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 WHO第五版淋巴造血系统分类:大B细胞淋巴瘤简介

B细胞淋巴瘤家族包括广泛的肿瘤谱系。尽管这些肿瘤通常由中等大小至大的细胞构成的至具有圆形至卵圆形细胞核和淡染的染色质,但某些具有中等大小和母细胞样细胞的病例可能也符合这个诊断标准。因此需要从形态相似的实体排除,如套细胞淋巴瘤母细胞变异型和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

WHO-5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DLBCL,NOS和其他17个疾病类型定义为“大B细胞淋巴瘤”(表1)。对于这些疾病中的大多数,与WHO-4相比,生物学概念和诊断策略基本保持不变。然而,为了保持一致,一些疾病的名称被修改,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变为“大B细胞淋巴瘤”,因为注意到在某些疾病类型中,弥漫性生长模式不明显/不存在或无法评估(例如,纤维蛋白相关大B细胞淋巴瘤或积液相关大B细胞淋巴瘤)。本文将大B细胞淋巴瘤新分类进行简单介绍。       

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NOS)

是最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上述描述的大细胞形态、成熟B细胞表型、但不满足某种特定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标准。DLBCL,NOS在形态学和分子学均具有异质性。先前在WHO-4版中定义的两种主要亚型继续适用。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具有与GC起源细胞(COO)相关的基因表达谱(GEP),常见IGH::BCL2融合,基因突变有助于GC发育、GC暗区和亮区转变、微环境相互作用,例如EZH2、GNA13、MEF2B、KMT2D、TNFRSF14、B2M和 CREBBP。活化B细胞型(ABC)亚型来源于离开GC或GC后起源的细胞,具有生发中心后或早期浆母细胞表型。该亚型特征是依赖于BCR信号和NFκB活性,大多数GC标记呈阴性,并表达IRF4/MUM1。它富含BCR通路突变,例如MYD88(主要是p.L265P)、CD79B、PIM1,以及阻断B细胞分化程序的遗传学改变,例如BCL6重排和PRDM1/BLIMP1突变/缺失。建议继续区分GCB/ABC(GCB/非GCB)。来自二代测序研究的最新数据说明DLBCL,NOS具有异质性分子谱,然而,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建立一个统一的DLBCL,NOS遗传框架。因此,在WHO-5版中引入此类分子分类尚为时过早。

2.DLBCL/HGBL-MYC/BCL2

WHO-4版中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实体伴有MYC和BCL2和/或BCL6的双重重排已经在概念上重新定义和重新分配。认识到该实体形态多变但一致的暗区生物学特征和基因表达,WHO-5版命名该实体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MYC和BCL2重排(DLBCL/HGBL-MYC/BCL2),包括存在MYC重排且BCL2重排的肿瘤,这些肿瘤可能由大细胞或中等大小细胞或母细胞组成(图1)。DLBCL/HGBL-MYC/BCL2的基因表达特征与伯基特淋巴瘤 (BL) 显著重叠。相比之下,具有MYC和 BCL6双重排的淋巴瘤代表了更多样化的谱系,具有可变的基因表达谱和突变谱,与 DLBCL/HGBL-MYC/BCL2 明显不同。因此,这些病例被排除在DLBCL/HGBL-MYC/BCL2疾病类型之外,目前根据其细胞形态学特征被分类为DLBCL,NOS 或HGBL,NOS的亚型。

3.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11q异常(HGBL-11q)

WHO-4版中被称为Burkitt样淋巴瘤伴11q异常,是一种MYC重排阴性的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其形态类似于伯基特淋巴瘤(BL)或具有中等大小或母细胞样外观,免疫表型(CD10 、BCL6 、BCL2-)和/或基因表达谱(GEP)类似于BL,存在特征性染色体11q增加/丢失。11q24qter丢失比着丝粒获得更特异,但少见情况下被拷贝数中性杂合性缺失代替。最近的研究也证实,除了基因组失衡的模式外,HGBL-11q突变谱与BL不同,与GCB型DLBCL更相似。对于缺乏MYC重排的具有Burkitt样外观的淋巴瘤,应检测11q增加/缺失模式(图1)。需注意,由特殊的11q增加/丢失模式定义的HGBL-11q,与DLBCL/HGBL-MYC/BCL2相比,形态谱要更严格。

4.免疫豁免部位的大B细胞淋巴瘤(LBCL)

WHO-5版中引入的一个新总称用于定义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的一组具有共同生物学特征的原发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原发部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CNS)、玻璃体视网膜和睾丸。这个新的分类将以前的原发CNS-DLBCL与既往包含在DLBCL, NOS中的玻璃体视网膜DLBCL、睾丸DLBCL放在一起。它们发生于由各自的解剖结构(例如,血脑、血视网膜、血睾丸屏障)和各自部位内的免疫调节系统所创造的免疫庇护所中,共享免疫表型和分子特征。关于这类肿瘤的信息正在迅速积累:似乎在其他部位(如乳房和皮肤)出现的一些淋巴瘤也存在部分相似特征。因此,这组“免疫豁免部位的大淋巴瘤”范围在将来可能会扩大。

5.积液相关大B细胞淋巴瘤

    WHO-5版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新成员,与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PEL) 不同。该疾病类型已在第5版WHO胸部肿瘤分类中以“PEL样淋巴瘤”或“非HHV8相关PEL样淋巴瘤”的名称提及。患者通常是成年人,主要是老年人,无潜在的免疫缺陷,主要表现为仅体腔受累,最常见的是胸膜腔。患者常有导致积液的基础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肾衰竭、蛋白质丢失性肠病、肝衰竭/肝硬化。肿瘤性大细胞表现出成熟的B细胞而非浆母细胞免疫表型。KSHV/HHV8呈阴性,而EBV在13-30%的病例中呈阳性,基因谱与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有本质区别。预后似乎不错,是区别于PEL的另一个原因。

6.纵隔灰区淋巴瘤(MGZL)

具有原发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L)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的重叠特征,尤其是结节硬化性CHL(NSCHL)。考虑到具有这些特征的淋巴瘤仅发生于纵隔,属于单一生物学特征的肿瘤,跨越从CHL到PMBL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谱,因此MGZL取代了WHO-HAEM4R中的术语“B细胞淋巴瘤,具有介于DLBCL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之间的特征,无法分类”。目前的证据表明,具有与MGZL相似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但发生在纵隔外且未累及纵隔的病例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谱和 DNA改变。因此,这些病例最好归类为 DLBCL,NOS。

7.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NOS(HGBL,NOS)

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由中等大小或母细胞组成,不符合其他明确定义的疾病。基于NGS的突变谱和基因表达特征分析表明,HGBL,NOS仍然是一个异质性类别,还包括具有MYD88、CD79B、TBL1XR1突变的活化B 细胞淋巴瘤。最常见突变为KMT2D(43%)和TP53(30%)。据报道,通过GEP,大多数 HGBL,NOS病例被归入“未分类”组,其余则不同地归入其他组。有趣的是,基因表达谱显示54%的HGBL,NOS具有LBCL/HGBL伴MYC/BCL2的“双打击”基因表达特征 (DHITsig),尽管缺乏这些基因重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WHO第五版血淋巴肿瘤分类:大B细胞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四)
【衡道丨笔记】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讲解部分
【2022 CSCO 会议深度解读】李小秋教授权威解读《WHO第五版造血淋巴瘤分类》更新!
【检验临床面对面】伴噬血细胞增多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侵犯骨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