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可怜当下读书郎之二
userphoto

2023.01.13 广东

关注


[图文来自网络,谨致谢意]

因为读书因为爱好,过去的2021,也曾听过一些家长的担忧与焦虑之倾诉。

——有问:现在的孩子这么小(小学阶段)就开始逆反了?其实,孩子要几时逆反才好啊?

答:孩子逆反,也即学会独立思考,开始敢向父母说“不”了,这既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正常现象,也是孩子蜕变成长的一个标志。早来晚来都要来的,顺其自然加顺势而为就好了。

问: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不逆反的吗?

答:从行为心理上探究,孩子成长路上,变了无疑是常态,不变才是异常。几乎每一个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都会有想做自己的所谓叛逆言行。正如地球村有春夏秋冬自然现象一个样,心理学老师Tracy曾经逐字逐句说过,“小孩子叛逆,顺着来的其实不可怕,怕的是它逆着来。”在不该叛逆的时期再来叛逆,孩子往往会没有分寸也没了自控。试试回想一下当年自己偷谈恋爱时,即使父母有反对有制止,你自个有没听过有没接受过?

[图文来自网络,谨致谢意]

——有问:要怎样才能帮小孩子提高一下语文课写作能力?

答:看书啊,让小孩子多看看纸书。

问:那要看什么书才好啊?总是看到小孩子与他哥哥小时候一个样,每天都在看叮叮当当的书……我们也经常说他,你如果能够把看叮叮当当书的时间精力用到学习上来,那就好了。

答:实际上,只要孩子有兴趣阅读的,只要不是涉及黄赌毒的书籍,孩子都可以看可以读。毕竟,呵护孩子的读书兴趣才紧要。

[图文来自网络,谨致谢意]

——有问:小孩子参加兴趣班,要让他学什么才好啊?刚开始说要学吉他,才学了几个星期,还给他买了新吉他,又说不想学了,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首先要问的是家长,孩子学吉他,你是仅仅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是希望孩子将来凭此谋生吃饭?目标定位好了,那先要想好怎么办的,应该不是小孩子,而是家长……

显而易见,上述三个问答,

第一个是家长想要孩子成长又没有逆反,

第二个是家长想要孩子学作文又不让看叮叮当当的课外书,

第三个是家长想要孩子参加兴趣班要学必有所成(兴趣班变成功利班)。

总括一句话,孩子之所读所学,几乎都是家长想的,并非至少并不一定是孩子要的。

三个倾诉也纯属个案,但所折射的家庭教育仍极具代表性,莫不是当下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家长给予孩子的,不是爱,都是要求。往往只有孩子达到家长的期望值时,才配得到家长的赞美、赏识和宠爱。否则,孩子就可能被无视、指责、冷暴力甚至于暴力。

这就无怪乎新近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的《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指出,非自杀性自伤、自杀行为在青少年中屡见不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因此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而给青少年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刺激和心理压力的缘由,打头的即是[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实际上,这些年线上线下都在问:为何现在的孩子这么小(小学阶段)就会开始逆反了?

其实,这些年身边的N多悲剧个案已经揭示,依照马斯洛人生需求层次理论,当下小孩子的人生需求层次,早早直接跳跃到五大需求金字塔顶端的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内心祈盼与现实要求的纠结冲突由此衍生,大人眼里的叛逆也因此而来。循此视角环顾左右,在成长路上,可有哪个小孩子是会不犯错的?

小孩子叛逆的时候,做家长感到最痛苦的是什么?就是说什么也没用,无法沟通。

但爱是什么?爱是无条件的,爱是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

这也让人想起美国心理学家安东尼·比格兰,他花费了40年时间去研究儿童兴趣、技能、能力、习惯与后天养育环境之间的关系,写就了《温暖的孩子》论著。

通过剖析强迫型环境与孩子性格、人格缺陷之间的关系,安东尼判定,对孩子身心产生坏影响的三种因素,排在首位的是强制式教育太多。

家庭教育总也强迫孩子将会带来三个结果:一是产生逆反心理。二是彻底向父母低头顺从,回过头来也会用强迫模式对待他人。三是强迫给孩子带来持续痛苦,累积到一定程度导致犯罪吸毒等反社会人格。

安东尼呼吁家长要放弃儿童成功学,遵循结果选择理论(即家长最希望小孩子成长的未来样子是什么?),应当把孩子放在“滋养型”环境中,把他们培养成阳光快乐的孩子。因为,孩子就是未来,安东尼说,当下温暖的孩子长大了,未来的社会才不会有冬天

[可怜天下读书郎首发于2018年12月26日南方周末]

记得三年前听过有拚命给孩子补课补到孩子经常生病的家长一番话(总说是小孩子懒,却忘了自己的焦虑,当时是如鲠在喉;

如今反观2021倾听三位家长的焦虑倾诉,同样是鱼刺卡喉,同样地暗暗感叹:当下读书郎,可怜!

网上有句话,可能不一定对却也不无道理,说的是:

每个孩子和父母之间,都注定要有一场战争,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因为,世上没有熊孩子,只有熊父母。

据2021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在四类抑郁症重点人群中,青少年面临的形势尤其严峻。

今夜在此,祈求今儿早上的小学生轻生悲剧不再重演,祈请家长们抽空也来读读《温暖的孩子》,尽早接纳孩子,努力包容孩子,时刻不要忘记——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有这些行为,是“缺爱”的表现,父母发现应该及时纠正
孩子听话的坏处?孩子的人生谁负责
孩子成长过程中, 都会经历三个“叛逆期”, 你知道该如何应对吗?
孩子青春期会非常叛逆?家长不用干着急,这几个办法教你应对!
如何教育2017青少年学生?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自杀率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