县8个蛋鸡场中有2个场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汇绿公司直属蛋鸡场获市标准化家禽场的认定。六灶、盐仓、老港等镇还保留了10多户养殖蛋鸡专业户,每户饲养蛋鸡3000~5000羽。其中,盐仓镇有一专业户年饲养蛋鸡2.5万羽,老港镇有一饲养户,年词养量达到3万羽。2008年,上市鸡蛋8790吨。

二、品种

1.浦东鸡:原产于上海黄浦江以东的南汇、奉贤等县,尤以南汇县钦公塘以东沿海等地居多。浦东鸡以体大、肉肥、膘足、肉质鲜美著称。经当地农民近百年择优选大蛋、育大鸡,成年公鸡可长到4.5公斤,故有“九斤黄”之称。是上海唯一的地方良种鸡品种。1961年,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立题选育,南汇区浦东鸡良种场保种,浦东鸡被国家列为保护名目。浦东鸡属肉卵兼用型,喙、皮肤、胫、脚趾都呈黄色。成年公鸡体重3.55千克,母鸡2.84千克。

2.新浦东鸡: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优质地方品种浦东鸡为基础,引用白洛克等国外品种鸡,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而成的肉用型品种。1981年,通过国家鉴定。新浦东鸡既保持了浦东鸡体大、黄羽、黄脚、肉质鲜美等特点,又克服了浦东鸡早期生长慢、长羽慢等缺点,毛色基本一致,遗传性稳定,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全县饲养的主要肉用鸡种。成年公鸡体重4.05千克,母鸡3千克,70日龄肉鸡体重超过1.5千克,料肉比平均2.6:1~3.0:10

3.红宝鸡:是加拿大雪弗育种公司培育的红羽肉鸡品种。1987年开始,南汇县浦东鸡原种场先后多次从加拿大雪弗公司法国子公司引进祖代种鸡。红宝鸡羽毛为红羽,具有黄喙、黄脚、黄皮肤特征。90年代后,南汇地区饲养较多,是供上海“振鼎鸡”店的主要鸡源。

肉用仔鸡60日龄体重2.2千克,料肉比2.3:1。

4.石红鸡:是上海市农科院与南汇浦东鸡原种场合作,利用南方石歧公鸡与红宝母鸡杂交而成的肉用鸡品种。其特点是早期生长发育快、肉质好、适应性强,保持毛色黄羽、黄喙、黄胫的三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是90年代后供上海“小绍兴”鸡店的主要鸡源。

5.AA鸡:由美国爱拨益加种鸡公司育成的白羽四系配套肉用鸡种。80年代后,上海大江公司和上海申藤公司多次引进祖代和父母代种鸡。AA鸡为白洛克型,生长快、耗料少、适应性强、羽毛纯白、皮肤、喙、脚色黄、颈粗短、胸宽平、肌肉丰满。肉用仔鸡56日龄公母平均体重2.4千克,料肉比为2.07:1。

6.白来航:原产于意大利,是著名的蛋用型鸡种。南汇县在70年代饲养较多。白来航鸡体型小而清秀,全身羽毛白色而紧贴,冠鲜红,喙、胫、皮肤均呈白色。来航鸡的特点是性成熟早、无就巢性、产蛋量高而饲料消耗少,年平均产蛋量在200枚以上,蛋壳白色,平均蛋重54克?60克,公鸡体重2千克,母鸡1.5千克。

7.罗斯:是美国罗斯育种公司培育的褐壳蛋鸡品种。南汇县在80年代饲养较多。罗斯蛋鸡羽毛红棕色,70周龄产蛋量260个~270个,蛋重约58克,蛋壳棕色,成年母鸡平均体重1.96公斤。

8.伊莎:由法国伊莎公司培育的蛋鸡品种。南汇县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饲养较多。74周龄蛋重65克,蛋壳褐色,高峰产蛋率92%。

9.罗曼:由德国罗曼家禽育种公司培育成的褐壳蛋鸡品种。南汇县是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饲养较多。具有适应性强、耗料少、产蛋多、成活率高的特点,平均蛋重64克,高峰产蛋率93%,料蛋比2:1~2.2:1。

10.海兰褐:由美国海兰公司培育成的褐壳蛋鸡品种。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饲养较多。具有饲料报酬高、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优良特点,成年产蛋鸡体重为1.55千克,平均蛋重62克,高峰产蛋率95%,蛋料比为2.11:1,适宜集约化规模化鸡场饲养。

