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非:作文教学过多的指导会令学生无从下笔

作文是一面镜子,既映照出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映照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性品格。如果教师不会写作、心中无爱,自然无法通过作文与学生对话,更无法发现字里行间跳动着的一颗颗灵动、真挚、独特的心。正如吴非老师所说:“你的胸襟有多宽广,学生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大。”

过多的指导会令学生无从下笔

我在教学中有过类似的教训。在指导某位学生作文时,我会建议“最好不要这样写”“最好还是能那样写”……我给出的那些具体建议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是按照我希望的“样子”去改。我虽注意到了学生作文的“方方面面”,却可能忽略了“这一位”“这一次”“这一题”的特殊性以及他想尝试的愿望。近年我对“怎样批改”做了一些反思。教师辛辛苦苦批改作文,为什么效果并不理想,“吃力不讨好”?可能我们的“想当然”多,越俎代庖多,掣肘多,总要像不停地担心“儿寒乎”“儿饥乎”的老祖母一样唠叨。

着眼于基本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自由表达的意愿,让他在作文中能保持自我;在他需要教师的指导时,有能力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建议或方法。我觉得,这样的作文教学是比较正常的。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应重视“该会的,基本都会”——有了“基本”,就很好。比如,七年级学生能用200字的一段话描绘场景,用100字大致勾勒一个人的神情动作;高二学生能阐述对某一观点的不同见解,能自圆其说,能用三五分钟时间更换另一种结尾,等等。我觉得,这就是基本能力,就是“会写了”。至于写得有多好,是不是能得高分,是不是可以获得推荐公开发表,大可不必在意。

所以,教师不要用过高、过细的要求去干扰学生,他本来已经比较有把握了,就不要把他的预想搞乱,不必非得提醒他“描绘的场景最好要能有色彩、温度和气味”“这个人的衣着描写应当和性格习惯有关”“也要注意一下其他不同的见解”“结尾最好要点题”……没完没了的“引导”,反而有可能让学生怀疑自己的作文能力,他也许索性不主动积极地去“想”了,他觉得自己的思维不重要了。

作文“好与不好”,未必有令人信服的“标准”。同一篇作文,背靠背的三名教师能给出差距较大的分数,这种事经常见到,那又有什么必要把学生的一次作文当作经典去反复打磨呢?“落实”了那么一大堆“指导”后,这篇作文还能有什么“特点”“个性”?
……

培养学生自觉修改的意识

还记得手把手教学生修改作文的经历。我要求学生动手改作文,学生像是没有什么办法,速度极慢。我不耐烦,拿过来动手帮学生改了第一页稿纸,让学生看。学生很高兴,表示很佩服。我问:“现在你知道怎么改了吧?能不能自己改第二页?”学生说:“你能不能再改几处给我看?”他仍然看不出哪些地方需要改,也不知道该如何改,教师的代替完全没有作用(这也是我不主张教师“批改作文”而主张“批作文”的原因之一)。

这以后,我经常问学生的是:“你自己认为哪些地方要修改?”只要他能看出来,就该知道怎样去改!因而,能发现问题是修改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自己的文章修改一遍,往往要比多写两篇有用。

回顾自己在文章修改教学方面的经历,有一点还是值得做点儿小结的,即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所提出的具体修改要求要稍高一些,让他们“踮起脚跟才能够得到”。在一个教学班中,几十名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在一个水平上,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做统一的要求;即使同一名学生,他在不同文体的写作方面,发展也是不均衡的,他最有必要提高的可能也只是某一方面的问题。因此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的修改要求也应当是不同的。

我会对一位学生说:“你把段落重新整理一下,适当地搬搬家,让文章有点儿起伏,你试试看。”我会对另一位学生说:“你就用顺叙,把段落调整一下,不要把这件很感人的小事写得太复杂。”要视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具体能力来提要求,我不愿意学生把文章都写成一个样。也曾有学生问,为什么老师提的要求不一样,我则较多地从阅读积累、写作个性以及文体选材诸方面的不同做出解说。

教师在指导修改时,还可以把要求说得明确一些。比如,我教“学会严密地论证”时,让学生在交作文前再做如下考虑:“看看立论有没有破绽,是否经得起质疑,看看说理的顺序是否正确,看看表达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把话写得更简练一些,看看遣词造句是否会出现歧义……最后读一读,有没有什么地方语句不通。”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允许学生上交涂涂改改的文稿,虽然“卷面不整洁”,但通过学生修改的痕迹,可以揣摩他修改的原因,了解他写作的过程,我甚至想看看他究竟在犹豫什么。如果在这样的引导和宽容下,学生仍然懒得修改,那教师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尝试并体验失败。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时候需要等待。
……

