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济学家:现在学校培养的学生,未来65%将从事不存在的职业......


未来世界,将会是一个高度关联,无孔不入的智能世界。


老师们,您认为你的学生或者你的孩子,现在所接受的教育,能符合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吗?


美国经济学家凯西·戴维森(Cathy Davidson)指出:“当今学校执着于教导我们的小孩以古老的方式去应对他们长大后的经济局势……可预见的是2011年入学的美国小学生,他们中有65%从学校毕业后,将从事目前并不存在的职业。


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到底怎样培养自己的学生和孩子?

什么样的成才观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

听一听国际知名教育专家、联合国高级政策顾问薇薇恩·斯图尔特对教育发展的分析和预测吧!


经济学家:

现在学校正培养的学生,未来65%将从事完全不存在职业


现在学习的内容和30年前有什么差别呢?

日复一日的背诵,刷题,僵化而教条的考试。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用一百年的教育体系,怎么能培养出未来30年后社会需要的人才?!


 

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其实很难预测。因为变迁的脚步越来越迅速,未来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既然如此,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他们应该学什么,又该具备怎么样的能力呢?

 

全球知识型经济和社会具有以下特点,每个属性都应在教育体系中得到体现:

 

1、科技为本:需要科技素养;

2、全球相互依存:需要全球化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核心竞争力;

3、创新驱动:高度重视创造力并懂得如何学习。


Top1 科技驱动:

所有学生都要对科学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过去40 年里,各国经济体中就业岗位的成分比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美国,20 世纪50 年代,制造业雇用了美国50% 的工人,而现在的比例仅占10%。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技术的进步以及就业岗位的外流。一些服务型的工作岗位,如会计、医疗实验室等工作,其就业人数也因同样的原因正在下降。与此同时,全新的产业正在形成,这些新兴产业通常会涉及多个学科,如计算机、工程、生命科学以及设计等专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有机器人、智能设备、基因产品以及纳米技术,而在几年前,这些东西都是不可想象的。


 

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不单单是那些科学怪才,所有学生都需要对科学和技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可是,尽管DNA 技术在司法审判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大部分人依然不懂什么是DNA,而且很多人还错误地认为抗生素会杀死病毒。


显然,那些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科学技能的工作者有必要为社会的发展添加更多动力,提出更多新的想法,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所有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对“STEM 领域”,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些科学信息运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学校以及工作的常规事务中去。作为21世纪的公民,我们需要辨别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需要能够在诸如高速铁路、干细胞研究以及可替代能源等问题上作出明智的决定。


Top2 国际沟通:

培养全球化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今天所处的这个世界,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全世界的企业全天候地生产着商品,数秒之间,各种思想、各种事件便在互联网上来回传播。美国的金融危机会影响到非洲的农民,中国的污染会影响到洛杉矶的空气。因此,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在全球范围内竞争、联系和合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抓住成功的机遇。在未来,学生不管是作为工作者还是公民,都应能够高效地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和联系。


 

在中国,现在所有的孩子都在学习第二语言,主要为英语。在澳大利亚,学生们除了学习学校长期开设的欧洲语言外,还有近1/4 的学生正在学习4 种亚洲语言中的一种。在欧洲,学生除了要学习自己的母语外,还被建议学习另外两门外语。学习外语不仅能让学生深刻地洞察与该语言紧密相连的文化,还能提高学生的相关技能,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并更好地与来自那些文化的人进行广泛的互动。


因此也就毫不奇怪,为何一些全球化的公司更倾向于从那些国家招聘毕业生,因为它们的学生拥有令人满意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Top3 创新:

将知识运用到生活的能力

 

创新型经济要求学生具备哪些技能呢?

我们应如何组织学校培养学生获得这些技能呢?

 

由一批核心技术公司率领的21 世纪技能合作组织(Partnershipfor21st Century Skills)认为,学生需要的是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自我导向能力



其他一些组织也做了相关的工作,如休利特基金会(HewlettFoundation)将重点放在“ 深层次学习”上,还有一些组织强调“高级技能”的学习。尽管各组织所倡导的21 世纪教育目标可能略有不同,但是其中都包含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各种软技能如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一些关于21 世纪技能革新运动的雄辩表明,随着大量的新知识正在被创造出来,知识的内容已经变得不重要了,而获取信息的方法要远比懂得信息本身重要得多。学生们经常会问:“如果可以在谷歌上搜到这些内容,为什么还需要专门去学它呢?”事实上,他们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

 

因此,学生仍然需要基本的当然也是深层次的学科知识。但是,他们也需要有能力做更多的事,而不仅是在一份有着标准答案的试卷上复制所学的知识。他们需要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或在就业市场上。


这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时也被称作读写能力,这种能力是PISA 希望明确考察的。事实上,通过对有关学习的国际研究成果的全面回顾及各国教育部及雇主观点的综合,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经合组织成员国决定将教育的重点放在PISA所考察的知识运用能力上,而不是单纯重复课程的信息上。




本文作者:薇薇恩·斯图尔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本教材前言
大学生考证调查报告
支持创新的教学结构变化
【优秀成果】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
填报高考志愿: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
钱穆:做人的规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