三、词养管理

1.肉鸡饲养管理

品种演变:20世纪60年代前,南汇农户养鸡主要品种为浦东鸡。1964年陆续从日本引进“福田”、“伊藤”父母代白羽肉鸡,其父系是白考尼什,母系为白洛克。1976年从荷兰引进海波罗祖代鸡。1978年上海市新杨种畜场从加拿大雪佛家禽育种公司引进四系配套的星波罗曾祖代肉鸡,南汇县各公社牧场饲养父母代肉种鸡。1986年中外合资大江有限公司从美国爱拨益加育种公司引进AA鸡,1992年9月,中日合资上海申藤畜禽有限公司引进AA祖代种鸡,当时南汇县肉鸡品种以白羽鸡为主。为了保持上海市民传统的喜食黄羽肉鸡习惯,70年代初,在浦东鸡基础上,耗时十年培育成“新浦东鸡”,使用期约5年。20世纪80年代初,利用浦东鸡和国外红羽品种杂交成浦红黄鸡品种。1987年起,南汇县浦东鸡原种场从加拿大雪佛家禽育种公司引入红波罗祖代鸡,受到南汇养鸡户欢迎。1995年,引进南方石歧杂优良地方品种和外来的红波罗杂交,产出石红优质黄羽肉鸡,成为南汇饲养黄鸡的主要品种,闻名上海小绍兴鸡粥店烹制白斩鸡。

饲养形式:20世纪60年代初,无论是种鸡或是商品肉鸡,均采用地面平养方式,配有室外运动场,室内陆面垫料用稻草,后来逐渐改用木肩或砻糠,集体饲养肉鸡规模每群在2000羽以上,育雏保温常用木屑炉或煤炉供暖。80年代后,随着饲养规模扩大和饲养技术提高,肉鸡实行大棚饲养,也有笼内饲养。肉种鸡采用两高一低平养的饲养方式。

肉鸡饲料:早期饲料多为稻谷、麦子、米糠、麸皮、青菜等混合饲料。60年代后期,少数养鸡场加入煮熟的鲜鱼下脚料或杂鱼补充蛋白饲料。80年代初,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在肉鸡饲料中普遍应用,豆粕、鱼粉、玉米、石粉逐步取代部分稻谷、麦子和青菜,成为混合饲料的原料。80年代中后期,全价配合饲料新技术被广大鸡场所接受,按饲料配方生产配合饲料。90年代初,肉鸡的饲料大多从专业饲料厂购买全价饲料,以粉料为主。90年代中期,颗粒饲料和颗粒破碎料逐步取代粉状饲料,按照肉鸡各阶段营养标准配方生产全价饲料。

鸡舍结构及饲养设备:20世纪80年代以前,鸡舍多为小间,有运动场。80年代后,不设运动场。90年代后,规模化养鸡场迅速发展,在龙头公司带动下,南汇地区新建肉鸡场多采用塑料大棚结构。肉鸡饮水采用自流式钟形饮水器,改善了水的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喂料采用铁皮制料桶或塑料制料桶饲喂。夏季防暑降温一般鸡场采用喷雾加风机设备,有的鸡场采用湿帘加风机降温设备,效果很好。

饲养技术:一是推广良种技术。白羽肉鸡推广AA鸡优良鸡种,黄羽肉鸡推广石红鸡种苗;二是推广肉鸡专用饲料技术。推广肉鸡专用配合全价饲料,做到氨基酸和钙磷平衡,足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大幅度提高了词料转化率;三是推广全进全出饲养技术。肉鸡场要求全场全进全出,蛋鸡场要求一幢鸡舍全进全出,防止鸡病感染;四是推广免疫程序和带鸡消毒技术。推广有效的免疫程序,完善棚舍消毒措施,从而保证了鸡群的健康、提高了肉鸡的成活率。

2.蛋鸡饲养管理

品种演变:70年代后期,蛋鸡品种是意大利的白来航和荷兰的海塞克斯,产白壳蛋系。消费者不喜欢白壳鸡蛋,80年代分别从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引进了罗斯、伊莎、罗曼、海兰褐等蛋鸡品种,产红壳鸡蛋。南汇地区饲养的蛋鸡品种主要是罗曼和海兰褐。

饲养形式:南汇地区早期饲养蛋鸡,以家庭零星饲养为主,年代末80年代初,半机械化蛋鸡场建成。蛋鸡分为育雏——育成期与产蛋期二阶段饲养,也分育雏、育成、产蛋期三阶段饲养。育雏期和育成期一般采用地面平养,产蛋期采用笼养的方式。

