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燃烧的历史

年轻的时候经常听父亲说起朱子常其人,以及他自己的一些往事,朱子常出生于浙江温州市城西街一个清贫的画匠之家,五岁丧父,因家境清寒,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家传雕艺,幼年的子常在外祖父家庭份围的影响下。逐渐对造型艺术发生了兴趣。九岁开始。先后师从大舅父陈汝斌学习塑佛像,向他的姑父潘雨庭学习泥塑、雕花技术和髹漆画以及龙灯木雕和木偶头面雕刻。潘雨庭是当时浙南地区较有名望的塑佛艺人,小名阿陆,人们称他为“陆仙”,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善画,会雕花板,并爱好古典音乐昆曲,尤擅塑佛艺术,造诣颇深。朱子常跟随师傅游历四方,饱览浙南名山大刹,广泛地接触到很多前人的造型艺术和庙宇壁画的真迹。他勤奋好学,又独具灵气,10岁时便能捏塑出36尊仙官模样,到了20岁左右己全面掌握了雕花、髹漆、泥塑的各种技能。在这浓郁的世家技艺传承中,朱子常兼收并蓄舅父的古掘工整和姑父的豪放有力,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同时发挥出自己的创作才能。这个时期,朱子常己经在浙南广大地区的众多寺庙里制作了不少有艺术价值的泥塑佛像。

朱子常转行从事黄杨木雕创作与当地民间舞龙档的习俗分不开。温州地处瓯江口岸,经常洪水泛滥,淹及农田,人们以消灾避邪,用樟木制作龙头、龙尾和龙身档厢,每逢正月初十上灯至十七落灯时,各村都盘舞自己的龙档祈求平安,并相互媲美。龙身有九档、十档,也有十一档。每档各有两节,每节皆插上双人或叁人的群雕人物。其内容有戏曲传奇、民间传说故事、历史小说人物,如“甘露寺招亲”、“大闹飞云浦”等。朱子常也常参与这类民间龙档雕刻和木偶头雕刻的活动。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左右,国内因发生义和团运动,社会的动乱致使很少再有人出钱修建寺院了,塑造佛像的手艺受到极大影响,就在这种手艺肃条的社会经济影响下,促使朱子常在危机中寻找出路,同时在画友的启发下,他用自己泥塑的造型基础结合娴熟的木雕技术、髹漆磨光工艺,尝试性地利用黄杨木雕刻圆雕人物,获得了成功。黄杨木,民间一般用作镶嵌材料,如家具面板或屏风镶嵌图案,也常做折枝花卉纹或人物图案来点缀家具,在宁波地区,这类用黄杨木镶嵌的家具十分常见。朱子常的尝试,为黄杨木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黄杨木雕经济价值较高,又不出家门便可以制作,所以他很少出门塑像,专心致力于黄杨木雕这门全新艺术的钻研和创作,并以此为业。

这时朱子常大约24岁,他有很深的泥塑佛像功底,掌握了娴熟的木雕技法,加上一副好画功,转向黄杨木圆雕人物,可谓驾轻就熟的事,他平时又善于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为了提高造型能力,时常看戏,研究传统人物精神动态,参考《吴友如画谱》的人物线条,结合黄杨木雕的特点,运用独到的技法,准确把握人物的表情和动态,开创了一种清新纯朴的雕刻风格,所刻人物造型生动,衣纹线条流畅,形神具佳,他还结识了当地的一些有名望的文人画家,一起探讨,使他的黄杨木雕艺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宣统二年(1910年),温州商会推荐他的黄杨木雕作品《济癫和尚》参加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博得好评,获得了仅次于超等奖的优等奖。1915年,作品《捉迷藏》在美国国际巴拿马赛会上又被评为二等奖。从此,他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不少上中层人物也以黄杨木雕作为礼品互相馈赠。温州邮局创办人杨雨农,每逢过年过节,都是买朱子常黄杨木雕送礼。1926年7.8月间,朱子常由温州画家方介堪、马孟荣推荐介绍到上海,在“上海艺专”教授了一个学期的黄杨木雕的造型和技艺。

