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四)
userphoto

2023.06.02 浙江

关注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DLBCL的鉴别诊断包括造血系统和非造血系统病变(图2),包括:(1)反应性,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边缘区淋巴瘤;(3)套细胞淋巴瘤:母细胞样和多形性;(4)SLL/CLL伴大细胞转化Richter综合征;(5)弥漫性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6)伯基特淋巴瘤;(7)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或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8)介于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DLBCL之间的B细胞淋巴瘤;(9)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10)EBV DLBCL;(11)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3)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霍奇金淋巴瘤;(14)髓系肿瘤;(15)浆母细胞性淋巴瘤;(16)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7)原发性皮肤DLBCL,腿型;(18)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19)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20)转移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癌、尤文肉瘤等);(21)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1)反应性病变:与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的淋巴结炎常显示数量不等的非典型细胞,具有免疫母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的特征,或霍奇金样细胞和R-S样细胞。免疫母细胞CD45和CD30阳性,但可能表达B细胞标记物。一般来说,CD3 小T细胞占主导地位(CD4 <cd8 )。散在的eb病毒(ebv)感染细胞的存在,反应性t细胞的优势,大量的滤泡(可能是增生性的),并且通常保留(尽管扭曲)的淋巴结结构比dlbcl更有利于反应性过程。在困难的病例中(特别是排除儿童ebv相关的dlbcl),可能需要与流式细胞术分析和 或pcr检测b细胞克隆性的相关性。<='' span=''>

(2)边缘区淋巴瘤:在结内边缘区淋巴瘤中,大细胞数量的增加是很常见的,可能达到50%(不形成片状)。散在大细胞数目的增加不应与片状大细胞混淆,特别是后者与增殖增加有关(Ki-67指数)。片状大细胞的存在和/或大于50%的大细胞应增加边缘区淋巴瘤发展为DLBCL(DLBCL和结内边缘区淋巴瘤)的可能性。Kojima等报道了65例结内边缘区淋巴瘤,其中20例大细胞或片状大细胞超过50%,被分类为结内边缘区淋巴瘤和DLBCL。

(3)套细胞淋巴瘤:在组织形态学上,母细胞样和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与DLBCL相似。此外,部分套细胞淋巴瘤可能是CD5 -或CD10 ,部分 DLBCL可能是CD5 ,因此显示重叠的免疫表型。套细胞淋巴瘤(母细胞样和多形性)免疫组化显示BCL1(cyclin D1)和/或SOX11的表达,FISH显示t(11;14)(CCND1重排)。典型的DLBCL甚至是CD5 不表达BCL1 (cyclin D1)和SOX11。SOX11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鉴别一种罕见的无BCL1(cyclin D1)表达的母细胞样套细胞淋巴瘤

(4)EBV DLBCL:DLBCL如果EBV阳性时应诊断为EBV DLBCL非特指型,其是2016年修订版WHO分类中的一种独立实体类型。EBV DLBCL显示两种不同的组织学模式:(a)单形性,表现为大细胞为主,呈弥漫性分布,与任何DLBCL一样;(b)多形性,大细胞分散在反应性背景中,有大量小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类似于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大细胞可表现为大的中心母细胞、免疫母细胞,有时也可表现为霍奇金和R-S样细胞。monts -moreno等人将多形性亚型进一步细分为三个亚组:多形性DLBCL样、多形性霍奇金样和多形性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样病变。皮肤或粘膜部位出现EBV 非典型淋巴样浸润,应考虑是EBV 黏膜皮肤溃疡的可能性,特别是有免疫抑制史的患者。

(5)滤泡性淋巴瘤:DLBCL可与滤泡性淋巴瘤同时发生,此类病例应诊断为复合型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和DLBCL),显示每种成分的比例。这两种成分的存在可能是在滤泡性淋巴瘤向DLBCL的组织学转变中重新出现的。滤泡性淋巴瘤结节主要由大细胞组成(中心母细胞;3b),通过CD21、CD23和/或CD35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滤泡树突状细胞网,可将其与DLBCL区分开来。弥漫性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由小淋巴细胞(1级)或中等淋巴细胞(2级)组成。弥漫浸润为主的大细胞表达CD10和BCL6被诊断为DLBCL。