蛋鸡饲料:农户零星散养,都利用米糠、麸皮、玉米、蔬菜下脚、青草以及昆虫等作为鸡饲料。

集体养鸡饲料由国家粮食部门供应,采取以蛋换料政策,饲料以玉米为主,约占50%,其他以粮食副产品等。60年代,集体养鸡采用混合饲料,能量饲料用玉米、碎米、米糠和麸皮等,约占50%~60%;蛋白饲料用豆饼、菜子饼和棉仁饼等。70年代末,半机械化饲养蛋鸡后,蛋鸡饲料根据蛋鸡育雏、育成和产蛋期不同生长阶段,配制成不同营养成分的配合全价饲料。

饲养设备:20世纪60年代前,农村养鸡以散养为主,每户搭一个简陋小窝棚,仅作夜间休憩或挡风避雨用。蛋鸡场普遍采用简易鸡舍附设运动场。70年代末。半机械化蛋鸡场绝大多数采用三层全阶梯式笼养,自动给水(长水槽或乳头式饮水器),人工喂料、人工清粪。21世纪初,部分蛋鸡场采用机械喂料、机械清粪、湿帘加风机降温设备及高压喷雾鸡舍内消毒设备。

饲养技术:一是雌雄鉴别技术。80年代中期起,应用人工翻肛雌雄鉴别技术;二是人工授精技术。80年代应用于笼养种鸡生产。三是全价饲料技术。80年代,运用全价饲料;四是分阶段饲喂技术及限制喂料技术。五是断喙技术。80年代,南汇普遍运用断喙技术;六是白痢检测技术。70年代后,种鸡场都进行白痢检测,对病鸡进行淘汰;七是全进全出饲养技术。蛋鸡场以一幢鸡舍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饲养同一日龄的产蛋鸡,有利于控制疫病。

四、疫病防治

南汇县养鸡业发生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有: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嚢病、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等;寄生虫病有球虫病和蛔虫病等。80年代初,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南汇县制定《南汇县家禽防疫规程》,对鸡群进行新城疫、法氏囊、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2006年起,各镇建立专业防疫队伍,对养鸡户进行H5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鸡新城疫强制免疫接种及上市肉鸡的检疫工作。

1.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为副粘病毒属。50年代至70年代,曾多次爆发流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958年开始,实行鸡新城疫的普防工作,对集体饲养场实行普防,农户突击性防疫注射,故常发生鸡新城疫。70年代后,鸡新城疫免疫程序得到完善,免疫密度和质量有所提高,鸡新城疫发病随之下降。

2.禽流感: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不同,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和非致病性禽流感。南汇地区禽流感以H5、H9为主。2004年1月,康桥镇怡园村一养鸭户首次发现H5N1禽流感。2004年被列为国家强制免疫对象。90年后,对种禽、蛋禽场免疫接种禽流感H9,2002年,免疫接种禽流感H5N1。2004年2月起,全区所有家禽免疫接种禽流感H5N1。

3.法氏囊: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幼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是滤过性病毒,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该病最早发生在1985年下沙地区养鸡场,当年全县发病16万多羽,死亡1.6万多羽,1989年,发病1.4万羽,死亡430羽。1986年,使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普防,1988年免疫83.85万羽,1989年,发出疫苗62.66万羽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得到有效控制。

4.鸡痘: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鸡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两季最易流行,鸡痘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伤口感染。1958年,南汇地区开始鸡痘疫苗普防。

5.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80年代末期,以气管啰音、咳嗽和喷嚏为特征,后出现以拉水样粪便为主的肾型传支为主,死亡率较高。1989年,使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重点区域实施免疫,以后实行普防,取得良好效果。

6.鸡马立克氏病: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鸡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病。70年代初,发病于3~4月龄的青年鸡。1977年开始,使用鸡马立克氏疫苗,取得良好免疫效果。

7.球虫病:球虫病是养鸡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可引起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很高。本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季节,采用球虫疫苗预防。

五、孵化

20世纪50年代,农户以抱窝母禽自孵或采用稻草编成大草窝,中间设一只锅,下面用木炭燃烧加温,老师傅日夜守护,掌握好温度和安全,并按时翻动种蛋,每只草窝一次可投放种蛋800~1000枚。1958年,盐仓公社畜牧场第一个集体办孵坊,孵化设备采用烟道温式孵化。80年代后,全县年出雏100万羽以上的规模孵坊10多个,各孵化场都采用电加温孵化箱。80年代末,南汇养鸡业大发展,各孵化场都采用自动孵化箱。全县孵化场高峰时达85个,常年孵化出雏4000多万羽。

