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阳来啦?!不要怕,李凌峰医生教你辨证用药,全是干货不套路

“坐我旁边的同事阳了,该怎么办?”

这是人民日报昨天热搜上的一句话。

最近二阳和甲流都有点抬头的趋势,也搞得大家有点人心惶惶的。当然,从我们得到的发馈来看,二阳的症状确实没有第一次严重,甚至有些朋友可能以为就是个小感冒。也避免不了有带病上班的情况。

至于后面会咋样,目前说实话就三个字“不知道”,当然,本着能不上赌桌尽量不上赌桌的原则,还是建议大家做好防护,养好身体。

之前李凌峰医生讲过关于新冠、甲流、诺如病毒这一类外感病的辨证和用药,再次扒出来,希望给需要的朋友一点帮助。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来源于黄帝内经,意思外感疾病中一个人感受了外邪,那么他的正气一定是不足的。这里有两个变量,即正气和邪气,它们的强弱盛衰决定了是否感邪,及病情轻浅、预后好坏。

一个人正气强或是邪气弱时,就不会感冒,当正气过于虚弱或邪气过于强时,就会出现感冒。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弱病幼是易外感人群,因为他们的正气相对不足,但在强大的瘟疫邪气如新冠面前,大家也看到了众生平等之象,所有人几乎都不能幸免,但是感染归感染,不同人病情程度亦有不同,正气强的人症状轻,正气弱的人症状重,这很好理解。

从甲流的传染性来看,是弱于新冠的,但是表现出来的症状比较重,主要是发热、全身酸痛、头痛,后续还会出现咳嗽、鼻塞、流鼻涕等。

大家觉得症状重是因为甲流的热势高,难退热,易反复,发热时全身的体感差,因此感觉症状比较重,但从危害性上来讲,甲流肯定不如新冠的。

新冠退热后才是本病真正开始,后续出现咽痛、嗅觉味觉丧失、咳嗽等,当这些症状都消失后,去拍胸片也还有很多肺部残留的感染灶,还有一些阳康后便剧烈运动猝死的案例,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很多人看诊时都有反馈到,新冠过后自觉精力大不如前,就算是平时自觉比较健康的人都是如此,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新冠消耗了人的正气。人体与病邪抗争时,是会有损失的,人体自身也是会受到伤害的,这受到伤害的程度与疾病邪气有关,还与自己的处理措施有关,错误的处理如滥用退热药、清热药、抗生素等都会加重身体的损伤,这样的损伤在短时间内可能就是表现出精力的下降,一些慢性疾病如湿疹、鼻炎等的诱发。

在刚经历新冠后,大家觉得终于解放了,开始放纵一波,熬夜喝酒、胡吃海喝,更加导致了正气损伤,新冠邪气本就有残留,因此再感染甲流,就变成了雪上加霜了。可以简单理解为新冠是踹门的,甲流是抢劫的,人体是受损失的。

既然我们不能选择疾病的性质,也就只能选择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外感疾病以及如何增强自身体质来对抗邪气。

辨证论治,效如桴鼓

中医对于外感病的处理原则都相似,首要任务就是要驱邪外出,在疾病初起,发散类药物或处方是首选。根据感染邪气的性质、自身体质不同,表现出来的形式、症状也不完全相同,比如同样得甲流,有些人高热、有的人低热,有人全身酸痛,有人头痛,这些症状大多不具有特异性,此时就需要结合所有症状,分析出疾病的症结在哪里,这个过程就是辨证论治。当然这个就比较专业,三两句也不能说的完全,这里有个表,可以辅助大家使用中成药辨治。

这个表的内容全部掌握,可以处理临床上大部分外感疾病。

感冒辨治,最关键就是分清寒热属性,白字表示热症,黑字表示寒症,中间绿色字体寒热均可见,如果是比较典型的寒热,通过这个表的症状对照,是可以很清楚的得出疾病寒热属性的。

可以分以下两步完成辨证论治过程:

①确定主药:在两个圈中的症状是辨别风寒风热的主要症状,确定主要症状后就可确定选用治疗风寒还是风热的主要药物了。这里风寒我们选用感冒清热颗粒,风热选用银翘解毒颗粒,这里只是示例,还有其它许多功能相似的药物,也可以替换使用。

