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掐指算了算后疫情时期の消费趋势

四月就在眼前。虽然已经春暖花开,但很多业态的春天还没回来。

在仍处于疫情风暴中心的西方国家,百货商场是这样的👇 

       

△ 今年3月下旬的法国巴黎老佛爷百货,空无一人(图源:虹摄库尔斯克)

国内的线下生意也很难做。电影行业最惨:往常最吸金的“春节档”在今年凭空消失,院线都快顶不住了。 

       

△ 3月底,全国部分影院复工,新疆有史以来第一次夺得票房冠军

大家知道,电影院和商场往往“一荣俱荣”。

逛完商店看电影 or 看完电影买东西,是我等城镇青年打发时间的标准方案。但在“非常时期”,这两样活动一起泡汤了。

国内实体零售又有多难呢?有行业老炮透露:今年2月,国内零售门店线下客流下滑几乎100%;而线下业务为主的零售品牌业绩下滑在95%以上。 

       

△ 3月中旬复工的济南某商场,几乎没人(图源:家在济南)

既然线下不好做,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自然开始想线上应对策略。

我上网搜了半天,发现各大平台的数据都反映了大家一股脑往线上冲的事实。

我的前同事六子,一年前跳槽去了天猫,现在在杭州过得美滋滋。在我的威逼利诱下,他爆了个料:他们今年搞3月8日“女王节”,有2万多家品牌的销售额比去年翻了好几倍。

线上和线下,可真是冰火两重天了……

本来没开线上店的品牌也急了。从1月底到3月下旬,找六子他们平台办进驻的有1.2万个牌子。 

 

△ 六子の爆料

现在看起来,线上非但不是线下的阻力,反而可能是助力。

不妨来个铁口直断:消费变局的大冰山已经开始冒尖了。

经过一番潜心研究(加上拷问六子),我总结了“后疫情时代”可能出现的消费趋势

下面就来跟大家详细说说。

从商家角度看,大家盼着消费者能在疫情过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提拉下半年的营收。

不过据我调查,大部分20-35岁消费主力青年更倾向于“报复性存钱”。说白了就是大家对今年的就业、薪资情况心里没底,索性尽量多存现金;就算花钱,也一定要“精准”消费——这是摆在明面上的趋势

你大概能猜到,最近电商卖得最好的必然是实用的、跟实际需求贴合的商品

就拿这些日子朋友圈出现最多的图来说,它们大概率是家庭自制“美(an)味(hei)佳(liao)肴(li)”。

△ 车祸现场估计也不老少

为了防止做出难以下咽的“古董菜”,年轻银想了很多办法。六子跟我说,他们三八节做活动时发现:小家电品类卖得最好的就是这些厨房用品。

“比如那种多功能料理锅,20分钟的销量就超过去年这时候1个小时,今年1小时超了去年全天的量。电烤箱、绞肉机、面条机、电热火锅啥的也是,卖得特别火。”

你未必用过“料理锅”,但人家现在是火爆单品👇 

       

     

我总结了,年轻人的“省钱”不是“少花钱”,而是买他们觉得有用的东西。

这可以叫“理财脑消费”。简单来说就是:购物也要算清投入产出比。

还有个好玩的现象:洗碗机的销量也比去年同期涨了300%。 

       

     

想想也是,所有人都被困在家里做饭、吃饭,需要洗的锅碗瓢盆自然也比平时多了。洗碗机不仅能解放劳动力,更能降低家庭成员为“谁刷碗”问题battle的几率。

消费者一旦把东西置办上、形成使用习惯,很快就会被养得更“懒”。

说到需求催生新机会,六子说了一段特别经典的话: 

 

  

他说,事实上也的确有一波乍看看不懂、其实满足细分需求的产品卖爆了。

👇比如这个“杀毒品牌”叫“59秒”,就是最近火起来的。不管品类还是名字,似乎都有点“怪”。 

       

△ 一根小棒棒,解决了多少父母给玩具杀毒の烦恼

产品原理特简单,就是用紫外线杀各种细菌病毒。你以前未必用得上,但疫情一来,它可能突然就变成必备品了。

所以,需求永在。能真正击中用户痛点的产品,今后也会更火。

品牌方终归好办,线下渠道不行了就转线上呗。

但商场怎么自救呢?