六、重点养殖单位

(一)龙头企业

1.上海汇绿蛋品有限公司:汇绿公司的前身是六灶禽蛋中心,建于1987年,饲养蛋鸡2万羽。1997年,组建上海南汇汇绿蛋品有限公司,1999年,发展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禽蛋产业化专业企业,成为上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汇绿公司拥有直属蛋鸡场,词养蛋鸡15万羽。2000年,采用龙头公司加基地场的形式,对南汇及周边地区30万羽蛋鸡饲养场以合同协议方式实行“七个统一”:统一生产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技术操作规范;统一良种鸡苗和优质饲料供应;统一防病措施和药物使用;统一保健用药和疾病控制技术;统一生产档案记录;统一收购加工销售。2003年,汇绿公司按照上海市异地养殖要求,在江苏通州地区建立上海汇绿蛋品公司通州基地场,饲养蛋鸡10万羽,并带动吸收当地农户养鸡场,总计蛋鸡规模50万羽。公司蛋鸡饲养规模达105万羽,年产优质鲜鸡蛋18000吨。

2001年,汇绿公司建成蛋品加工车间及熟制品加工车间,熟制品加工产品有二十多种。蛋品加工车间经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查合格,并取得出口鸡蛋注册登记证,成为上海郊区第一个具备鸡蛋出口资格企业。2002年10月,从荷兰FPS公司引进OMNIA85型自动光照检测、分级、喷码,包装流水线一套,每小时加工包装能力为1万枚鸡蛋,分级重量误差小于1克,确保出口鸡蛋及市场对蛋品质量标准的要求。2005年,公司新建蛋品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从荷兰FPS公司引进OMN1A170XF型蛋品加工包装流水线,每小时加工2万枚鸡蛋,在加工功能上增加了自动清洗和上油的功能,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对蛋品加工质量的要求。为保证蛋品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食品安全,汇绿公司抓紧实施食品安全系统工程的建设。2002年底,取得了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的认证。2003年7月,通过了HACCP、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10月,又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004年,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2006年,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

汇绿公司不断开拓市场。在上海郊区蛋鸡行业中率先推出“阿强”品牌鸡蛋产品,在华联超市销售。汇绿公司已基本建立三大市场。一是以华联超市,良友连锁等超市的销售渠道,年销量8000吨;二是铁路、二军大、宝钢、克丽丝汀、杭州“丘比”等学校、企业和食品加工单位订单团购销售渠道,年销量6000吨;三是出境销售,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及东南亚麦当劳等市场,年销量3000吨。

2003年7月,在华联超市销售“阿强”牌安全卫生优质无公害鲜鸡蛋,在上海郊区蛋品行业中又率先实行网上身份查询,可以查到该盒鸡蛋的生产基本信息,让消费者感到生产过程安全可靠,质量放心。

1991年、1998年和2000年,公司总经理顾明强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2003年,南汇区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选为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08年,被选为第三届区政协常委。

2.上海申藤畜禽有限公司:1991年成立,系中日合资企业,是一家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畜禽生产企业。公司建有1个常年饲养8万套父母代AA鸡种鸡场,1个日出壳5万羽苗鸡的孵化场,4个一次性投苗20万羽的规模肉禽场,8个10万羽规模的联营肉禽场,1个年产10万吨的配方饲料加工厂,一个年宰杀1000万羽肉禽的食品加工厂(包括生、熟制品),70%产品销往日本市场。

3.上海大昌江南凤有限公司:1998年3月,由香港大昌贸易行与美国宝雕公司合伙的香港新竞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投资公司、上海浦东汇仑实业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公司负责种鸡饲养和苗鸡孵化,与农民养鸡户实行供苗、供料、合格肉鸡收购的合同养鸡形式,公司负责宰杀、分割、加工成冰鲜或冷冻产品进行销售,产品销售国内外,是华东地区生产黄鸡产品的最大厂商之一。“江南凤”牌生熟黄鸡系列产品在上海市多家超市上架销售。