图3显示了一种罕见的DLBCL,在低倍镜下呈模糊结节状,类似滤泡性淋巴瘤(缺乏CD10和BCL6表达,同时缺乏FDC网,高级别滤泡性淋巴瘤除外)。

(6)伯基特淋巴瘤:部分DLBCL可能存在伯基特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特征(CD10和CD43表达,Ki-67指数高,BCL2阴性表达缺乏)和/或遗传学特征(MYC基因重排)。约5%~17%的DLBCL仅伴有MYC基因重排。伯基特淋巴瘤有三种公认的临床变异:地方性、散发性和免疫缺陷相关。伯基特淋巴瘤的特点是中等大小的单一细胞弥漫性浸润,核仁小,可见明显星空现象。免疫表型上,伯基特淋巴瘤表达CD10(极少数阴性)、BCL6(极少数阴性)、CD43、MYC蛋白(>80%肿瘤细胞阳性)、Ki-67阳性(~100%),BCL2一般阴性或极少数阳性(无BCL2基因易位),MUM1可阳性表达。部分伯基特淋巴瘤EBER阳性。具有多形性以大细胞浸润为主,提示DLBCL,而不是伯基特淋巴瘤,即使有MYC基因重排。DLBCL一般可有BCL2阳性,MYC蛋白一般局灶阳性或<80%肿瘤细胞阳性,Ki-67增殖指数一般<90%。分子遗传学上,可有MYC基因、BCL2或BCL6基因易位或拷贝数增加。

(7)灰区淋巴瘤(介于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DLBCL之间的B细胞淋巴瘤):灰区淋巴瘤(图4)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介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DLBCL(特别是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之间。它们最常发生在纵隔和年轻男性(PMBL在女性更常见)。在一个大宗病例中,Sarkozy等观察到86例形态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关系更密切,但所有肿瘤细胞(CHL样灰区淋巴瘤)强表达DLBCL的B细胞标志物(CD20和/或CD79a,OCT2,BOB1,PAX5)。53例在形态学上与大B细胞淋巴瘤(LBCL)关系更为密切,但具有CHL免疫表型(LBCL样灰区淋巴瘤)。他们提出将灰区淋巴瘤分为四类:CHL样的“0组”、CHL样的“1组”、LBCL样的“2组”和LBCL样的“3组”。86例CHL样病例中,43例(50%;0组)与CHL的形态关系更密切,但所有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CD20表达,其他B细胞标志物(OCT2、BOB1、PAX5和/或CD79a)均呈阳性。在其他CHL样病例中(1组),其形态包括一些典型的CHL特征,一些中间细胞和/或透明细胞,以及更多弥漫性区域,但背景中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的丰富程度低于CHL。53例LBCL样灰区淋巴瘤中44例(83%)以中到大的不典型和多形性肿瘤细胞为主,多形性肿瘤细胞片状分布,以及透明细胞、霍奇金样细胞,甚至典型的Reed-Sternberg(R-S)细胞。在这44个病例中,炎症背景(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有时嗜酸性粒细胞)总是存在。其余9例(17%)LBCL样灰区淋巴瘤的形态与LBCL更接近,但CD30和/或CD15弥漫强阳性表达。除灰区淋巴瘤的两个极端谱(0和3组)外,部分病例表现为较为中间形态(1和2组)和免疫表型。在Sarkozy的病例中,24%的灰区淋巴瘤与EBV相关,17%没有纵隔累及。所有非纵隔病变的患者均表现为淋巴结受累。8例患者也有结外受累(骨、肝、肌肉或肺)。与发生纵隔的病例相比,EBV相关性在非纵隔部位发生率略高(29% vs 16%)。“0组”灰区淋巴瘤病例可能被一些病理学家归类为CD20阳性CHL,但CD20强而均匀的表达(在100%的肿瘤细胞中)与其他B细胞标记物的表达相关,以及大片肿瘤细胞的存在有利于灰区淋巴瘤的诊断。第二难鉴别诊断的是CD30 DLBCL。所有肿瘤细胞强而均匀的CD30表达和CD15的表达(部分病例)有利于灰区淋巴瘤的诊断,而不是CD30 DLBCL或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CD15表达缺失不能排除灰区淋巴瘤的诊断。灰区淋巴瘤和EBV DLBCL具有共同的形态学和表型特征,难以进行亚分类。在这些病例中,分子研究有必要为这些淋巴瘤提供更好的特征,并在EBV 灰区淋巴瘤和EBV相关的灰区淋巴瘤样形态的DLBCL之间增加鉴别诊断。