这个问题hin好。不知道你记不记得,最近这两年,很多线下商场想发展线上渠道,而互联网公司却又想开辟“线下流量入口”。现在大家出不了门,不正是线上线下流量勾兑的好时机吗?

我最近刚好看到一个例子:优衣库将于4月25日在东京原宿开一家概念店,叫“Uniqlo Harajuku(はらじゅく)”。 

       

        

这家店怎么联动线上线下呢?店里会设置一个叫StyleHint Harajuku的专属空间,专门配合去年优衣库和GU合作开发的StyleHint App使用。 

       

△ StyleHint App

顾客想买什么样的衣服,就把服装图片传到这个App里,软件就能自动帮你从线下门店的货品中找到它。不过说老实话,这种方式搁在国内市场就还是太简单。

中国消费者见惯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不玩个大的不足以博取眼球。

上海新天地商场就玩得挺大。我看到媒体写文章说,新天地最近在开通天猫店,还打算直接把商场一楼时装大秀搬进淘宝直播里。

等直播正式开通之后,消费者就能一边看秀一边买衣服,相当于赛博逛商店了。 

       

△ 上海新天地,图源见水印

对商场来说,这步棋下得很妙。

短期内看,保住了一定的客流量和销售额。长期看也打通了线上渠道,以后线上线下两开花不成问题。

商场一楼除了大秀,一般还有新式奶茶店。巧了,喜茶、奈雪等你最爱嗑的新茶饮也转战线上了。 

       

△ 熟悉的视觉设计,有内味儿了

连宜家这种不愁卖的“行业皇帝”都搞了线上旗舰,甚至还有“样板间”板块。用户除了不能去宜家样板间床上乱躺,想买的都能直接下单。 

       

        

宜家这种极其重视“空间化零售”的品牌都做线上了,说明疫情确实踢了很多大牌一脚,“逼”他们赶紧求新求变、冲冲在线零售。

而这只会是个开始,绝不会是结束。 

时效性较弱的交易当然可以交给线上。

但很多小区仍处于封闭状态,去菜市场买菜、去便利店随手买日用品,甚至照管宠物……这类事情怎么办呢?

我调查发现:就连这些“一小时生活圈”之内的事,也完全可以线上完成。

这会是疫情结束后一大重要消费趋势。 

       

△ 比奥特曼打怪兽还轻松

比如闲鱼这个App,在关键时刻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查了查,疫情期间,闲鱼在武汉地区的交易暴增200%,绝大部分都发生在1到2公里以内,说明是同城交易没跑了。

六子也提供了一个料:1月底到现在,有3万武汉猫奴在闲鱼上接力,为主人不能返回、独自在家留守的猫咪送去水和食物。 

       

△ 这项“特殊服务”甚至拉动了开锁师傅的生意

在封闭的小区里,越来越多老人在儿女和社工帮助下学会用盒马之类的App买菜、点外卖。

横发会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了疫情早期年轻人不得不早起,跟老人抢着买菜的事情。 

       

△ 那篇文章叫《非常时期,买菜APP成了另类QQ农场》

很多用户从“对App不感冒”变成“不得不用App”。这些改变正在“蚕食”消费者的旧习惯——“食”着“食”着,互联网产品就破圈了。

我和六子都认为,这波疫情过后,社区“一小时生活圈”里会出现更多新型门店和小业态。它们必然是把线上线下渠道互通玩得最6的一帮商户 

       

△ 等爷爷奶奶熟练掌握线上买菜的技巧,菜店也得求新求变了

至于大品牌,也得强化自己门店在一小时路程范围内的获客能力了。

还是举优衣库的栗子。它是国内最早做门店送货的国际品牌之一,你上天猫买他家衣服,可以直接去附近的门店提货,或从最近的门店发货。 

       

        

据我分析,大牌搞一小时内配送是迟早会普及的。到时候也会催生出很多新情况,比如限量款发售,消费者就不用排队去抢了。

线上花里胡哨的邀请码、限量券,都“饶不了”消费者。

说到最后,“后疫情时代”最直接的商业趋势还是直播的普及。

疫情把全民在线时长大大拉高了。据QuestMobile统计,2020年2月,移动互联网单用户的月度上网时长比1月份增加了16.4小时。 

       

△ 图源见标注

在这多出来的十几个小时里,你能多看3场每场5小时的购物直播。

“宝宝们,来咯!”这话多重复几次,得让你多花多少钱? 