(二)专业合作社

1.上海志忠禽业生产合作社

1995年成立上海志忠禽业生产合作社。2002年,公司从法国引进2000套“红宝”父母代种鸡,增添了广东“岭南黄”、草鸡型黄脚麻鸡等种鸡。建立集种鸡、孵化、商品鸡生产一体化大型养鸡基地,合作社成员96户。所产肉鸡常年供应上海振鼎鸡餐饮有限公司所属营业门店,年销量300万羽。2005年1月,合作社走异地养殖道路,在江苏如皋租赁4.3公顷土地,建养殖场。面积每个1万平方米养殖场5个。合作社全年圈存父母代种鸡6万套,年产标准合格种蛋720万枚,孵化苗鸡600万羽,月出栏肉鸡38万羽,成为上海市肉鸡市场供应商之一。合作社曾获得南汇区“十大”优秀农村经济合作社、南汇区“十佳”创业明星、南汇区农业科技强农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合作社法人代表沈春芳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2.上海石红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的前身是上海市南汇东南黄家禽良种场,是一家集养殖、种鸡、孵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2007年,成立合作社,成员150多户,社址惠南镇民乐村。合作社注册的“石红”鸡是合作社的当家品种。2004年,合作社以“石红”品牌为依托,先后成立了上海草堂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石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并与中华名店——“上海小绍兴”公司建立长期供应优质鸡关系,“石红”鸡成为“上海小绍兴”指定用鸡。同时,合作社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建立销售网络。合作社有直属门店10家,基地养殖场8个,原种繁殖基地2个。2006年,理事长许秋华被区农委评为优秀经纪营销人称号,2008年,合作社被评为上海市诚信合作社。

(三)重点养殖单位

1.南汇县浦东鸡良种场:成立于1955年。主要承担“浦东鸡”保种任务。1980~1996年,半机械化常年饲养蛋鸡5万羽左右,年上市鸡蛋40万余公斤。80年代末,从法国引进饲养红宝祖代种鸡6000余羽。红宝父母代和商品代苗鸡供应浦东地区和南汇各养鸡专业户。2007年7月,随着周浦地区开发,该场搬迁至航头镇,新建鸡舍面积1500平方米,现保种浦东鸡1200羽。

2.南汇县浦东鸡原种场:1980年11月筹建,1983年4月投产。全年饲养种鸡3000羽,品种为浦东鸡,新浦东鸡和海佩科,年产种蛋35万枚左右,孵化苗鸡23万羽左右,供应本县养鸡户。1987?2004年,每年从法国引进红宝祖代鸡2000羽,所培育红宝父母代50%销往江、浙等华东地区。90年代初,原种场与上海农科院合作利用南方的石岐杂公本与场内红宝母本杂交,培育出了石红鸡。

3.上海军安特种蛋鸡场:成立于1988年,原名上海市东海农场蛋鸡场(国营),场址在东海农场。1998年改制成民营企业,上海市东海农场蛋鸡场更名为上海军安特种蛋鸡场。全场占地面积3.6公顷,圈存蛋鸡10万羽,年产蛋1350吨左右。鸡蛋主要供应上海市锦江集团所属宾馆、上海市农工商超市和上海市金山石化系统学校和工厂。2008年,该场所产鸡蛋被奥运上海赛区指定为专供鲜鸡蛋,并获得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荣誉证书。

4.兴汇鸡场:成立于1988年,场址在三墩镇周埠村,占地面积26.67公顷。由上海市菜篮子工程基金会投资1100万元,饲养蛋用型迪卡父母代种鸡1万羽,迪卡青年蛋鸡2万羽。1990年,上海沪南肉鸡有限公司成立,兴汇鸡场成为公司下属肉种鸡场,饲养肉种鸡6.5万羽。1991年,上海申藤畜禽有限公司成立,兴汇鸡场成为申藤公司父母代种鸡场,饲养AA肉种鸡8万羽。

部分年份南汇县(区)肉禽、鸡蛋存栏及上市情况表

表3-3一1-1 单位:万羽、吨

九斤鸡

世界著名肉用鸡品种。原产于中国,1843年曾两度输入英国,1845年输入美国。因系由上海输出,当时被称为中国上海鸡(Chinese Shanghai fowl),后来才改称Cochin鸡。最早九斤鸡羽毛主要为浅黄色,被称为九斤黄或九斤王。由于其羽毛蓬松,体形硕大,肉质优良,与当时英国其他鸡种,具有显著不同特征,一度引起巨大轰动,争相饲养,在英国养鸡历史上,被称为九斤鸡狂热时代。