在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旗帜下,各地各行业纷纷成立了工会组织,在当时乐清民间雕刻艺人只有41人(称之为41把雕花刀),工会负责人是盘屿雕刻艺人潘雨庭先生。黄杨木雕是主要出产于台湾、福建、苏州、安徽等地,而温州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人物独树一枳,更具人文特点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力,风格手法如“曹衣出水”,刻制的人物,表情内蓄,形态生动。京城四公子袁克定从一个曾任温州地方官的朋友家中得到朱子常的作品,他在《虞初近志》的《巧工偶记》篇中这样写道:“子常……雕刻绝精,尤擅佛像,……神态如生,了无斧凿痕”。“子常曾刻婴戏图,凡百儿,儿各具一面目,无一类似者,态亦各殊,诚奇技也!”《虞初近志》说:“子常性绝乘僻,而家贫甚,人苟以金要之,辄拂袖去,故所刻物,不甚易求。”上世纪30年代,海门的一位伪县长,因求购不到朱子常的作品,借口说他抽大烟,犯了戒条而逮他入狱,在狱中,该伪县长又通过海门县商会会长给朱子常送大烟,条件要刻一件黄杨木雕为交易,于是,子常先生在狱中刻了两件15公分高的“济公”,一件给那位县老爷,另一件送给商会会长。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温州打锣桥“新福兴”锡店,大同巷的“陈启兴”锡店,是温州中秋节小摆设最为有名的,因朱子常作品价格高,两家名店又竟相经营朱子常作品,当得不到朱子常作品时,两家老板就赶往乐清请人仿制;资本家黄苗夫兄弟创办“温州工艺馆”, 并设分馆于上海、北京、广州、杭州等地。工艺馆的规模大,黄杨木雕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而朱子常和他的五个徒弟所能提供的作品却很有限,老板们也就赶往乐清找我父亲(王凤祚)和叶品芳仿制。

1926年间,父亲说自己经过了8年的从花板到浮雕、镂雕、雕佛、塑佛、脱胎、绘画等多种造型磨练和对技艺的娴熟掌握后,开始对朱子常的黄杨木雕发生浓厚的兴趣,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朱子常的雕刻技艺,便同他的启蒙师傅黄明钦造访朱子常先生,朱子常对自己的技艺是秘而不宣,从不轻易让人看。他见有同行来访,连忙把手中的活放进抽屉里。父亲就向他请教雕刻人像需要什么条件、收费多少等,朱先生告诉他:“雕人像,要把被雕人的全身、半身、正面、侧面照片拿来对照。至于价钱,雕一个人像要100银元,雕前先付一半工钱。”拜访朱子常后,父亲自己便尝试着用黄杨木雕刻作品。第一件东西做出来,因擦砂、打蜡等工序不懂,雕得总是没有朱子常的作品那样光滑、精致,一连做了好几件,都不成功。为功克此艺的技艺所在,他好多次走在温州大街上,仔细寻找黄杨木雕作品,终于,在“拦街福”看到朱子常先生的《捉迷藏》,他异常的兴奋,《捉迷藏》中的孩童是那么的传神、雅致、光洁、生动、可爱,他拿在手里,看了又看,但就是不知道技巧在哪里。怎么能得到此艺的真谛?他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得知朱子常还有一位名叫王伯泉的徒弟也会做黄杨木雕,于是,父亲豋门拜访。那天到王伯泉家时,正巧看到他的母亲坐在门口用削尖的竹筷子卷着砂纸擦黄杨木雕,然后用擦锡草把木雕擦得通体光滑,看了后放然大悟。在他那里,父亲知道了木雕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上核桃油。父亲说自己经过反复的揣摩和研究,终于掌握了黄杨木雕的全部工艺过程,并且十分感叹地说,在旧社会想学别人的高招着实不容易。

1930年,父亲从台湾返乡,在温州“益庆元”商行从事黄杨木雕事业,“益庆元”老板用高价把朱子常的作品买来请他复制。这段时间,他继续在学习研究朱子常黄杨木雕。在复制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变化,或自己设计,创作新的作品。从那以后,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黄杨木雕创作。这一年父亲26岁。

