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证处不给办继承公证怎么办?其他继承人不配合办公证怎么办?

在我国,办理继承手续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公证后继承人拿着公证书到不动产登记管理中心、银行等机构办理遗产过户、转支手续。第二种是在法院办理,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调解、判决遗产归哪些继承人所有,继承人再带着法院调解书、判决书办理前述过户、转支手续。

继承公证与法院判决继承两种方式,最大的区别是继承公证必须要其他继承人配合(即便有遗嘱),法院判决不需要其他继承人配合。

公证处不给办理继承公证,常见的理由如下:

1. 缺少其他继承人的信息,或者其他需要的文件材料。根据《办理继承公证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办理继承公证所需的文件材料有:继承人、被继承人的身份证件、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全部法定继承人的基本情况及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其他继承人已经死亡的,应当提交其死亡证明和其全部法定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遗产权属(权利)凭证原件、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原件、婚内财产约定原件(如有)、放弃继承表示的声明书,涉及代办,则还需要提交委托书、监护证明等等。

很多继承公证由于年代久远,且祖辈一直没有办理过继承手续,会导致需要提交的合法继承人及亲属关系证明非常庞杂,但是公证处基于有行业规定不能少证明材料,所以在办理继承公证时继承人会面临开不出材料的窘境。

2. 其他继承人不配合。根据《办理继承公证的指导意见》,即便有遗嘱明确约定遗产只归某一位继承人,继承公证也需要所有有继承权的人共同办理,实践中常常因为其他继承人对遗产分割的不满而不配合。

所以对于其他继承人不配合办理公证的情形,在法院诉讼解决继承问题是唯一选择。

结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最新发布的《遗嘱继承纠纷审判白皮书》以及北京婚姻家事律师秦嘉泽律师团队经验的总结,我们将实践中常见的法院诉讼解决继承问题类型,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独生子女拟继承已逝父母的遗产,但是由于父母的父母去世在后。

常见的是父亲去世比较早,爷爷、奶奶在父亲去世后死亡,再之后母亲去世,这种情形下独生子女办理继承还必须提交爷爷、奶奶继承人(也就是姑姑伯父等等)的相关证明文件,由于手续实在复杂,所以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予以处理。

2. 继承人缺乏获取部分继承人身份信息的途径,成功立案后可以通过起诉申请法院出具调查令进行核实并确认。

如由于年代久远、人口流动频繁等社会原因,诉争当事人无法提供材料证明诸如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生的继承人的户籍、生存材料,请求法院出具调查令向行政单位进行核查,以确认其他继承人的客观情况。

但是实践中,往往当事人难在立案的第一步,因为继承案件法院审查比较严格,如果准备不齐全,法院立案审核部门会反复打回立案申请,立案不成功也就不能进行后续的调查取证。

3. 因家庭矛盾,部分继承人虽不否认遗嘱形式效力,但在诉前不配合遗嘱指定继承人完成过户登记。

一旦持有遗嘱方提起诉讼,出于诉讼风险等考虑,其便同意配合办理过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者视点| 赵莉:独生子女是不是无法继承父母遗产?
继承权公证书
房产继承,你必须了解的细节
独生子女继承遗产并不简单 也需立遗嘱
怎么看待“2017年独生子女也无法继承父母房产”房产新动态?
微信聊天记录保全公证、公证遗嘱怎么办理?这些案例一定要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