世界著名肉用鸡品种。原产于中国,1843年曾两度输入英国,1845年输入美国。因系由上海输出,当时被称为中国上海鸡(Chinese Shanghai fowl),后来才改称Cochin鸡。最早九斤鸡羽毛主要为浅黄色,被称为九斤黄或九斤王。由于其羽毛蓬松,体形硕大,肉质优良,与当时英国其他鸡种,具有显著不同特征,一度引起巨大轰动,争相饲养,在英国养鸡历史上,被称为九斤鸡狂热时代。

九斤鸡经过选育,形成四个品种,即浅黄九斤鸡,白色九斤鸡,黑色九斤鸡和鹧鸪色九斤鸡,于1874年被美洲家禽协会承认,编入《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到1965年又选育成新的四个品变种,即银白色镶边九斤鸡、金黄色镶边九斤鸡、青色九斤鸡和褐色九斤鸡,被编入《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1982年又育成横斑九斤鸡被编入《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九斤鸡现共有九个品变种。

九斤鸡体形近似方块形。全身被覆丰满、蓬松、长而柔软的羽毛,腹下着生丰富的绒羽,胫和脚趾上侧着生丰富的羽毛。外貌显得臃肿、笨重,目测体重常常超过实际的体重。由于体形硕大,羽毛蓬松,相对说来头小,喙短,颈短而粗,体宽深,胫短,尾短。

九斤鸡单冠,冠、肉垂、耳叶红色,皮肤、胫、趾黄色,眼棕色。成年公鸡标准体重4980克(11磅),成年母鸡3830克(8.5磅),仔公鸡标准体重4070克(9磅),仔母鸡3170克(7磅)。

九斤鸡还对英美家禽标准品种育成作出了贡献。英国浅黄奥品顿和白色奥品顿鸡引入了九斤鸡血液。美国横斑洛克、浅黄洛克和鹧鸪色洛克的育成分别引入了黑色九斤鸡、浅黄九斤鸡和鹧鸪色九斤鸡的血液;美国银白色镶边温多特、浅黄温多特和鹧鸪色温多特鸡的育成分别引入了白色、浅黄和鹧鸪色九斤鸡的血液。


北京:1.北京油鸡

辽宁: 4.大骨鸡

黑龙江: 5.林甸鸡

上海: 6.浦东鸡 


14、北京油鸡

属蛋肉兼用型鸡种。其中羽毛呈赤褐色(俗称紫红毛)的鸡体型偏小;羽毛呈黄色(俗称素黄色)的鸡体型偏大。初生雏全身披着淡黄或土黄色绒羽,冠羽、胫羽、髯羽也很明显,体浑圆。成年鸡的羽毛厚密而蓬松, 有冠羽和胫羽,有些个体兼有趾羽。多数个体的颌下或颊部生有髯须,冠型为单冠,冠叶小而薄,在冠叶的前段常形成一个小的“S”状褶曲,冠齿不甚整齐。虹彩多呈棕褐色,喙和胫呈黄色,少数个体分生五趾。成年鸡体重:公2049克,母1730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3.5%,母70.7%;全净膛,公76.6%,母64.6%。性成熟较晚,开产日龄210天,年产蛋110个,蛋重56克,蛋壳呈褐色,个别呈淡紫色。

北京油鸡,北京市房山区、怀柔区等9个区的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北京市地面相对平坦,山前气候温和,地表水源充足,土质肥沃,为北京油鸡提供了饲养环境。北京油鸡是肉蛋兼用型鸡种,体躯中等,具备羽黄、喙黄、胫黄的“三黄”特征,其肉质优良,含胸肌肌内脂肪,鸡蛋含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北京油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北京油鸡

       北京油鸡,原产地为北京郊区海淀、定安门、德胜门一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肥据文献记载,清朝时期,李鸿章曾将此鸡贡奉给慈禧太后,从此,慈禧太后非油鸡不吃。1988年爱新觉罗·溥杰为北京油鸡题写新名“中华宫廷黄鸡”。

       北京油鸡肉味鲜美。原产地在北京城北侧安定门和德胜门外的近郊一带,以朝阳区所属的大屯和洼里两个乡最为集中。

北京油鸡这一品种距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北京是元、明、清等王朝的都城,特别是明、清两代的王公贵族,对于品质特优的禽产品的需求,是促使北京家禽良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和北京油鸡相似的是广东惠阳胡须鸡,大家要注意区分,下面有详细介绍。