②确定次要药物:如果有下述橘色框中症状,还可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加入对应对症的药物。通过这两步选出来的药物在大方向上是不会有错误的,但是这里有个难点。临床上症状大多属于寒热错杂,兼夹其它症状也比较多,所以寒药温药常常搭配一起使用,通过3月甲流期间我接诊的数百名甲流患者,我这里也总结出了基本的特点,及中成药常用组合,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这三种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及给药的方式,实际上还要根据每个症状寒热的具体比例来调整用药的比例,这里为什么每一个都用了藿香正气液,是因为本次甲流湿邪特征比较明显,这里有个本次甲流典型的湿重的白腻舌苔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这里讲两个个大家容易误治误用的点,避免大家踩坑比用对药更加简单,而且更有意义。

1、退热药的坑

退热药分为中药退热药及西药退热药。关于中药退热药,市面上大家熟知的中药退热药比如小儿柴桂、豉翘清热、小柴胡等,这些药的退热效应是明确的,但是它们退热都是靠药物中大量清热解毒药物,强行把热压制下去,所以能看到退热的效果,但是很快又会复发热。

同理,一些西医院医生喜欢配蒲地蓝消炎片、蓝清口服液、鱼腥草合剂、连花清瘟胶囊等等用于感冒退热,这些都是不辨证滥用典范,只用这些治标的药也是会损伤人体正气,掩盖症状的。因此,要在辨证明确有内热的前提下,配合辛温或者辛凉的解表药一起使用,才是符合中医治则的;这些所谓退热药我基本不用,因为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基本可以避开这些药,一样可以很快退热。

关于西药退热药。首先我是不反对使用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在内的退热药的,因为这些药疗效更加确切,退热效果更加显著,副作用并不比随意使用中药退热药大。在热势较高(>38.5℃),全身症状严重,精神状态不佳的前提下,有节制的使用我是认同的,也是符合中医急则治标原则的。很多人觉得,这些退热药发汗伤阴就是不好,确实不好,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可以适当补充液体来弥补这个缺陷。当然,光用退热药肯定是不行的,配合中药/中成药一起使用,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2、抗流感药物的坑

按甲流来说,首先明确奥司他韦是有确定效果的,而且是相当安全的。这个药物原理是可以抑制甲流、乙流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病毒再复制和传播。但是已经生成的病毒不会被杀死,停药后病毒就会继续复制和传播,造成继续感染,因此越早吃药,病毒载量低,就越容易控制症状,这也是需连续5天服药的原因,因为时间不够的话,存量病毒可能东山再起。有些人感染四五天了才买到药,这时候才用,此时意义已经不大了,或是用两天看着退热了,就停掉了也是不符合使用规律的。

这个药物最主要的问题是很多人会有胃肠道的反应,特别是平时脾胃就比较弱的,这种不适症状会特别严重,我还是不建议使用的,或者可以试一下,如果反应大可以停掉不用。这时候中医药就体现出优势了,中药可以有效调整身体的状态,让身体可以更好地处理掉病毒,可以理解为两军对垒,中药可以强化我方士兵,奥司他韦可以围困住敌方士兵,作用方式不同,所以是可以一起起到协同作用的,但是相关药物相互作用机理是不明确的,所以需要隔开至少半小时服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本次甲流,很多都有体会,除开本身退热困难不谈,退完热第三天左右又反复发热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据最近大量临诊总结发现,平素身体不好的热势更高,退热也较困难,且易反复,或是只用退热药或抗病毒药、用错中成药的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甲流邪气本来就较强,而且本次甲流明显夹湿的多,湿的性质就是缠绵难愈的,又加上之前感染新冠有些正气损伤,或本身体质就不好,脾肺肾不足,又夹痰夹湿的,因此造成了本次甲流高热难退,甚至于反复。

本次甲流已接近尾声,新冠、甲流的威力大家想必已然刻骨铭心了,已经发生的我们已无法改变,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流康后是否邪气已尽?自己是否还需要使用药物呢?

