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播预告丨张润杰:从脉诊到四诊合参丨明医山南


山南研修院 · 明医讲堂


致力于培养有根的中医,让中医成为一项可以运用的能力,是山南研修院的愿景和使命。明医讲堂,为山南研修院基于上述愿景推出的系列作品。


明医讲堂系列作品,以提升临床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包含论坛,微课,视频,音频等各种形式和内容,邀请不同的临床明医分享他们的经历经验,心得体会。


8月12日(本周日)晚7点,我们特地邀请到了张润杰老师,以《从脉诊到四诊合参》为主题,分析“升降出入”在望闻问切中的体现,以及四诊如何在临床中灵活运用。张润杰老师将首次网络公开分享,他对内经脉法数十年研究和运用的心得体会。


长按扫码观看

张润杰老师在经典中医传承论坛的

完整演讲视频


下文为张润杰老师在2018经典中医传承论坛上的演讲稿。全文较长,通读约需7分钟左右,可初步了解张老师学术思想。想进一步了解者,可相约本周日晚7点山南研修院直播间。


参与方式:关注山南研修院公众号,回复“直播”,获取听课链接。





传统脉诊的六大误区


前言: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前提是各方要对某些基本概念达成共识。在这种前提下,才能形成大家在同一层面的交流,而非不知所云,而自以为是,才能避免盲人摸象,各说各话的状况发生。关于脉诊,首先要认识目前传习的脉法的六大误区,在对这脉法六大误区的认识上达成一致,我们才进一步深度交流中医的脉诊。


—张润杰


1

什么是经典中医?


中医的学习过程,因很多概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学者必然会通过主观的想象,对所学知识进行构”象″,构建自己个性化的中医天地。这就形成千差万别的中医,如何才能看到中医的共性?什么是看到中医共性的前提?那必须采取统一的标准和参照物,才能看到一样的结果。


另外虚怀若谷,也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把自己固有成见先放下。如果我们的交流都站在各自的角度上,那就是固有成见,会有问题。我建议大家放下过往经验,返璞归真。带着真善美,才能真正学好中医。


首先讨论一个概念,什么是经典中医?


张仲景  · 《伤寒杂病论序》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 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 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代的时候,张仲景就在《伤寒论》的序言中这样发出感叹。对医道的践行,是“思求经旨”:临床实践要不断地“思求经旨”,当遇到瓶颈和困难的时候,要反复自问:如何践行大道?是哪点没有遵循大道的规律?


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是在临床中验证规律,我从来没有发现一个规律,而是一直在验证老祖宗讲给我们的规律。我不可能重新发现一个经络规律。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沿着流传下来的路径,对医道和规律的践行而已。有了这个基本心态,医术才能与日俱增。



2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证据链


望闻问切,现在讲中医常用的四种诊断方式。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序》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关于望诊,我们知道很多很牛的故事。比如扁鹊见蔡桓公,其实表现了医者内心的一种向往:洞视脏腑,实现医者的自由;比如张仲景和王粲。可是我做不到,我还在努力地学习。


闻诊,中医有“五音”,宫商角徵羽,宫音是非常有穿透性的音,燕语莺声,则是底气不足的表现。


张介宾《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辬,

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


临床上大家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问诊了。


问诊取效的关键,在于把握人体内部气机运转规律:升降出入,在于建立中医的象思维—取类比象。明白了背后深层的道理,把自己置于安静、虚怀若谷之地,不被外界所打扰,再去问病人具体做了什么事,才能从病人的描述当中理出指导治疗的思路,进行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才能药到病除。


教学过程中,我要求我的学生,在临床问诊之前,要把“病机十九条”倒背如流。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 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诸厥 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 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 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 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 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 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望闻问切,形成的是什么吗?是证据链!有助于做出正确判断的证据链。中医是有逻辑,可操作的。医者意也,而不是臆想的“臆”。


脉诊,是四两拨千斤的功夫,你应该学会:在脉诊的基础上,借助望闻问,不断丰富和发展你的诊断思路和模型。



3

对阴阳的理解,是学好中医的根本


不管是哪一种诊法,都要先辨阴阳。中医是搞阴阳矛盾的,要把阴阳对立统一来看,这就是道。真正的道,简而又简。


一位退休的领导,曾经向我学习脉诊,问我能不能学得会。我是怎么告诉他的?我说:你学过马哲的矛盾论吗?你在工作中运用和使用的哲理,这不就是一对阴阳吗?我这么一解释,他就明白了,几天上手就学会了。


望诊的学习,也要跳出常规,过去我曾天天去动物园,去观察各种动物的神态形态之间的细微差别,来练习望诊。“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望闻问切,都要先别阴阳,一以贯之。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什么是阴阳?阴阳不是单纯的黑和白,白天和黑夜;不是看得到的象,是隐藏在众多现象当中的规律,如同价值是隐藏在价格变化波动背后的规律。


中医的本源,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不出来,但是可以通过观察可得。古人认识世界的规律,就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察得来的,我们现在在学习的时候,要守其道而行之,穿越种种现象,看到背后的规律。


学脉诊之前,要先学中医的世界观。中医的世界观是什么?一滴水里看世界的境界,以小见大。先具备中医的世界观,才可能有中医的思维,才可能学好中医。没有中医的世界观,不可能有中医的思维方式。


你相信阴阳吗?