教师应当是优秀的表达者

这个观点,可能未必会有多少老师认同,然而,学生会永远记住一名教师的语言表达。多年前,曾有学生家长找我沟通,说有位任课老师说话没有礼貌,伤害了他的女儿。那名女生进入高一后学习遇到困难,有两门课学得比较吃力,几次测验成绩仅仅在及格线上。那位老师当着班上同学的面对她说:“我看你是没什么指望了。”女孩回家大哭,家长对老师这样说话很不理解,认为这不是教师应有的职业修养,并提出调班甚至考虑转学,因为“孩子的高中时代很重要,不能让孩子生活在这种教师的阴影下”。

在与往届毕业生聚会时,我发现他们对教师的记忆,往往是其教学语言特征,而未必是学科知识教学。这就是说,我们的语言表达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心灵,而且影响力会持续很久。因为学科因素,语文教师的表达更容易被学生关注——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那些富有智慧和激情的表达,是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留给学生永久的记忆,这就是教育,正属于那种离开学校后“剩下的东西”。

同样,语文教师也应当有不同一般的书面表达能力。

1985年,我曾就当时本校的教学情况做了个统计:教师如果教两个班的语文,他每学年要批改的学生作文和随笔加起来在4500篇以上。如果一名教师每年要批改这么多作文,自己却不写作,甚至说“我不会写”,是说不过去的。

语文教师应把写作当作必备的专业素养。在一次座谈会上,我说到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时,原本听得很认真的几位高中教师忽然情绪激烈、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会写”。我问:“你们为什么不说‘我不会写’,而要说‘我们不会写’?”“那你们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为什么那么苛刻,给个80分就像开‘恩科’一样?”——当然,承认“不会写”比装作“很会写并能教你写”要诚实,但我们毕竟是专业工作者啊!学校里有些非语文学科的教师倒是很能写,我也看过他们的文章,很好,这充分证明:写作是一种基本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但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还必须具备教授、指导学生写作的能力。

教师缺乏写作的经验,就不大可能了解学生的写作过程,也就不大可能对学生的写作做有效的指导。我在教学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非常重视教师的写作示范,教师在写作上比学生高明一些,学生就有了可以提高的“台阶”;教师的写作经历丰富,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他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和思维的借鉴。
……

要能让学生看到一点一滴的进步

回顾教学经历中的一些个案,很有意思。有不少文章写得好的学生,其他各科成绩平平,有的甚至连语文成绩也并不高。20多年前,有位学生留级到我班上,她的六门主课均不及格,但因为读书多,随笔写得特别动人。后来她以一篇文章在年级出名(那篇文章被全国十多家报刊转载,并受到冰心先生的赏识),因此找到了自信。这次成功支撑她度过了高中时代,她后来生活得很好。

有些学生选择写作可能有特殊的原因(比如消沉、自卑),教师评价时要特别予以关注。在学校里,数理化学习可以用一个尺度去衡量、评价,相对而言,写作(尤其是创作)却没有固定的评价尺度,所以,一些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愿意选择写作来填充自己的生活。他们未必想当作家,只是想从这里寻找安慰和寄托。后来我每遇到类似的学生,总是留心发挥他们的作文优势,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找到前行的动力。

如果他们的作文够得上八十一二分,我总会往上再提一点儿,打个85分——作文的85分在班上是比较高的成绩。我这样做,没有什么理由,就是想让他们比一般同学更多地、更早地看到光明,看到希望。——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考试中没有这样做,流水阅卷后,更不可能这样做。我只想让这些学生知道自己还有一“长”。事实也证明,这样做没有什么副作用。我有不少这样的学生,他们把学校教的东西差不多都忘了,但至今不畏惧写作。

特别是在那些写作基础比较弱的教学班,一定要坚持不提过高要求,想方设法让学生看到作文的进步。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批改其作文时要特别予以注意:全篇好,当然要大力表扬;全篇一般,但有一段写得好,不妨高度肯定这一段,这有可能使他反复地琢磨这一段的好处,并设法把每一段都写好;文章全篇很平,也找不到突出的段落,但有一两句话说得不错,就给他打上波浪线,加旁批,表扬这几句话“写得有意思”“说得清爽明白”,让他看到自己的作文还有符合要求的地方;从头到尾乏善可陈的,我有时还会设法写上一句“标点准确”“字迹工整”……总之,在学习阶段,要永远让他看到希望。
……

(以上片段摘自《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二集》)

来源:源创图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读写结合研究现状情报综述
“双减”后,写作课到底应该怎么教?听听名师何捷的建议
怎样辅导三年级学生写作文
作文教学“养气”重于“养技”
写好作文是学好初中语文的基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