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创业1.0 体制外的内容“补丁”

文化创业热点及变迁

文化创业1.0  体制外的内容“补丁”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时代,这带来了文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剧烈变化。原有的文化生产和供给无法满足文化需求,形成了不少空白点。整个需求侧处于书荒、电影荒、戏剧荒的文化饥渴状态。在改革开放后,港台小说、影视剧悄然在大街小巷的地摊、录像厅中流行开来。

一、体制内的“二次创业”

“文革”中遭到破坏的国有出版生产机构得到恢复,国有文化生产出现一轮数量增长。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81年创刊的《读者文摘》(现为《读者》)。杂志由刚刚恢复的甘肃人民出版社创办,总编辑曹克己指示编辑胡亚权、郑元绪办一本“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文摘。杂志创刊号发行量3万册,1994年突破百万册,2003年突破800万册。以《读者》杂志为核心的读者传媒集团于2015年底IPO上市。“二次创业”增加了国有文化生产机构的供给能力,但并未改变国有生产者的“垄断”地位和市场“条块”分割的格局,文化供给侧与需求侧仍存在明显的错位。

在电影业,也发生了同样的故事。撑起中国电影工业脊梁的有八大国有电影厂:中影、上影、西影、珠影、八一、峨影、长影、潇湘。在1993年以前,国有影厂只管按电影局的计划创作生产,过审后的影片由中影公司按统一定价统购统销。价格与影片质量无关,票房与影厂无关。这种计划经济造成电影工业与市场和观众完全隔绝,失去了票房对电影制作的反馈作用,造成不少电影质量低下,成为纯粹的宣传品、残次品,造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脱节。

二、非国有创业者从发行和分销开始进入文化生产领域

在国有出版发行机构的版图上,出现了“顾不上”的教辅图书和“看不上”的市场化大众图书这些薄弱点。非国有的书店、发行商迅速崛起,全国形成了长沙黄泥街、武汉武胜路、西安东六路、北京金台路四大书刊批发市场,成为新华书店渠道的“补丁”。

“二渠道”不断获得读者的认可,地位由地下浮出水面,逐渐获得与新华书店同等的文化市场准入权。罗锐韧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期间就创办了图书直销公司,2001年创立二十一世纪锦绣图书连锁,获得全国批发牌照。随着中国加人WTO,承诺开放书报刊分销市场,贝塔斯曼集团于2003年底收购了锦绣图书40%的股份,从而获得在华分销书报刊的资质。

与第二次创业浪潮相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众的文化需求开始释放,原有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创业,使创业质量、文化影响都大大提升,公司制、专业人士操盘的民营图书公司诞生。

1993年刘苏里创办万圣书园,1995年王炜创办风入松书店,2006年许知远、吴晓波等创办单向街书店,成为知识分子文化创业的缩影。这批书店聚集在北京海淀大学区,精选学术思想文化类书籍,这一方面解决了学术小众图书的销售难问题,另一方面促进了学术思想类图书的普及和再生产。

1993年,中影统购统销影片政策被取消。1994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即 348号文件),美国大片《亡命天涯》以分账模式进入中国,电影发行成为创新风口。

各地电影发行公司和影院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开始尝试组建院线、改造影院,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提升影片票房。1995年,福建福州等几个城市的发行放映公司结成海峡院线;上海电影制片厂组建东方院线。2003年,万达进军电影业,与美国华纳合作,依托万达广场商业地产,投资1.2亿元在天津、南宁、武汉、哈尔滨、大连等地建造万达电影城。2004年获批成立北京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万达院线在国内拥有最多的IMAX银幕数和会员数,市场份额约占全国总票房的十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的院线。在2012年斥资31亿美元收购北美第二大院线公司AMC后,万达院线成为全球最大的院线公司。万达院线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