相信的举手,信的人有几成信,你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谈脉诊,要在阴阳之道的同一个频道上沟通。所以在讲脉法之前,我们要先调频,调到同一个频道上,才会有之后的有效交流。


4

我的内经脉法探索之路


常有人问我,脉法好学吗?

我回答就两个条件:第一个:别太笨,第二个:别太聪明。


病人在被把脉的时候,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医生到底是真把脉,还是在装把脉?只看眼神,就能发现他是不是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浮想联翩:这到底是浮、沉、迟、数、滑、涩、 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革、牢、濡、 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二十八脉中的哪一脉?这到底是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还是如绵裹砂,内刚外柔。如石投水?


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读大学的时候,我把该读的书全读了,全背了,结果一上手,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于是我开始反思:可能是我的中医学习有问题。我还是想把中医的脉诊搞清楚。临床不会脉法,我从临床又转到学校,跑到图书馆,搜索所有带有“脉”的书,从头再看一遍所有关于脉法的书籍,那时候还是286,486的电脑,条件很艰苦。


光读书还不够,“如微风吹鸟背上毛”,我就真拿电风扇吹麻雀的羽毛,再去摸那种手下的感觉。一点一点,细细理解,琢磨每一种脉的表述,到底都有什么特点,该如何辨别,结果发现不同的医家,对同一个单词的诠释描述,截然不同,甚至他们之间说的都不是同一件事情。


以“滑脉”为例,王叔和《脉经》载:“滑脉,往来前却流利,辗转转替替然,与数相似”;张仲景说滑脉,“翕奄沉,名曰滑,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黄帝内经》说,“脉弱而滑是有胃气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还没把其他大医家的话说出来,随便举出两个例子,就有偏差了。


这么研究,就研究出一个问题:古代医家里不同人说的一个脉象,居然不是一个东西!我把不同的人想象成一个人,放在一起去理解一个脉象,才慢慢理解。不同医家对脉象的描述,都尽情发挥自己的情怀,尽是作诗写散文,抒情的,并不客观,张仲景讲滑脉又是另外一回事,教科书上讲滑脉又是另外一回事,各个医家把对脉象的描述写成了一篇篇散文,而不是说明文。


描述脉象的一篇篇散文诗

浮脉: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涩脉: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


脉法不能仅仅是经验之谈,而是要上升到理论高度。


经典中医,是指在医道和规律的指导下,进行践行;辨证论治,是在阴阳消长过程中进行把握与判断,每一次看诊把脉,都应作为重新出发,不要陷入经验之谈。初诊起效,只意味着第一枪打准了,每一次复诊都是初诊,疾病的阴阳消长是在不断变化的,要洞察把握,实时调控。


中医诊断与治疗,要走在没有陷阱的路上。怎么理解呢??天下的路都是有陷阱的,没有陷阱的路,就是自己要把坑都填满了。自己把知识就学扎实了。没有精准的诊断,治疗就是盲目的。


我希望大家都走在没有陷阱的道路上。磨刀不误砍柴工。医者意也,不是臆想的“臆”。如果中医只能讲,不能落地,不用老祖宗留下的规律指导治疗,就等于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如果每个人对理论的理解,都是每个人的臆想,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这样的中医,就变成精神病了。因为你在操作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自己在那玩。


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段时间我反复研究,我当时内心下了决定:如果我搞不明白,我就退学。我觉得老祖宗不能欺我,我拿黄帝内经反反复复地看,直到里面连成一条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过程,你们没走过,没法想象。


第三阶段: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化繁为简的前提,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才能抵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实践验之,古不余欺。古人的智慧,在那里等了我们上千年。



5

传统脉诊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对平人脉象的论述过于侧重脉象的变化。缺少明确又容易把握的尺度;

误区二:古今论买之书,多侧重于脉象而忽视诊法,脉象的得出离不开脉法。很少有阐释人指法之巧;

误区三:追求从脉象断病症,不懂得脉、症、证三者之间的关系;

误区四:中医的核心理论是阴阳,不能准确地贯穿诊脉全过程,下手先求脉象,不能做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误区五:中医理论的基石为气,在脉诊过程中,不能当作诊察对象呗被把握,不能建立以气一元论,为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误区六:古今医家对脉象之描述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统一,学习时不能体察医家之本意。故而让人莫衷一是


