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中国药典》遇上《北京植物志》......
一直以来北京作为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同样位处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太行山,这里也分布着众多的野生植物。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

北京地区现行编著的《北京植物志》1984年修订版连同1992年的补编共记载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共171个科、952属、2168种、249个种下等级,迄今仍是调查和研究北京植物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其中北京本土野生植物在1400多种。而其中北京山区分布的野生原植物中药典品有180多种。那我们来看看北京都分布了那些野生药材。
01

      艾叶          

▲艾蒿叶及花序


02

      白头翁          


03

      半 夏          


04

      柴 胡          




05

      草 乌          





06

      北豆根         




07

      苍 术          




08

      穿山龙          



09

      苍耳子           




10

      苦 参           



11

      垂盆草           



12

      刺五加           



13

      萹蓄           




14

      西河柳          





15

      京大戟          



16

      火麻仁            




17

      丹 参          



18

      党 参           




19

      苦地丁          



20

      地肤子          





21

      地 黄           





22

      当 药          


▲ 北方獐牙菜

【附注】《中国药典》里的当药来源为同科植物瘤毛獐牙菜Swertia pseudochinensis Hara的干燥全草。《北京植物志》里的当药实际上为植物志中的北方獐牙菜Swertia diluta (Turcz.) Benth. & Hook. f.注意区分鉴别。

▲ 瘤毛獐牙菜



23

      椿 皮          




24

      地 榆          




25

      蓍草          




26

      青 蒿          





27

      白鲜皮           




28

      白屈菜          




29

      侧柏叶、柏子仁          




30

      鹅不食草          




31

      杠板归          




32

      白附子          




33

      断血流          



34

      飞扬草          





35

      防 风          




36

      甘 草          





37

      楮实子          



38

      水红花子          




39

      槲寄生          





40

      黄 精          




41

      翻白草          



42

      冬葵果          




43

     黄 芩          




44

      虎 杖          





45

      款冬花          



46

      藁 本          


【附注】《中国药典》藁本药材项下来源于两种植物,分别为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 和辽藁本 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北京无藁本本种物种分布,仅分布的为辽藁本。辽藁本同时也是市场上藁本药材的流通主流基原。人工栽培的藁本药材也是辽藁本,可以说北京部分略高海拔地区是可以发展藁本种植的。



47

      荆 芥          


【附注】《中国药典》的中药荆芥并不是植物荆芥Nepeta cataria L.是来源于同科的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注意不要混淆。


48

      苦 木          




49

      薄 荷          




50

      桔 梗          




51

      芦 根          



52

      白茅根          



53

      鹿衔草          





54

      蓝布正          


【附注】蓝布正为冷背品种,临床使用量较少。《中国药典》收载的蓝布正分别来源于路边青Geum aleppicum Jacq.和柔毛路边青Geum japonicum Thunb.var.chinense Bolle两种植物。北京分布的为路边青,即《北京植物志》称为水杨梅。



55

      罗布麻          




56

      藏菖蒲          


【附注】中药藏菖蒲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干燥根茎。因为该药系藏族习用药材,又称为藏菖蒲。入药具有温胃,消炎止痛。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炭疽等。



57

      关黄柏          




58

      三 棱          





59

      威灵仙          





60

      黄 芪          






61

      木 贼          




62

      墨旱莲          




63

      枸杞子          




64

      牛蒡子          





65

      蒺 藜          



66

      景天三七          




67

      漏 芦          




68

      牛 膝          




69

      郁李仁          




70

      花 椒          



【附注】中药花椒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其中《北京植物志》的崖椒即中药青椒。



71

      苘麻子          




72

      秦 艽          


【附注】《中国药典》的秦艽药材来源于四种植物分别为植物秦艽 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麻花秦艽 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  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 Gentiana dahurica Fisch.。其中北京地域分布两种即秦艽和小秦艽(达乌里龙胆),其中以秦艽较为常见。




73

      葶苈子          





74

      卷 柏          





75

      茜 草          



76

      马齿苋          




77

      拳 参          




78

      百 合          



79

      桃 仁          




80

      沙苑子          




81

      蛇床子          




82

      升 麻          




83

      商 陆           


▲商陆

▲美国商陆(垂序商陆)