(8)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由于DLBCL、套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和HGBL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有重叠,建议在所有大细胞/高级别/母细胞样B细胞淋巴瘤中,通过FISH分析MYC、BCL2、CCND1和BCL6基因重排。目前WHO分型中HGBL主要分为两大类:(a)伴MYC和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R),也称双重或三重打击淋巴瘤;(b)非特指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仅伴有MYC基因重排的DLBCL、双表达的DLBCL(免疫组化显示MYC和BCL2蛋白阳性但无基因重排))、仅伴有BCL2和BCL6基因重排的DLBCL(无MYC基因重排)、以及MYC、BCL2和/或BCL6多拷贝的DLBCL不包括在HGBL-R内。DLBCL可能为MYC重排阳性,但与HGBL-R不同的是,它缺乏BCL2和/或BCL6基因的同时重排。更成问题的是DLBCL与非特指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后者可进一步细分为单一形态型(伯基特淋巴瘤样)、多形性亚型(DLBCL样)和母细胞样(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样或母细胞样套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与母细胞样淋巴瘤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不同。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通过TdT和CD34染色排除,母细胞样套细胞淋巴瘤通过BCL1(cyclin D1)和SOX11染色或通过FISH分析CCND1基因重排排除。非特指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的伯基特淋巴瘤样变异的单一形态与DLBCL不同(DLBCL表现为典型的多形性大细胞浸润)。利用免疫表型特征,如MYC、BCL2和/或BCL6强表达(双表达或三表达)有助于诊断非特指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虽然非特指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的Ki-67指数较高,但Ki-67模式不能作为鉴别指标,因为一些DLBCL病例也可能表现出高增殖指数。一般来说,世卫组织建议尽量不诊断非特指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并且只有在广泛的免疫表型和基因检测排除更常见的、特定的B细胞淋巴瘤亚型后才能进行诊断。图5显示了一个具有免疫母细胞特征的HGBL-R(双重打击淋巴瘤)的例子。

(9)浆母细胞性淋巴瘤:浆母细胞性淋巴瘤的特征是大细胞弥漫性分布,具有浆母细胞、免疫母细胞和/或浆细胞样特征。浆母细胞性淋巴瘤通常为CD20-和PAX5-(PAX5在某些病例中可能呈弱阳性)。肿瘤细胞表达MUM1, CD138, EMA和EBER大多数病例,并常常CD56阳性。CD45阴性阳性

(10)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尤其是淋巴细胞消减型,以及结节硬化型合胞体变异可能难以与DLBCL区分,因为两种肿瘤可能均表达CD20、CD30和PAX5。CD15和EBER的表达,CD45LCA和其他B细胞标记物CD79aBOB1OCT2阴性表达,结合细胞形态学特征典型的Reed-Sternberg细胞和散在嗜酸性粒细胞的存在有利于CHL的诊断。

(11)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ALCL的特点是部分T细胞阳性表达(CD5可能在两种实体中均为阳性),CD4或CD8阳性,细胞毒性蛋白阳性(TIA1和粒酶B), B细胞抗原阴性缺乏,EMA和ALK可阳性。CD30可能在部分DLBCL中表达(特别是在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中),但在ALCL中表达通常更强且均匀,具有典型的细胞膜和高尔基区阳性。典型的标志细胞在ALCL的存在有助于形态学鉴别诊断。

