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管理50强案例: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管理特色创新典型案例



-----优化教学管理机制,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构建高职教学管理新模式


1950年,根据国家工业发展布局设立第一机械工业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即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1999年,学院首批升格高职;2005年通过评估,结果优秀;十一五期间,完成国家示范校建设与验收;十二五期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十三五期间,全国首家通过诊改复核。学院因工业发展而生,随工业发展而长,鲜明的工业特色,严格的工业标准和要求,铸就了严谨的质量意识和文化。




一、管理整体情况

经过69年办学积淀,学院依据不同时期的教学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服务产业,教学中心,质量立校”理念,不断丰富教学管理组织功能与内涵,形成了“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监督控制、支持服务”五大系统的教学管理组织架构,协同运行,实施保障。




同时,五系统跨界融合,落实主体责任,目标标准明确,全面加速教学组织、运行、保障机制优化,形成具有现代大学治理特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




作为全国首家通过诊改复核的高职院校,学院在全国诊断改进方案及架构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建立“五横五纵一平台”的质量保证体系。即五个纵向系统(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与五个横向层面(学校、专业、课程、师资、学生)相互交错,同时建成覆盖全院的43个应用系统,具备人才培养质量数据源头实时采集、动态监测、预警及数据分析的统一门户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全方位覆盖。







二、管理特色创新


1



持续优化管理机制,服务教学改革需求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升,学院在发展历程中持续优化管理机制,服务教学改革需求,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实施机构动态调整。2005年评估后,随着教学管理质量要求提高,学院专门设立质量管理中心,建立三级质量管理机制;十二五期间,强化内涵建设,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促提升,推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并将质量管理中心调整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心,强化育人全过程监控需求。2010年,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将就业办调整为就业指导处,同时设立校企合作处。推动陕西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升级建设为国家级骨干职教集团,创建辐射全国的材料成型职教集团,牵头组建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携手全国26个省市的402家企业,涵盖十大行业门类,签订58个订单班,惠及2200余名学生。同年,网络管理中心调整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统筹管理学院信息化工作,转变为服务学院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机构。建成数字化校园平台、教务管理、一卡通应用、线上办事大厅、移动端应用等覆盖学院主要场景的43个信息化服务平台。2012年,二级学院增设实训中心,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近年来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累计1154项,其中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323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61项)。

2018年,外事办调整为国际交流中心,服务国际合作交流办学,依托全国有色行业“走出去”项目等合作平台,完成“中赞职业技术学院”筹建,与16个国际组织、高校开展了11个国际合作项目,有留学生17名,开设国际化课程16门。

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更新、完善。配合机构的调整、机制的优化,定期进行制度的“存、废、改、并、立”的梳理与更新,十三五期间,修订7项、废止2项、出台5项、合并2项,保留55项,形成现有涵盖“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建设”共三大类教学管理制度共68项,人才培养过程日益规范。




率先实施两项协同工作机制。落实国家要求,针对创新创业、学生劳动素质和工匠精神培养,率先实施协同工作机制:

陕西工院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工作机制

Ø 教务处负责“顶层设计”,并与二级学院实施第一阶段教育:讲创新基础、练创新思路、写创新方案;

Ø 校团委负责创新实践,与教务处联合实施第二阶段教学:建创新社团、育创新活动、做创新实践;

Ø 就业处负责创业实践,与3个创新学院实施第三阶段教学:引企业资源、重项目培育、促实体孵化。

陕西工院劳动素质教育协同工作机制

Ø 教务处制定实施方案、开发积分平台、设置课程学分;

Ø 后勤处设置卫生标准、划分劳动区域、配置劳动工具;

Ø 学生处组织劳动实施、制定评分办法、进行劳动检查;

Ø 10个二级学院负责班级劳动计划的制定,按照劳动区域得分,对每名学生给予分次成绩,学期终计算总分并在教务系统进行成绩输入。


2



强化协同育人机制,服务产业发展需求

持续优化专业体系,凸显“行业特色、区域特色”。以18个国家骨干、23个省级一流、25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服务国家战略,围绕陕西支柱产业需求,开设、拓展、撤销、调整专业结构,确立优先支持产业特色专业,重点支持行业优势专业,持续培育新兴专业,配套支持潜力传统专业的专业,淘汰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的老旧专业发展格局。并制定《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标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淘汰实施办法》、《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优化实施办法》等配套制度,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教学标准体系定期更新。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国际专业认证标准》《行业标准》《技术标准》等各类国际、国家、行企校标准,定期修订的校内“岗位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训教学标准”等系列教学标准,配套建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多媒体教室建设及硬件标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网络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相关制度,形成了校本标准体系持续更新机制。

联合探索校企八融合育人机制。为企业开展定制培养,校企联合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打造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共同构建评价体系、共同实施双向管理,形成陕西工院校企八融合育人机制,并制定激励政策和运行管理制度,保障订单培养达到预期效果。

借力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落实六项具体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先行试点现代学徒制;从简单岗位轮训向机制完善、内涵充实转型;从关注顶岗实习向注重系统育人转型;从重视岗位适应向岗位胜任转型;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形成三项机制,招生招工一体化机制、校企双挂职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对接岗位需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机制。并完善18项配套制度,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通过协同育人工作实施,形成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对接产业 制定规范 产教融合 贯穿标准——高职材料成型专业建设的新模式》、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名企驻校 七维共建”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