84

      山 楂         



85

      山 药          




86

      锦灯笼          




87

      酸枣仁          




88

      冬凌草          




89

      土贝母          




90

      天仙子          





91

      瓦 松         


92

      委陵菜          





93

      五味子          




94

      瞿 麦          






95

      老鹳草          






96

      麻 黄          



【附注】《北京植物志》虽然记载北京有野生分布的木贼麻黄,但是近年了很少有人在北京遇到野生木贼麻黄。倒是挨着北京的张家口的蔚县、怀来等地生长有大片的野生种。



97

      干 漆          




98

      泽 兰          


99

      仙鹤草          



100

      香加皮          




101

      小 蓟          




102

      薤 白          



103

      香 附          




104

      旋覆花          



105

      金沸草          




106

      豨莶草          




107

      葛 根          




108

      菟丝子          






109

      白芍、赤芍          


【附注】北京地区野生白芍较为少见,作者未曾见到。而靠近北京的河北张家口高山草甸上较为常见。




110

      徐长卿          




111

      亚麻子          



112

      益母草          




113

      北刘寄奴          




114

      车前草、车前子          





115

      石 韦          




116

      禹州漏芦          




117

      玉 竹          




118

      连钱草          




119

      地锦草          






120

      大皂角、皂角刺          




121

      泽 泻          


【附注】现行的2020版《中国药典》泽泻修订为两个来源分别为东方泽泻Alisma orientate(Sam.)Juzep.或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其中东方泽泻为泽泻的变种,北京分布的野生泽泻即药典中的东方泽泻,即是“建泽泻”的植物来源。



122

      知 母          




123

      紫花地丁          




124

      浮 萍          





125

      紫 菀          




126

      白 薇          




127

      远 志          






128

      茵 陈          






129

      天南星          






上图片来源于ppbc

【附注】《中国药典》药材天南星来源于三者植物,分别是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一把伞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根据《北京植物志》记载三种均有分布。其中一把伞南星北京分布最广,东北天南星分布较少,而异叶天南星最为少见。只见于门头沟和怀柔部分山区。因此异叶天南星虽有植物志记载描述,但近年来很少有人拍到野生异叶天南星。



130

      牵牛子          







131

      鸭趾草         




132

     苦杏仁          





133

      马兜铃、天仙藤          



134

      白 芷          




135

      蒲 黄          




136

      三颗针          







137

      五倍子         



【附注】中药五倍子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Rhus potaninii Maxim.或红麸杨Rhus punjabensis Stew. var. sinica(Diels)Rehd. et Wils.叶上的虫瘻,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形成。其中北京只有盐肤木分布,但是由于气温低,缺少相应的昆虫越冬的提灯藓类植物。因此无法形成五倍子。




138

      秦 皮          







139

      柿 蒂          




140

      白 蔹          


【附注】《北京植物志》虽然记载北京地区有野生的白蔹分布,但是在北京山区很难看到,也少有人拍到。上图植物白蔹拍摄于北京植物园。




141

      地骨皮          




142

     松花粉、油松节          



143

      蒲公英          


【附注】按《中国药典》要求整个蒲公英属均可以入药做蒲公英,其中北京分布有9种蒲公英分别为,亚洲蒲公英、白花蒲公英、芥叶蒲公英、红梗蒲公英、白喙蒲公英、蒲公英、华蒲公英、突尖蒲公英、异鳞蒲公英。


144

      野菊花        


▲ 甘菊原植物

【附注】一直以来大家都把这种甘菊称为野菊花,但实际上并不是药典中药材野菊花来源。《中国药典》收载的野菊花药材来源于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 的干燥头状花序。因此北京地区并无严格意义上的野菊花,正品多分布于南方一带。

▲ 野菊原植物




145

     暴马子皮          




146

      沙 棘          


【附注】北京植物志未查询到记载沙棘,但在北京门头沟的东灵山有分部。



147

      鹤 虱          


【附注】北京植物志未查询到记载天明精,但北京山区广为分布。



148

      银柴胡          


图片来源ppbc

【附注】《北京植物志》虽然记载有银柴胡分布,但很少有发现记录。而靠近北京的张家口地区有分布。


149

      瓜子金          


【附注】《北京植物志》虽然记载有瓜子金分布,但很少见到有发现记录。


150

      一枝黄花          

一枝黄花原植物,图片来源岭南药人

【附注】一枝黄花这是一个产于我国南方的种。《北京植物志》虽然记载有一枝黄花分布,但很少听到有发现记录。怀疑当时系把一枝黄花属同属植物的误订导致。


151

      太子参          


【附注】中药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北京植物志》未记载。但在北京门头沟和怀柔部分山区有少量分布,较少见。

【附注】菥蓂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的干燥地上部分。在地方标准作为败酱草使用,也称为苏败酱,该植物北京郊区较为常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高清图片(二)
【盘点】2020版药典83种有毒性的中药
蒲公英的药用价值解析
常见的观叶植物,大叶子的室内净化绿植【天南星科】
【遍地诗经】植物笔记之十二:蒲公英
这种草叫血见愁,农村处处可见,可不止止血这么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