人体要保持一个正常的升降出入,要保持动态平衡。阴出阳入,要遵循十二经脉的运行规律,“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人体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阴阳共同体。用阴阳互比的方法,来解决诊断的问题。无论是人迎寸口诊法,还是独取寸口诊法。


“升降浮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升降出入是基本规律,保持基本的动态平衡。把握住升降浮沉,阴升阳降,阴出阳入,气血运行的三个周期。


“升降沉浮之辨,豁然开朗贯通,始可言医而司人命矣” ,只有对药性和人体升降出入都搞清楚了之后,才能把病治好。一个东西,至少三个月,才能进入骨髓,三个月认真学习,遵循阴阳思维的规律,都可以学会中医。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学习中医的第一步关键,是改变他的思维方式。说到理论,很多人都明白,都服气,可是到临床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呢?第一,是对经典中医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第二,是带有自己的主观臆断,并没有在一个逻辑的体系里去看待辩证关系。


气一元论,阴阳,升降出入,要贯穿在把脉,和药性之中,作为统一的标准。所以诊断结束,治疗方案能同步出炉。从方法论到临床实效,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统一的方法论,才能准确有效地治病,这时的治疗,就不再拘泥于一招一式了。


心中无病,见病而方出;心中无术,见病而术生。


《倚天屠龙记》

“张三丰一路剑法使完,竟无一人喝彩,各人竟皆诧异:“这等慢吞吞、软绵绵的剑法,如何能用来对敌过招?”转念又想:“料来张真人有意放慢了招数,好让他瞧得明白。”


只听张三丰问道:“孩儿,你看清楚了没有?”张无忌道:“看清楚了。”


张三丰道:“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罢。”张元忌低头默想。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大半。”


周颠失声叫道:“糟糕!越来越忘记得多了。张真人,你这路剑法是很深奥,看一遍怎能记得?请你再使一遍给我们教主瞧瞧罢。”


张三丰微笑道:“好,我再使一遍。”提剑出招,演将起来。众人只看了数招,心下大奇,原来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周颠叫道:“糟糕,糟糕!这可更加叫人胡涂啦。”张三丰画剑成圈,问道:“孩儿,怎样啦?”张无忌道:“还有三招没忘记。”张三丰点点头,放剑归座。


张无忌在殿上缓缓踱了一个圈子,沉思半晌,又缓缓踱了半个圈子,抬起头来,满脸喜色,叫道:“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净净的了。”张三丰道:“不坏,不坏!忘得真快,你这就请八臂神剑指教罢!”说着将手中木剑递了给他。”


我们再回到脉诊,很多脉诊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环节:指法。“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都是阴阳互比的体现。轻重的手法,举按的手法,要提取什么信息,之后才会有相对应的指法。借由不同的指法,才能提取到不同的信息。名医柯琴说,“唯在指法之巧和分析之细尔”,体用上追求,体是体力,用是升降出入。把脉时,在举与按之间感受到的,这就是阴阳的一种体现。指法在中医这门实践性技术中,在脉诊中重之又重,却很少被提及。讲玄的东西,理论的东西最简单,因为无法证伪,讲实践最难。


柯韵伯《伤寒论翼》

“诊法取其约,于脉名取其繁,此仲景所云“驰竞浮华,不固根本”者是也。仲景立法,只在脉之体用上推求,不在脉之名目上分疏。” 



6

现场提问


问题1:您对胎儿脉有没有了解?

张润杰:母子同体,母亲脉象是怎样的,胎儿的脉象就是怎样的。


问题2:我该如何学习中医?

张润杰:如果我们想洞悉生命的规律和法则,一定不是在想象中。可以通过两个载体来学习:一个是大自然,一个身体。在大自然的观察中,对身体的观察中去验证,而不是主观臆想。学习中医的六个阶段:听闻;思考;明白;在自己身体上践行;证之于己,验之于人;真明白。


参考书目:《岐轩脉法实战窍诀》张润杰著


讲师:张润杰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毕业,执业中医师,北京岐轩医学研究院院长,精通《易经》《黄帝内经》,对中医各流派及西方心理学均有研究。在数十年临床和教学过程中,他深入研究内经脉法,真正将中医的核心理论“气一元论”一以贯之,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诊断和治疗,做到了诊疗一体,辨气施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张润杰丨诊断:“升降出入”如何贯穿四诊合参
老中医话脉诊:30多年临证悟道,今天就来谈谈关于脉诊的一点心得体会
《奇效舌诊》舌形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座【附视频】
赵红军谈脉学系列之一:“凭脉断病”的误区
中医 看病只是需要摸脉吗? ——走出 中医 脉诊的误区
[转载]《奇效舌诊》舌形篇,李芳祥,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座 2017年05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