北京油鸡




北京油鸡



北京油鸡

上海
浦东鸡
浦东鸡(英名Cochin或Cochin China)俗名九斤黄,产于上海。因其成年公鸡可长到9斤以上,故有“九斤黄”之称,也是上海本地唯一的土鸡品种。浦东鸡单冠直立,胸阔体大,黄嘴、黄脚。母鸡羽毛黄或麻栗色。公鸡胸红或杂黑色,背黄或红,翼金黄或黑,尾黑,多有 羽。公鸡体重约4千克,母鸡3千克左右。其肉质肥嫩,年产蛋一百二十个,壳黄褐色

       浦东鸡,产于上海,俗名九斤黄。因其成年公鸡可长到9斤以上,故有“九斤黄”之称,也是上海本地唯一的土鸡品种。浦东鸡产于上海市南汇、奉贤、川沙等县沿海,以南汇县的泥城、彭镇、书院、万象、老港等地乡镇饲养的鸡种为最佳。

52、浦东鸡(九斤黄)

属蛋肉兼用型鸡种。公鸡羽色有黄胸黄背、红胸红背和黑胸红背三种,主翼羽和副主翼羽多呈部分黑色,腹翼羽金黄色或带黑色。母鸡全身黄色,有深浅之分,羽片端部或边缘有黑色斑点,因而形成深麻色或浅麻色,主翼羽和副主翼羽黄色,腹羽杂有褐色斑点。公鸡单冠直立,母鸡冠较小,有时冠齿不清。冠、肉垂、耳叶均呈红色,虹彩黄色或金黄色,喙、胫、趾黄色,有胫羽和趾羽。成年鸡体重:公3550克,母2840克。36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公85.1%,母84.8%;全净膛,公80.1%,母77.3%。开产日龄208天,年产蛋130个,蛋重58克,蛋壳呈浅褐色。





大骨鸡

白鸡辽宁省大骨鸡:又称庄河鸡。大骨鸡形成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早在二百多年以前,山东移民将山东大型的寿光鸡带入辽宁,与当地鸡杂交,后经当地群众长期选育而成。主要产于辽宁省庄河市。分布于东港、普兰店、岫岩、凤城、盖州等地。大骨鸡是以蛋大为突出特点的兼用型地方鸡种。鸡体大墩实,觅食力强,产蛋多而大,且蛋壳厚而坚实,肉质鲜嫩等特性。

主要产于辽宁省庄河市。分布于东沟、凤城、金县、新金、复县等地。大骨鸡是以蛋大为突出特点的兼用型地方鸡种。鸡体大墩实,觅食力强,产蛋多而大,且蛋壳厚而坚实,肉质鲜嫩等特性。东北人豪爽,培育鸡也是向着体型巨大的方向发展,的确比较符合民意。中国四大名鸡之沟帮子熏鸡就是用这个鸡做的。

大骨鸡(又名庄河鸡)曾与蒙古马、秦川牛、长白猪并列中国农业的四大品牌,而且在上世纪50年代,还进入过教材书,甚至在国家级禽资源保护品种名录里,位列11个鸡种的第二位。第一位是九斤黄,而大骨鸡则是200多年前,九斤黄与寿光鸡和当地土鸡杂交出来的新品种。

大骨鸡(庄河鸡)

是属蛋肉兼用型品种。大骨鸡体型魁伟,胸深且广,背宽而长,腿高粗壮,腹部丰满,墩实有力,以体大、蛋大、口味鲜美著称。觅食力强。公鸡羽毛棕红色,尾羽黑色并带金属光泽。母鸡多呈麻黄色,头颈粗壮,眼大明亮,单冠,冠、耳叶、肉垂均呈红色。喙、胫、趾均呈黄色。成年体重公鸡为2900—3750克,母鸡为2300克。开产日龄平均213天,年平均产蛋164枚左右,高的可达180枚以上。平均蛋重为62—64克,蛋壳深褐色,蛋形指数1.35。

庄河大骨鸡


庄河大骨鸡的前世今生

庄河优品 2020-08-21 15:10

庄河大骨鸡的前世今生




庄河的大骨鸡源自200多年前满清中叶,当时山东移民带来的鸡种与当地鸡种杂交,并经当地人长期甄选才培育出的品种。

大骨鸡的产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环境。首先,庄河地区背山面海,海边多滩涂,所以大骨鸡不仅可以觅食于山川河流间,更可以到海边觅食到鱼虾藻类等生物。正因如此,大骨鸡这一品种营养价值极高,肉质富含各种微量元素。但受苛刻的自然环境限制,注定大骨鸡这么优质的品种不能进行广泛推广,而仅仅存在于庄河周边进行散养。