       

     

品牌也不傻,一方面要跟主播合作,另一方面自己的直播也得开起来。不管什么行业、多大的牌,现在都绕不开直播这条路了。

先说行业。有些买卖看上去不适合线上做,现在也当机立断播起来了——“居家装饰”就是例子。

你想啊,一家好几口子人闷在屋里隔离一两个月,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会骤然升高。想把爱吵架的父母分开隔离,你需要一个屏风;想从超重老公的臀下抢救被坐塌的沙发,你需要买个新的…… 

       

△ 欧洲疫区人民拥有同样的烦恼

疫情期间,线下家居店是没得逛了,除了直播,品牌还有更立等可取的好办法吗?

连锁门店非常多的居然之家,就以单店为单位做淘宝直播。232家门店,一共播了4810场,总时长将近7千小时。

相当于你去逛商场,一个导购跟你哇哇介绍了290多天。吓人。 

       

     

有用没用呢?我跟六子请教了一下,他说按以往数据模型来算,居然之家这波直播估计带了4.8亿元人民币成交额,新客能增加11万左右。

再说试着搞直播的大牌。一个规律:品牌越大,直播越花样百出。

最近的例子是耐克。六子推荐我看了它3月26号在天猫旗舰店的直播,叫“Air Max Day 2020”。

我进去听了半天卡姆聊天、黄旭唱歌,最后顺手买了双鞋才走…… 

       

△ 说起潮鞋,卡姆可精神了

耐克这场直播也动摇了我的固有观点:

之前我老觉得电商站内直播就是为了带货,跟商场导购介绍商品没区别。但耐克这个直播做得就很有意思,更像是一集穿插了卖货环节的综艺节目。

虽然目的还是卖卖卖,但这样卖货,姿势的确更自然。消费者看高兴了,下单概率也更大(我就是)。

所以,有实力的品牌真有必要多想想:怎么靠更🐂🍺的直播取悦消费者。这很可能就是品牌打破天花板、打破圈层的突破口。


全球疫情之下,整个世界的实体零售业都受到极大影响,连苹果这么硬的公司都撑不住了,计划大量关闭中国市场以外的门店。 

       

     

但为什么同样是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就能自救,甚至还能在商业打法上创新?

我和六子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新基建”hin重要啊!但它绝不只是硬技术的“基建”。

请试着想想:电商直播、天猫旗舰店、智能物流、本地生活App,背后是谁在支撑呢?

你可能想喊出某个巨头的名字。对也不对。

平台巨头像一个结构复杂,但坚实牢固的巨型支架,有力支撑着中国商业世界,以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而支撑力看上去是巨头,其实更是一套完整的战略体系

这在疫情下的两个月凸显无遗。如果没有即插即用的平台设施,商家即便想做线上生意,未必有这个决心。

驱动商业逻辑变迁的,永远是一种重新审视消费行为的新思潮,是一粒从天而降的灰尘。

最终是我们的生活变迁,和中国的商业公司互相成全。 

       

       

要我说,一场疫情并没有削弱中国商业的活力。

它只是改变了中国商业数字化转型的斜率。

设计/视觉:团结湖水怪/Y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又爆新玩法:直播战场不在直播间
宜家开出没人睡觉的店,成交创纪录
别把自己当李佳琦!搞不清这几点就开直播,你可能撑不过疫情!
屈臣氏老矣?
非常时期,买东西进群说!看百货、餐饮等传统商家如何应对疫情
营销数字化案例100篇之67:疫情常态化!直播常态化!三雄极光营销数字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