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扎根理论文献导读之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从2017年10月29日的质性研究研读小组第二十七次研读活动开始,研读小组重新加强了对质性研究方法论文献的研读。小组研读的材料是Barney G. Glaser and Anselm L. Strauss于1967年出版、2006年重印的扎根理论经典著作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Brunswick & London: Aldine Transaction)。第二十七次研读活动由张汉负责导读本书的第一章"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以下是文献导读提纲。

1967:Glaserand Strauss, pp. 1-18
 
1.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研究方法有检验理论和生成理论两种取向。pp. 1-3
很多研究的经验材料丰富,但是最后仍然使用演绎的方法,从既有理论中得到对材料的解释,而不是从材料中生成新的理论。p. 4
对理论的两种机会主义使用方法:1. 使用既有理论解释经验材料,而不是从材料出发建构新理论;2. 先有理论预设(基于猜想或者从既有理论演绎而来),再用有意挑选出来的经验材料去说明和证实理论。p. 4-5
理论的效用与其建构过程是不可分的,基于归纳而建构的理论“更好”。p. 5
扎根理论的一般性比较研究方法,提供了评价各种理论的标准。p. 8
质性数据和量化数据的区分对于理论生成是没有意义的。p. 9
 
30年前(1967年倒推30年),人们觉得理论很多(社会学经典理论大师的理论贡献已经足够多),但是对这些理论却很难确证,因此检验理论成为首要工作,这与量化研究技术的精细化发展是相关联的。p. 10
帕森斯和莫顿尝试进行自己的宏大理论建构,但是他们也缺乏从数据中生成理论的方法,甚至没有认真讨论方法论问题。p. 10
本书的目的,一是系统介绍扎根理论的使用规则,二是论述该方法的合法性。p. 11
 
理论检验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背景。1938年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对一些重要学术作品的再评估。布鲁默对《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的评估,他认为书中的大量理论并非基于作者所使用的经验材料(human documents的形式)而得出,这些理论很难被经验材料完全证实或者证伪。pp. 12-14.
布鲁默的评价所发生的历史背景,正是量化研究兴起的时期(作为检验理论的更好的工具),因此他强调检验理论而非生成理论。p. 14
《波兰农民》的作者对此评价的回应更有意思,他承认书中的经验材料没法完全检验理论,而这是因为书的理论框架的效力不足,不够复杂和完善。因此他仍然是考虑如何从既有的理论中演绎出来某种东西,而不是从经验材料中生成理论。pp. 14-15.
 
与理论检验VS理论生成问题相关的是质性研究VS量化研究。1930年代的理论生成者主要是使用质性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并不系统、严格,而是主要依靠逻辑和常识。或者是非常详细的描述,但理论很少。p. 15.
量化研究则在数据收集和概念操作化方面进展很快,它们把质性研究看做是探索性研究阶段寻找类属和假设的工作,为量化研究做准备的。pp. 15-16.
一些研究者使用理论检验的模式来处理质性研究资料,强调研究过程的系统性和标准化,这是由于量化研究者带来的巨大压力(比如要求对研究过程进行编码)。p. 16
一些研究者仍在使用质性研究资料生成理论,但是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性质是理论建构,因为他们仍然受到理论检验模式的巨大影响,使用类似理论检验的语言来论证自己的研究价值(比如初步的假设、案例数量较少、未来需要更多经验材料支持、反复检验等)。p. 16
本书认为,理论检验VS理论生成问题更重要,而不是质性研究VS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资料都可以用于理论检验和生成。p. 15-16
本书主要强调质性研究资料的使用(理由包括,社会学理论主要出自质性研究资料,在实质性研究领域中是最主要的研究取向,能够更有效和充分的处理经验研究中的复杂问题),但是认为量化研究也可以使用扎根理论,因为扎根理论是独立于其所使用的数据形式的。
 
 
个人思考:
1. 关于理论检验VS理论生成的问题,本书所指的是美国社会学的情况,当代中国社会学的情况如何(比如既有理论相对于中国的适用性、量化研究方法的成熟度等方面的差异)?
2. 扎根理论真的可以使用量化资料开展研究吗?有没有看到实例?(比如量化研究很强调概念操作化和假设检验,这大多是演绎的路子,而不是归纳的路子。)或者可能是扎根理论可以使用量化资料开展研究,但是对量化资料的这种使用,在量化研究者(比如统计学家)看来都是不能称之为量化研究的小儿科或者歪门邪道?
3. 如果把研究看做是理论建构-理论检验反复循环的过程(类似归纳和演绎的反复循环),则理论建构的结果最终也是需要被检验的,那么刻意强调扎根理论不同于理论检验取向,甚至是回避讨论理论检验问题,是否有些矫枉过正了?


张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
研究方法介绍|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学与教的基本理论精品课程(http://set.bnu.edu.cn/LTT/)|术语中英...
金融研究生必读书目和经典文献
金融市场学必读书目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框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