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族文创 | 西南银饰

民族文化 红色文化 电影苗山花


圆柱形银耳环

圆柱形银耳环是少数民族妇女必备的首饰之一,图片上展示的这种银耳环主要流行于施洞、革一等地区。为了戴上这种耳环,女子从出生后一岁就要用针将一根红丝线穿过耳朵,稍微长大一点,便用细木枝、糯米草填充,逐渐将耳洞撑大。由于耳环很重很大,以至于有的妇女耳垂因不堪负重而被拉豁,但是在她们眼中耳环越重表明家庭越富裕,将耳朵拉长也是一种美的体现。

长命锁

   长命锁主要流行于黔东南台江施洞地区,上面常刻有“长命富贵”、“聪明伶俐”等字样,表达出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常见的造型有传统的长方锁,也有变形后的腰子形,是一种造型别致,构思巧妙的儿童饰品,也被视为辟邪之物。

五兵佩吊饰

   这种吊饰主要流行于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等侗族地区。图片上银饰的垂坠部分以兵器为装饰,这种以兵器为饰的“五兵配”,流行于汉代,是当时的辟邪之物。现在的吊饰中我们常见的兵器有刀、剑、枪、棍、戟等。贵州少数民族银饰,其纹样和造型最初受汉文化的影响很大,但在取舍和创新的演变过程中,民族银饰并没有把一切旧有的元素舍弃,而是有选择的保留,从而使民族银饰在呈现鲜明个性的同时,又展现出中原文化的古典色彩。

双头龙手镯

双头龙手镯主要流行于台江施洞一带。手镯两端呈龙头形,关于双头龙,其造型来源于一个苗族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苗族地区的人民生了一种奇怪的病,用了各种药也无法治好。这里的保护神双头龙便向天神祈祷,愿意舍身救众人,天神应允了。于是,双头龙飞身跳下深不见底的“欧闷尤”意为蚩尤井。晚上,双头龙托梦给众人,叫他们第二天去挑水洗澡便可将病治愈。次日,众人来到“欧闷尤”挑水,回家洗后果然全都好了。后人为了纪念双头龙,便将它的形象融入银饰之中。

苗族银马围帕

       是施洞妇女装饰于前额的饰品。此围帕正中嵌一火轮圆镜,左右两侧分饰多名骑马武士,相向而驰,造型生动。银饰上的图案描写的是苗族先祖们驰骋疆场不断西迁的征战场面,苗族漫长的迁徙和征战的历程在已经定居多年的苗族生活中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烙印,他们依然铭记着祖先迁徙和征战的千难万险,崇拜着祖先的勇敢顽强。此围帕便是施洞苗族对先祖缅怀纪念的最好体现。

西江式苗族龙凤大银角


此银角流行于黔东南雷山西江地区,体积较大形同水牛角。从前苗族男子用水牛的牛角作装扮头饰,是展现自己勇敢威猛的一种标志,后来妇女也沿袭了这种装饰习俗。

云南文山壮族梅花纹银戒指

 该品为云南文山壮族梅花纹银戒指,四枚;为活口,方便调节指径。主体正中为镂空梅花纹,上下边缘饰几何纹,左右两侧各一只展翅的蝴蝶,蝴蝶的身体为鱼形,构思极其巧妙。

贵州黄平苗族银腰带

该品为贵州黄平苗族银腰带。腰带以白布为载体,上饰两排银菩萨,下缝动物纹、花卉纹银片,银片下坠响铃、喇叭、动物等吊饰,庄重、大气、华美。

七十二寨侗族花鸟纹喇叭坠银耳环

 该品为七十二寨侗族银饰耳环,主体为圆形,圆的下半部有双鸟和一大二小三朵珠花呈对称排列,圆的下边缘均匀挂饰13个喇叭坠,圆的中上部和正上方各连一朵珠花,造型美观、大气。