01


大骨鸡前世的尊荣







东北作为满清龙兴之地,以奉天为中心(现沈阳)留守了很多满清贵胄。到了清中叶,国强民富,奢靡之风渐起,权贵们不仅要吃好的食材,更要赋予食材以丰富的内涵。



庄河大骨鸡,冠(鸡冠)九齿,足(鸡爪)五爪,体态雄美,成为了当时满清贵胄逢年过节排宴祭祀的必选之品。古人认为,五爪之龙为真龙天子,只有皇家才可以用真龙。而大骨鸡长五爪,故非凡品;加上鸡冠九齿峰,正应了九五至尊的寓意,贵胄的宴席有了庄河大骨鸡,就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普通百姓食用就有了僭越之嫌。此外,“奉天”城的名字有“奉天承运,昭行天下”之意,而鸡司晨,自古就有“雄鸡一唱天下白”一说,也有昭告天下之意,所以大骨鸡被赋予了更高的政治隐喻。正因如此,大骨鸡在满清一代就是权贵阶级的特供品,寻常百姓家的餐桌是不可能见到的。




到了军阀时期,东北王张作霖欲出山海关逐鹿中原,出发前仍是顾虑重重。其把弟张作相看后找到了杨宇霆,两人打算让大帅下定出关决心绝不动摇。于是两人晚上安排了“九五至尊”宴。张作相开席就讲明这桌宴席的含义,预祝张作霖能旗开得胜成就九五至尊位。而后杨宇霆又对张作霖进行了当前形式分析:环视列强,真正想染指我中华之土地,并能侵占我中华土地者,无非日、俄,而这两国其利益出发点都在东北,大帅如仅偏居一隅,非长久之计。欲抗衡日、俄,必要举全国之力,所以,大帅益早早谋定大局。正是借着这次宴席,张作霖下定最后决心,一定要出关谋天下。这才有了张作霖三出山海关,最后形式上张作霖确实也成为了“民国陆海军大元帅”。






02


大骨鸡今生现状





庄河大骨鸡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因其受地域限制无法推广,同时因为大骨鸡需要散养,并且生长周期长(6个月),渐渐庄河大骨鸡被外地鸡种替代和稀释。到了本世纪,纯种大骨鸡境况已经堪忧,为了避免庄河大骨鸡的灭绝,由“庄河大骨鸡原种场有限公司”牵头,国家农业部和星火计划扶持,当地政府支持,于2003年,开始了纯种大骨鸡保护和选育工程。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庄河大骨鸡原种场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批准认定为“国家级大骨鸡保种场”,至此,“九五至尊”的大骨鸡终于避免了绝种的危机,为庄河地区保留住了这一宝贵的不可复制的农产品。

40、林甸鸡

属偏肉用的兼用型鸡种。体型中等,全身羽毛较厚,羽毛颜色以深黄、浅黄及黑色为主,公鸡多呈金黄色,尾羽较长、呈黑色。头部、肉垂、冠均较小,多数鸡单冠,少数鸡为玫瑰冠。虹彩呈红色。喙、胫、趾为黑色或褐色,胫较细,少数鸡有胫羽。皮肤白色。成年鸡体重:公1740克,母1270克。开产日龄240~270天,年产蛋70~90个,蛋重60克,蛋壳呈浅褐色或褐色。

黑龙江林甸鸡是山东、辽宁、河北等省移民于北大荒时带入的大型鸡种,在我国北方寒冷气候条件下,经过产区群众长期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体质好、产蛋多、蛋重且大的优良地方鸡种,被群众誉为“林甸大蛋鸡”。

黑龙江白鸡
黑龙江白鸡产于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8个城市以及滨洲、滨绥、滨北、牡佳等铁路沿线各市、县和国营农场。数量在500万只左右,是专业户、国营和集体养鸡场的主要饲养品种。
黑龙江白鸡起源于日伪时期遗留的来航鸡。建国后,由于常和政府对发展养鸡业非常重视,经黑龙江省畜牧科技人员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精心选育,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定名为黑龙江白鸡。(来自头条百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蛋鸡和肉鸡到底该如何区分?
天天吃鸡,这些鸡你见过吗?吃过吗?有没有你们家乡的鸡?
业内称外资掌控我国养鸡产业链 养殖户只吃小灶鸡
2019下半年蛋鸡、肉鸡生产形势分析及后市展望
规模养鸡技术问答
北京平谷这家蛋鸡制种公司,全球最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