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管理50强案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五化合一”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变化,教学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与时俱进,立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信息化的“五化合一”教学管理模式。




概况与思路




(一)学校概况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一所公立、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第六届黄炎培优秀高职院校、湖北省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学校坚持立足黄冈市,对接大武汉,面向大别山,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思路



坚持“艰苦建校、质量立校、文化治校、机制活校、服务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形成具有老区、时代特点的育人特色和“五化合一”教学管理模式。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形成“一主线四融合”文化育人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借鉴吸收“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企业文化、区域名人文化”的精髓,构建起“价值引领、学生主体、五个思政、协同共育”机制,实现用红色革命文化引导学生爱党爱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向真向善、现代企业文化引导学生敬业精业、区域名人文化引导学生励志励行。

图1 “一主线四融合”文化育人体系示意图

学校坚持管理高效,实施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信息化。坚持重要文件专家论证,各项管理依法依规,细节入手精细管理,把人文关怀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管理和服务信息化。

图2 “五化合一”管理模式示意图




做法与创新




(一)理念先进,机制健全,管理设计科学化



1.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构建科学管理体制机制。坚持教学中心。学校坚持“三围绕、三直接”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形成了全校关心教学、以教学为荣的局面。确立党委领导、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教务处专职负责、质量管理处监督评价、职能部门支持保障、教学单位组织落实的责任分工,形成学校、院系、专业三级教学管理组织架构,成立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织。优化教务处等教学管理机构设置,明确职责,如教务处设置了教务科、建设科、实践科等8个科室。完善协同管理机制,校企深度融合育人,成立校长直接领导的校企合作处协调校企育人工作,成立学校层面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群层面校企合作理事会、协同创新中心、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等,实现协同育人。

图3  “三围绕、三直接”的工作要求示意图

强化保障机制。在人员保障上,坚持教授治教、多方参与;在经费保障上,设立“十大基金”,教学经费优先安排,比重占公用经费60%以上;在机制保障上,坚持目标考核,奖优罚劣;在工作保障上,坚持周工作例会、周教研会、月党政联席会、期教学工作会。

图4  教学保障机制示意图

2.坚持多方参与多重论证,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尊重教学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多方参与,多重论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充分调查研究,夯实决策基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课程标准制定与修订等工作。发挥专家智慧,增强决策透明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制定与修订、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材选用等工作中征求专家意见建议,提高决策科学性。规范决策程序,建立教学管理重要文件多重论证制度,重大决策需经专家论证、校长办公会审核、学校党委会批准。

图5  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示意图




(二)制度引领,体系完整,组织管理规范化



1.制度先行,营造教学管理规范氛围。学校建立了1+4+N的制度体系,1指学校章程,4指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学术委员会规程、教职工代表大会规程等权利运行规程,N是学校各部门保证工作高质量的系列制度,每个部门都确定了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如教务处形成了80余项教学管理制度。各项制度与时俱进、动态更新,确保管理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实效性,形成了事事有章法、人人必遵循的规范化教学管理氛围。

图6  “1+4+N”制度体系示意图

2.标准引领,把握教学管理关键环节。学校把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招生管理、日常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关键环节,制定了专业设置标准、教师定岗定级标准、学籍管理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有效课堂认证标准、实训室建设标准、实习管理标准等,形成了规范办学的标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目标、有标准,工作内容、流程和要求明确、具体、可检测。如将劳动实践、文化素质选修课、创新创业课程、网络自主学习课程、南湖道德讲堂等系列教育活动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基于国家标准,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图7  标准引领关键环节示意图




(三)抓细抓小,抓常抓长,过程管理精细化



1.抓住“三风”建设,管住教学关键过程。学校抓住“校风、教风、学风”不放松,制定了三风建设方案,坚持正面引导、反面惩治。通过定目标、作指导、期检查、月反馈、周考核、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管理实施有方案、过程有监控、行动留痕迹、效果有测评。

图8  日常监控反馈示意图

2.创新“三课”教育,助推学生个性培养。学校抓实“第一课堂”,持续推进有效教学;指导建设学生社团,精心组织“二课活动”;推行“第三课堂”,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开展学习成果认定,实施学分替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3.规范“三实”管理,击破教学管理难点。学校针对实验、实训、实习管理环节,做到“规范”、“安全”、“实效”,如对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实行“平台监控、九步对标”,即一场遴选,一份校企共管方案,一次动员会,一份实习保险,一份三方协议,一名企业指导教师,一场检查,一本实习手册、一份总结,对教学管理难点个个击破。

4.实施“多元”诊改,确保管理优质高效。建立了学校、院系、班级三级立体监控,学校督导员、巡视员、院系视导员、班级学生教学信息员、企业人员五员联动全程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了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目标链、标准链、制度链、信息链,形成了“目标分级、标准细化、措施公开、成效公示、及时预警、多元诊断、监督改进、平台支撑”的质量保证运行体系;推行了常规诊改(如日常教学巡查、督导等)、周期诊改(如期初、期中、期末检查等)、专题诊改(如“三通一专”能力测试等)等三种类型诊改,及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学校推进“三通一专”能力测试,即英语、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对应的通识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全校教考分离、统一考试,达标才能毕业。