贵州雷山望丰苗族龙凤纹响铃银角

 该品为贵州雷山望丰苗族传统造型头部饰品——银角,主体为牛角形,其中间饰福字,两侧有对称的龙凤图案,并各坠银铃一枚,上方为13片银片分散排列成扇形。

贵州雷山苗族双龙抢宝纹银压领

 该品为贵州雷山苗族女性盛装所佩戴的银饰——压领,质地为纯银,由主体、银链、吊坠组成。其中主体呈长命锁状,其上錾刻有双龙抢宝、双狮戏球等图案;银链为梅花扣环链,两端各由一只蝴蝶银片与主体相连;吊坠由喇叭状铃铛、铜钱造型、圆铃铛等组成。 

云南文山州麻栗坡瑶族“福”“禄”“临”银链串


该银链串由两个小银圆环及其上挂的7条银链组成。顶端银链用于提挂,其余的银链均有小配饰,其中3条银链上装饰有长方形银牌,最上一块中间是一个大的“福”字,两边为“福如东海”;中间一块银牌中间为大的“禄”字,两边为“万福金安”;最下面一块中间为“临”字,两边为“寿比南山”。并饰有鱼形、瓜米坠、小铃铛等小吊饰。

云南文山州麻栗坡瑶族银盘帽


该银盘帽顶部插有7支鸟纹银簪,下坠银瓜米吊坠和银铃铛;顶部有8根颜色不同的珠串,均连接红色长穗横穿整个盘帽垂坠于帽后部,并有4根银链交互缠绕固定红色长穗;整体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云南文山壮族蝴蝶纹瓜米坠银云披

    该银云披整体为云肩形,由缝钉在宽约10厘米的红布上的八片花鸟纹银片及银片下端的长吊坠构成,其长吊坠由四层鱼纹蝴蝶纹瓜米坠组成。该银云披造型大气华丽,精致夺目。

云南文山壮族蝶纹鸟纹三层瓜米坠银帽

      该银帽分三层,呈塔状,最下层有一圈蝴蝶纹银片,每一层下坠瓜米吊坠,外围饰以数只展翅翩飞的银鸟和数朵银花,以彩色珠子作为花蕊,更添了几分跃动的活力。

   据介绍,当地老人去世后,女儿和儿媳都需穿戴银饰。传说,老人去世后,妖魔会来抢食去世的人,为了不让妖魔抢食去世者,去世者的女儿和儿媳会穿着漂亮的银饰嫁妆跳舞给妖魔看,以麻痹它们,其他人则可以顺利地把去世的人埋葬好。

从江苗族鱼纹花卉纹七排套银项圈


该银项圈由7个项圈组成,大小由外至内递减,每一个项圈上都簪有鱼纹、花卉纹,以两个银锥帽为活口;重2000多克,直径27厘米。充分体现了苗族银饰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为美的审美取向。