(三)非国有文化创业者成为文化生产力的一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非国有文化资本摆脱灰色生存状态,获得市场准入。一批体制内的文化人离职创业,并摆脱文化个体户的状态,运作公司化、品牌化。在教育出版领域,语文老师任志鸿创办了志鸿教育【1】、语文老师张泉1999年创办了世纪金榜【2】,成为教辅领域的领跑者。在大众出版领域,2002年今日中国出版社原副社长黄隽青创办博集天卷【3】;

【1】该公司深耕教辅领域20多年,所打造出的以“志鸿优化”系列为核心品牌的教辅深度覆盖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科。每年策划出版图书多达3000余种,包括《优化设计》《十年高考》《教材快线》《智慧背囊》和《时文选粹》等品牌图书,能够满足各个年级的学生考试备考、日常教学同步、工具参考及教师的教研活动等多方面需求,不仅品类齐全,且结构搭配合理。2016年的年报显示,世纪天鸿的当年的营业收入为3.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图书出版的收入占比为89.6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 131.9万元,毛利率为33.16%。
【2】公司从最初不到20人发展到2019年的约1 400 人,年策划图书4300多种,年销售码洋超25亿元。
【3】北京博集天卷由黄隽青、刘洪、王勇于2000年设立,注册资本人民币300万元,主营图书策划、编辑及发行。北京博集天卷自成立以来策划并代理发行了许多品种,如《杜拉拉升职记》、《浮沉》、蔡骏《天机》系列、《一辈子做女孩》、《双生》、“梦幻旅游”系列、“塔罗牌”系列、“战争风云”系列、“逗你玩”系列。公司推出的经典图书产品,如林语堂系列作品、张恨水系列作品、王小波系列作品,以其独到装帧、典雅品位,成为市场上的当红版本。

2o04年,原为报社记者的沈浩波创办磨铁文化。在专业出版领域,有龙之媒书店等进行广告图书的策划出版。创业者提供的内容“补丁”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为原有的出版生产体制带来了体制外的创意力量和资金。当然,与一切体制外文化生产者相似,民营书商生产的内容“补丁”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而能够生存下来、发展更好的都是大浪淘沙的结果。

与民营书商的路径相似,民营资本也从电影发行向电影制作拓展。民营书商向出版社买书号,民营电影公司也需要花上5万~50万元不等的价格,买到国有影广的广标,使影片获得合法身份,在夹缝中创业。

电影是文化重工业,需要一流的艺人资源、设备和资金。

1982年,刘燕铭创立海润影视,主攻言情、军警、谍战等题材的正能量电视剧。海润投资拍摄了《玉观音》等海岩作品,公司第一个签约艺人孙俪如今已成―线明星,也是海润第一大艺人股东。公司旗下还有郭涛、刘诗诗、赵丽颖等艺人股东。

1993年,原广电部下发《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3号文件),打开了电影业对民营资本开放的窗口。1993年经电影局审查通过的15i部国产故事片中,“社会集资”影片就有81部,占53·6%。由计划垄断到市场竞争,中国电影创业大幕徐徐拉开。

影视业对非国有资本的开放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20o2年《电影管理条例》颁布,国家放宽对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制作、发行的准入。20o3年8月和20o4年6月,24家实力雄厚的民营影视制作机构获发《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与国有制作单位有了平等的市场身份。

在早期的拓荒者之后,新画面、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影视公司和灿星制作、世熙传媒等综艺公司成为影视生产的新势力。创业电影公司与导演的深度合作,开启了中国电影市场化的新征程。新画面与张艺谋、华谊兄弟与冯小刚,形成了资本、市场助力电影艺术创作的路径。

1997年,曾经做航空食品生意的张伟平创立新画面影业,该公司只拍摄第五代导演代表张艺谋的电影,成为电影界的“二张”黄金组合。公司制作的《英雄>(2002,票房2·5亿元)、《十面埋伏》(2004,票房1·56亿元)、《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票房2·9亿元)、《金陵十三钗》(2011,票房5·92亿元)、《长城》(2016,票房11·17亿元)等商业大片,以独特的中国故事、亮丽的大块色彩、大场面的调度带动了国产电影的好莱坞化。20o2年上映的《英雄》可称得上中国电影的“封神”之作,故事以荆轲刺秦王为蓝本,展现了中国武侠的精神。影片票房2·5亿元,占到当年全国总票房的四分之一。《英雄》把观众拉回电影院,也让更多创业者看到了国产电影的市场潜力。