图9  多元诊断过程示意图




(四)递进激励,全面发展,教育管理人本化



1.坚持能力优先原则,配强能人促学校发展。学校坚持“能力达标、递进激励”的教师管理机制,实施合格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五级发展”认定和考核;学校在教学管理上设置合理的岗位,挑选理念新、能力强、态度好的同志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满足了教学管理的需要;采用教授治校,选聘专业水平高的教授团队参与学校政策制定、专业建设、项目建设等活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图10  教师“一风四能五级”激励示意图

2.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多方聚力促教师成长。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主要活动,学校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经常性开展“教学研究、校企互聘、以老带新、业务比武、典型引路、企业锻炼、项目研究”等类活动,丰富提升能力的载体,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教师的成长。

营造“教师优先”氛围,提高教师在学校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改革机制,教师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制定合理教学规划,改善教学活动;政策倾斜,在职称评审、岗位晋级、待遇分配等活动中向一线教师岗位倾斜,形成了全校关心教师、以教师为荣的局面。

3.重视学生感情培养,因材施教促学生成才。学校推行“两成教育”( 成人、成才)和“两情管理”(师生情、父子情),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与学生的感情培养;学校正视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造成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用信息化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分层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结合学生的职业需要和专业技能教学等因素,有计划的实施德育教育,并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进行星级评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突出应用,深度融合,运行管理信息化



1.依托项目实践,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学校以应用为导向,构建了信息化生态系统,建设了满足教学需要的应用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共用。通过实施“个十百千万”信息化教学实践项目,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搭建“一个”满足教学需要、能承载 2-3 万名并发用户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探索“十种”以上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建设具有 “能学、辅教”作用的“百门”以上的 MOOC课程;围绕百门以上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建设“千套”以上以仿真软件、虚拟实训、动画视频为主体的 “颗粒化”原创教学资源;每门课程有百名以上师生与企业人员参与教学,使“万名”以上的用户成为使用信息化环境完成学习任务的骨干。此外还通过“标准引导、训考结合、制度激励、以赛促学”的模式,提升信息化能力。

2.依托信息平台,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学校建设了统一管理、统一出口的万兆主干、千兆楼栋的校园网络,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学校所有区域。教务处依托教务管理系统、实习管理系统、网上办事系统、评教评课系统、自主课程学习平台、教学诊断与改进平台等信息管理平台,各系统数据对接共享,实现了教学管理全方位信息化支持,提供教、学、评、管、服全流程应用,开发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微服务,创新信息化条件下教学管理方法,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

图11  信息化教学生态建设示意图




特色与成效




(一)管理特色



1.标准引导,精细推进。为保证目标达成,先行制定标准,做到工作内容、流程和要求明确、具体、可检测,再进行精细推进,步步深入。

2.质量至上,他方检验。全员树立质量高于一切的理念,工作缺陷必须立即纠正,关键环节和核心质量实行教考分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由来自行业企业的技能名师进行评价,未达标学生必须补习达标。

3.不忘初心,持续改进。完美、卓越是学校的追求,持续改进是学校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学校从2011年开始,坚持每年基于数据分析开展多个层面的剖析反思,与现在的职业教育诊改制度完全符合,实施效果很好。




(二)工作成效



1.优秀典型层出不穷。学校的“一主线四融合”文化育人模式先后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涌现了跪地抢救拾荒老人荣登“中国好人榜”的余康颖、“最美赤脚导游”王定、互联网+大赛金奖得主可仕静、“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彬老师等大批工匠型典型。

2.教学工作师生共进。近五年,学校主持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项(制冷与空调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立项全国首批现代学徒试点院校,试点专业 2 个(物流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立项建设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9 个(建筑工程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钢结构工程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会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畜牧兽医、电子商务、烹调工艺与营养);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 项;教师参加全国教师信息化及教学能力大赛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成绩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近六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五年总积分全省排名第一。

3.创新创业成效显著。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筑牢了“政府、企业、学校”三个维度,建立“学校、院系”两个层级的立体式双创实践平台。通过赛事激励创业、教育培植创业、实践推动创业、服务扶持创业等措施推动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我校学生共获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奖25项,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参加全国、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荣获省级金奖,国家级铜奖;涌现出团中央首届“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刘豪等一批优秀创新创业的毕业生。




结论与展望

黄冈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财力条件有限,黄冈职院人用“用老区业精神办好高职教育,办好高职教育服务老区经济”的拼博精神,建成了国家级优秀骨干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向管理要效益,创造出“教育投入少,教育质量高”的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勇于探索、科学规划、严密组织、规范实施,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打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战,推进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构建高效学校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校长提升信息化领导力的几个关键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创新应用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最详细的解读
校园网功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