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学的原理和转向
userphoto

2022.11.02 上海

关注

​哲学的原理和转向

什么是哲学?对此,有各种回答。

如,哲学是爱智慧,哲学是探讨万物的根本原理,哲学是研究存在之所以是存在的道理,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介乎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等等。这些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

对于高度抽象的哲学定义,是可以多种回答的。这些回答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哲学的意义和视角;一类是哲学的对象和功能。深入思考,这两种回答都很好,但恰恰都没有触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即,哲学思维何以在人类心灵中普遍必然地发生的,是一种怎样的发生原理。只有搞清了哲学思维发生的普遍原理,我们才能真正搞清哲学。

哲学的原理。

    黑格尔逻辑学认为,概念是思维之本,他和康德基本一致地认为,思维是由概念带来的。如果我们扬弃康德的先验方式和黑格尔的概念先于一切,把概念理解为是人脑中的一种不同于感官知觉的意识方式,即概念思维的意识方式,再以概念思维自身能动有序过程展开的逻辑架构进行分析,就能发现,概念思维的逻辑过程展开,必然会在人类的心灵中发生一种追究人类所处世界的根本原理的哲学思想。

一是概念思维的统摄逻辑。

符号系统介入的概念思维在人类意识结构中的生成,就会以概念抽象统摄的逻辑,生成种种抽象的事物共性。即概念抽象统摄生成整列的事物共相和共性。

二是概念思维的进阶逻辑。

概念思维有着它的集合进阶的逻辑,即个别到特殊的集合进阶,特殊到普遍的集合进阶,进而在普遍阶乘的概念顶层上统摄一切,生成万物根本原理的哲学建构。

对于世界各民族而言,凡头脑中具有一定复杂高度的概念思维活动,就会在概念统摄和概念进阶的逻辑必然中,发生万物之根本的原理的哲学思维。

由于各民族的概念思维高度的发展程度不一,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社会形态、历史进程不同,就会有各自聚焦的哲学思想。以中西哲学来说,黑格尔对孔子儒学的评论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于是,不少人质疑中国有没有哲学,甚至提出中国哲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问题。然而只要了解哲学思维在人类心底发生的逻辑必然,“有没有合法性”的言说,纯粹是一种缺乏自信的无意义之问。

    哲学传统聚焦的对象,中西哲学有不同。一般而言,西方哲学聚焦于世界的物因和动因,思维的规则、知识来源和认识自己,呈现一种各门学说的架构。中国哲学则聚焦至高的“天人合一”的治世架构。就社会历史形态而言,西方社会从城邦贸易、航海发现、工业革命、文艺复兴以来,发生了广泛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促成了各门学科的蓬勃发展。中国哲学则由于数千年来停滞于一统的治世架构和数千年小农自然封闭经济,在近现代哲学史的发展中,没有从本体论哲学走向认识论哲学和主体论哲学,显现了时代的落伍。

勘察世界范围主导的哲学史,大体呈现了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哲学、现代主体论哲学三个基本发展阶段。

一是古代本体论哲学。

古希腊哲学包括中国传统哲学,基本是以本体论为主导的。这种本体论哲学在西方大体延续到黑格尔以“绝对理念”为本体的形而上学体系。

    本体论哲学的物型本体主要集中在水、土、原子、阴阳、五行等等的物质运动;本体论哲学的理型本体则集中在理念、数、道、理、心、天人合一、绝对精神等等。

二是近代认识论哲学。

近代认识哲学从洛克、休谟到康德,探讨了知识的来源。洛克和休谟揭示了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经验在心灵中留下印象,印象的复本生成了观念,简单观念则复合成复杂观念。休谟认为各种知识都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但因果关系只是经验恒常的归纳,受制于经验的或然,只能提供或然的知识,而不能达到普遍必然的绝对知识。康德则以先验哲学的新视角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并没有错,但经验并不能产生知识。知识是由先验的心灵法则整列经验质料产生的。先验的心灵法则是由先验的感性法则、先验的知性法则、先验的理性法则构成的。一切经验质料都要普遍必然地经过先验的感性法则、知性法则、理性法则的整列,才能产生知识,获得先验和经验统一的普遍必然的绝对知识基础。

康德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界限,通过对先验的心灵法则的省察,以先验哲学的视角,把古代本体论哲学转向了近代认识论哲学。

    三是现代主体论哲学。

    上世纪初,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的相继出现,标志了现代主体论哲学在近代认识论哲学基础上的新发展。主体论哲学,在承续德国先验哲学的基础上,力图通过以人为核心的主体方式,探讨揭示世界和存在建构和意义。

    分析哲学认为,我们对世界的图示是由语言的主体方式建构的。哲学上各种问题的发生,都在于语言使用的不当。解决语言的使用不当,其方法是要把哲学问题还原为语言的分析,通过语言的分析治疗,使哲学获得重构。

现象学认为,实在的主体方式是纯意识。把握纯意识需悬搁一切经验知识和自然科学的干扰,把它们加括号、中止判断、存而不论,由此达到纯意识的本质直观和意向性构造。纯意识既能意指对象,又能构造对象,从而解决认识的何以可能,何以可以与自在事物一致,扬弃现象界与自在之物的二元分离,开辟认识论的新大陆。     

存在主义则不同寻常地认为,存在不是主体外的存在,而是存在者的存在,是由人为核心的存在者的发问、营造所建构的存在。并用“此在”的术语表达存在者的存在。存在主义赋予了以人为核心的主体自由意志,以及对自然和精神的存在者的存在的创造。

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进而到主体论,它的发展是否终结了呢?

哲学的转向。

恩格斯在十九世纪1886年写的《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认为:“现在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不再要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是要从事实中发现联系了。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

而已故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2010年出版的《大设计》的一开首则宣称:“哲学死了。哲学跟不上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现代发展的步伐。在我们探索知识的旅程中,科学家已成为了火炬手”。

124年前,恩格斯认为哲学只留下一个纯粹的思想领域;124年后,霍金则认为,哲学死了。怎样看待二者的不同呢?或者,哲学究竟将如何呢?

当今时代,电脑、互联网、智能科技、生命科学、宇航技术等等的高度发展,正在日益地改变着世界,给人类提供思想的时代变革,科学力量日益增强地决定和改变着人类的思想、生活和命运。就哲学的发展而言,传统的那种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哲学和治世哲学在今天已被边缘化。哲学则必然转向,转向恩格斯所言的成为自身领域的科学,这种自身领域的科学的实在内容即是探究实在的人类意识结构,其丰富内容包括:人类意识结构是感官知觉和概念思维的联结;感官知觉是生物进化的塑造;概念思维是文化演化的塑造;符号系统在人类意识活动的介入;符号指称抽象构造的概念生成;直观到抽象和抽象之抽象的两种不同类型;事物认识和自我意识、思想活动和精神能动的发生,自然之物利用到概念之物的创造;概念思维和概念逻辑;逻辑学的新发展;人类意识结构的基本运动和更高形态的发展等诸多方面构成的系统体系,由此继续推进认识论哲学和主体论哲学的时代发展。哲学没死,也不会死,哲学仍将行进在它的时代旅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
依我所见,哲学有三大部分,一是古代本体论,二是近代认识论,三是现
人类思维的基本原则(4)
黑格尔在中国—— 一个批判性的检讨
主体间性的含义
胡塞尔现象学导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