(12)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PTCL的特征是一个或多个T抗原阳性表达,B细胞抗原表达阴性,以及CD4或CD8阳性。部分PTCL可能是双CD4/CD8阴性。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在PTCL中可能明显增加。

(13)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AITL可能与CHL和DLBCL混淆。它包含数量不等的非典型中等或大细胞,具有免疫母细胞或中心母细胞的形态。这些细胞可能(至少部分)B细胞标志物以及EBER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AITL已知发展为DLBCL,即使没有发展为B细胞淋巴瘤的病例,PCR研究也经常显示IGH的克隆性重排。CD10 (和/或BCL6 ) T细胞的存在,PD1 和CXCL13 的T细胞数量增加,血管增生,T细胞抗原的异常表达,滤泡树突细胞网扩大,以及被推向淋巴结周边(被膜下区域)的B细胞数量的减少,以及T细胞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均提示为AITL。

(14)髓系肿瘤:表达髓系抗原(CD13、CD33、MPO)、CD117、CD34、TdT、和/或CD68,不表达B细胞标记物。组织细胞肉瘤和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与DLBCL的区别在于缺乏B细胞标记物,包括PAX5。

(15)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霍奇金淋巴瘤NLPHL):NLPHL可能难以与DLBCL区分,特别是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亚型(THRLBL。结节状,甚至局灶支持NLPHL。NLPHL的大结节主要由小B淋巴细胞和散在的肿瘤细胞簇组成LP细胞、爆米花细胞之前称为L&H细胞和一个保存和扩的滤泡树突细胞网,用CD21和/或CD23染色。肿瘤细胞边缘有小的CD3 /CD4 /CD57 T细胞(花环状)。另一方面,THRLBL缺乏结节状结构和FDC网状结构,主要由小细胞毒性T细胞CD3 /CD8 /CD57-和/或组织细胞CD68 /CD163 和随机分布的大肿瘤细胞然而,部分病例可能出现CD4 T细胞组成。小B细胞通常在THRLBL中缺失或稀少。两种实体的肿瘤细胞均表达B细胞标记物CD19CD20CD22CD79aPAX5BOB1和OCT2、CD45,并且BCL6通常阳性。MUM1IgDCD30和EMA的表达有助于区分这两种实体:NLPHL通常为EMA 、IgD 、MUM1阴性,而THRLBL通常为MUM1 ,偶尔为CD30 ,EMA和IgD阴性。

(16)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肿瘤细胞为CD4、CD56、CD123阳性,多数CD7为阳性;B细胞标记为阴性。肿瘤通常表现为皮肤病变,但也常累及骨髓和/或血液,并扩散至淋巴结。

(17)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母细胞标记如TdT、CD34和CD1a呈阳性。

(18)转移性肿瘤:如尤文肉瘤(CD99膜阳性,B细胞标记物阴性)、癌(CK阳性,B细胞标记物阴性)、恶性黑色素瘤(S100/HMB-45/Mart1/MelanA阳性,B细胞标记物阴性)。

(19)骨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在骨髓中(图6),形态学鉴别诊断包括其他弥漫性或小梁旁大细胞肿瘤:浆细胞骨髓瘤、母细胞及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发生Richter转化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T细胞淋巴瘤、肝脾T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反应性红细胞增生、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小细胞癌和其他低分化癌、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和恶性黑色素瘤。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WHO分型
【衡道丨笔记】几种特殊类型的大B细胞淋巴瘤(附下期中山医院病理科30周年系列公开课直播预告)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017版WHO更新要点及间变变型简述)
【衡道丨病例】一文读懂: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如何诊断?
【衡道丨笔记】肺和胸膜肿瘤病理体系化课程学习笔记(九)
EB病毒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