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思考
一、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
人才培养定位是办学主体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理性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既是顺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现实要求。“应用型”是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要素,能够成为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企业中坚;“创新人才”是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要素,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期望地方高校能培养出满足不同类型、层次和规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必然要求地方本科院校从观念上明晰什么是应用型人才这一认识论前提。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是解决人才供需结构失衡矛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需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市场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也是提升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满足大众对不同层次类型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激烈竞争中,面临着如何在一流高水平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中办出自己特色和水平的发展困境。破解这个难题的有效路径是顺应时代需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培养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尝试。例如,作为全国目前唯一以“纺织”命名的武汉纺织大学,为了克服同质化倾向,办出特色,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服务产业链”的“2345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见图1),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纺织产业发展需要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1.“双向嵌入”,构建学科建设与行业产业相互促进的双赢发展机制。
武汉纺织大学主动调整专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实现了专业嵌入产业链、优化学科专业群(见图2)。为了更好地嵌入“纺织产业链”,结合市场需求,增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等多个新兴交叉专业,拓展了服装工程、纺织工程的专业方向,进一步深化“纺织产业链”学科专业基础。同时,撤销了法学、教育技术学等关联度不够、工程应用型不强的相关专业。
在产业反哺学科专业群建设方面,积极搭建纺织工程专业与山东如意等企业协同研发新产品、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在校企合作、产学融合中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以纯集团合作创办以纯服装设计卓越班,开设人才培养试点班;与宁波润禾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共建“润禾”分园区,资助大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双向嵌入”形成了外有行业产业链、内有学校优势学科链的学科专业布局。
2.“三类贯通”,铺设学生掌握产业链科学知识和关键技术的有效通道。
武汉纺织大学紧紧依托纺织行业这一深厚背景,联动学科建设,把产业链科学知识贯通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构建面向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知识结构体系。在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方面,重点突出“三类贯通”优化课程结构。在“人文—通识”类课程中开发纺织文化与历史课程,普及面料鉴赏、服饰搭配等产业基本知识,如纺织文化传播、纺织科学入门、完美着装等课程;在专业类课程中贯通产业链科学知识和前沿知识工程力学、电路分析等理工类学科公共基础课程融入纺织产业链实例内容。同时激励各专业接通纺织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发了纺织除尘与空调、纺织信息检测与创新、纺织生产管理、服装电子商务等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课程。三类课程的贯通,夯实了学生基于产业链的学科基础。
3.“四方协同”,搭建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多维平台。
“校内、校地、校企、国际”协同强化实践教学,是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机制。在加大实验设施投入、重构实践教学模块的同时,武汉纺织大学注重“四方协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校内协同方面,该校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创新实践园区电子设计分园区,开设“电子设计工程师试点班(e杰班)”,以全开放、学生自主管理的创新实验室为依托,学生自学与教师辅导结合,以完成项目为驱动,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历年的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校企协同方面,该校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结合专业培养,推行三学期制,利用暑假,开展校企合作,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工程项目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仅2014年暑期第三学期,该院400余名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班并顺利结业,102名毕业生先后签约,平均月薪8千元以上。“四方协同”机制有效保障了实践教学过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五评保障”,健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质量保障体系。
武汉纺织大学深入研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系统构建“评教、评学、评课程、评专业、评管理”校内自我审核评估体系,有效保障教学质量。一是评教要求多方参与,把学生、院部及同行、督导及领导评价与教师自评结合在“评教”结果中,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与产业链结合给予鼓励。二是评学凸显学习投入度,把学生学习投入度和参加创新创业训练、参加专业社团的活动一并纳入“评学”指标。三是评课程突出教纲检查,把课程教纲内容联系纺织产业链实际作为“评课程”的考察重点。四是评专业强调特色发展,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课程体系与行业发展现状的紧密程度作为“评专业”的特色内容。五是评管理提高服务效率,把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生产实践教学实习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等作为二级单位“评管理”的重要方面。采用清华大学“CCSS”调查,监控校内教学环节的质量;与麦可思公司合作跟踪毕业生在行业的表现,动态掌握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认可度。
5.“一元领先”,建设一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双优的师资队伍。
“一元领先”是指强化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注重国际视野、学术水平、教学研究“多元并进”。武汉纺织大学在加强教师引进与培养,提升其专业知识的同时,围绕产业共性技术打造科研团队,科研课题已涉及到纺织行业需要重点突破的50项关键技术中的37项,其中,高效短流程嵌入式纺纱技术为世界首创,用柔性纺织复合材料制备小口径人造血管技术、生物质纤维材料产业化及应用等走在世界前列,做到了以服务产业链打造教师实践能力。该校大力推进“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博士进企业”的“双百工程”,进一步畅通校企合作在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方面的渠道。
武汉纺织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与肯定。2012年3月22日,《人民日报·时评》把武汉纺织大学重启行业校名、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称之为“一种理性回归,是学校对特色专业自信的体现”。《人民日报》的“高校质量特色取胜”,《中国教育报》的“纤维轮转出特色办学路”、“特色办校熔铸特色专业”等报道对武汉纺织大学的特色发展及人才培养改革成效进行了充分地肯定。2013年武汉纺织大学受邀加入“欧洲纺织大学联盟”,成为该组织首个中国成员。2014年11月,确定素有“纺织业奥运会”之称的第89届世界纺织大会于武汉纺织大学举办,并设立纺织产业人才培养研讨专题。
图1 “服务产业链”的“2345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图2 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
三、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
武汉纺织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借鉴。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关键要树立特色发展理念、着力抓好“四大建设”。
1.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树立特色发展理念。
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地方高校要想屹立于激烈的高等教育之林,必须树立自身的特色发展理念,以办学思想和培养模式的特色来凝聚学校发展合力。地方本科院校要主动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努力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培育增设新学科专业,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为导向,着力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基地、教学队伍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和改革。
2.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着力抓好“四大建设”。
一是着力抓好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需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突破“强理论探究、轻实践应用”的传统结构,搭建专业基础知识、知识开发应用、素质拓展和实践技能训练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平台。如基于产业链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资源建设,重点加强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产业链为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建设,加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格”的协调发展;鼓励开发基于行业、产业链的专业交叉课程和专业交叉工程训练项目,强化专业特色和学生就业竞争力,将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导向和技术进步动态作为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风向标”,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着力抓好构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引导学生在实验和实践中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目的。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专业培养要求,注重拓宽学生校内外实习实践渠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训练课题,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三是着力抓好构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得以贯彻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对社会和用人单位而言,则是对学校教学、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和了解的重要文本。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需积极构建1+5+“n”的体系,即:围绕“一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开展“五评”质量监控工作(评教、评学、评课程、评专业、评管理),引入“n”个社会第三方机构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形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工作机制和自我评价及质量改进机制,从教学各个环节程序规范的角度来保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执行。
四是着力抓好能够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兼具较高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较好胜任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因此,需从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培训、管理服务和保障监督等四个方面加强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育教学水平优秀且“懂创新、通实践”的师资队伍。针对当前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现实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可通过“内引外培”、融入产业链开展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进一步完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产学对接,校地互动,进一步鼓励和加大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产业化科研项目研究的力度,既密切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又能结合企业需求加强实践课程指导,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
本内容来源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论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张大良:关于办好新型本科院校
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
课程改革 | 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构
一专多能打开地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门
“本科标准 职业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