1998年,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办的华谊公司试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没完没了》。这之前,华谊以广告为主营业务,通过中国银行网点的VI升级订单,赚到了第一桶金。2o年来,华谊出品电影超1oo部,票房累计超2oo亿元。冯小刚导演的《大腕》(2001,票房o·4亿元)、《手机》(20o3,票房o·5亿元)、《集结号》(2007,票房2﹒1亿元)、《非诚勿扰1》(2oo8,票房2﹒6亿元)、《唐山大地震》(2010,票房6·5亿元)、《一九四二》 (2012,票房3:7亿元)、《私人订制》(2013,票房┐﹒13亿元)、《我不是潘金莲》(2016,票房4·83亿元)、《芳华》(2017,票房14·22亿元)等16部电影,票房超过40亿元,成为华谊电影的顶梁柱。为了留住冯小刚,华谊与冯小刚的关系不断升级,由高薪、股权捆绑到公司并购、对赌协议等,实现核心创意人员与公司业绩的绑定。华谊2oo9年在创业板上市,成为“民营电影第一股”。

在电视领域,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北京电视台前记者主长田于1998年创立光线传媒(以下简称“光线”)。光线抓住了观众基数大、政策限制小的娱乐报道作为切入点,制作包括《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最佳现场》《影视风云榜》等栏目,日均制作节目时长四小时。更有创意的是,光线通过整合地方电视频道的碎片化时间,建立起覆盖全国62o个电视频道的“电视联供网”,一方面解决了地方电视频道需求,填补了娱乐节目的缺口,另一方面使长尾的播出时间具备了宣发和广告的价值。2006年,光线业务向电影拓展,出品了《泰囧》 (2012,票房12·7亿元)等爆款电影。2011年,光线在创业板上市,成为“民营电视第一股”。

自1995年至2o17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中,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占了六部,为数最多,票房小计12·5亿;张艺谋导演的占了三部,票房小计11·3亿。可以说,张艺谋、冯小刚在电影艺术方面的成就,既有导演个人艺术追求和风格化形成的原因,也离不开新画面、华谊兄弟等公司的支持和驱动。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创业对于文化生产的激励机制。

如今,非国有文化资本已经成为文化供给的重要新势力,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和良好的估值。良性发展的民营书商,有的被国有上市出版公司收购,如民营策划人路金波与“出版第一股”辽宁出版传媒组建合资公司万榕书业,黄隽青的博集天卷被“出版整体上市第一股”中南传媒收购,有的则实现IPO上市,如任志鸿的志鸿教育(2o17,深圳创业板)、陈明俊的新经典(2o17,上海)等。

影视创业公司已经成长为影视业的新锐力量,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华谊兄弟、慈文传媒[7]、唐人影视(1998)、完美世界在国内上市,博纳、星美等在海外上市,中国影视亚的版图完成了重构,体现出内容“补丁”式创业的商业和文化价值。

符号层面:创业者成为成功的偶像、社会的榜样。

制度层面:有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政策,以及社会创业氛围。

观念层面:个体、群体与社会的创新观念、理论、方法以及价值观和创业共识。


寄语互动

文化 | 旅游 

创意 设计 

艺术 | 教育 

资料文献|关注可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集结了张艺谋、王家卫、徐峥等导演的欢喜传媒,究竟是何方神圣?
2019华谊兄弟成难兄难弟
阿里巨资入股光线传媒3点分析
“千亿市值”目标沦为笑柄,曾经的民营影视第一股华谊兄弟如今正跌落神坛
俞敏洪对话王中军谈华谊危机:时代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打。
2018年四大民营电影厂牌持续发力,博纳成最大赢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