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的今天 1915年4月22日 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施放毒气

约翰·辛格·萨金特 (John Singer Sargent) 的“毒气” (1918)

1915年4月22日,德国军队向位于比利时伊普尔的两个法国殖民师发射了150多吨致命氯气,震惊了西线的盟军士兵。这是德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毒气袭击,它摧毁了盟军的防线。

1917年3月,戴着防毒面具的士兵检查李-恩菲尔德步枪。芥子气在几天内仍然有效,在战壕中很难避免。

自古以来,有毒烟雾就偶尔用于战争,1912年法国人在警察行动中使用了少量催泪瓦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人开始积极研制化学武器。1914年10月,德国人在炮弹中放置了一些小型催泪瓦斯罐,向法国新沙佩勒发射,但盟军并未暴露。

在伊普尔第三次战役中戴着防毒面具的澳大利亚士兵。

1915年1月,德军向东线波利莫夫的俄罗斯军队发射了装有二甲苯溴的炮弹,这是一种更致命的气体。由于寒冷的天气,大部分气体都冻结了,但俄罗斯人仍然报告说,新武器导致1000多人死亡。

1918 年埃斯泰尔战役期间,英军被毒气致盲。该图像在此仅用作毒气影响的参考。

1915年4月22日,德军发动了当年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进攻。被称为第二次伊普尔战役的攻势开始于对敌方阵线的常规炮击。当炮击平息后,盟军守军等待德军的第一波进攻部队,但当氯气飘过无人区并进入他们的战壕时,他们陷入了恐慌。德国人用风吹毒气瞄准了前线四英里,并摧毁了法国和阿尔及利亚殖民军队的两个师。盟军的防线被攻破,但德国人可能与盟军一样对毒气的破坏性影响感到震惊,但未能充分利用,盟军占据了大部分阵地。

4月24日,对一个加拿大师的第二次毒气袭击将盟军推得更远,到5月他们已经撤退到伊普尔镇。第二次伊普尔战役于5月25日结束,德军的收获微乎其微。然而,毒气的引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在 1915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二次伊普尔战役中使用了氯气。

德国在伊普尔发动毒气袭击后,法国和英国立即开始研制自己的化学武器和防毒面具。在德国人带头的情况下,大量充满致命物质的射弹污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德国人于1917年引入芥子气,使皮肤、眼睛和肺部起水泡,造成数千人死亡。

1916 年开发的小型箱式呼吸器是发给盟军的最有效的防毒面具。这件是 CEF 第 38 营的中校佩戴,他在维米岭战役中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听到气体警报器发出响亮而独特的噪音的部队不得不迅速戴上呼吸器。

军事战略家为使用毒气辩护说,它降低了敌人的反应能力,从而在进攻中挽救了生命。实际上,对毒气的防御通常与进攻性发展保持同步,双方都使用了复杂的防毒面具和防护服,这基本上否定了化学武器的战略重要性。

1917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也研制和使用了化学武器。未来的总统哈里·S·杜鲁门是1918年向德国人发射毒气的美国野战炮兵部队的队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总共使用了超过 10 万吨化学武器制剂,大约50万士兵受伤,以及近30,000人死亡,其中包括2,000名美国人。


部分毒气伤亡人数统计

1917年8月,第1师损失了3,351名步兵。最严重的时期是8月15日至18日高强度战斗期间,当时毒气造成的伤亡人数为338人。

第1营在8月18日遭受14人毒气伤亡,第二天又有7人死于后遗症——可能是受污染的泥浆或挥之不去的烟雾造成的。

第4营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整个月的190人伤亡中,有77人因毒气造成。8月18日,其39 名士兵死于毒气。

第14营因毒气损失 83 人。

第2师也被毒气淹没,但其步兵损失较为有限,一个月内每个单位约有12名化学人员伤亡。与该师的步兵总损失2,914人相比,这相形见绌。

第3师基本上没有参加战斗,较少受到化学混合物的影响,其步兵师在8月只遭受了轻微的毒气损失。然而,也有例外,例如第50营,该营有388人死伤,其中69人死于毒气。

第4师显然不是德国毒气的目标。尽管它在 Lens 对面进行控制,但它的毒气伤亡很小。然而,一些单位被严重淹没,包括第75营,37人死于毒气,还有第102营,有31人被化学烧伤送往后方。

前线的支援单位,如机关枪连,也受到毒气的重创。16架机枪连列出了总共271人死亡或受伤,96人因毒气伤亡。瓦斯造成的高伤亡率可能是因为枪支不容易从瓦斯污染地区移开。

通信线路也成为攻击目标,沿线工作的少数单位——先驱者、劳工和工程师——毫发无伤。

8月15日至25日,加拿大人遭受了1,122人毒气伤亡,而总数为9,198 人。

英国战争艺术家埃里克·亨利·肯宁顿(Eric Henri Kennington)的一幅柔和素描描绘了一名失明的士兵从芥子气中恢复过来。

禁止化学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尽管国际社会对化学战的批评越来越多,但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在各种殖民斗争中使用了化学武器。1925年,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但并未禁止其发展或储存。大多数大国都建立了大量的化学武器储备。1930年代,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使用化学武器,日本对中国使用化学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化学战并未发生,主要是因为所有主要交战方都拥有化学武器和防毒面具、防护服和探测器等使它们失效的防御措施。此外,在一场以闪电般快速的军事行动为特征的战争中,战略家们反对使用任何会延迟行动的东西。

然而,德国确实使用毒气在其灭绝营中谋杀了数百万人。自二战以来,化学武器只在少数冲突中使用过1966-67 年的也门冲突、1980-88 年的两伊战争——而且总是针对缺乏防毒面具或其他简单防御措施的部队。1990年,美国和苏联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其化学武器库削减80%,以阻止小国储存这些武器。1993年,签署了一项禁止生产、储存(2007年后)和使用化学武器的国际条约。它于1997年生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4年诺曼底登陆,盟军为何不用毒气弹加速战役进程?
一战时遮天蔽日的毒气战 德国率先使用 一次杀死5000人
底线被践踏:一战中惨烈的毒气战
二战时候德军总背着一个大铁罐,是个啥玩意呢?
恶魔无形!百年毒气战掠影
欧洲的珍珠港——二战中的巴里空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