后续内容我将从几个典型流感后期典型症状和舌像出发,提出一些调治的中成药以及食疗方案,供大家参考。

热邪未尽

感冒症状基本消失,微微口干,鼻子干,鼻涕中有少量血丝或略有咳嗽,少量黄痰,大便偏干,小便偏黄。这个主要是根据舌像,舌质比平时红,前边的症状还有1-2个,就可以使用,这个预后较好,基本饮食清淡,不用过度干预也会好。

图一是看诊时舌苔,清晰度不如图二,但是可以看到图一舌苔比较白腻,图二舌质更加红,吃了3剂药后感冒症状基本消失,略有轻微咳嗽,从舌苔可以看出,邪热未尽的同时,还略有湿气。这张图主要是看热邪未尽是什么表现。

中成药建议:

银翘解毒颗粒/桑菊感冒颗粒等

清清宣肺,稍有清热作用,大人吃成人量,小孩子吃1/2成人量,再吃2-3天即可停药。

食疗方:

芦根15g,白茅根15g,薄荷10g 煮水

大人剂量加倍,本方芦根、白茅根都有清润的作用,清热利水不伤阴,薄荷透散热邪,使邪气从小便而出,方很平淡,味道也非常好,大人小孩都可以喝。

饮食积滞

因为病邪影响了脾胃的功能,或是平时脾胃就不是特别好的,虽然外感症状已经恢复,但是胃口还没有正常,此时应当干预,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还没恢复会影响正气的恢复,如果放任不管,稍有外感或饮食不慎,又会复感,下边就是还有饮食积滞的典型舌像,舌苔红后部比较厚腻,胃口不太好,这样的舌苔就不建议等着自行恢复了。

中成药推荐

保和颗粒,

还有些外感症状,偏风寒的用午时茶颗粒,

偏风热的用保和颗粒加银翘解毒颗粒。

食疗方:

白萝卜100g,陈皮5g,焦三仙各20g,加入白萝卜炖出汤来

基本没有药物的味道,小孩子接受度高,也非常安全。

痰湿阻滞

本身就是痰湿体质的人,感染邪气后最易湿热胶结,古人称这种情况是如油入面,最是难解难分,治疗起来也是非常困难。这种是最应该持续治疗改善的,因为痰湿其实就是堆在身体里边的一些垃圾,排不出去就会一直作祟,常见的一些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哮喘等等的孩子很多都是些痰湿体质,不解决体质的问题,各种外感都会诱发基础的疾病,而且治起来非常棘手。这种体质的人流感康复后就容易表现出以前一些基础疾病诱发的状态,如鼻塞、流鼻涕、清嗓子、眨眼睛或是咳嗽,症状都不重,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但是在医生看来,这是值得进一步治疗改善的。

左图甲流感染治疗前,右图是3剂药后,已无明显症状,舌像表现为中部和后部的舌苔比较白腻,舌体也偏宽,主要是湿重的表现。

推荐中成药

二陈丸或藿香正气液

痰重的用二陈丸,

湿重的用藿香正气液,

使用3-5天观察一下舌苔变化,

如果改善比较明显就可以继续再吃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改善或症状加重,请停药找医师辨证治疗。

食疗方:

陈皮5g,藿香15g,薏苡仁15g,熬水,代茶饮。

大人剂量可加倍,陈皮燥湿化痰,藿香解表散表寒,薏苡仁健脾利水,给邪以出路,这个处方也非常平淡,味道也不错,可以少量加点冰糖,味道更佳。

正气损伤

这项主要是症状变化,如感觉疲倦乏力,精力记忆力不如以前,睡眠不佳等等,此类在新冠康复后最为常见,也从侧面说明新冠邪气是要更深,更难解的。

甲流出现这样的症状可以先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受凉等,一般不用吃药,但是症状比较重的话,最好不要自行用药。

症状轻的这里也可以推荐一个食疗方。

食疗方:

党参10g,茯苓15g,山药10g,陈皮5g,排骨300g,葱姜各5g。

这个方子适合一家人一起吃,补气健脾,属于缓补,还可以加少量玉米解腻,也可让汤味层次更丰富,但注意喝汤时撇去油脂。

当然,上述并不能完全囊括临床上的所有情况,自行运用中药后没有改善需要及时就医,除了药物治疗外,轻微的症状还可以配合推拿等调理,效果也很好,并且副作用更小。

服药和外治毕竟都不是长久之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才是王道,体质的问题的调理只是弥补以前错误的生活习惯和治疗方法留下的“祸根”,只想靠药物治疗只能是穷途末路,改善平时体质也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但王道无近功,持之以恒才能见真章。


文 | 李凌峰

编辑 | 曾菊

插画 | 茉莉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发烧退热的指导处理措施
【健康生活】早春防治呼吸道疾病 中医有良方
斑疹(附∶银屑病、搔痒、带状皰疹)作者:王正龙
罗大伦、懒兔子和陈允斌老师的区别
中成药这样选,药到病除
生病晚上加重,阴虚还是阳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