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宫保鸡丁之丁宝桢 | 智斩慈禧太后的安德海

1.丁宝桢,晚清中兴名臣,官至太子太保、四川总督,贵州织金人。是著名美食“宫保鸡丁”的发明者,平匪患,治黄河,开洋务,改盐法,一生功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然而他一生事迹中最具传奇和戏剧色彩的莫过于:智斩安德海了,以至于这一事件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越来越有传奇色彩。

2.在清末时期,有个名叫安德海的太监深得慈禧太后欢心,是当朝名副其实的大红人。他参与慈禧发动的“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的职位,被封为总管大太监,他玩弄权术,干预朝政,培植党羽,结交朝臣,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


3.1869年秋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南下前往江南道借采办龙衣之名外出游玩敛财。安德海与众奴才分乘两艘大船前行,船头挂三头乌旗,船尾挂龙风旗,四周插满彩旗,船前一队士兵,船舱中还有僧人、女乐等几十人伺候他和那些大小太监,一路上又敲又打,生怕别人不知道是他安德海。所经之处,官员亲自迎接,好吃好喝,另行还要送份大礼。安德海自称朝廷钦差,作威作福,稍有不满,便破口大骂,摔锅砸碗,弄得县衙叫苦不迭。

4.安德海为了能回到家乡看看,决定绕路前往江南道,以便多捞钱财,安德海一行人声势浩大来到山东境内,山东巡抚丁宝桢早就知道安德海的种种不法行径,如今又违例出宫,提前要求德州知府赵新将安德海过境招摇之事一一记录在案。丁宝桢何许人也,贵州织金人,为官清正,刚直不阿,连僧格林沁都对其刮目相看,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5.丁宝桢要求德州知府赵欣在发现安德海有不法行径便就地擒拿,赵新不敢得罪安德海,只是将过境的事情汇报。丁宝一面向朝廷参奏,一面派东昌府知府程绳武捉拿,程绳武追了三天三夜不敢动手。丁宝桢大怒,要求总兵王正起前往捉拿,拿获不住便提头来见,最后在泰安境内将其拿获,押赴济南。

6.安德海由于骄横宫中,同治帝对其恨之入骨,慈安太后也不喜,因此等到丁宝桢六百里加急的密旨一到,便下了一道天罗地网的圣旨,要求丁宝桢可以立即就地正法。

7.后世演义相传慈禧听说安德海被丁宝桢抓住后便颁旨前往施救。丁宝桢听闻后一时难办,接旨吧,如今事情闹成这样,放虎归山必定后患无穷。不接旨吧,又难免会得罪慈禧太后,于己不利。眼见圣旨即将拍马赶到,丁宝桢急中生智,决定“前门接旨,后门斩首”。圣旨到时,人头已落,安德海被丁宝桢以五条罪状斩首:

第一条.清朝二百余年不准宦官与外人交接,“亦未有差派太监赴各省之事况”

第二条.龙袍系御用之衣,自有织造谨制,不用太监远涉糜费,且皇太后、皇上崇尚节俭,断不须太监出外采办,即使实有其事,亦必有明降喻旨并部文传知;

第三条.太监往返照例应有传牌勘合,绝不能听其任意游兴,漫无稽考;

第四条.龙凤旗帜系御用禁物,若果系内廷供使的太监,自知礼法,何敢违制妄用;

第五条.出差携带女优,尤属不成体制。

8.一代权监安德海便成了丁大人的刀下亡魂,当时民间有传安德海并非真太监,而是与慈禧太后有私通的假太监,慈禧也为这事头疼。丁宝桢知晓这件事便顺水推舟,将安德海暴尸济南街头,过往百姓见他果真是真太监,假太监之说不攻自破,也解了慈禧的一块心病。足见这位从贵州织金县走出的一方大员不仅刚正不阿,还有勇有谋。

9.安德海被斩后,一时间朝野上下大快人心,百姓便称呼他为“丁青天”,连曾国藩也在日记中写道:“我患眼疾已数月,在听闻此事,积翳为之一开!稚黄(丁宝桢的字)真豪杰也!"

10.丁宝桢一生为官清廉,是历史上著名的廉吏,慈禧太后因为丁宝桢劳苦功高写了一副“国之宝帧”的书法给他。他总督四川期间朝廷所发的俸禄都被其用于救济贫困百姓,这位封疆大吏病危时竟然债台高筑,是靠着随从同事一起集资帮忙才把丧事办了。由于深受百姓爱戴,山东父老联名具奏朝廷,请求将他灵柩运回山东安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奇贵州人丁宝桢
杀了慈禧贴身太监安德海的山东巡抚丁宝桢,结局如何?
他是宫保鸡丁的发明者,为何敢斩杀慈禧的大太监?
“宫保鸡丁”晚清名臣丁宝桢(下)
丁宝桢杀了安德海,慈禧太后居然给他加官进爵
此人杀了慈禧心腹,慈禧却不敢动他,他死后十万人送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