新中国的成立,百废待兴,民间艺人有的失业在家种田,有的改行另找出路。此时父亲坐下来雕作品已不是应付订货产品,而是探索、追求,企盼着新的希望。他时刻惦记着黄杨木雕的兴衰,他创作了结合当时形势的《民兵》、《热爱和平》以及《观音》、《太白》、《济公》、《蓝采和》,为养家糊口,父亲曾一度和叶润周合伙在翁垟八华堂做土纸买卖, 1953年春,省文化事业管理局美术组会同省手工业管理局来温州调查发掘民间艺术。把父亲创作的6件作品全带到杭州去,3月间,父亲接到浙江省文化局的通知,邀请他到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院)参加民间艺人培训班学习,他预感到自己的黄杨木雕专业有发展的希望。在美院短期的培训期间,他结合新社会的时代要求,创作了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苏武牧羊》和寓意着反抗封建婚姻和具有自由恋爱思想的《牛郎织女》,参加上海“华东六省一市民间美术观摩会”,《苏武牧羊》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得到陈毅市长的高度评价,获华东一等奖,曾轰动一时。翌年,被文化部选送到前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阵营造型艺术展览”,《苏武牧羊》发表在苏联《文艺报》上,作品被列宁格勒博物馆收藏,温州黄杨木雕开始在国际上赢得荣誉(当时是称温州黄杨木雕)。各种新闻媒体把王凤祚的黄杨木雕宣传开了,在美术界也造成很大影响。父亲的雕刻技艺,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保护和发展民间美术,美院成立了民间美术系,留下他担任黄杨木雕教师。1953年5月,华东地区第一期民间艺人培训班开学,黄杨木雕学员有福州阮宝光、陈依美,乐清王笃纯。,1953年6月间,中国美协北京市工艺美术服务部主管金逢孙,到美院向父亲订作了三件《苏武牧羊》、五件《捉迷藏》,要作为国礼和国家收藏。适逢王笃纯正在美院学习,一起参加了制作《捉迷藏》的订货任务。父亲的黄杨木雕,在建国初期市场簫条的背景下,得到了重视和专家的热捧,从此也带来了乐清黄杨木雕由衰转兴的契机。1954年12月,中国美协金逢孙再次来美院,父亲要王笃纯回家后,把失业在家的民间雕刻艺人组织起来的想法告诉了金逢孙,得到金逢孙同志的热情支持。培训班结束,王笃纯回到家乡翁垟,带着父亲的嘱咐和省美术干部葛克俭同志的委托,到地团“八华堂”找叶润周商量组织黄杨木刻生产社的事,王笃纯的设想也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于是在翁垟南街村自家屋傍的“塔山寺”作为生产场地,为首组织起失业的雕刻艺人,成立“乐清黄杨木雕生产小组”,最初只有9人,王笃纯担任组长,叶润周担任副组长,艺人们设计作品有困难,父亲每次都用探亲回家的时间,指导他们创作,为他们设计样品。“九人小组”成员,家庭生活极度困难,合作资金无法筹集,王笃纯写信给金逢孙同志,为扶持黄杨木雕的特艺品种,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汇来了200元预付款,产品由金逢孙主管的北京市工艺美术服务部包销,从此打开了销路。1956年6月,由于发展的需要,“黄杨木雕生产小组”搬迁至柳市镇包宅村,经县手工业联社批准,更名为“乐清县黄杨圆雕生产合作社”,人员增至30多人,产品由中国土特产出口公司浙江省分公司购销,黄杨木材料从永嘉山区采购。

父亲时任浙江省第一届政协委员,来乐清视察时,在黄义桃县长的陪同下,视察了黄华砺壳厂的作业艰难,急需一艘笼壳船,了解到乐清黄杨圆雕生产合作社的发展情况,生产人员增加,出产量提高,却出现了原材料短缺,回省城后,他就向省政协挮交了《关于解决乐清黄杨木雕生产原材料问题》和《关于觧决黄华砺壳厂海上作业的笼壳船》的提案,笼壳船的问题得到很快的解决,黄杨木原材料也得到省林业厅的极大重视,并向全国出产黄杨木的地区发函。出产黄杨木的很多林区纷纷来信配合提供资源,黄杨木原料迎刃而解,乐清黄杨木雕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北京、上海、杭州等市的工艺美术服务部,杭州西泠印社礼品商店,浙江美幻公司等单位都要求订货经销。年产值,由原来1956年的2000元骤增至9700多元。至上世纪70年代末,厂里在册职工300人,外加工人员近1000人。这也是乐清黄杨木雕有史以来从业人员最多,产量最高,销路最广的时期。当时,乐清黄杨木雕已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父亲王凤祚:中国当代黄杨木雕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扎根民间的黄杨木雕
“浙江三雕”之黄杨木雕
[非遗]乐清黄杨木雕
乐清的黄杨木雕
朱子常黄杨木雕
“千年难长黄杨木,千年黄杨难做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