3



不断改进运行机制,服务多元培养需求

实施分类分层培养。为适应国家招考制度改革,学院依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打破原有班级建制,分别组建“英语分层教学班”、“数学分层教学班”、“教改试点班”、“订单班”、“赛教结合班”、“三二连读班”,独立开展教学组织实施,进行分类分层培养。

进行学分制试点。依托陕西省首家高职学分制试点院校项目,以学分积累和学分替代为重点,实施模块化课程结构,革新学分计算办法,开发职教特色鲜明的学分替换项目,为探索“学分银行”奠定基础。




推进赛教结合。借助各级大赛平台,建立“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大赛培育管理机制;建立赛教融合实训基地、“众创空间”等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大赛资源转化机制,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教材、实训指导书、微课、试题库等资源;建立“过程全覆盖、内容模块化”技能大赛管理平台,推进赛教结合,完善赛教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

通过实施以上工作,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累计1154项,其中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323项,2018年学生技能大赛排名全国第二、西北第一;实施成果之一——《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4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教学改革

以专业为核心,构建教学资源,提升专业建设能力。从“专业模块、课程模块、素材模块、实训模块、培训模块、合作模块、文化模块”八个模块建设网络化的专业教学资源,并牵头、参与建成12个专业教学资源库。




以课程为核心,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从资源、平台、环境3方面共同建设:建设81门在线开放课程,并遴选36门探索“翻转课堂”教学;学校本地部署云班课、雨课堂等在线课堂教学平台;将理实一体化大楼每间教室部署高密AP,出口3.5G,强化网络环境。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等广泛应用。

以质量为核心,应用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控教学质量。依托校内数据中心,开展大数据分析,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内容、方法和质量评价的深度融合。

通过以上工作实施,学院2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陕西零突破;并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2017、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教学资源建设成效显著。


5



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质量主体责任层层落实。依托全国首批整改试点项目,经我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从五横层面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年度和个人,质量主体责任层层落实。

完善标准体系,工作任务量化可控。对应细化目标体系,完善99个教学管理标准与59个专业标准、929个课程标准等各类标准,全员全过程工作任务量化可控。




形成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机制。设计八步一环质量改进螺旋,基于平台,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院内33个部门、59个专业、929门课程、全体师生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标准化管理理念融入育人过程及服务工作,形成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机制。




通过三轮诊改工作,我院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诊改复核院校。




三、管理工作成效


1



管理机制有效

协同育人成效突出:毕业生总数12万,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45%,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达95.15%。23名优秀毕业生入职清华、北航等知名高校。

赛教结合有效运行:2018全国技能大赛获奖位居全国高职第二、中西部第一;2017年位居全国高职第三,中西部第一。

学徒制模式推广辐射初见成效:校内辐射16专业、17家合作企业;校外20余家兄弟院校借鉴应用;并将应用于我院赞比亚分院人才培养,服务“一带一路”。

教学标准被广泛借鉴:教学标准被省内外同类院校借鉴,《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等五项标准成为行业通用标准,输出专业标准至赞比亚。

教学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实时采集、实时监控、大数据分析,实时反馈。

通过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学院内部治理更趋完善,机制建设成果不断涌现。

国家级层面:学院荣获了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首批职业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首批DMG职业教育数控专业领域项目合作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教育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教育部工业机器人职教项目合作院校、教育部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学校等15项国家级荣誉。

省级层面:2017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先后荣获陕西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优秀高校、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纺织行业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累计荣获省级以上荣誉86项。


2



管理成果丰富

在国家级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教师技能大赛、学生技能大赛、现代学徒制、品牌教师、牌学生等7各方面取得了内涵建设系列标志性成果:

国家级资源库: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其中牵头建设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已通过教育部验收,联合主持“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纺织品设计”,参加国家级专业资源库项目9个,主持或参加的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共计12项,位列全省高职院校首位。

在线开放课程:38门在线开放课程已经建成并在爱课程、学堂在线、智慧树网、超星学银在线、智慧职教等国内知名课程平台上线,在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中,2门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教师技能大赛:近三年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在2018年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学院推荐的21件作品中有17件获奖,共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

学生技能大赛:学生在近三年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奖53项,2018全国技能大赛获奖2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奖项位居全国高职第二、陕西第一。

现代学徒制:国家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3个试点专业顺利通过2018年国家验收。

品牌教师: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督学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3人、全国职工演讲比赛金奖获得者1人。

招牌学生:毕业生在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等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比例占到65%以上,据2018年质量年报统计,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45%,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达95.15%。23名优秀毕业生入职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先后涌现出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陕西省青年突击手、陕西最美青工、陕西省技术能手、梦桃式最美职工等新一代典范。


3



管理工作理论研究成果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国家行指委/教指委教学成果奖17项。学院教师近五年公开发表教学管理研究论文373篇;主持国家级教改课题11项,省级教改课题132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认识与思考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草案)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后时代”建设的动力机制
双高校的差距原来这么大,2021年这些高职遥遥领先!
实力不俗的热门公办职业院校,发展不比本科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