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时代诗歌与新媒介 李少君

要: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媒介也在不断更新,伴随媒介更替,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也体现础不同的特质。在新时代诗歌创作中,与新时期的创作实践相比,创作者的主体性逐渐从个人的主体性转向了民族、人民的主体性,从自我贬低、自我否定走向自我肯定。在当今社会数字化进一步搭建的大背景下,新时代诗歌或将通过主题写作、生态写作、女性写作的方向实现新的突破。

关键字:主性;媒介形式;新时代

一、媒介与诗歌的关系

  媒介革命深刻影响了诗歌的发展,诗歌伴随媒介的革命发生变化。从中国诗歌史来看,伴随媒介的进步革新,诗歌发展逐渐呈现出大众化、平民化、草根化的特点。自殷商至晚清,中国的主流媒介经历了从龟甲骨到竹简布帛,再到纸张和印刷术的普及,直至现代印刷革命和出版革命,大规模机械复制时代来临,每一场深刻的媒介变革都极大提高了诗歌的普及和大众化程度。以唐诗发展为例,造纸术的进步与发展降低了教育成本与书籍成本,极大促进了诗歌的传播与繁荣,最终产生“盛唐景象”。林庚先生提出

李少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文联第四届全委会委员,海南省文联作协成员,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海南高校文学社团联盟总顾问,《天涯》杂志主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主编。

盛唐诗歌是“寒士文学”,有“布衣”倾向,实质是指诗歌的平民化趋势,导致诗歌由贵族阶层向社会中下层扩张,《全唐诗》得以收录上万首作品。到了新文学革命时期,现代印刷出版社的发展促进了以报刊为载体的新诗歌的诞生,不仅改变了文学形式,更重要的是为新思想观念奠定了良好的传播生态,为新诗革命、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

  在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诗歌出现新的样态。在经历了BBS、微博、微信和短视频等多种媒介的发展后,诗歌由此进入了真正民主化时代。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天涯社区通过引入知名诗人发表的作品,获得了海量关注,同时带动了草根创作者的写作热情,为诗歌文学的创作开创了新的空间;在新浪微博时代,网络的碎片化和短评形式达到了新的极致,使诗歌拥有大规模网络传播的可能性;发展到微信时代,其碎片化、去中心化、强社交性等特微公众号的传播力度,加上手机日益普及,人手一部,使得诗歌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诗歌进入一个人新的大繁荣时代;而在短视频的年代,诗歌可以以视频为媒介,打破了文字阅读的局限性。《诗刊》杂志与快手联合的“快来读诗”等诗歌朗诵实践活动也表明,有效利用媒介能更好地促进诗歌传播与创作。

   中共十九大报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首先是一个政治、经济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文学和诗歌概念。因为好的文学才能真正实现时代精神。黑格尔曾特别强调时代精神在历史实践中展现自身。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一定会在文学和诗歌之中闪耀光芒。

  主体性是新时代诗歌的关键字,但主体性不仅仅是个人主体性,还可能呈现为人民主体性、民族主体性、民族主体性,甚至,体现时代精神的主体性。理解这样的主体性,可以结合“境界”来谈。冯友兰先生认为“境界”是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境界,被作为古典文学中对文学或者诗歌评判的一个最高标准,它既代表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精神水平,也代表一个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内涵,它体现了个人性和社会性的关系,也是一种内在超越的哲学观念。

  新时代的主体性应该从“境界”概念中寻找启迪,从个人的主体性,向民族主体性、人民主体性升华。杜甫的创作中就体现了这样的历程,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自负,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阔胸襟。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苦难,接触到社会与民众后,以走向人民主体性的情怀,赢得了“人民诗人”的称呼。

二、新时代文学特征与新时代诗歌创作

  如何确定新时代诗歌的特征?可以通过与新时期文学的比较发现。

新时期文学的创作实践,主要强调人性,包含了对人性的关怀,对人性的伸张。但同时,个人性在不断地向内卷的过程中趋向极端化,由人心而欲望,由欲望而消费主义,我消费我存在,最终碎片化原子化,导致文学变成了一种自言自语,变成了对社会对广大世界的漠不关心,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个人欲望而且是极度的物质欲望。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创作在对所谓的人性深度挖掘时,由于缺乏与外在的联系,由于过于强调个性,就如同在沟通中过分强调个人方言,此时个人纯粹的独特难以被人理解。毕竟,人都是社会中人,有着公共性的部分。为了更好地被多数人理解,方言也需要被翻译成普通话,或者直接选择普通话与人沟通。普通话就是一种公共性表达。因此,这也启发新时代的创作者,为了更好的创作新时代文学,需要寻找个人与社会、群体平等而融洽的沟通交流机制。

综上所述,新时代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根本性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体现在从自我贬低、自我否定走向自我肯定,从解构主体走向建构主体,从虚无主义走向文化自信。第二个方面体现在从纯粹的个人性,走向了公共性和人民性。新时代文学也将在这样的创作中拥有新的美景、新的结果,呈现出新的形象。

因此,新时代诗歌写作,预计未来将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将人的独特生活体验与时代普遍性相结合的主题写作,这是小我与大我的融合,也是个人独特体验与社会公共性、时代普遍性的融合。主题写作范围广泛,也包括爱情主题写作、时代总体感受写作等多方面,诸如慧特曼《草叶集》中对大陆的赞美和讴歌,艾略特的《荒原》中对时代的总体性感受思考等等。而新时代主题写作,与新时达伟大的历史实践中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扶贫干部王军军在云南花鹿坪制作的《花鹿坪手记》,是新时代诗歌的收获,也是主题写作的代表之作。二是在新的生态文明思想之下的生态写作,也可以称之为自我写作。在目前疫情影响下,新的生态文明思想正在形成,人类重新关注自然,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新时代生态文学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不仅是对自然生态保护的书写,更是容纳了新的世界观、新的宇宙观的创作。因此当代作家刘慈欣的《三体》和屈原的《天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郭沫若的《女神》一样,是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之时,一个新世界观、新宇宙观的体现,是对自然、天下、宇宙的重新认识。

三是包含个体性和公共性的女性创作。由于新时代的文学创作竹简体现出个体性和公共性交融的特点,天然拥有该融入视角的女性写作,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共同文学潮流。因为其历史和现实境遇,使得女性写作除了包含特有的个体性,在张扬主体的同时,本能地包含了他者视角,公共视角,会包含男性视野中的自我,其形象建构是包容性开放性的。而男性创作,长期受强势主体意识的影响,很容易忽视女性的感受。

诗歌不仅是个人形象地最佳呈现方式,也是一个时代形象的最佳表现方式。诗歌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形象地呈现,但 不应该只是强调个人的自我,而是超越了自我的独特性的存在,同时包含无穷的方法的人们,能够被他者聆听和理解。新时代文学正在逐渐展开,新时代文学因其强烈的主体性,包含个人主体性、人民主体性和民族主体性的特质,其原创性可能远超新时期文学,并创造主动的精神力量,从而可能产生具有世界共同价值普遍意义的典范性作品。

澳门大学中国文化论丛2022年第一期

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发布

#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论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阳江河:用诗歌为共同时代“招魂”
食指与余秀华争论背后,是士大夫诗人的巨大失落
论证博客和博客书的非正常关系
浅论“新红颜写作”
新青年·新势力 | 春天很好,你们都在场
陈培浩:碎片化时代的逆时针写作 | 新批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