丹寨苗族鱼纹响铃银衣片


该银衣片为对称的两片,其上刻有鱼纹,下方坠有喇叭响铃吊坠。鱼鳞、鱼鳍、鱼尾清晰可见,有浮雕效果;鱼呈游动状,活灵活现。鱼因其繁殖能力强,借喻多子多福。

七十二寨侗族双龙抢宝纹银压领

该银压领饰双龙抢宝(宝为红珠子)、颤花、彩色细珠串等,上连梅花链,下坠数条吊穗,工艺繁复精湛。

七十二寨侗族双凤纹颤花银头插

该银头插上饰有双凤、颤花,巧妙地将颤花拟作凤翼,且点缀彩色细珠串为花蕊,双凤中间有一形似昆虫样的造型。

丹寨苗族银马头花

  该马头花上饰有朵朵银花,中部为人骑马纹、鱼纹、龙纹、花纹银片,下坠喇叭流苏,造型华丽大气。

丹寨苗族十八锥体响铃瓜米坠银梳

该银梳上饰有十八个银锥、数条瓜米坠,坠子下端为银铃铛,梳子两端各有一条银链,方便固定。 

贵州黄平苗族螺丝银手镯

不同类型及风格的手镯 反映出苗族不同分支的审美差异,该手镯流行于贵州黄平地区。

贵州关岭苗族银项圈

苗族非常注重对胸颈部位的装饰,而项圈又分为圈形和链形两种。该项圈一套由七件组成,实心,上面錾刻有花鸟图案。由大到小排列成套圈状,流行于贵州安顺地区。

贵州雷山苗族银花插针

该插针采用拉丝工艺,将银丝盘成花状,工艺精湛

贵州雷山苗族凤鸟插针

该插针采用拉丝工艺制成,雀尾呈扇形打开,形若孔雀,造型独特、精美,流行于贵州黔东南地区。

贵州贵定苗族银背牌

在贵定云雾镇苗寨生活着苗族的一支-----海葩苗。相传他们来自东海之滨,后沿江西、粤西入黔,先在窑上茶山居住,后又北迁移到云雾山主峰之下世代定居。海葩的汉语意思是“大海之花”。这支民族从海边带来海贝寄托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至今,海贝仍保留在他们的服饰之中。这个“背牌”集海贝、刺绣、银饰、蜡染为一体,造型别致。

贵州雷山苗族寿字纹银衣饰

该衣饰由两部分串联而成,上部为圆环挂蝴蝶,下部为一个“寿”字,造型美观独特。

贵州黄平苗族女童帽

苗族视银为避邪之物,生活在黄平地区的苗族有给儿童饰银的习俗,将银饰钉在童帽上,主要有银雀、铃铛、颤花等,构思巧妙,造型别致。

贵州黄平苗族银凤冠

银帽为半圆形,全封顶,分内外两层。内层用铜丝编成适于头戴的帽圈,通冠由成百上千的银花组成,簇簇拥拥,十分繁密,帽顶正中饰有银雀,四周有蝴蝶、螳螂、蜻蜓等簇拥在银花上,形态逼真。

贵州台江施洞苗族银项圈

项圈采用镂空錾刻工艺,主要錾刻有双龙抢宝、花草等图案。下坠有蝴蝶响铃吊坠。

贵州都匀苗族双龙戏珠银发簪

该发簪由头牌和发针组成,发针起到固定头牌的作用。

贵州施洞苗族乳钉纹手镯

手镯亦称手圈,是苗族银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及风格的手镯反映出苗族不同分支的审美差异,采用拉丝工艺将银丝盘成花状,造型独特。该手镯流行于贵州台江、黄平等地。

天柱侗族菊花银发簪

侗族银发簪式样繁多,题材以花、鸟、蝶为主。就风格而言,有的发簪纤巧细腻,灵秀生动,有的古拙朴实,浑厚凝重,各具特色。

铜仁土家族草莓状耳环

施洞苗族泡项圈

苗族很重视对胸颈部位的装饰,该项圈为胸颈部装饰的饰品,主要流行于贵州凯里、台江、黄平等地。

丹寨苗族三斗笠吊穗银插针

不同地区的银饰所显示出的不同风格及特征,极大程度上同当地服装绣染纹饰紧密相关。该藏品主要使用于贵州丹寨、麻江等地。

天柱侗族狮子戏球银配饰

荔波水族帐帘银鹊配饰

该藏品为一只银鹊,用银片雕琢而成

黄平苗族小米纹银手镯

手镯亦称手圈,是苗族银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及风格的手镯反映出苗族不同分支的审美差异,该手镯流行于贵州台江、黄平等地。

凯里苗族拉丝雀花银手镯

手镯亦称手圈,是苗族银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及风格的手镯反映出苗族不同分支的审美差异,该手镯采用拉丝工艺制成,流行于贵州凯里、台江等地。

天柱侗族银凤冠

凤冠有的地方称银花冠,该凤冠为天柱侗族地区侗族姑娘参加喜庆活动、民族歌会以及观看芦笙表演等场合戴于头上的装饰品。

民族文化 红色文化 电影苗山花


寄语互动

文化 | 旅游 

创意 设计 

艺术 | 教育 

资料文献|关注可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苗族文化
流银泻玉伴彩裳 馆藏苗族银饰鉴赏
【终极大全收录】
柳州博物馆馆藏品
苗族姑娘的淳朴和她们的银饰风俗
银饰工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